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十二支曲說薛寶釵(我和朋友關於薛寶釵的很全面討論)

這篇文章,本來是我的友人的一篇關於薛寶釵的分析文章,他發給我看,我就作了評論,給大家看看。「風」字開頭的都是我朋友的觀點,「李」字開頭的是我的評論。

《紅樓夢》十二支曲說薛寶釵

風:明朝有一個叫做陳繼儒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聞人善而疑之,聞人惡而信之。以前讀《紅樓夢》,感覺薛寶釵這人應該挺不錯呀,為什麼看到的許多「權威」評論對她頗有微詞呢。於是自己也想說說。雖然是說,可是不敢正說,也不敢戲說。就藉助一下紅樓夢中的十二支曲子,來一個曲說吧。

李:我這邊看到的「權威」對薛寶釵還是持肯定態度的,當然,也許是我看的少。權威界對薛林二人是這樣評價的:林妹妹是詩人,薛寶釵是政治家(絕對是官方觀點,我是中文系的,我的大學老師講的)。我以為這個觀點是靠得住的。今天借我這朋友的這篇文章,來分析一下。

「曲說」這個詞,是風兄的發明吧?曲說,可以理解成借曲子說(後面風兄也確實是借曲子說的),也可以理解成「曲解」的那個「曲說」(風兄自謙了),一語雙關,贊一個。

風:曾經有一位數學家說過:這個世界上什麼最美?當然是數字最美。

為了更好的詮釋數字的美妙,他給4個弟子寫了四個數字:分別是3、12、81、108。讓大家自己從中挑選一個數字每人寫一篇論文。

後來,挑選了3的這位弟子寫了一篇論文叫做《三國》;挑選12的這位弟子寫了一篇論文叫做《金陵十二釵》(後來改成了《紅樓夢》);挑選81的這名弟子愚鈍點,寫了一本書叫做《八十一難》(後來改名《西遊記》);挑選108的這位弟子寫成了《108將》(後來改名《水滸》)。

寫完之後弟子們分別把自己的論文拿給老師看,都認為自己挑選的數字最美,然後讓老師評判。老師說:寫的都還不錯,馬馬虎虎嘛。弟子不服,就問老師:您說哪一個數字最美?

老師就說,最美的數字當然是0。0這個數字乍一看代表的是沒有,其實蘊涵著很深刻的哲理,我就以這0為題也寫一篇論文吧。於是老師寫了一篇論文叫做《金瓶梅》。學生說,這裡哪有零啊。老師說,梅啊就是沒有嘛。

所以,後世認為《金瓶梅》的造詣應該在四大名著之上。

李:這個笑話倒很有才智。似乎確實有人說過,0這個數字,因為是「沒有」,所以蘊涵著很深的哲理。老子在《道德經》里就說過「無」的好處。我以為「無」的境界要很有水平的人才能體會出來。我沒有看過《金瓶梅》,如果這作品裡面真的蘊涵著對老子「無」的哲理的體會,那寫這個笑話的人可算得上真的有才。

但是為什麼寫文學論文的是數學家呢?這是一個漏洞。要知道在過去封建的中國,數學和科學都是不太受重視的學科,尤其在清代。過去的中國在理科方面是有成就,但是從整個社會來看,過去中國的工商業相對於後來的西方,是很不發達的。所以這個笑話一看就知道,是現代人的附會。

我個人以為,《紅樓夢》應該比《金瓶梅》多一些價值。毛澤東曾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還有一部《紅樓夢》。但毛澤東並沒有說中國有一部《金瓶梅》的。思想境界且不論,《紅樓》在反映社會現實上,肯定更具有「社會畫卷」感。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類似「社會畫卷」這樣的小說的,比如《戰爭與和平》。這是我的偏好,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風:前面說了一個算是冷笑話吧,活躍一下氣氛,下面言歸正傳,曲說薛寶釵。

曲說薛寶釵·金陵十二釵的使命與宿命

在《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判詞中沒有單獨薛寶釵的,而是把寶釵黛玉和在一起弄了一個「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在紅樓十二曲中就不同了,《枉凝眉》毫無疑問是單獨給黛玉的,而《終身誤》呢,曲牌名倒像是給寶釵的,可是裡面的內容完全是給寶玉的,套個詞說,有點「喊亂」了。不過我們慢慢分析一下就知道不亂了。

從哪裡入手分析能最快切入主題呢?就從秦可卿開始說吧。

秦可卿這個人物跟寶釵一樣,在《紅樓夢》這部書里也是非常難以定性的。這裡可不是想去引用廢太子女兒一說,那樣就更亂了。我現在的觀點是:薛寶釵是金陵十二釵的第一釵,秦可卿是第十二釵。這二人的命運代表了一個引入,一個引出。誰是引入?誰是引出?當然秦可卿是引入,薛寶釵是引出。

有人會問,什麼引入引出的?說得明白一點好不好?

其實啊,曹雪芹寫這部書的目的是在用小說的觀點來闡述他最後悟出的無上智慧的佛學道理。我以後都會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紅樓夢》這部書,而且會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其實大家翻開紅樓夢第一章第一頁前幾行就知道了,曹雪芹介紹這個故事的時候自稱「末學」,這是一個佛門弟子或者居士的謙稱,所以對我的這個論斷大家就不要懷疑什麼了。如同《紅樓夢》第四章提到的「隨喜隨喜」,大家就跟著我一起隨喜吧。

現在開始說薛寶釵與秦可卿。

薛寶釵與秦可卿是什麼關係?秦可卿在這部書中起到的是什麼作用?警幻仙姑告訴大家了,秦可卿是她妹妹,就這麼簡單。因為賈寶玉必須要經歷一番富貴溫柔鄉才能達到以後的一個頓悟,那麼秦可卿就是把賈寶玉帶到富貴溫柔鄉這個幻境的第一人。所以說,秦可卿是「引入」人。把賈寶玉帶入溫柔鄉之後,秦可卿的任務就算完成了。這是她的使命!記住,是使命。然後我們說其他十釵,這些人的命運就是宿命了。

林黛玉是本書第一女主角,這點大家都是公認的,我也沒有異議。不過需要說一點,第一女主角並不代表是金陵十二釵的第一位,也不代表她的故事就是這部書的主線,事實上,這部書的主線仍然是薛寶釵與賈寶玉!這裡大家先知道有這樣一個觀點就可以了。

李:我以為,此書的主線是黛玉與寶玉的和諧加上寶釵與寶玉的不合諧。也就是「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衝突,在這種衝突里,暗含了曹公自己的獨特的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說曹公寫這本書,是想寫出自己悟出的佛學道理,我並不反對。我知道風兄是特別喜歡佛學的,所以能看出曹公所講的佛理,這是對的。我這個人對佛理沒什麼研究,我就不在這個問題上胡說八道了。但是我以為,要理解曹雪芹,首先我們要明白,曹雪芹最突出的氣質是詩人氣質。曹公這本書包羅萬象,這也有那也有。但是如果僅僅認為曹公講的最重要的是佛理,而忽視他的詩人氣質,是不可取的。看看他的小說里有多少詩詞,十二金釵基本上各個都會寫詩。我記得風兄在後面講惜春的時候說到,十二釵禮佛的佔兩位,那麼,寫詩的又佔多少?曹公確實有各種才華,但是我以為,詩人氣質是曹雪芹最關鍵的氣質。如果認同了這一點,我們再接著往下說就比較好講明白了。詩人是一些和普通人不太一樣的人,這些人可能一生執著於愛情,而不是功名。因為,沒有辦法,詩人要談了戀愛才能寫詩的,詩歌也本來就是抒發感情的。似乎沒聽說過哪個詩人,不懂愛情,卻寫出了千古名篇。倒是因為愛詩詞,不通世務的很多。柳永過去因為有才,找李煜要官當,李煜回了一句:「且去填詞」。後來柳永就天天混妓院,寫了很多有名的愛情詩。別人可以沒有愛情,也能獲得成功,但詩人是必須愛的。我過去在我的評論中,把小說分為兩類,一種是詩人寫的小說,一種是小說家寫的小說。詩人的小說,都差不多和愛情有關,比如曹雪芹,比如泰戈爾,比如寫《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小說家的小說,基本都以揭示人性和社會關懷為主題,比如《戰爭與和平》。因為曹雪芹本質上是一個詩人,他心裡認為愛情和寫詩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並且看不起功名。他的女主角,黛玉,就是一個十成十的詩人。他瞧不起功名的觀點,經由賈寶玉之口,都說得很清楚。他說得對不對,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以為各個行業都是平等的,不覺得會寫詩就高人一等。但是曹雪芹是這樣看的,因為,很明顯,他有詩才,他覺得自己很牛,多少有點自戀,而且寫詩本來就特別需要才華。他塑造的林妹妹,什麼都沒興趣除了賈寶玉,什麼事不愛干除了寫詩。寶釵雖然擁有才華,人品,但是寶釵很「冷」,說她冷,是學術界的公論,但是為什麼說她冷呢?因為她雖然從不恨誰,對所有人都很好,但她也從不愛誰。證據是她沒事從不寫詩,因為她不需要抒發感情。一個有感情波動的人,都會想要抒發的,不會寫詩的人,就會找個知心朋友談心,感情憋在心裡會很難受的。但是寶釵從不找人談感情方面的心裡話,沒事也不愛寫詩。香菱學詩,她說香菱「有了那好的,還想要那不好的」。她說得對不對呢?其實有一定道理。你本來生活得平平和和,大家都喜歡你,都愛你,你衣食無憂,也不需要從事煩重的勞動,就這樣過一生,不是「無煩無惱無憂愁」嗎?但是你偏要去寫詩,偏要去愛,有了愛,就有了恨,於是就有了煩惱,就有了眼淚,有了糾纏不休,還有人為愛去死。這不就是:「有了那好的,還想要那不好的」?寶釵不愛寫詩,而且她覺得自己不愛寫詩是對的,經常用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寶玉和黛玉,不能說她完全不對。寶釵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好,她也沒自以為是。不管是文學家,還是科學家,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對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的煩惱,都來源於生活瑣事。至於說成就,那只是生活的某一方面。生活要幸福,需要什麼都有,有成就,有朋友,有戀人,有健康,衣食無憂。就算一個科學家,再怎麼有成就,如果他實際能力不強,光是事業上的成就,並不能直接給他帶來幸福。如果這位科學家,買菜不會討價還價,借人家錢人家總不還,追女孩子總是被嫌沒情調被甩,那就算身為科學家,煩惱也是源源不斷。一個人要幸福,必須是世俗生活沒有煩惱,再加上有點成就就太好了。寶釵就是這麼一個人,有錢,有地位,有品貌,實際能力強,人人都對她好,她還有才華。對於寶釵來說沒有任何生活方面的煩惱,這樣的生活,大概是所有人羨慕的。寫詩對她並不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尤其是在她並無煩惱的時候。談不談戀愛也沒什麼關係,反正她要嫁人,哪個還說看不上她?倒是真要是很深地愛上了一個人,還要吵架,還要哭鬧,像林妹妹那樣,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但是曹雪芹自己是個詩人,他自己當然覺得寫詩是最好的。他自己心中有強烈的愛,當然要求別人跟他一樣愛。你愛別人,卻發現別人都對你的愛冷冷淡淡,這種感覺我估計誰都會不舒服的。所以他對寶釵這種女人雖然尊敬,也喜愛,但他並不讓寶釵做第一女主角,而且第一男主角寶玉對寶姐姐敬而遠之——寶玉也是個詩人。寶玉奚落寶姐姐沽名釣譽,我以為,真冤枉了寶姐姐。寶姐姐,沒錯,她追求的是地位。她剛入京的時候,是為了選妃嬪的,她確實也寫過:「好風頻借力,助我上青雲」,但她並沒有沽名釣譽的。我們什麼時候見寶姐姐,像現在當官的那樣,天天到處鑽營,琢磨怎麼提高自己的地位?什麼時候見她看到有權勢的就巴結,拍馬屁,看到沒權勢的就欺負?寶釵精於人際關係,通曉時務,但是她除了看書以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窩在家裡繡花。所以這個人雖然有青雲之志,但她並沒有害人之心。寶玉那樣講,是存有偏見的,而且曹公有意讓他存有這種偏見,因為書中的設定是,寶玉本來就不愛寶姐姐。你不喜歡一個人,她做得對的事情,你也看不順眼。寶玉和寶釵一直有隔閡,直到林妹妹和寶姐姐和好了,寶玉還鬧不明白怎麼回事。後來寶釵抽了個簽:任是無情也動人,寶玉看啊看啊,仔細體會,這簽說得真對,寶釵是動人的,自己不喜歡她是自己的偏見。但是正如這簽所說,寶姐姐這個人確實冷,確實無情,這是她的缺點,她對情是沒有興趣的。對一個普通俗人來說,他對感情的觀點是「別跟我談感情,談感情傷錢」。對於像寶釵這樣讀過這麼多書的人來說,她是完全知道寫詩需要愛情的道理的。但是這個人,閑著沒事從來不寫詩,就是詩社有活動的時候,寫兩首玩玩,也不是每次都得第一。香菱學詩,她還奚落香菱。這個人是真的不愛寫詩也不愛抒發感情。所以,曹雪芹把黛玉寫成了主角,世人都喜歡寶姐姐,但是曹公偏要與眾不同,偏要寫賈寶玉不喜歡寶姐姐,卻喜歡那個人人都不喜歡的林妹妹。這一方面是曹公本來就有與眾不同的才華和情感,所以他是憤世嫉俗的,還有一方面也可能是一種簡單的「嘩眾取寵」心理。我這裡說「嘩眾取寵」並非貶意,寫文章的,哪個喜歡別人說自己人云亦云呢?都要有點「嘩眾取寵」的本事才能成大事。從這種合諧與不合諧的對比中,曹雪芹寫出了自己作為詩人的,獨特的審美觀,人生觀,愛情觀,價值觀,就是真性情,真感情才是最可貴的。佛理當然也有,但詩意是最主要的。「木石前盟」是詩意的愛情,「金玉良緣」是世俗的愛情。大家想想,為什麼我們普通人要把好姻緣叫做「金玉良緣」?這種「金玉結合」的愛情的好,是因為這種愛情帶來「金」和「玉」,也就是實際利益啊!而這也就是世俗的人看中的。世俗生活中,一個普通女孩子嫁了大款,會引來所有人的羨慕:這婚結得,大賺一筆啊!但是曹公看重的是什麼?「木石前盟」是什麼?是完全沒有利益摻雜的愛情:我愛你,只是因為你對我好;我太愛你了,我所有的眼淚都是為你而流;我活著就是為了愛你,為你流完了眼淚我就死了。這就是詩意的愛情。《紅樓》這種詩意愛情至上的觀點只是曹雪芹個人的觀點。四大名著,除了曹雪芹風花雪月,另三位都鐵硬得很。你讓羅貫中來寫小說,他根本懶得寫愛情;你再看看施耐庵,他筆下的美女都是妖精,唯一一個有點本事的就是那個做人肉包子的,還長得那個德性;只有吳承恩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兒國國王,但是也只是個花瓶。寫詩的認為自己的觀點最好,寫小說的也認為自己的觀點最好,這很正常。就像我上次開過的那個玩笑,哲學家寫書證明自己是聖人,文學家也想證明自己是聖人,政治家覺得自己才是聖人,貴夫人也覺得自己是聖人。要是作家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觀點不靠譜,他就不會去寫了。曹雪芹就覺得愛情應該是像林妹妹和賈寶玉那樣的。「金玉良緣」再怎麼好,曹公不以為然——詩人都是一些至情至性的人。關於「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我後面還有話再慢慢說給大家聽。

風:先看看林黛玉的曲子吧。

枉凝眉,基本把林黛玉一生說得很清楚了,開頭結尾都很清楚,所以80回以後的結局都能料想得到。她就是絳珠草來還神瑛侍者眼淚的,還完了還等著回去呢。絳珠草也是一個仙,仙也是有宿命的,所以她的故事就是她的宿命。是一個前世約定償債的宿命。

李:還淚的宿命,只是曹公的一種說法,說到底,曹公想寫的是純粹的,沒有利益摻雜的愛情。風兄到底是研究佛理的,對什麼宿命論大概很有研究,我以為風兄的觀點並沒有錯。但是我是從詩人和文人的角度分析的。曹公畢竟首先是一個文學家,不是得道高僧。文學家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和哲學家一樣,存有改良這個社會的幻想,但是哲學家太理性,文學家比哲學家多了一些感情和對美的追求。在過去封建的中國,沒有自由戀愛一說的。曹公認為愛情至上的觀點,對封建社會壓抑人性是一種批判。所以曹公寫了一個名為「還淚」的,神仙般的凄美愛情故事。雖然曹公對封建社會各個層面都有揭露,但是可能弘揚愛情是曹公最大的目的,也是曹公對社會最大的不滿,對生活最大的追求。我以為我的角度也是很有意義的。

風:再看一下元春,恨無常是她的曲子,最後說了一句:須要退步抽身早!元春是一個比較享受榮華富貴的人,可是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也都是幻像,轉瞬脂粉變白骨,如此而已,這也是元春的宿命,是命里富貴享受盡之後的宿命。

探春的宿命呢就是骨肉分離苦。一帆風雨路三千嘛,遠嫁與父母親人分離之苦,人生的命運就是這樣,不能由自己左右,宿命而已。

至於史湘雲,其實這個人的命運似乎也很難說,因為沒故事。所以只能從曲子中引用一句: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總之是前世今生的宿命,有時候真是說不清。

妙玉的宿命是修行不得法。妙玉已經斬斷了情絲,不像人們說的妙玉還惦記著寶玉,她在情慾這方面了斷的很乾凈,只是因為差了一顆平等心,是犯了修行禁律中的「貪嗔痴疑慢」中的「慢」字。客觀的說,妙玉的修行還是遠遠超於一般人之上的。她不貪,不嗔,不疑,不痴,就是有些傲慢了,所以她最後也難逃宿命的輪迴。可見修佛之路還是很艱難的。

至於迎春,可能是十二釵最悲劇的一個人物了,哎,完全是前世的一段孽緣啊,前世冤孽今生報,宿命難違。

下一個是惜春,也是一個從小就想皈依佛門的人(我們看,曹雪芹的十二釵之中親身禮佛之人就佔了兩個)。惜春的問題與妙玉有所差別,從資質上慧根上,惜春不如妙玉高的,不過她對自己要求太高,禮佛禮得不近人情了,這點也是禮佛之人的大忌。如果一個禮佛之人讓人感覺不到你的親近感,讓人敬而遠之了,進而再對佛厭惡了,這可是一個很大的罪惡,所以最後不能成佛就不奇怪了。所以惜春仍然難以跳出宿命,只能來生再修了。她的判詞是世難容,世難容了,佛也不能容啊。

至於王熙鳳,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今生造孽太多,所以必定要遭到報應,今生報不完來生繼續報。

巧姐是一個命運比較好的,是她媽媽為她積了陰功了。我們仔細看看王熙鳳一生中,大概只有對待劉姥姥的事情上,是她沒有去算計別人的情況下做的好事,就這一點,就給巧姐積德了。所以《留餘慶》說,勸人生,濟困扶窮。上天會給你加減算賬的。

至於李紈呢,這人落了一個虛名,嚴格說,她雖然沒有什麼惡行,可是也懶得行什麼善,所以她的命運最後就是一個外表光鮮,精神空虛。

李:對這一段分析我沒什麼意見。人生本來就是曹雪芹寫的這個樣子。你以為你有才,有貌,有錢,有地位,就能比別人命好嗎?看看張愛玲,張的才華,在中國現當代的才女里,說數一數二是不為過的(古代的就不比了)。但是張的愛情是非常失敗的。張一生只愛過胡蘭成,胡蘭成寫了一部《今生今世》,裡面講了他一生遇到過的十二位女子。這本書的序言的作者說,其實大家看這本書,只是想看看裡面關於張的段落。但是這本書中,張的段落並不比別的女人多。作為一個才女,那麼多追求者在後面排隊,但是在自己最愛的人眼裡,一點魅力也沒有,就有這樣悲劇的事情啊。所以張愛玲有一名言:生活是一襲華麗的袍子,長滿了虱子。我並不學佛,所以對什麼宿命之類的論斷並不很有體會。但是我喜歡居里夫人的一句話:生活對每個人都並非易事。每個人,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你的與眾不同決定了你遇到的困難也與眾不同,你的感悟也會與眾不同。至於像林妹妹那樣來人世還淚的,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一天到晚哭吧。

風:好,我們前面簡單分析完了除去薛寶釵與秦可卿之外的十釵的命運全是宿命。下面講講薛寶釵的命運。

曲說薛寶釵·寶釵與警幻仙姑的關係

自古以來,許多的愛情故事正因為凄美才得以傳世的,其實這就是佛家八苦中所說的「愛欲不得苦」。為什麼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呢?就是宿命。不是大家都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嗎?曹雪芹寫這部《紅樓夢》,重墨描寫寶黛的悲劇愛情不是要賺大家的眼淚的,是通過這個故事闡述「愛欲不得苦」這樣一個深奧的道理。世間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曹公最後在寫書的時候才弄明白的。所以自稱末學。可是問題是,曹公對薛寶釵是什麼態度?難道真是認為薛寶釵就是一個封建衛道士嗎?不是這麼簡單的。

李:我以為,說曹公寫寶黛愛情悲劇,是為了闡述「愛欲不得苦」的深奧道理,這種說法並不錯。但是接著我前面的話,如果從文學家的角度分析,我以為「木石前盟」是曹公心中的詩意的愛情。詩意的愛情,是現實不容的,因為第一,俗人不理解,第二,不能給大家帶來實際利益。當然我並非否定風兄的話,因為風兄對佛理非常有研究,但我在這個領域並不擅長。但是我的觀點是作為一個文人的觀點。我是學文的,我太了解文人們都在想什麼了,文人們都在愛,都在生活中尋找美,然後看到世俗中的人都那麼冷漠,世俗中有那麼多的醜惡,他們實在太痛苦了,然後就憤世嫉俗,寫文章揭露現實黑暗。當然,這本書中確實表達了很深的佛理,這與詩意並不衝突——還有些人寫詩專門表達佛理呢。但是無論黛玉還是寶玉,最執著的,是愛情。我的這種說法,應該也表達了這段故事的意義的另一個方面。對此我後面還有更詳細的論述。

《紅樓夢》從頭到尾,曹雪芹幾乎沒有說過薛寶釵一點缺點,在這部書中,他描寫的薛寶釵是很完美的,是從內到外的完美。如此完美的一個人來到這即將沒落的賈府要做什麼呢?曹公準備如何安排她的命運?這是許多紅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李:我以為薛還是有缺點的,她的缺點就是太「冷」。其實關於這一點,紅學界也是有公論的,我的古典文學的老師也是這樣講的。薛寶釵這個人善良,實在,但她沒有真的愛過誰。喜歡薛寶釵的讀者要大叫了:有什麼證據?我還真有證據。大家看,整本書看下來,從來沒有寫過,薛很喜歡哪個女孩子,天天去她房裡玩,兩人親如姐妹,薛視她為知已,待她和別人不同。書中只寫,寶釵這人見人就臉上「堆笑」。你第一次見一個人「滿臉堆笑」地看著你的時候,你也許下意識地覺得他還蠻熱情。但是等你見他遇到這個也「堆笑」,遇到那個也「堆笑」,你也就不當一回事了。幾時見過薛寶釵有這種表情:本來挺不高興的,一見到某個人,臉上的陰雲全散開了,親切地看著這個人,握住她的手幾乎想要抱住她,只把知心話對這一個人講?此細節並非我原創,看過《戰爭與和平》的人,應該記得男主角安德烈王爵剛出場的時候,見到男主角彼爾就是這麼親切熱情的樣子。這才是愛一個人的表現。至於男人,我以為她要麼就是看不上,要麼就是對愛情冷淡。至於說寶釵很完美,這種說法小說中是有寫過,湘雲對黛玉說:你能挑出寶姐姐的短處嗎?黛玉也無話可說,或者她有話說但沒有說出來。但是寶玉卻對寶姐姐沒興趣,寶玉也是個至情至性的詩人啊。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寶釵的缺點,一般人發現不了,除了寶玉黛玉兩位詩人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呢?

風:好,我們再看一下《紅樓夢》,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如此重墨讚美的人是不是只有薛寶釵一人?告訴大家,不是!我還可以告訴大家一個驚天大秘密,曹雪芹寫《紅樓夢》用詞非常講究,對於每個人都很少用非常明確的「完美」或者「完壞」詞語的,但是有兩個人,她的描寫是非常清楚的,一個是警幻仙姑,一個是秦可卿。

對於秦可卿,曹雪芹曾經用過「淫喪天香樓」的標題,可是在具體的章節中,曹公對秦可卿也是倍加推崇的,曹公筆下的秦可卿絕對不是一個污濁下流的女子,可是為什麼要把一個「淫」字用在這樣一個女子身上呢?如果單從儒家常理來說,就解釋不通了。淫就是要被鞭撻的,就是不恥的,可是多數情節中描寫的秦可卿又不是這樣的,很矛盾啊。曹公到底想說什麼?如果從佛學角度來說,就很好解釋了。

因為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也是一個仙子,她是來以身說法的,是先把賈寶玉引入溫柔鄉,然後再通過寶玉的修行看到這些東西不過都是虛幻的,進而達到頓悟而走向成佛的道路。

基本上大家對秦可卿的使命有了一個感性認識了,也就理解了曹公說的淫是什麼了,那就是由秦可卿給賈寶玉先上這人生第一課,後面才能繼續修行,否則這塊頑石總是懵懂中啊。

好了,下面說警幻仙姑。

許多人看《紅樓夢》都忽略了警幻仙姑這個人。我不能說大家看的不細緻,只能說出發點不一樣。

前面我說過,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的最完美女子是誰?是不是薛寶釵?不是,而是警幻仙姑。請看警幻仙姑的「定場詩」:

早見那邊走出一個人來,蹁躚裊娜,端的與人不同。有賦為證: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迴廊。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

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

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

  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

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

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哇!這一段,可以命名為《警幻仙姑賦》。翻看紅樓夢前80回,曹雪芹還給誰下過如此美輪美奐的重墨?

於是,我做了一個非常大膽而有創意的猜想。《紅樓夢》十二曲中為什麼單單沒有寶釵呢?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紅樓夢》十二曲的總導演是誰?警幻仙姑。由絳珠草飾演林黛玉,她妹妹飾演秦可卿,那麼誰飾演薛寶釵呢?薛寶釵這樣一個完美的人物,別的演員真是都演不了,最後,只有警幻仙姑自己飾演!所以,薛寶釵就是警幻仙姑自己在《紅樓夢》中的親自飾演的一個角色。這下子關於曲子中沒有薛寶釵的問題就解決了。因為曲子就是說的十二釵的使命和宿命,這曲子是誰編的?警幻仙姑自己啊。薛寶釵就是自己演的,所以自己就無須給自己安排命運了嘛。

李:這一段我真不認同,曹雪芹這人最喜歡在前世今生上做文章,如果薛就是警幻仙姑,那她就應該是秦可卿的姐姐。但是書中並無任何這樣的暗示。而且我剛說過了,薛是有缺點的,就是對感情很冷,關於她這方面的缺點,我後面還要專門談到的,大家先不要不服。所以我以為不能把她抬到警幻仙姑的地位。警幻仙姑這位CEO,可是司十二金釵之命的,要是連點真感情都沒有,那怎麼也不會在自己員工的辦公室的房門上貼上什麼「痴情司」「結怨司」……這一類的門牌吧?要是她像寶釵那般冷淡,看著這些名字不鬧心么。寫文章固然要「嘩眾取寵」(褒義),但是對一些學術界有公論的正確觀點,我以為要領悟,和接受,用來指導自己的思想。盲目地求新求異,有時候會給人異想天開的感覺。我前面已經說了多次,寶釵是無真情的,喜歡寶釵的讀者要叫了:寶釵是對人有一種大愛而且對情很超脫。好吧,接下來我馬上要談到這個問題了。

風:當然,金陵十二釵的角色安排好了,而演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一部好的影片總是要經過導演與演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對於警幻仙姑來說,如何演好薛寶釵這個角色,才能對觀眾產生極大的震撼力呢?

曲說薛寶釵·冷香丸里的秘密

紅樓夢裡最流行的事情就是吃藥,在這部巨著里,誰要是不吃藥,絕對算不上主流。所以大家一見面基本就會問問:妹妹最近吃什麼葯?要是不吃藥見面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而在這些吃藥的名流姐妹里,最會吃藥的人莫過於薛寶釵。大家仔細想想,第一個離不開藥的當然是林黛玉,可是她的葯登不上大雅之堂啊,因為吃來吃去的也沒有吃好不是?還有就是秦可卿,雖然人蔘當水蘿蔔吃,可是最後越吃越瘦,為什麼呢?就是藥性太瘦了。咱們看看寶姑娘吃的葯,嘿!那才是極品呢。

大家仔細看看冷香丸的配方:

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晒干,和在葯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葯,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丸子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壇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大家看到了吧,這冷香丸的製作全在一個恰字。雨雪霜露都要恰好趕上時辰!這叫做看天製藥。這藥丸就是需要看天的眼色才能配製,所以說,難不難啊?對於一般人來說是難,可是對於薛寶釵來說就不難了。因為我前面說過了,薛寶釵是警幻仙姑扮演的啊,她可是掌管著百花時令呢,所以這些看似很難的東西就不難了。這個說法不令人信服是不是?好,就換一種說法吧。

李:關於寶釵的葯,我過去看過王蒙老師的一些觀點,他著眼於葯的名字,就是「冷香丸」這個詞。他認為寶釵就是又「冷」又「香」,這個觀點是學術界正統觀點,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寶釵的冷,我剛說過了,現在再來詳談一下。大家發現沒有,寶釵這人很少有情緒,總是氣定神閑的樣子。其他的幾位金釵,都是有情緒的。史湘雲曾激動地說:要是我有個姐姐,像寶姐姐那樣就好了;薛大傻子被人打了,香菱的眼睛就紅紅的;包括狠毒的王熙鳳,因為秦可卿的事情,沒少掉過淚。但是我們很難找到寶釵的情緒,我記得最有名的一回,是她哥哥說她想誘惑寶玉,結果把她氣哭了。但是這是為了尊嚴,不是為了情。還有一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寶玉被打了,寶釵來看他,規勸他,說著說著,流了點眼淚。寶玉看她真的動了情,心裡真感動了,正想和她說兩句心裡話,她站起身來說:我走了。但是她雖然是個冷人,卻是個迷人的美人——所有的人都喜歡她。曹雪芹寫這個人,帶著愛,也帶著不愛,這個不愛無關人品,無關才華,是從詩人的角度來看她而產生的不愛。所有的人都喜歡她,但是偏賈寶玉不喜歡她。曹雪芹的心裡,還是偏愛那個愛得死去活來的林妹妹。因為曹雪芹也是一個真詩人,他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和自己的情感有共鳴的戀人,生活中找不到,就自己塑造一個,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這是文人最喜歡乾的事情)。但是俗人並不喜歡像林妹妹那樣的人。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他為人處世與世俗不協,他是不會被世俗接受的。這一點,曹公是看透了的。我有兩個非常好的女朋友,都很有才,一個是公立學校的歷史老師,一個是政府機關的文案。當老師的那個,課講得好,學生也都喜歡她;當文案的那個,一筆漂亮的文章。但是這兩個女孩子都有個共同毛病,就是不世故不圓滑,只知道埋頭做事,而且說話也很直愛得罪人。所以每次單位里漲工資的事,都輪不到她們,錢都發給會拍老闆馬屁的了。當然,黛玉是很會說話的人,她直截了當得罪人,和不會說話得罪人不是一回事。但是曹公可能心裡是不喜歡大家這樣對待那些耿直的知識分子的,所以寫了個有才的黛玉,很會說話,但是就愛得罪人,氣死圓滑的俗人,讓這些俗人心裡想:我沒才是不是因為我不愛得罪人(開個玩笑)。黛玉的資質當然比我說的兩個朋友高,但是對世人來說,都是一回事,就是:我不喜歡這個人的嘴,所以,我不喜歡這個人。曹公這樣寫,多少也有點憤世嫉俗的觀點。世俗的人,看不到別人的才華的,也不會因為別人有才就喜歡別人。我這個人幸運一點,很會做事,也很會說話做人,在公司里,頗有薛寶釵的風範,所以我就很受人歡迎。幸好本人沒有寶釵那麼冷,還是蠻憧憬愛情的,但是本人不得不承認,在情感方面,我比不上林妹妹。我非常清楚,像林妹妹那樣的人,在生活中是不會被俗人接受的。所以曹雪芹寫林妹妹和薛寶釵的區別,也帶有憤世嫉俗的心理:為什麼你們這些人都不關心那些生活中真的應該關心的事情?別人的才華,別人的傲骨,別人的真感情,你們看不到,你們看人的標準是,這個人能不能給你們自己帶來實際利益。包括:你這人說話好不好聽,你是否很會為人處世,如果你為人不小氣,很大方,那你這人就很完美了。我要一件衣服送人,我自己沒有,你把你的給我了,我就很感激,對你很喜愛,至於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我,我的腦子不夠,想不到上面去。

這裡多說一句,一個有才華的人,就算再怎麼圓通,在世俗中生活,也是有很多煩惱的。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你是一個用右手拿筷子的人,生活在一個大家都用右手拿筷子的國家,你當然覺得很自然。但是你有一天去到一個國家,那裡的人都用左手拿筷子,你是不是會覺得很不方便?有才的人就是那個用右手拿筷子的人——因為他有才別人都沒有才嘛。如果他圓通,他可能僅僅只會覺得不方便,如果他像黛玉妙玉那樣與世俗格格不入,可能就不是不方便那麼簡單,那就是要經歷很多痛苦了。是否圓通和有沒有才華並沒有關係的。但是世人只喜歡圓通的人,還有圓滑的可能也喜歡。因為,世人不看重那些真的應該看重的東西啊。

風:薛寶釵這人吧,有人說她是一個老好人,誰都不得罪,這也算是她的一個性格,可是如果因此得出她虛偽的結論來,就不妥了。因為她對人其實沒有什麼虛偽的,她對誰都沒有意見,是真的沒有意見,這是因為她站位比較高,所以對於一切事情看得相當的淡。為了更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舉一個例子。

大家知道周瑞家的吧。就是那個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第一個拜會的人。周瑞家的這個人其實也是很不簡單的,做事情是非常得體的。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薛姨媽去賈府帶了一些宮裡的宮花,恰好周瑞家的去薛姨媽那裡找王夫人,薛姨媽就讓她把這些宮花分給姑娘們。大概是三春各一對,鳳姐兩對,林黛玉一對。周瑞家的最後給的林黛玉,林黛玉說是別人挑剩的才給她就扔了,寶玉就哄,書中寫周瑞家的一句話也沒有說。大家注意了,就是周瑞家的這個一句話沒有說,反映出一個問題來。周瑞家的心裡是不痛快的,但是呢,她不說出來,表現出她為人處世的老道深沉。但是我們記住,這裡,周瑞家的是生氣的!

而同樣的事情在薛寶釵身上發生的也很多。比如說,賈寶玉去看薛寶釵,剛去林黛玉就來了,看到賈寶玉馬上說:早知道他來我就不來了。這裡呢,薛寶釵也沒有說話,可是書中就什麼也沒有寫。這就是一點非常細微的差別。如果書中也來一句:薛寶釵什麼都沒有說。要是這樣啊,沒說就等於說了,嘴上沒說心裡也在說。所以說呢,薛寶釵其實是真的不在意的。為什麼?因為薛寶釵非常了解林黛玉的性格,她就是這樣說話嘛,也沒有什麼壞心,所以薛寶釵對於林黛玉說什麼都不會往心裡去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就不一一說了,所以說,薛寶釵的大度都是真實的,她的待人也是真誠的,因為這就是她的性格,她對許多事情一是看的開,二是看的透徹。是一個超脫與凌駕於紅樓夢這些迷局之上的一個人物。大家仔細想想,紅樓十二釵里的人物,大多數都是身在迷局不知處,還有一個是半在迷局之中的就是秦可卿,而只有薛寶釵完全是在迷局之外的。

李:好吧,終於該詳細地談一談寶釵的優缺點了。風兄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分析也非常到位,但是我的觀點是,寶釵待人是真誠的,但她並不愛別人的。這裡我詳細地解釋一下。因為一個人待所有人都真誠,那就說明她不愛別人。真的去愛別人,是不可能每個人都愛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物以類聚才對,怎麼可能每個人都愛呢?真誠可以是對每個人的,但是愛只能是給自己的知音的。也許你可以說,寶姐姐比所有人都強,所以她誰也看不上,那個她應該愛的人,小說中沒有出現。我以為這不是理由。愛別人不是愛別人的全部,而是愛他身上的精神。如果你想找到一個人,他身上每一點你都愛,那是絕對找不到的。如果戀人和戀人之間可以合諧到兩個人就像一個人一樣,那談戀愛就不存在吵架的問題了,但是那有什麼意思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就算是相愛的兩個人,也是兩個不同的人。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但是從沒聽說過知音和知音是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像有名的「桃園三結義」,西方的貝多芬和歌德,雪萊和拜倫,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完全相同才相愛的。所以寶姐姐如果真的愛別人,她是一定不可能每個人都愛的,而且也不可能每個人她都看不上。大觀園裡的可都是才女,再怎麼眼光高,也不至於自戀到對著河裡的影子去愛吧?林妹妹把賈寶玉一人視為自己的知音,才是真的愛了。所以,寶姐姐是很真誠,但她並不真的愛別人的。她只是平等待人而已。她人確實很好,說她看得開,看得透徹,也說得過去。但是不能說這個人什麼都是對的,我以為她看上去超脫,其實還是只能說她只是實際能力很強,很會搞人際關係而已。

風:就像我們現在人,都在迷局之中掙扎著而不自知。大家都這樣於是自己也這樣咯,跟風是所有凡人的共性,而真正跳出迷局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於是,薛寶釵就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再想想,現實中許多人都在為了名利苦苦追尋而不能自拔,可是呢,越是追求越是不可得,小說中王熙鳳鐵檻寺弄權,到處弄巧,可是最後還不是事情敗露弄得一場空嗎?所以說,上天對於真正厚朴的人才能施天恩的。好!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說了,為什麼冷香丸這麼難制,而薛寶釵就能製作成功,完全是上天的恩賜。上天恩賜有緣人呢。誰有緣?誰有德誰就有緣啊。而薛寶釵的這個德,可並不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封建社會的三從四德啊,絕對不是的。她的德是《道德經》里的大德,是佛教思想中的對於大智慧領悟的一種德。

李:佛教,我不是很理解。不過我以為不能把厚朴而沒有感情的人,上升到大智慧的高度。我聽說佛教是不講究感情的,很多因為經歷過愛情的痛苦,對愛死了心的人,就選擇出家,斷絕塵緣,後來寶玉就是這樣出了家。但是寶玉是經歷過感情的,寶釵是沒有經歷過的,至少書中沒寫她有這方面的經歷。完全不講愛情就是對的嗎?曹公就不這樣認為。他大膽地在作品裡宣揚愛情的美,這在過去封建的中國可是石破天驚的大事。我記得在中國,真正意義上,法律承認的自由戀愛似乎是毛澤東教給大家的。我們都記得,林妹妹念了禁書,說錯了話,寶姐姐是怎麼教育她的。什麼女人不應該寫詩,不應該看些雜書移了性情,只應該在家做女紅之類的(原話不是這樣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雖然這些話不是三從四德,但是也談不上正能量——愛寫詩有什麼不對?追求真感情有什麼不對?當然,寶釵這樣說,她是自己覺得自己超脫,自己覺得自己是好人,自己覺得自己是有智慧的,自己覺得自己這樣生活可以沒有煩惱(要是她自己不這樣想,她就不會總這樣去教育人)。但是我以為一個女人,冷到誰也不愛,冷到不交知心朋友,也未必是可取的。外國有位作家,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活過,愛過,寫過。可見西方人在人性解放上比我們還是前進一步(尤其是文藝復興以後),其實所謂寫書,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寫自己的戀愛經驗,三流的也是如此,一流的也是如此(此話不是說所有的文學作品)。從來沒愛過的人,再怎麼聰明,心裡是冷冷清清的。這個問題我後面還要談的。

風:再說點題外話,人都有三分運氣,上天對待每個人都是仁慈寬厚的。有了錯誤上天會給你機會改正,在你危難的時刻,上天也會伸出援助之手。關鍵是我們要懂得,要珍惜啊。清華大學有句話叫做厚德載物。德無形而物有形,有形物需要無形物承載,就需要一個厚字。能看明白這一點,放心,你也可以煉出冷香丸來,據說這種藥丸有病治病,主要是治療氣血虧,沒病還能美容。大多數女性都有氣血虧的病症,其實主要跟性格有關係,按照我上面說的,先改改自己的性格,保證天天是紅光滿面的。

李:厚德載物,我還真沒研究過,我看西方作品比較多。我想談一談道德,這個東西聽起來和「厚德載物」的「德」有點相似。道德這個東西,我以為不能抬到至高無上的地步。我們這個社會,書上寫的道德已經很完美了,什麼都有,但是為什麼這個社會亂成這個樣子?還是泰戈爾說得對,要想人不作惡,靠道德沒有用,人不作惡是因為他能感受到什麼是美。這也就是真的愛情的好處,我們愛一個人,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他身上的美(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我們常說,女人要優雅。憑我的社會經驗,現代社會很多女人一生都搞不懂什麼是優雅,很多男人也一生都沒有愛過。優雅有品位的女人,給男人美感,於是就產生了愛情。但是現代社會的女人,都巴不得自己精明強勢,在社會上多撈錢,在家裡把男人管得服服帖帖。現代社會的男人,都想找王熙鳳,這樣自己就可以安心賺錢,家裡的事就不用操心了。王熙鳳雖然毒辣,持家能力是真沒有問題的。我記得上次我問我一個交際甚廣的男性朋友,認識不認識優雅的女孩子,我說我想找一個做閨蜜。他很簡單地回答了我三個字:不認識。長得漂亮不是優雅,精神上的優雅才是真的優雅的。德這個東西,本身是給人一定的美感,能做到厚德載物的人,確實也能給人優雅的感覺。但是我以為真的優雅,是一種對他人的愛,或者說:對他人的身體上或者性格精神中的美的愛。所以真的有愛的人,就是一個真的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的人。這就是詩人為什麼都比一般人感情強烈的原因。詩人對美有強烈的感受能力,他們一般都愛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是美的。再就是對愛情感興趣,因為愛是美的。我不相信一個為了愛人死去活來的人,會幹什麼太傷天害理的事。當然,因為得不到愛人把愛人殺了的不在其內。但是現代社會,因為精神上的美而產生的愛情,已經很少見到了。這是文化的沒落造成的。我們不做壞事,不是因為不道德,而是因為不美。德是世俗的東西,愛才是脫俗的(這個觀點我後面有論述)。所以,曹公在自己的小說中,講述了「木石前盟」這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意的愛情,表達了曹公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想像,讓多少世人看都看不懂。曹公的意圖,有沒有一點給骯髒的社會開藥方的心理呢?中國的思想家都喜歡幹這種事,像提出仁愛救世的孔子,提出無為救世的老子。曹公也許心裡想,大家要是都能像寶玉和黛玉那樣相愛,這世界就好了,就美了。當然,救世只是文化人的一種幻想,這點曹公可能心裡也有數。所以他把寶黛愛情寫成了一個悲劇:這樣美的東西,是不可能得到俗人的理解和認同的,最終兩位有情人生離死別。只是因為這種愛情不能給周圍世俗的人帶來金啊、玉啊,這樣的實際利益啊!

這就是小小冷香丸里蘊藏的秘密,德與物的對位。那麼我們看《紅樓夢》這本書,也需要這樣一個德物對位吧。所以要分析紅樓夢裡面的人物,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點。我們看,曹公一開始就說了,滿紙荒唐言,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他寫的荒唐,是因為他知道必定有許多人會曲解他的意思,這才是荒唐的本意。一部好好的書,結果被批了一個亂七八糟,誤人誤己,豈不荒唐透頂?

李: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現在還不是把你的文章批了個亂七八糟……批文,本不是壞事,發表了觀點,才能和別人交換觀點,兼聽則明嘛。曹公怎麼說的:讀書需兩個人伴著,時常討論,才可進益。任何觀點都是有價值的,只要是觀點,都反應一定的人性。還有些人可憐到,看了書,連觀點都沒有,曹公不怕別人曲解他的意思,他大概最怕別人來一句:看不懂。

風:我們知道,曹雪芹寫這部書的時候,是因為他已經經歷過紅塵了,可以說六根徹底清靜了,但有一個塵緣未了,就是需要把這些人的這些事說清楚,然後才會安心的離開。

大家都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未完的書稿,其實不然。這前八十回的事情已經把所有他該說的都說清楚了,因為他說的是因,什麼因結什麼果,所有的結局就已經無須再說,自己就不用再給自己狗尾續貂了吧。只不過他也知道,後世必定有人來續,所以說,這才是最大的荒唐。

我們再看,曹公是一個身在紅塵卻心早入空門的人,因此他寫的人物就沒有一個是可以描述的壞人,一切都是因緣故事而已。尤其是金陵十二釵,其實是代表人生的各種際遇,這些際遇好也罷壞也罷,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這些人有了這些際遇之後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悟性。比如秦可卿曾經身在迷中不知迷,但是最後生死關頭也算頓悟了。而王熙鳳呢一直在透支著自己的福報,所以說啊,強出頭的人必定是勞心勞力,最終必定命運多桀。

所以大家要看清楚我的意思,在這十二釵中,曹雪芹從來沒有想把哪一個人寫成「壞人」,所以有些人為了嘩眾取寵把薛寶釵貶的一文不值實在是一個更大的荒唐,說薛寶釵進了榮國府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當上寶二奶奶而奮鬥,我看著不由得笑了。

李:這種把寶釵貶得一文不值的觀點,我過去批過幾次了。首先可以肯定寶釵並不愛寶玉,她要是愛寶玉,她就會吃醋,但是我們都看到了,吃醋的是林妹妹,還吃得那麼厲害。第二點可以肯定,寶釵從未想得到寶玉。她要是想得到寶玉,她就不會直言不諱地說寶玉是個「無事忙」,說他該去考功名,說得寶玉一聽就煩,當面奚落她沽名釣譽。憑寶姐姐的圓通,她難道就不知道她這樣說寶玉會引起寶玉的反感?她是多麼會做人的人。在整部《紅樓》里,她還批評過誰?她從來沒批評過誰,就批評過寶玉,黛玉,還有那個想學詩的呆香菱。她批評他們三個的原因都一樣:不要寫詩了,好好做事去吧。她這樣批評他們三個,她自己心裡想的大概都是為了他們三個好。賈府里真的值得批評的人和事,那些大家都看不慣,都在議論的骯髒事,她幾時插過一句嘴了?都是「事不關已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所以我完全不認為她對寶玉有什麼想法,寶玉看不上她,說不定她心裡還看不上寶玉呢。他們兩個本不是同一路人。她的人品是相當不錯,而且也確實稱得上高潔的人,本人的性格也蠻像她,我也覺得我活得蠻好。愛不愛寫詩不能成為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風:從曹公的著筆看,他對他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如此的熱愛,因此我們讀起來才倍感親切,這是為什麼?就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真善美的感應。

我們現在只需要知道,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只是跟每個人的悟性、因緣有關係,那麼再讀起來心裡就會平靜許多了。下一節我們就說說寶釵壽辰點戲中流露出的隨喜性格。

曲說薛寶釵·寶釵壽辰點戲中的隨喜性格

有一次薛寶釵過生日,其中有讓大家點戲這樣一個情節,我覺得非常的精彩!大家點的戲呢,基本都是要順著賈母的意願,薛寶釵點的戲也是如此,她第一次點的是一出《西遊記》,這裡沒有說出什麼來,關鍵是點第二齣戲的時候。寶釵點的是《魯智深醉鬧五台山》,當然這戲又是熱熱鬧鬧的戲,是賈母愛聽愛看的。所以寶玉呢,就叨咕一句:就愛點這些戲。因為這樣的鬧戲賈寶玉不喜歡聽。不過我們看看寶釵是怎麼說的。

寶釵道:「你白聽了這幾年的戲,哪裡知道這齣戲的好處,排場又好,詞藻更妙。」寶玉道:「我從來怕這些熱鬧。」寶釵笑道:「要說這一出熱鬧,你還算不知戲呢。你過來,我告訴你,這一齣戲熱鬧不熱鬧。……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韻律不用說是好的了,只那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極妙,你何曾知道。」寶玉見說的這般好,便湊近來央告:「好姐姐,念與我聽聽。」寶釵便念道: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我們來分析一下,有人說啊,寶釵就會給賈母溜須,賈母喜歡什麼她就做什麼。持這樣觀點的人呢,我只能說你站位站的有些低而已,如果說,只是一味的逢迎老太太而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這樣是不好的。不過,寶釵絕對不是這樣的。我們看,她點的這戲,她自己並不是不喜歡看。她能說出其中的禪機來,說明她對這戲在以前是認真看過,而且是喜歡的。在這一點上,我以前常說一句話:開卷有益。因為許多人看書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是有自己的偏愛。自己喜歡的,就愛不釋手,自己不喜歡的,就嗤之以鼻。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有這樣的問題呢?看書這樣,那麼對人也是這樣。於是就把人簡單分成了兩類,好人,壞人。這樣看人看事就經常失之偏頗,於是產生出對別人並不公平的好惡來。

李:這一段分析得不錯,王蒙老師說寶釵這人就是這點好,做事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從這段分析來看,她還知道讓別人高興,同時也讓自己高興。人情練達啊,到這一步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但是從這首詞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來。這首詞是表達禪機的。風兄大概要插嘴了:所以說寶釵是個大徹大悟的人。我不反對寶釵的大徹大悟。我只是很想知道:這個女人到底戀愛過沒有?她的初戀是什麼時候?她是愛過痛過以後,所以再也不愛了,還是根本從來沒愛過?這些書中並沒有寫。本來過去是不許女子自由戀愛的,看上哪一個,還要託人說媒,麻煩死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從來沒聽說過寶釵閑著沒事的時候,陷入對某個人的回憶里,她沒有對異性的回憶,也沒有對同性的相知。史湘雲那樣喜歡她,她對待湘雲,估計和對待襲人,也沒多大區別。我以為這樣的大徹大悟,也不是一種盡善盡美。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初戀的時候也是轟轟烈烈的啊!

風:舉一個例子,以前我說過妙玉對劉姥姥的態度就是這樣啊,因為在妙玉看來,劉姥姥這樣的人,就是應該鄙夷的,即使這人跟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也是從心裡鄙夷,這是為什麼?就是缺少了平常心。

在金陵十二釵中,能有平常心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的,而單從寶釵點戲這一段來看,寶釵就有平常心。比如這出《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吧,應該說一般年輕人不喜歡的,可能寶釵開始呢對這齣戲也不一定就多麼感興趣,可是她看過之後,就能從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東西來,進而產生了共鳴。這不是隨喜心是什麼?這不是平常心是什麼?進而可以說,寶釵對生活是充滿愛的,是一種天性的博愛。想想現在一些大德的高僧、居士是不是也是抱有一顆如此的仁愛之心呢?所以說,寶釵的這種境界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單從這齣戲來說,寶釵看得還真是透徹,也恰恰看到了其中禪宗的精髓。魯達是《水滸》中一個非常完美的人物,而薛寶釵點了這齣戲,讓賈母看了高興,因為賈母喜歡熱鬧戲,自己看了再悟證一次禪理,真是妙極!

修佛的人非常講究隨喜的,一個人如果修行佛法,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理論強加給別人,如果引起了別人對佛的厭惡之心就是一種罪惡了,所以寶釵的做法真是精妙,是一種由心而生的精妙。

李:佛這個東西,我是真的不懂,但是說寶釵博愛,我以為她是看著像博愛,其實並不真的博愛的。我以為她是真的善良,但和「愛」沾不上邊。博愛,我以為是一種對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物的愛,對生活的熱情。一個博愛的人,怎麼會不愛寫詩呢?我以為好的詩歌都是因為對生活充滿愛才寫出來的。「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還是按照曹公給她的藥丸取的名字來看,這個人是「冷」的。作為一個女人,不愛戴花,不愛裝飾品,這是一種對美的漠視。我不知道曹公怎麼想,泰戈爾曾說:裝飾品里含有柔情。每個男人都喜歡美麗的女人,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是為了獲得愛情(虛榮的女人不算)。薛寶釵不愛戴花,我以為她是不是根本不憧憬愛情。

另外我還要很肯定地否定風兄的一個看法:仁愛和愛並不是一回事的。孔子提出仁愛的時候,是希望大家對周圍人多一點同情心,不要見有錢的就愛,見沒錢的就瞧不起,這本來是個好事。但是這和心裡生髮出來強烈感情並不是一回事。愛,只是對某個人或某一種美的強烈感情,仁愛卻是對大眾的——姑且說是一種善良吧。而且仁愛到最後難免變成一種虛偽——誰也做不到愛所有的人的。愛這個東西,我以為比仁愛境界更高,因為仁愛是有目的的,就是你希望通過你的仁愛,獲得大家的認可,進而獲得社會地位。我前面說過的「德」也是這麼回事。但是愛完全是無私的情感。而且我認為曹公也是這樣想的。黛玉有愛,但是沒有仁的,黛玉這個人並不善良的。寶釵有仁,但是並沒有愛,所以活得冷冷清清,當然,她自己不覺得。

另外關於寶釵看書的方式,我後面專有論述。

風:說到參禪悟道,寶玉黛玉也是有慧根的,我們下一節中看看一首偈子中寶黛釵的較量。

曲說薛寶釵·寶黛釵一首偈子中的較量

有一次,因為一點小事湘雲黛玉都惱了寶玉,寶玉於是寫了一首偈子: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後來,黛玉、寶釵、湘雲一起去勸解寶玉時,黛玉說了一句是: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寶釵沒有自己寫偈子,而是以六祖慧能著名的「菩提本非樹」的偈子做比來給寶玉進行說教。

這一段,看似簡單其實非常精彩。

寶玉的偈子是一種感悟,黛玉的續是一種靈悟,寶釵則是一種點悟。

毫無疑問,黛玉的這句「是方乾淨」最為乾脆,應該說有提振的作用。也有人說黛玉的這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是曹雪芹寫這部書的「書眼」,我倒是覺得這樣說有點過了。因為黛玉的這句話其實就是脫於六祖的「菩提非樹」理論,算不得原創,所以如果作為「書眼」的話就未免有些看低曹公了。

而要是單從這個情節來說說寶黛釵的人生觀還是不錯的。

首先說,三人都具有一定的禪性或者佛性這沒得說。三人的區別是:

寶玉處於混沌未開之中,就如同那塊通靈的石頭,他的靈性是包裹在石頭裡的,所以是有禪性,但需要別人幫助開悟;

黛玉是精靈一樣的人物,所以她說出的話經常是超凡脫俗的;

寶釵呢,她通常說出的話是語不驚人,但卻通俗易懂,比較質樸。

黛玉的話通常能一語中的,很容易引起重視;寶釵的話樸實無華,不注意未必能引起重視,但很有回味。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各自的性格來。所以下一節我們就說說寶釵的實心眼。

李:這三個人的話,是可以看出很多的。寶玉有靈性,但是比不上黛玉,這當然是曹公對女性的美和智慧的幻想。黛玉這個人,說的話都是原創。寶釵這個人是,別人的事情都搞得門兒清,自己卻什麼都無所謂。我這話是不是很難懂?好吧,我慢慢解釋。從寶釵平時的為人看,她通曉人情世故,她完全了解她周圍人的性格,也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所以別人要什麼,她就給什麼,這樣當然大家都喜歡她。但是她自己呢,她最原創的作品,就是那句:好風頻借力,助我上青雲。我以為這話才是她的真性格。她看很多書,但是,那都是別人的作品,寫的都是別人的性格,她通過這些書,了解別人的人性,所以她就能在這些「別人」中遊刃有餘。但是她自己呢,她要的是地位,就是「上青雲」。

我這段話可能有點難理解。文學這個東西,總的來說,是表達感情的。詩最純情,直接表達感情。小說,就算不以愛情為重,但是寫小說也是抒發作者對世界的愛。文學表達的是人心裡的東西,不像科學表達的是現實的東西。一個寫文章的人,不管他是詩人還是小說家,他必然要愛這個世界,追求他心裡想要的東西,不管是愛情,還是事業,在追求中經歷這個世界的美和丑,歡樂與痛苦,在心裡對世界形成一些觀點,然後表達出來。所以,一本書,是一個人的感情史,也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那麼多的書,是那麼多的人的思想史。但是寶釵這個人,自己沒有強烈的感情,她看那麼多書,是把這些書當成「別人」的故事,「別人」的人性來看。所以這個人,「別人」的事情都門兒清。所以「別人」就都喜歡她,因為她理解「別人」在想什麼,也知道「別人」想要什麼。但是她自己,她的詩不少,但是「好風頻借力,助我上青雲」無疑是她寫得最真性情的一句。我說這話的根據是,這句詩沒有一點和其他才女的任何詩的共性。不管是湘雲,還是探春,寫起詩來都是花啊,情啊的,寫得是蠻好,但沒有獨特性。像湘雲和探春的詩,如果我們不說作者,讓我們這些外行猜猜是誰寫的,哪個分得清哪首是誰寫的?但是黛玉的詩: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一看就知道是黛玉寫的。寶釵這句詩也是這樣,我估計誰都看得出是她寫的。我看了紅樓里那麼多詩,其他人的詩我都忘記得差不多了,但是這一句我一下就記住了,而且非常清楚是寶釵寫的。就她這句詩最特別,最直指權勢。湘雲雖勸寶玉去考功名,但她自己的詩里沒寫過這些;探春是個強勢人,但她也沒寫過這些。這句就是寶釵的心裡話,她要的就是地位。大家記得不記得她剛出場的時候入京是幹什麼的?選妃嬪的啊。所以說,這個人是政治家。歷史上有幾個政治家是情種?都是心狠手辣的東西。像寶釵這樣沒有害人之心的就是大好人了。

我再說點別的。泰戈爾有一個觀點:一個人喜歡什麼,他就是個什麼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我們以科學家為例。科學家的工作,就是發現物質世界運行的規律。一個人,如果他觀察物質世界的時候,他能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就會覺得自己有所領悟。這是因為,在他的大腦中,存在理解這種規律的思維天份,所以當他發現這種規律的時候,他就看到了自己大腦里的天份。所以科學家在觀察物質世界的時候,他能看到自己的大腦里的理智。他再對照書籍,他發現自己的理智的結晶,在他以前的科學家也有,他就會認識到,自己有科學家的智慧,適合搞科學。再比如,愛經商的人,能在經商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實際能力;愛讀詩的人,能在詩中看到自己的感情。因為一個人能在外界事物上看到自己,所以他就理解和愛這個事物。我們愛工作,因為我們愛自己的能力;我們愛孩子,也是因為我們愛自己——孩子就是我們自己的再版嘛。如果一個人對一種工作有天份,這種天份會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表現出來。可能這個人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就喜歡科學,或者喜歡藝術,或者喜歡文學。簡單地說,他會表現出對這種東西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提倡: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學習的毛病:學得好的就有興趣,學得不好的就沒興趣。其實有興趣才學得好,沒興趣,可能就意味著沒天份。說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說的是,黛玉天生就對情感有興趣,所以是詩人,寶釵天生就愛搞人際關係,所以就是政治家。但是不能說寶釵是個像佛一樣超脫的人,你都那麼超脫了,為什麼還追求地位呢?

另外說說紅樓里禪意和詩意的貫穿。紅樓里,很多地方都體現了曹公學佛參禪是很有水平的。但是黛玉的這句禪語,剛風兄也說了:也有人說黛玉的這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是曹雪芹寫這部書的「書眼」,我倒是覺得這樣說有點過了。因為黛玉的這句話其實就是脫於六祖的「菩提非樹」理論,算不得原創,所以如果作為「書眼」的話就未免有些看低曹公了。我是真的不懂佛理的,所以我不清楚,這本書里有沒有原創的佛理句子,就是一看就知道曹公在參禪,而且達到了得道高僧的境界的句子。估計曹公對佛理只是體會,但要說他有特別優秀的原創,可能還談不上(這個問題可以再探討)。但是我們看看曹公筆下的詩,那首《葬花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黛玉的很多詩,都是情感異常強烈,獨樹一幟的經典之作。寶玉的作品,也都獨一無二。所以我以為,曹公首先是一個詩人,佛理他也懂,但並不是主要的。就好像,有人因為紅樓里的建築,說曹公是建築學家,因為紅樓里的葯,說曹公是醫學家……各種說法都有。曹公是很博學多才,但是,他首先是一位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詩文這方面的成就,才是他最大的成就。

另外我也知道,寶玉最後是出了家的。但是,他是經歷了大愛大痛之後看穿了才出家的,寶釵……我以為她根本就沒愛過誰。她無煩無惱,有名譽有地位,她想要的,是世俗的幸福。我覺得寶玉那樣,經歷了愛恨之後,頓悟,出家,我可以理解。但是像寶釵這樣,沒經歷過感情,就很超脫,什麼都看透了,對情也看透了,我以為這樣很奇怪,說不通。感悟感悟,有「感」才有「悟」的。

風:曲說薛寶釵·寶釵是不是想做寶二奶奶

曾經,在我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女生,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可以說是品、學、貌兼優的一個人。不過呢,這人吧,雖然如此優秀,可是確是一個非常憨厚的人,她不喜歡出風頭,於是就不如其他一些女生顯得靈巧出眾,也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使有人注意,可是因為她平時不多言,也猜不透她的心思,因此也不敢冒昧去追求。

薛寶釵就有些類似。

賈寶玉許多時候是一個喜歡裝癲的人,他說的話許多時候是半真半假或者是真假難辨的。有一次他跟王夫人說一種什麼什麼藥方子,說得神乎其神,還給薛蟠推薦過,並且煞有介事的讓薛寶釵給作證。這時候呢,薛寶釵馬上擺手,說這事她可是一點都不知道。

我們來看這點小事,如果是林黛玉呢,斷不會這樣說,即使她不知道,也會迅速的不露痕迹的給寶玉圓謊,這就是寶玉與黛玉在性格上合拍的地方,也有人叫做心有靈犀。所以說在心靈契合這方面,寶玉黛玉才是天生的一對,而寶釵絕對是與寶玉不合拍的。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呢,寶釵這人吧,她不是靠靈巧來證明自己的,用一句現代的話說,寶釵人家那是實在。

那麼我再說說寶釵是不是想做寶二奶奶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看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在這回里,有這樣一段話: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她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幸虧寶玉被一個林黛玉纏綿住了。

大家仔細看,寶釵對於金玉良緣的說法並不感冒,而因為元春賜她與寶玉一樣的東西覺得越發沒有意思了。咦?這裡就很有意思了。毫無疑問,元春是喜歡讓寶釵嫁給寶玉的,可是寶釵呢卻覺得沒有意思。為什麼沒有意思呢?因為她對寶玉還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有什麼意思?姻緣嘛,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所謂的金呀玉呀不過是一些外物媒介,以此作為姻緣的推斷是不是很沒意思?

於是,還好有一個林妹妹絆住了賈寶玉,省去了很多的尷尬。

所以說,寶釵對於姻緣的事情,一不強求,二不攀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寶釵的性格;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寶釵對於姻緣的態度。相對於寶釵,寶玉與黛玉有時候就是一種強求了,而世事往往就是這樣,人算不如天算,越是強求而越不可得,佛家稱這個叫做「愛欲不得苦」。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往往是越難以得到。大家仔細揣摩一下,對吧。

李:關於寶釵的愛情,紅樓中沒有寫到,我有時候想,寶釵這個人到底是沒有愛情,還是真沒遇到她看得上的。可能都有一點吧。反正寶玉她是不愛的,我以為她可能還有點瞧不起寶玉,不然幹嘛老擺個大姐姐的臉色教育他。而紅樓里好男人本來就少得可憐。蔣玉菡被襲人預定了,柳湘蓮為尤三姐出家了,賈薔和伶官糾纏不休,秦鍾是個同性戀。除了這幾個,其他的男人都不堪入目。但是風兄提到的細節很有意思:寶釵見她的東西和寶玉的一樣,心裡就沒意思起來。為什麼心裡沒意思?是不是生怕真的要她和寶玉結婚?那就是說她還是在憧憬真的愛情?也許是有一點吧。但是這個人對待愛情不積極。紅樓里不乏烈女,鴛鴦不想嫁給糟老頭子,她以死抗爭。你寶釵看不上寶玉,你想要真的愛情,你就不能大膽地爭一下嗎?要知道林妹妹可是時時刻刻在為自己的愛情抗爭,生怕別人搶了她的寶玉,一會防著金釵,一會防著金麒麟,這是封建社會一個頗具反抗精神並追求真愛的人物形象。社會的現實讓她不能有一點安全感,總是非常不放心。那你寶姐姐也想要愛情,怎麼一點表示都沒有呢?要是你寶姐姐也以死抗爭:我死也不嫁給寶玉。那我估計林妹妹和寶玉也不至於真的成為悲劇。所以薛這個人,對待愛情,毫無疑問是冷的。而且這個人思想很主流,毫無反抗精神,說她三從四德也談不上,但是也談不上思想尖銳。你就那麼善良,善良到,可以為了周圍人的高興,嫁給一個自己並不愛的男人,痛苦一生?我以為女人做這種事是很傻的。當然,你可以說,後四十回不是曹公寫的,寶釵是不是就順從地嫁了寶玉,也是沒有證據的事情。但是我以為,大家把寶釵嫁給寶玉,逼死了黛玉的結局,是非常符合曹公本人的意思的。大家都喜歡寶釵,賈母也喜歡寶釵,金玉良緣嘛,最終戰勝了木石前盟。封建社會就是這個樣子的啊,曹公寫了這麼一大本,把寶黛釵愛情糾葛寫得這麼仔細,就是為了揭露封建社會對愛情的漠視,對人性的壓抑,高鶚的續本在這個問題上是處理得非常好的,可以相信。至於寶釵知已有沒有呢?有人可能認為史湘雲算一個,這丫頭說想要一個姐姐像寶姐姐那樣,說得眼圈都紅了。但是大家必須承認,寶釵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她待史湘雲,和待襲人,可能都差不多。我以為,有知已的人,是會待知已和別人不同的。像賈寶玉小時候,視姐妹們皆為一處,並無不同。但是他長大以後,發現只有林妹妹才是自己的知心人。這才叫成熟,這才叫真情。

至於說寶玉和黛玉的合拍,不能簡單地用圓謊這件事來說明。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情節:湘雲要寶玉去學學做事,寶玉當時就煩了,奚落她一頓。旁邊人看不過去了,幫湘雲說話,說要是林妹妹這樣說你,你保證不會這種態度了。寶玉就說:林妹妹,什麼時候說過這等勞什子的話,她要是這樣說,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正好在門口聽見了,當時就感動萬分,知道自己沒看錯人,寶玉確實是知己。寶玉和黛玉合拍,在於他們兩個都是詩人,都看不起功名,覺得愛情才是最好的。寶釵別的方面十全十美,就是性格冷了點,不重感情,所以寶玉就是不喜歡她。至於說什麼圓謊不圓謊,那都是小事的。一個有思想境界的人,愛別人,是愛別人的精神。黛玉和寶玉,在精神上是合拍的。這才是真的愛情,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這也就是曹公對愛情的理解和幻想。

風:曲說薛寶釵·黛釵判詞對比

寶釵黛玉的判詞是這樣說的,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這裡我們需要看,黛玉仙風,寶釵道骨。黛玉風流難掩,寶釵是低調含蓄。一個在林中掛,很飄逸,想不為人羨都難,但玉帶林中,也容易多招誹謗。而金釵呢,雖然是金器,但埋在雪裡,也盡可自保。

所以說,黛釵的判詞其實已經把二人的性格命運全說明白了。

黛玉的仙風與寶釵的道骨第一次交鋒在哪裡?

就在於我們上上節介紹過的勸寶玉。黛玉的「無立足境,是方乾淨。」,我們仔細體味一下,黛玉的話引經據典,非常的乾淨飄逸,是不是呢?但是呢,這裡有一個問題,一般人到不了這個境界,所以對黛玉的話未必能懂。所以黛玉許多時候說的話貌似禪機禪理非常之深,但她其實是站在一個飄渺的位置來說飄渺的話。簡單的說吧,黛玉的話必須是說給知音聽才能懂,黛玉是誰?絳珠草,絳珠仙呢,所以她說的話必須跟她身份極其匹配的人才能明白。而寶玉呢,是神瑛侍者,跟絳珠草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可以把寶玉的這個神瑛侍者的元神理解為神。好,現在我們就知道了,黛玉是仙,寶玉是神,世人都說神仙好吧,可是神仙也有煩惱。最為關鍵的是,神與仙還是有區別的。所以當時黛玉的話,寶玉也沒有完全能夠理解的。

好了,費了這麼半天的口舌我們說了黛玉與寶玉一個仙一個神,那麼寶釵是誰?

說到這裡啊,有人就說了,你前面不是說寶釵是警幻仙姑嘛,怎麼忘了,所以寶釵自然也是仙了嘛。非也非也。

要說寶釵也是仙可是為時過早了。寶釵是警幻仙姑沒錯!但警幻仙姑是不是仙?這就需要慢慢聽我道來了。

還說前面那個話題,勸寶玉。黛玉就說了8個字,寶釵呢,就用了一個大家都能明白的六祖慧能菩提樹的故事來解說,結果寶玉馬上就明白了吧。

看到了吧,同樣一個道理,黛玉與寶釵說法是不同的。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寶釵懂得的道理絲毫不遜色於黛玉,但她表達出來就不一樣了,她能夠用大眾都明白的語言,也就是最樸素的語言表達出最深奧的道理來。那麼誰能做到這一點呢?我們說只有大道之人才能懂得。所以我們才說寶釵有道骨,而她講的故事呢,又都是佛理。所以,寶釵應該是對於「佛」理、「道」理都精通的一個人。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說說警幻仙姑。

李:結合我先前的觀點,我以為寶釵這人就是:「別人」的事都門兒清,「別人」寫的書都看得懂,「別人」看不懂的,她也能說得「別人」都懂。但她自己想要的只是地位而已。這個人什麼時候閑著沒事,思考過自己的命運,思考過自己的人生了?黛玉是總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所以她很容易地說出了含有哲理的話,而且是原創。寶釵是一聽就懂,但是那是「別人」的領悟(我一再提到「別人」這個詞)。她自己,什麼時候思考過自己的人生?什麼時候說出過對自己的人生有總結性的感悟?包括周圍人要她嫁給寶玉,她就嫁了,難道這樣的荒唐事情不能引起這個才女對社會愚昧的反思(我採用了高鄂的續篇的情節)?寶釵除了審黛玉的時候說女人應該在家做針線,別看了雜書移了性情以外,她什麼時候說過一些對自己人生的原創性感悟?沒有遇到她真心愛的人,她連一點有才的人最常見的懷才不遇的感覺都沒有。這個人對生活很冷,沒有一點感情追求和感情起伏,所以也沒有感悟。我前面說了,大家要注意「感悟」這個詞,「感」了才會「悟」的。我記得的她最原創的,就是那句「好風頻借力,祝我上青雲」,這算哪門子人生體會?中國的思想,我記得就儒道釋三家(我對這些不熟,說錯了可以再探討),寶釵這句詩,三家都不靠。倒讓我想起那個故事,有個詩人,被封了官,樂死了,寫了一句有名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滿城花。後人評了一句:小人得志。當然,我不是說寶釵是小人了,她還真是個好人。但是這人確實就沒感悟和思考自己人生這方面的興趣。不思考自己的人生,天天忙著思考別人的人生,開悟別人,我以為這才是個無事忙呢……

風:既然寶釵就是警幻仙姑的化身,寶釵既然深諳佛道之理,那麼警幻仙姑自然不能是仙了。我們知道,佛祖在講述佛理的時候,有時候那些聲聞弟子不明白的時候,文殊菩薩就進行各種幻化幫助弟子們理解。於是我們這裡可以認為,警幻仙姑自然也應該是大慈大悲的佛菩薩幻化的幻象,至於是哪位佛菩薩,末學不敢妄斷。

曲說薛寶釵·金釧之死中薛寶釵態度質疑

金釧之死,可以說是紅樓夢中的一段公案。金釧之死到底誰之過?客觀的說,應該是金釧與賈寶玉調笑被王夫人看見,王夫人把金釧趕走,金釧氣性大,就這樣死了。這裡我們不說這幾個人的對錯,單說金釧之死中薛寶釵的態度。

為了讓大家看的明白,引一下原文:「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麼想。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她下去住著……」

好,就引用這兩句吧。

許多人把這段話作為證據,從而來佐證薛寶釵的冷血無情以及虛偽等等。而今天我呢,也從這簡單的幾句話來為薛寶釵翻案,來說明薛寶釵不但不是無情,而且是至情之人。

先字面分析寶釵的話是實還是虛。首先她說,姨娘是慈善之人。薛寶釵是不是真是這樣想的呢?那是一定的。在薛寶釵眼裡,她能看到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所以才能做到和氣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眾生眼內皆善良,要不怎麼說她是佛菩薩的境界呢。所以她說姨娘是慈善的人是發自內心的,絕對不是虛偽的應付。

其次她說,金釧並不是賭氣投井,而是可能走到井邊失足落下去的。大家仔細看,薛寶釵為什麼這樣說?

這裡還需要說一下佛教思想。不要嫌我引用佛教思想太多,因為曹雪芹本身自稱末學,所以佛教思想是貫穿了這本書的始終的。

佛學認為啊,人自殺是有很大罪過的。薛寶釵在這部書中又是佛菩薩的化身,所以她一定不會認為金釧就這樣自殺的。金釧是遇到了委屈,可是呢,按照佛學觀點,人與人之間的許多恩怨都是業力所致,所以遇到委屈應該妥善去處理,而不是進行極端的選擇。事實上,《紅樓夢》中許多人稍遇委屈就會選擇走極端的道路,其實是不應該這樣的。所以說到這裡,關於金釧之死,這個似乎紅學界已經定論的事情,我們真的需要質疑一下。金釧自殺,到底有沒有確鑿證據?我看好像沒有。既然這樣,我們就依照寶釵的推斷看一下,金釧受了委屈了,她的委屈到底有多大呢?首先說,寶玉當時跟她調笑,是否完全是寶玉的過錯?應該不是。寶玉也曾經調笑過彩霞對吧,可是彩霞是喜歡環哥的,所以對待寶玉的調笑就很正色,弄的寶玉一個沒趣。而且寶玉就這樣一個人,跟大觀園的哪個丫頭不調笑呢?寶釵調笑金釧的時候,金釧也沒有反感也沒有反對,而且還有配合的意思。這是其一;然後王夫人醒了,氣不過打了金釧,才把她攆出去。這件事寶玉是有責任的,但金釧自己也是有責任的,王夫人在氣頭上懲罰得重了些,也有責任。而這些事情加在一起,應該不至於讓金釧去死的。假如金釧就因為這個事情去自殺,還真是應了寶釵的話,那她就是一個糊塗人了。

所以我們看,寶釵說的話是合情合理的,並不是虛偽的應付。然後我們說,既然沒有證據證明金釧是自殺,那就真可能如寶釵描述的,她心裡彆扭,走到井邊,胡思亂想,失足墜入井裡。

好,我們現在看,書里並沒有證據證明金釧是自殺,可是許多人理所當然的把金釧之死理解為自殺,那些詰難薛寶釵的人也把金釧之死理所當然理解為自殺。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犯了一種想當然的錯誤。這也是許多人呢,特別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詰難別人。說白了,是有點不善良吧。

李:關於金釧的死,我是這樣看的。請看這一章標題:含恥辱情烈死金釧。曹雪芹用了一個「烈」字。其實很多學者,都以為金釧死得不值得。不就是因為不能再當奴隸了嗎?王蒙老師的說法最有趣:不奴隸,勿寧死。包括後來鴛鴦殉主,學術界都以為是奴性使然——主子死了,僕人憑什麼跟著死?盲目忠心吧。我以為,奴性是有點,過去的中國人,哪裡聽過什麼人權、自由、平等之類的洋詞?出了大觀園的門,就沒舒服日子過了。但是曹公又有點與眾不同的思想。大家有沒有發現,紅樓里說死就死的女性非常多。尤三姐,鴛鴦,和賈璉私通的多姑娘,我記得還有個不太有名的女人,當時等男友拿錢回來娶她,結果男友怕她貪錢,就說自己沒弄到錢,她馬上就自殺了,男友就也跟著自殺了。這些人的死,要麼就跟情有關,要麼就跟名譽有關。曹雪芹寫金釧的死用了一個「烈」字,我以為這說明,曹公把真情和尊嚴看得比死還重,而且他非常認為自己這點是正確的,是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這話,本來是說給重正義,重追求,重家國大義,重事業的人聽的。但是曹雪芹是不喜歡這些東西的,覺得當官之所以文死諫,武死戰,只是圖個虛名。但是曹公有曹公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就重真情,重尊嚴。雖然我以為金釧為這點事去死,有「死要面子」的嫌疑,但是在曹公眼裡,她還是一個「烈」女。當然,封建現實擺在那裡,不在大觀園當奴隸,就要到農村種田,不然還能幹什麼呢。但是曹公還是要給金釧一個「烈」字。這是曹公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存有保留意見。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同意,寶釵說的那些話,並非虛偽。她是王夫人朋友,和金釧又八杆子打不著,她說話,當然要為王夫人著想,要說得王夫人心裡舒服。至於她說得對不對,我以為有對的一面(完全說得不對,王夫人就聽不進去了),也有應景的一面。比如你的朋友失戀了,他向你訴苦,你明明知道是你朋友不夠優秀,你還不是要說:「算了,你還能找到更好的」。說這種話,有什麼虛偽可言呢?但是寶釵有沒有情,這件事上是看不出來的;冷血不冷血,也和這沒有關係。寶釵的冷,我前面講過不少。但是寶釵這時說這些話,只是為了勸王夫人不要傷心。如果寶釵這時也大哭一場,說金釧死得太冤枉,那王夫人聽了不是要難過得……

風:曲說薛寶釵·螃蟹詠者誰大才(一)

那個史湘雲起社之後的《螃蟹詠》非常的有意思,我比較喜歡看這段。

先看看林妹妹的《螃蟹詠》: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我非常欣賞林黛玉的「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引用一句郭德綱的名言:我的媽呀,太有才了!有人呢,總拿這個說事,說是林黛玉用這《螃蟹詠》是專門諷刺薛寶釵的。我說吧,天下本無事,別總沒事找事好不好?林黛玉與薛寶釵才多大呀,沒有我們現代人城府那麼深。她們還都是天真活潑的少女好不好?我們看看黛玉這兩句用詞多好,「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把一個憨態可掬而又性感十足的薛寶釵就像用工筆畫勾勒出一樣,妙!林黛玉的這首螃蟹詠,確實是暗射的薛寶釵,但不是暗諷。姐妹們朝夕相處,林黛玉絕對不是看見薛寶釵就像看見敵人一樣,我反覆強調,都是大家族的閨閣少女,心裡沒有那麼陰暗的。林黛玉對薛寶釵在更多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應該是:惜與羨。惜是惺惺相惜的惜,二人的文采相差無二,二人的境界可以比肩,自然要惜了,相惜且珍惜也。那這個羨字呢?當然是羨寶釵的這一身肉了,呵呵。因為林黛玉本身吧,她身材是偏瘦的,不過也實在太瘦了,而寶釵呢,只是豐滿,所以林黛玉對薛寶釵絕對是羨慕的。看看黛玉用詞,「螯封嫩玉,殼凸紅脂」,不得不讓人佩服,這樣的詞句恐怕也只有飽受天仙玉露的絳珠仙子才能想得出來,能把寶釵的這身肉形容的如此大氣,真是非常的超脫,非常的飄逸。

好,說完了黛玉的「惜」與「羨」,還要說一下黛玉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有點「微妒」,大家都是少女嘛,美女見美女,妒是難免的,所以呢,有了妒,就有了「諷」的意思在裡面了。看後面,黛玉說: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哈,讓你肉多,我吃了你。

我們必須認清的是,黛玉的「妒」與「諷」是一種「善妒」與「笑諷」。這不是那種怨婦的「惡妒」與「毒諷」。如果還有人堅持說林黛玉的話句句是夾槍帶棒,那麼我問一句,你把林黛玉當成什麼了?宮廷怨婦?切,那還是曹雪芹先生的風格嗎?所以我說,許多的紅界人氏總拿《螃蟹詠》來說事,我只能說啊,那不是黛釵本意,也不是曹公本意,是你的意思,是你把自己心裡骯髒的想法強加給了《紅樓夢》,然後又強加給了《紅樓夢》的讀者們。本來集天地大成的一部好書,愣是被一些人整成了淫詞浪調,無語。

李:關於這篇《螃蟹詠》,我以前看過王蒙老師的評論,他說,黛玉的這首詩寫得非常一般,「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很明顯,是一種感觀上的享受。後來賈寶玉寫了以後,黛玉就說:我的不如你的,我的燒了,你的拿給別人看吧。黛玉其實說的是真話。至於這首詩暗諷寶釵,王老師想都沒往上面想,我也沒往這上面想。我先說一下,感觀享受和精神享受的不同。比如我們第一次看到一個人,他長得非常丑,就像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里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如果我們只重感觀享受,我們是不會愛這個人的。但是如果我們在我們的鑒賞力中,加上我們的理性,我們的善良,我們的智慧,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人雖然長得丑,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很聰明,有才華,超凡脫俗,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愛這個人,而且我們在愛這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會克服我們感觀上的不適。這也是泰戈爾的觀點,我的轉述可能不完全準確,但是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一些好的詩,都是以精神取勝的,比如「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至於純粹的表面感官的描寫:「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沒有任何精神上的美感,確實,這詩寫得很一般。至於說這句詩是寫薛寶釵,我以為,雖然曹公是很喜歡在一些小細節上暗示一些東西,什麼「原應嘆息」,什麼「逢冤」,但是你們這些人捕風捉影也該有個限度吧,建議你們不要老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文章,看點大家的大作,免得自己越看越八卦。一個有才華的人,是不嫉妒別人,也不會羨慕別人的。因為有才華的人都是有個性的。第一個用鮮花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才了。有才的人當然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在某一方面是「第一名」。自己有才華,就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羨慕別人,就會葬送自己的獨特,哪個有才的,會幹這種蠢事。黛玉不會,寶釵也不會呀。黛玉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比寶釵強,寶釵也覺得自己最好,比別人都強,所以總是教育寶玉和黛玉啊。

風:好,說了點題外話,我們繼續說薛寶釵的那首《螃蟹詠》。

寶釵在林黛玉做完《螃蟹詠》之後,她也做了一首,是這樣寫的: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如果說林黛玉的《螃蟹詠》風格是飄,那個薛寶釵的《螃蟹詠》風格就是定。一個飄逸,一個禪定。

看一看薛寶釵的《螃蟹詠》中如何來體現禪定。

先看這一句: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有人說啊,薛寶釵這一句太惡毒了,「皮空黑黃」這樣罵林黛玉實在是太惡毒了?呵呵,我還是那句話,你以為薛寶釵是村裡潑婦啊。拜託大家不要總用你的那些齷齪心思去揣測黛釵。黛釵是誰啊?一個是仙子化身,一個是佛菩薩本性。如果帶著一份恭敬之心再去解讀黛釵,就不會有那麼惡毒的話了。

那說了半天,寶釵這皮里黑黃到底是什麼意思啊?要理解這句話啊,我們先弄明白,寶釵的《螃蟹詠》是不是針對的林黛玉呢。我的答案是:是!也不是!因為她的《螃蟹詠》其實是一種勸世,這裡包括芸芸眾生,包括世上所有的人,當然也包括林黛玉,還有她自己。「皮里黑黃」是什麼?就是人的臭皮囊啊。不管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你的外形都只是一個旅途的行囊而已,是你來人世這一遭所乘借的一個工具而已,之所以表現出或美或丑,或俊俏或性感,或風流或豐滿,都是因為包著不同的一個靈魂,因此幻化出不同的像,說白了,一切都是幻想。而這個臭皮囊的本質最終就是「皮里黑黃」。百年之後,都是一堆枯骨。因此不管是林黛玉的風流靈巧,還是薛寶釵自己的「嫩玉紅脂」,最終都是一副「皮里黑黃」的。

現在大家弄明白了吧,以後就不要再把薛寶釵的「皮里黑黃」理解為惡毒攻擊林黛玉了。

理解了「皮里黑黃」,再看前面的「眼前道路無經緯」就好理解多了。我們總說人生道路的話,其實人生的道路寬的很,如果總是給自己划出一個道,那麼你的路就很窄,甚至是無路可走,如果你能做到隨遇而安,得也欣然,失也坦然,那麼豈不處處都是路?那些交織的經緯線又豈能成為你道路上的羈絆呢?

再說下面一句。「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前面的那句說出了人的本質(皮里黑黃)以及人的思想(道路無經緯),是給人生做了一個大的定性與定位。那麼現在這句話呢,說的是人生處世的具體哲學。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體現的是寶釵的道家思想與佛學思想。那麼「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體現的就是寶釵的儒家中庸思想了。所以我們說啊,薛寶釵這個人物是一個三教合一的完美化身,能看出這層內涵了,也不枉我們讀過《紅樓夢》。

那麼「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是從哪裡體現儒學的中庸呢?薛寶釵是這樣想的:人嘛,既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某些因緣宿命的加持,雖然說以後都是要走的,塵歸塵土歸土的,可是眼前既然在這裡呢,就需要過好你的人生。我們不能說,一切都看明白了,都看開了,那就愛咋地咋地吧,得過且過吧。錯!看,我們前面說的是隨遇而安,但絕對不是得過且過的。許多人呢,經常把這兩種思想弄混了,就連廟裡的許多修行者有時候也容易走入這樣一個誤區,產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這就與大道思想背道而馳了。

寶釵前面說了人生本質,後面呢,馬上就說了現世的積極人生的做法。那就是吃螃蟹吧喝酒壓不住腥味,然後再來一杯菊花茶;螃蟹吃到肚裡會積壓寒氣,那就吃點生薑去去寒嘛。

在紅樓夢這部書里,寶釵總是用最通俗的比喻來說通一些最深奧的道理,所以說啊,用「大雅若俗」來形容薛寶釵真是太貼切了,只是好多人悟性差,無法理解寶釵的境界,造成了對寶釵的誤解,實屬無奈。

可以說,黛釵的兩首《螃蟹詠》都是大才手筆,大家風範。只是大部分人缺少悟性,多會理解為諷刺世人的毒句,曹公寫完之後就知道是這個結局了。

李:關於這首《螃蟹詠》,我自己不是很懂(我沒怎麼關注這首詩),我就,接受風兄的觀點了。寶釵這詩,基本是以她自己做人的準則來看世人(詩都是這樣的)。說她在這些事情上看得透,有大徹大悟之風,我不反對。但是這詩,還是看不到「情」啊。你這人就那麼喜歡人情世故?那麼喜歡鑽研別人的心?那麼喜歡鑽研這理那理,愛情這東西,就鑽不進你的大腦,也鑽不進你的心么?如果確實沒有心儀的戀人,你就不寫詩憧憬一下嗎?好歹有篇作品,讓我們覺得你也有點女兒之心,不要總研究別人行嗎?

風:曲說薛寶釵·寶釵是在嫁禍林黛玉嗎

《紅樓夢》的第二十七回是非常精彩的一回。這一回里說了幾件精彩的事情:

一是薛寶釵撲蝴蝶無意聽到紅玉的手帕事件。

二是紅玉為鳳姐客串了一回使喚丫頭。

三是著名的《葬花吟》。

三件事情件件精彩。《葬花吟》大家知道的比較多,等以後有興趣單起帖子來說。紅玉為鳳姐辦事這一段簡單帶一下。

當時,鳳姐因為手下丫頭不在身邊,隨手招呼這一群丫頭,紅玉馬上就過去了。然後鳳姐交代的事情就一一辦理完畢,非常妥帖。從李紈那裡,鳳姐知道了紅玉是林之孝的女兒,決定把她要到自己房中。

這段里有一個細節,紅玉為鳳姐取手帕回來的時候,寶玉房裡幾個丫鬟對紅玉進行詰難。我們看看這一大段話:

晴雯一見了紅玉,便說道:「你只是瘋罷!院子里花兒也不澆,雀兒也不喂,茶爐子也不爖,就在外頭逛。」紅玉道:「昨兒二爺說了,今兒不用澆花,過一日澆一回罷。我喂雀兒的時侯,姐姐還睡覺呢。」碧痕道:「茶爐子呢?」紅玉道:「今兒不該我爖的班兒,有茶沒茶別問我。」綺霰道:「你聽聽他的嘴!你們別說了,讓他逛去罷。」紅玉道:「你們再問問我逛了沒有。二奶奶使喚我說話取東西的。」說著將荷包舉給他們看,方沒言語了,大家分路走開。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來爬上高枝兒去了,把我們不放在眼裡。不知說了一句話半句話,名兒姓兒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興的這樣!這一遭半遭兒的算不得什麼,過了後兒還得聽呵!有本事從今兒出了這園子,長長遠遠的在高枝兒上才算得。」一面說著去了。

這說明紅玉在寶玉房裡地位非常低下是肯定的,另一方面說明寶玉房裡的丫鬟牙尖嘴利的還真不少。尤其是晴雯,看看上面大段話,她的話最多也是最難聽。按照地位,晴雯應該是寶玉房中排名第二的大丫鬟(地位僅次於襲人的),地位高,應該善待那些不如你的人,這一點襲人能夠做到,而晴雯做不到。晴雯待人的人情很薄很冷,所以她最後的結局很悲慘,事實上說明了不積福德,難得福報這個道理,這也是《紅樓夢》中一直貫徹的思想。

李:關於晴雯襲人的事情,歷來討論得很多,有一句公論「晴有黛風,襲為釵影」。晴雯這人雖然刀子嘴,但是從她病補雀金裘來看,其實是個豆腐心。但是襲人後來害死晴雯,似乎是一樁公案。我知道這個案子歷來有爭論,很多人討論,晴雯到底是不是襲人害死的。有正面證據也有反面證據。而且曹公寫這件事,沒有寫得非常明顯,基本是給大家去猜的。不過我以為,按曹公的審美趣味,他寫晴雯的刻薄,絕對不是想說她沒有平常心。黛玉,妙玉,晴雯,三個人嘴巴都不討人喜歡,但是這三個人在小說中都很有分量。我以為曹公這樣寫,其實是諷刺世人:你們這些俗人,並不喜歡別人有才,別人清高,別人「質本潔來還潔去」,你們喜歡一個人是看他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實際利益。所以你們在意的,並不是生活中真正應該重視的,而是一些表面的,膚淺的東西。所以黛玉和寶玉最終會被折散,因為,他們兩個的愛情,能給周圍人帶來什麼實際好處?金玉良緣,才是大家最終盼望的,因為,這婚結得有「金子」也有「玉」啊。

風:好了,畢竟晴雯、紅玉不是我們這節要說的主題,主題自然是薛寶釵了。

話說薛寶釵撲蝴蝶恰好遇上了紅玉跟另外一個丫鬟說手帕的事情,其中男女之事恰好被寶釵給聽到了。薛寶釵對這些偷情之事是不贊成的,正好兩個丫鬟怕外面有人聽見說要打開窗戶看看,這個時候薛寶釵馬上就想到,呀,萬一被兩個丫頭看到了她不是很尷尬嗎?於是急中生智假裝喊顰兒,也就是林黛玉。

關於這一段呢,許多人認為你看這薛寶釵,城府多深呢,順手就栽贓給了林黛玉,即使溫和一點的人也認為,薛寶釵雖然是無心的,卻是一有壞事順手就栽贓給了自己的情敵。

關於這個問題呢,我是這樣認為的。薛寶釵確實是為了避免大家尷尬,而臨時想到了這樣一個與林黛玉捉迷藏的遊戲而巧妙的來避免尷尬。問題的關鍵是:薛寶釵為什麼一定要說是林黛玉而不說是別人呢?即使是順口為什麼就一定要順口說林黛玉?

關於謊言,佛家稱為妄語。佛說出家人不打妄語。那麼薛寶釵作為佛菩薩的代表此時能不能打妄語?

《入菩薩行》中曾經說過這樣的例子。說是一群強盜追殺一個人,在岔路口遇到了菩薩,就問菩薩,看到那個人去哪裡了嗎?於是菩薩就給指了錯誤的一條路。在這個故事裡呢,菩薩就說了謊,就打了妄語。但這是善意的謊言,是善意的妄語,所以,這個妄語可以打。

那麼好,薛寶釵在這裡說謊就是為了避免大家尷尬,所以是可以說謊的。那為什麼她一定要說林黛玉呢?有人說了,那麼多人,為什麼就不說是探春、惜春、迎春等等吧。這個問題啊,還是要慢慢研究。

我們說,薛寶釵這人是一個誠實的人,她說謊是迫不得已的。我們前面舉過藥方的例子,賈寶玉讓薛寶釵給作證,結果薛寶釵就搖頭。所以說,薛寶釵這人平時不是喜歡說順口謊的人,所以呢,薛寶釵說謊不老練,那麼她的謊言里就註定具備一定的真實性。

什麼是謊言的真實性呢,就是說她說的謊言絕對不能是無中生有的,應該是都有一定的鏡像的。就拿她與林黛玉捉迷藏這個事情來說呢,平時,她一定是和林黛玉玩過捉迷藏的遊戲,而跟別人應該就沒有或者是極少。

我們想一下,可以跟薛寶釵玩在一起的人有幾個呢?只能是姑娘們。她不能去跟李紈玩吧,也不能去跟王熙鳳玩吧,因為玩不到一塊的。能跟她玩的人,也就是迎春、探春、惜春、史湘雲、林黛玉。就這麼幾個人。這些人中,湘雲不在大觀園裡,迎春、惜春不是這樣的性格,唯有探春與黛玉了。而探春的性格呢,平時也多是教育寶玉,心高氣傲,應該也不會過多的玩這種小孩子的遊戲。所以,大觀園裡能像丫鬟們一樣可以無拘無束玩的人就只有薛寶釵與林黛玉。也許有人會說林黛玉是這樣性格嘛?我告訴大家,是的。大家不要以為林黛玉沒事就哭,她的眼淚全都是留給寶玉的,平時與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她玩得比誰都歡的,看看各種聚會詩社就知道了,林黛玉每次都是玩得最開心的。

說了這麼半天,就是要告訴大家,平時,薛寶釵與林黛玉是經常在一起玩的,就像大觀園的丫鬟們一樣無拘無束的玩,因為她們兩個在這裡都是客人,不會有人管她們,而迎春、探春、惜春是絕對不敢與她們一起這麼放肆地玩的。所以說,寶釵在編這個捉迷藏的故事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說黛玉的。這就是一個為了避免尷尬的善意謊言,是一個鏡像之謊,還說明了她平時與黛玉的關係是非常要好的。

李:這一段說得我贊同。寶釵和黛玉平時肯定是經常一起玩的,就算黛玉再怎麼對寶釵「素日里只當她藏奸」,這個不會影響她們兩個平時一起玩。就好像在公司里,同事之間就算有矛盾,也不會影響一起合作做事,哪個要是因為和同事的矛盾就不工作,未免有點小孩子脾氣。黛玉過去雖不喜歡寶釵,但是也只是嘴上說說,不會真的幹什麼,寶釵對此又全不往心裡去。所以兩個人平時在一起遊戲應該還是很和睦的,寶釵應該也就是順口叫出了黛玉的名字。這不是寶釵說謊不老練,恰恰相反,因為這件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所以這是一個完美的謊言——誰聽了都會以為是真的,所以,寶釵在需要她說謊的時候,是說得非常老練的。我不認為一個人說謊老練,和人品有什麼關係。台灣教授曾仕強說得對:我們不說真話,我們說,妥當的話。善意的謊言完全可以說。善意的謊言說得好,說明這個人聰明。至於說丫頭們怎麼想,寶釵是小姐,她再怎麼圓通,再怎麼能洞察別人的心理,她平時和丫頭們不會走得很近,丫頭們對黛玉存什麼意見,平時也不會說給寶釵聽,所以引起點誤會很正常。

風:曲說薛寶釵·白海棠限門盆魂痕昏

《詠白海棠》的組詩實在是難得的佳作!

一直想用「燕瘦環肥」來說說釵黛二人,不想用到這組《詠白海棠》上了。

我們只就黛釵二首進行對比,看看如何之精彩。

在這組《詠白海棠》中,李紈與探春評論的是寶釵第一,黛玉第二。寶玉評論的是黛玉第一,寶釵第二。那麼她們評比的理由何在?

先看一下寶釵的。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再看一下黛玉的: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先看寶黛詩的起首句:珍重芳姿晝掩門,半卷湘蓮半掩門。單從這一句,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喜歡黛玉的那句,我也不例外,瀟湘妃子的這句,顯得很洒脫,很飄逸。寶釵的這句呢,顯得比較的樸實。這是二人風格不同,但應該以瀟湘妃子為上。

前四句整體對比,寶釵用的是胭脂、冰雪、手翁等常見之物;黛玉用的是冰土、玉盆、梨蕊、梅花等比較脫俗之物,顯得要比寶釵那一首高了。

而寶釵的《詠白海棠》高明地方就在第五句上。淡極始知花更艷,這句就是寶釵這首《詠白海棠》的詩眼了。前四句極其普通,突然筆鋒一轉,如同一首古箏曲,婉轉直上雲霄。這正是寶釵衡蕪體的風格。

縱觀兩首詩,好比兩首不同風格的曲子,寶釵的曲子是平淡入手,慢慢引入高潮,讓聽者可以慢慢體會其中韻味。

黛玉的是開始就能引人入勝,然後慢慢再曲子轉下來,歸於平靜。

可以說,是兩首不同風格的曲子,都是佳品,欣賞人角度不同,心中自有不同的評判。

我的評判是這樣的:我喜歡吟誦黛玉的《詠白海棠》,也喜歡品味寶釵的《詠白海棠》。就是這樣,黛玉的詩可以在一個幽雅的環境里讀出來欣賞,寶釵的則可以在心裡慢慢品讀。

李:寶釵的這詩,貴在「重」,「淡極始知花更艷」,很有份量的句子,一聽就比世人有境界,比世人美。這一句是除了那句「好風頻借力,祝我上青雲」之外,我記得的寶釵的為數不多的詩句中的另一句。從這詩來看,寶釵覺得自己很好,有境界,是個美人(性格的美)。所以可以肯定,她自己對我過去說過的她的那些缺點,她肯定知道——這是個聰明人——但她不覺得這是什麼缺點。她就覺得自己會做人,對別人好,生活舒適,挺好的,愛不愛抒情無所謂。黛玉的這詩,很有仙意,但是不「重」,尤其是結句「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除了有點「嬌羞」之美,後面半句簡直和廢話無異了。寫詩,結句寫得不好,是很忌諱的失敗。所以這兩首詩,當以寶釵為上,寶玉說黛玉的最好,純粹是愛屋及烏。

讀書,讀詩,切忌不要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這就是外行。你自己的氣質和誰相近,你就說誰好。我說過了,每個人寫的書,都是自己的心靈成長史。你看這麼多書,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那就差不多和寶釵犯了一樣的錯誤,就是「別人的事都門兒清」。你要有自己的風格,並且看和自己風格相近的書,然後形成自己對世界的獨特領悟。前面風兄說的,世人看書,都是自己喜歡的就看,自己不喜歡的就不看。其實這是對的。我們不是評論家,不需要什麼書都看得懂。我以為看書有三重境界,第一層,只看自己喜歡的,第二層,這也看那也看,第三層,還是只看自己喜歡的。世人看書,只看自己喜歡的,是因為自己不喜歡的看不懂。文人看書,這也看那也看,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這也看得懂,那也看得懂。但是到了一定層次,就要回歸到最初:只看自己喜歡的書。因為這些書,和自己的氣質最接近,我們看了這些書,才能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然後形成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不用擔心自己的看法會偏頗,一個有個性的觀點,總會有點偏頗之處的,我們要尖銳前衛的觀點,哪個的觀點要是像老好人,這也對那也對,那這話說了等於沒說。這一點就是寶釵的不足。黛玉貴在,經常有原創,但是寶釵不讀書的時候,就窩在家裡繡花。

風:曲說薛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反覆讀誦,越琢磨越是妙。這句話是從《紅樓夢》第63回群芳夜宴中來的,是寶釵當時抽中的簽子上寫的。一般人在解讀薛寶釵時經常是忘記這句話的。

我覺得這句話才是對薛寶釵最恰當也是最高的評價,更是曹雪芹的本意,就是說,曹公心中的薛寶釵的形象就是「任是無情也動人」。而正是這句話,讓混沌中的賈寶玉對薛寶釵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了。因為還是在這一章,大家繼續掣籤說令的時候,賈寶玉還在拿著這隻「任是無情也動人」的簽子發獃呢。

要知道,以前賈寶玉對薛寶釵是身近而心遠的。身近體現最明顯的一次就是說薛寶釵像楊妃,結果寶釵當場翻臉說自己沒有一個哥哥叫做楊國忠的。心遠的表現就很多了,比如更多的時候是總替黛玉防著寶釵,後來看到黛玉跟寶釵走得很近的時候還很納悶呢。

好了,下面咱們就說說寶釵是如何的「無情」又是如何的「動人」呢?

關於寶釵的無情可以有三個地方來說說。一個是金釧之死,因為這一節我們前面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解釋也算詳細,就不在贅述了。重點說說另外兩處寶釵的無情。說的時候我還必須要講清楚,寶釵的三個「無情」表現都是有遞進關係的,諸位可是要仔細看我分析。

關於金釧之死,寶釵算是就事論事,因為金釧跟她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許多人總拿金釧之死寶釵的無情來說她的「冷」。那麼寶釵第二個無情是對自己的親哥哥薛蟠。

當時薛蟠因為調戲柳湘蓮被柳誘出去臭揍了一頓。大家想,薛蟠平白無故吃了這樣一個虧,豈肯善罷甘休?就連薛姨媽也不幹,一定要拿柳湘蓮入獄。當時薛寶釵就把這事壓下了,跟薛姨媽說這事的主要責任應該是在薛蟠,讓他吃點虧也好壓壓性子。結果薛姨媽就不追究了。大家看,這次受欺負的可是自己的親哥哥,薛寶釵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她顯得很明白事理,也很大度。表面看似乎是無情,再怎麼說都是自己的親哥哥被人打了呀。但是寶釵的無情之中是不是透著明白動人呢?

第三件無情是尤三姐之死。當時尤三姐死了,寶釵聽了並不在意,這個表現與當時金釧之死的表現幾乎是一樣的,不過寶釵說了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前生命定。他們指的是柳湘蓮與尤三姐。

從這三件事情我們看,寶釵把人情生死看得很明白看得很開。許多事情都是因緣果報累世劫難所致。所以她才不會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動情流淚的。寶釵的無情恰恰是體現她的大徹大悟,人世間一切都是幻像和迷局,別人是因為參不透而煩惱。寶釵恰恰把這一切人情冷暖看穿了看透了,這不是佛菩薩又是誰呢?

李:關於寶釵的「無情」,我前面說了好多了,這人就是真的無情,也就是「冷」。我的觀點和風兄的觀點並不一樣,大家可以取自己所需。我就不累述了。但是她雖無情,卻得到了大家的真實的喜愛,這就叫做「任是無情也動人」。這一方面是因為,世人關心的都不是真正應該關心的東西,另一方面,她雖無情,但卻真是個好人。至於說她是不是大徹大悟,我就說不上了。因為我不懂佛的。也許吧,她就是看透了情字,不想為情所絆。但是她為什麼又想要地位呢?所以還是有些東西看不透。而且,因為看透了情字,所以愛情也不要,讓她嫁哪個,雖然她不喜歡,也就二話不說地嫁了,這又有什麼好呢?

風兄對寶釵貌似特別喜愛和推崇,把她提升到佛菩薩的地步。我在猜想風兄是不是自己性格像寶釵。看書要看自己喜歡的,因為和自己氣質最接近。風兄和寶釵氣質接近,風兄喜歡她很自然。但是風兄比一般「自己不喜歡的書就看不懂」的人強點,就是看過很多書。那麼風兄應該能把自己和別人進行對比。我承認,我的性格也像寶釵,我在情感方面也比不上林妹妹。自己的優點,要肯定,但是也不至於上升到什麼菩薩的地步。一個人會搞人際關係,對人很善良,事業很成功,生活很幸福,對世俗看得透,這都是很罕見的優點。但是就因為這些,就說這人是菩薩,那就犯了一般人的錯誤:真正應該關心的,沒有看到。

風:曲說薛寶釵·搬出大觀園曲未終人已散

李白有這樣一首詩: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萬物興歇是一個自然規律,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的興衰正是賈府命運的印證。只是這個衰來的也忒早了些。正如探春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自己從內部殺進來才死得更快些。查抄大觀園的事件看似是因為一副春意兒(春宮畫),其實有許多的必然因素在裡面。從內部查抄開始,薛寶釵就搬出了大觀園。之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惜春的丫環入畫被攆,迎春的丫頭思棋被攆,寶玉的丫環晴雯、四兒、芳官被攆。好好的一個大觀園就只剩下了湘雲、黛玉還有一個妙玉。三人最後的聯詩《右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基本上算是大觀園最後的絕唱了。

寶釵搬出大觀園雖然說了許多表面的理由,但真實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曲未終,但人已散了。這大觀園中一干人等還在長吁短嘆,只有寶釵冷眼看透了將來的結局,所以先默默的出去了,因為這個結局她也無能為力改變,也就順其自然吧。

其實從大觀園中已經定局的一些人物看,皆是前因種後果。比如晴雯,就像電視劇中唱的那樣,風流靈巧招人怨,在家裡的時候喝茶的細節看起來著實讓人心酸。更讓人感嘆生在福中的時候不懂得珍惜。還有羸弱的二小姐迎春的悲慘命運細細想想都不是沒有來由的。就在之前思棋被攆的時候讓她說幾句好話她都很冷。反過來我們再想想寶釵平時待人的寬厚和體貼,史湘雲辦詩社寶釵贊助螃蟹,林黛玉病中寶釵暗中送燕窩等等。寶釵所做的這些事情非常值得人感動的。可惜的是後來有些人拿著寶釵的這些厚道說成是收買人心,真是讓人感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

不管怎麼說,從寶釵搬出大觀園之後,《紅樓夢》中一干人等的命運就逐漸要揭示出來了,有什麼因結什麼果,想必是天道不可違的。至於以後寶釵是不是嫁給了賈寶玉,以後的命運又如何,這些都是後四十回的事情了。既然已經不是曹公原創了,我們就也不必去討論了。對於寶釵,無論是從性格、為人,處世,都是一個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從寶釵這個角色中多看到她的真善美的一面,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帶著一種善良、一種真誠、一種感動、一種寬容去看待薛寶釵,去看待金陵十二釵,去看待紅樓夢中千姿百態的芸芸眾生們。

李:這篇文章就這樣結尾了?怎麼寶釵審黛玉那麼精彩一齣戲沒有評?

好吧,我來說說。

我以前也看過一些文章,認為寶釵審黛玉,是一種收買人心的舉動,結果一下子讓單純的林妹妹服了氣,達到了目的。這種說法我是不認同的。黛玉平時對寶釵是很夾槍帶棒的,那麼寶釵是真的不介意,還是假的裝厚道?我以為是真心的。如果寶釵心裡對黛玉是不滿的,視黛玉為敵人,那黛玉說錯話的時候,正是最好地報復黛玉的時候。愛玩心計的人注意了,此時,寶釵只要裝沒看到,黛玉說錯了一次,肯定會說錯第二次,第一次大家沒注意,第二次,大家可能就發現了。封建社會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黛玉說這種禁書中的話,要是讓大家都發現了,她馬上就顏面掃地,要被所有人笑話了(可能還有更嚴重的)。所以寶釵這個時候若是想報復黛玉,那真是時機到了,自己只要裝沒聽到,就可以把黛玉扳倒了。而且黛玉不會知道寶釵的心理活動,周圍人也一點都不會看出來。多好的機會啊!等了這麼久就是在等這種機會!我都看出來了,寶姐姐怎麼會看不出來?平時黛玉小性子,刻薄人的時候,寶姐姐從來不管她,也不說她說錯了話。但是在此關鍵時刻寶姐姐做了什麼呢?她第一時間審了林妹妹,告訴黛玉:你說錯話了。還順帶著用自己的那些黛玉肯定不會認同的觀點,教育了黛玉一番。所以可以肯定,她自己對她自己信奉的那一套,她自己覺得是很好的,完全正確的,要不然她不會總用這些話教育人。而且可以肯定,她待人是真的善良,她可以說是在關鍵時刻救了黛玉一次。黛玉對她不服也不行了。

然後黛玉就很喜歡寶姐姐了,而且把理由說給寶玉聽,這再一次證明了,黛玉的真情。寶姐姐教育她的話,她完全沒聽進去,但是她終於明白了:寶姐姐是好人,從此非常喜愛寶釵,把心裡的知心話說給寶釵聽,說自己多麼痛苦,沒有父母,和寶玉的愛情又靠不住,自己又生著病。寶姐姐聽了就給黛玉送來燕窩。雖然因為下雨,她不是親自送來的,但是黛玉也不介意,心裡對她還是很感念的。黛玉這人才像是個真有感情的樣子。

至於說寶釵搬出大觀園一事,我看原著沒有看到這裡來,因為後面的內容沒前面的好看了。不過寶釵是最懂審時度勢的人,賈家出了問題,她大概是「一葉知秋」,搬出去很自然。當然,我沒打算說寶釵是趨炎附勢的人,她本來就是客人,主人家要出事了,客人怎麼住得下去。但是也可以提出疑問:你真的愛大觀園裡的那些人嗎?你真的愛那些朝夕相處的姐妹們嗎?說走就走,也不寫首詩,紀念一下過去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在一起的快樂,大家對你的喜愛,大家對你的尊重和脈脈溫情。

總的來說,寶釵也真是個好人。她的特點,就是「冷」而「香」。而且確實是「山中高士晶瑩雪」。山中高士是說她有才,雪是說她純潔。但她不去愛,不去轟轟烈烈地生活,也確實是一種遺憾。但是如果她真的愛了,她還會這麼冷靜,客觀,對所有人都一樣好,被所有人喜愛么?

李善淵

2015-2-10


推薦閱讀:

女朋友的前男友來找她時你該如何應對?
異性朋友之間,突破這4道防線,關係就不單純了!
【墨舞天涯】親愛的朋友你別哭
有緣是朋友;有心是知己
下面這3種面相的人,註定沒有朋友!

TAG:朋友 | 討論 | 薛寶釵 | 紅樓夢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