新媒述評:中國解決「葬不起」問題仍須努力
核心提示:延續千年來的墓葬,並不僅僅是殯葬的問題,更多關係到人文、歷史、民族、血脈等諸多因素,墓葬觀念延續了千年,需要時間去潛移默化來改變。
參考消息網4月4日報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3日發表題為《大城市墓地價居高不下 民眾死不起葬不起》的文章稱,延續千年來的墓葬,並不僅僅是殯葬的問題,更多關係到人文、歷史、民族、血脈等諸多因素,墓葬觀念延續了千年,需要時間去潛移默化來改變。
北京退休工人李艷(化名)去年花了6.28萬元人民幣在遠郊為病逝的丈夫買下一塊0.88平方米的墓地。對李艷來說,買墓地的交易絕對是賣方市場,六萬元的價位在墓地朝向、墓碑用材等方面幾乎都沒有選擇的餘地。
她說,曾考慮海葬、樹葬等方式,但想到「親戚、街坊鄰里背後會指指點點」,最終還是選擇保留親人骨灰的墓葬。
文章稱,在房價備受詬病的北京,遠超房價的墓地讓普通市民深感「死不起」的壓力。
據中國殯葬綠皮書調查,2015年,北京墓地價格從低檔的4萬元到高檔的幾十萬元不等,而年均漲幅基本都在25%以上。
漲幅驚人,卻不缺行情。北京現有33家公墓,不少知名公墓多年前就已售罄。根據有關政策規定,今後不再批建新公墓。這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的北京,墓地勢必還會漲漲不休。
葬在特大城市昂貴,於是有些「死不起」的家庭不得不選擇「生在北京、葬在河北」。這種現象不僅帶動了北京周邊「異地墓」的熱銷,還驚現北京人到周邊城市購民宅「當墓地用」。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河北市民對本報說,當地低廉的房價確實吸引了不少北京買家,「一套位置、結構不好的百十平方米的商品房售價不到30萬,比只有20年產權的北京墓地划算多了」。
文章稱,不僅北京等大城市面臨墓地危機,對於每年有接近1000萬死亡人口的老齡化人口大國,「無地可葬」是個全國性難題。
據綠皮書調查,中國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將在十年內售罄。其中,廣東、山西、山東等省份現有墓穴的供應年份不足5年。
在墓地緊缺、價格節節攀升、民怨沸騰的背景下,2016年,民政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發文倡導不留骨灰的新型安葬方式。
文章稱,作為首都,北京不遺餘力地推行節地葬法,政府對骨灰海葬提供補貼,並為「自然葬」全額埋單。
自然葬用可降解的骨灰盒,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只有一塊可以統一存放或帶走的紀念碑供逝者家屬憑弔。紀念碑上有二維碼,親屬可由此了解逝者的生平。
此外,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安葬方式,也都在政策補貼範圍內。
不過,除了補貼力度較大的海葬近年來增長比例較明顯外,樹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民眾認可度並不高。
仍為市民首選墓葬的公墓價格則由市場來定,使用期限為20年,到期後需繳納購置費約5%的管理費。
文章稱,在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仍相信「入土為安」的普通市民只能從經營性公墓市場上購買高價公墓。
殯葬研究學者范英受訪時表示,很多中國民眾仍有「入土為安」的觀念,「政策制定有必要順應民情民意,為普通市民提供保障性公墓」。
范英在2008年就提出過「經濟適用墓」,指由政府出面為城市低收入群體建立保障性墓地,但並未得到廣泛推廣。
他也指出,中國殯葬業總體上仍是國家壟斷:「不讓你去做,但是又允許有人去做,(墓地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如果放開,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准入,大家就不會亂套,現在有很多的空子,需求又沒有解決,有錢人多的是,想賺錢的也多的是,最後放在一鍋煮。」
他強調,延續千年來的墓葬,並不僅僅是殯葬的問題,更多關係到人文、歷史、民族、血脈等諸多因素,墓葬觀念延續了千年,需要時間去潛移默化來改變。
推薦閱讀:
※中國正制定一攬子減稅計劃 個稅稅率或嘗試調整
※中國糖友該學學護腳
※中國二十王朝覆亡的真相
※中國文化VS德國文化
※傷害這三位老人,就是在傷害中國的未來和你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