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一堂好課的十條標準

能產生哪怕一次課堂笑聲的課就是好課。——林華民我認為,對一堂課如果提出過高的、過多的要求是不切實際的。中國教育不缺乏理論家,更不缺少理想主義者。在個別所謂專家的眼裡,教師不是人而是「神」。因為,他們所提出的要求,只有「神」才能夠做到,我想他們自己也做不到。對於一堂課,越是理想化的標準,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越是不可行的。只有不求全面、不求完美的標準;只有讓老師一目了然、容易做到的標準,才是有效的的標準。我想,上好每一堂好課是教師的永恆追求。對於評價者來說,如果教師能夠做到以下任何一條(這種貌似簡單的要求似乎更容易讓教師接受與嘗試),這樣的課都要給予鼓勵,都能算得上好課。一、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的課就是好課——高效我們經常可以在報刊上看到「有效學習」的提法,我覺得這個提法不夠確切,因為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可以稱得上是「有效學習」。既然稱得上學習,怎麼會無效呢?關鍵是學習效率的高低之別。也就是說,我們追求的是課堂教學的高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稱為高效;只要一堂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目標明確是指:這節課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學會哪些技能,通過哪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課堂上的情感體驗等;重點突出是指:這節課哪個知識點最重要,每節課只能有一到兩個重點,其他知識可用「講授式」或「學生閱讀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節課的重點有三個以上,那就無所謂重點可言了。一些老師總認為,什麼都要老師講,講了就心安理得,沒有講就不踏實。實際上,有些知識的鞏固可以通過學生自學、練習、測試等形式來實現。如果一堂課什麼都要講得那麼細,那麼「清楚」,那學生就「不清楚」了。因為,老師所能佔用的課堂時間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課堂時間應當還給學生去學習、去討論、去思考。二、課堂指令清晰氣氛活躍的課就是好課——默契一堂好課應當是課堂教學節奏明快、師生配合積極默契的課,而這樣的課一定是有經驗的老師上的。如果一位老師無法發出明晰的課堂指令,那麼師生默契的配合無從談起。如果一堂課老師不斷地發出模糊不清的眾多指令,那麼久而久之這位老師的「課堂指令」就慢慢變成「課堂紙令」——無人遵從的一紙空文了。如果一位老師的課堂指令「要求明確、時限清楚、落實到位」,那麼這種老師所主持的課堂(主持課而不是上課,上課有上講台居高臨下的感覺)就一定是師生配合默契的課堂。在這種課堂上,師生的思維活動一定是活躍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躍的課堂。三、能夠充分利用課堂資源的課就是好課--智慧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託於課堂,把希望寄託於學生」的思維。也就是說,他一定會把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的希望寄託於課堂之內,寄託於學生身上。誇美紐斯建立班級授課制時就強調,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勢就是集體性。這也正是課堂授課製取代私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把班級課制與因材施教對立起來,那就缺乏教育智慧了。課堂的第一資源就是學生的差異性。如果一位教師至今還不能認識到學生差異性所蘊藏的巨大作用,那他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利用這一課堂第一資源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學科小先生、建立靈活的學習小組(不要長期固化)、讓學習小組長幫助教師進行學習管理,讓學科小先生協助教師進行因材施教。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下,教師活得「很輕鬆、很瀟洒、很有成就感」。因為,當你看到「學科小先生們」嫻熟的講課技巧時,你會為所培養的學生中有人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而沾沾自喜。四、能讓學生感到終身受益的課就是好課--難忘2500多年前,孔子帶著一群學生在涼亭歇息,看到一個老人拿著塗有樹脂的竹竿在捉蟬,他的技巧非常好,百發百中,簡直是出神入化。孩子禁不住問老人:「您捉蟬的本領真高明,有沒有什麼秘訣?」老人微笑說:「蟬是很機警的昆蟲,一有動靜就會飛走。因此要先練習拿竹竿時能聞風不動,甚至在竹竿上放兩粒彈珠也不會掉下來,就可以開始捉蟬了。如果練到放五粒彈珠而不掉下來,捉蟬就象伸手拿東西一樣容易。所以我捉蟬的時候,專心一意,天地萬物都不能擾亂我的注意力,眼睛看的只有蟬的翅膀,能夠練到這個地步,還怕捉不到蟬嗎?」孔子聽了頻頻點頭,轉身對學生說:「聽明白了嗎?只有鍥而不捨,專心一意,才能把本領練到出神入化。」對於孔子的學生來說,孔子的「這節課」只用了幾秒鐘,但這是一節讓他的學生終身難忘的課。真可謂世界最短的「名課」。對於安南來說,黑人老師用「白紙與黑點」來讓學生懂得做人道理的課讓他終身受益。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爭取上「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課」。這是眾多教育家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如果一位教師能夠在他的教學生涯中上一堂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課,那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啊。五、思維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課就是好課--慾望記得多年以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說的話:一堂課可以用四個量來衡量——信息量、思維量、媒體使用量和延伸量。這四個量顯然是越多越好。我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很有道理。雖然那位教師沒有給我解釋這四個量的含義,我的理解是:信息量——是指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的所有信息的總和。它包括文本信息、師生的口語信息、老師的肢體信息等,內容不限於課本與練習,還應當是教材之外、校園之外的大自然與社會生活信息;思維量——是指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維的時間與深度,是大腦的活動總量。思維量決定於教師或同學所提出的問題的質量。過難的問題與太淺的問題都會讓學生的思維量減少,教師有意無意的替代,無疑也會減少學生的思維量。只要堅持我所倡導的兩句話就可保證思維量的增加:一是凡是學生能夠辦到的事教師決不替代;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去「自由地」學習;延伸量——是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的量。通過課堂教學,當學生走出課堂時帶著多少問題,帶著什麼問題,還有多少繼續學習這門學科的慾望。如果能夠有足夠的、學生能夠承受的延伸量,就能實現新課程所提出的「保持學生學習慾望」的目標六、提供學生個體表現體驗成功的課就是好課--滿足我認為,判斷一堂課是否好課,主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而非老師的課堂表演。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把「聽課」改為「看課」。在新課程所強調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需要得到老師有意識的落實。實現課堂學生情感培養的最佳途徑有兩個:一是個體表現,二是成功體驗。教師在設計一堂課時,要有意識地多安排部分學生個體表現的機會,盡量多地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要知道對於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來說,一次課堂上個體表現的機會也許就會有助於樹立孩子的學習信心;一次成功的課堂體驗經歷,就可能幫助孩子獲得學習信心。如果一堂課上,能有一兩位學生得到個性張揚的機會,並得到老師、同學發自內心的掌聲與讚歎聲,你能說比老師多講一道題目效果差嗎?讓孩子的望得到滿足的課就是好課。七、多種媒體創設學習情景問題情境的課就是好課--直觀這裡所提到的多種媒體並非指「多媒體」,而是教學中老師所使用的多種媒體。包括電腦多媒體、黑板、影音資料、文字資料、教具、挂圖、圖表、圖片、實驗器材、小黑板;還有教師的表情、姿態、服飾、手勢;學生的大腦、手、口、耳等多種感官。凡是可以影響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東西都可稱為媒體。如果老師能夠充分恰當地利用多種媒體,哪怕是女老師得體的淡妝與漂亮的服飾,都可以影響課堂學習情景的創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應當成為教師的教學目標;雖然這只是過渡性目標,不是最終目標,卻顯而易見地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環境。同樣,為學生創造提出問題的慾望,創設解決問題的較為直觀的問題情境,也是有經驗教師的主要課堂追求之一。八、提供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的課就是好課--輕鬆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方式必須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認為,這種改變主要應當表現在課堂結構的改變上。沒有課堂結構的根本改變,就談不上教學方式的改變。一節課如果還是老師從頭講到尾,這樣的課只會把理解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希望寄托在課外練習上。這是最令學生討厭的經典老課的普遍情形。改變的辦法很簡單:盡量壓縮課堂授課時間,擠出時間讓學生有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的機會。不久前我提出了「三分課堂論」——每堂課教師持續講課時間不超過15分鐘,學生合作學習質疑釋疑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學生當堂訓練的時間保證15分鐘。這並非機械的劃分,而是一種課堂結構的大框架。只有保證課堂時間的大部分是學生學慣用的,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才會減少,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快。這樣的課你能說不是好課嗎?九、能解決學生個性化問題的課就是好課--自信我曾多次強調過,學校德育的最佳途徑之一是: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困難,及時解決他們不會做的題目。在公開課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在課堂中巡課,但是「真巡」的份量有多重呢?如果在巡課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一位學生的任何問題,這種巡課很有「假巡」之嫌。在課堂訓練中,教師要設法利用「學科小先生」的力量和教師個人的力量,來化解學生個性化的問題。也可以把學生的個體問題通過學習小組解決,通過教師的個別指導解決。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這一點,這樣的課就可以算是一堂好課。十、能響起笑聲掌聲歡呼聲的課就是好課--快樂一位有經驗的教師會不放棄任何一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調整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機會。哪怕是課前一句「請同學們看看老師今天的穿著與往常有什麼不同」的無聊話語,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調整課堂氣氛的作用。如果在一節課上能夠響起哪怕是一次的笑聲、掌聲都可以算是好課,要是有歡呼聲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課了。因為,你的這節課至少給予學生一次體驗快樂的機會。課堂是青少年成長的地方,是他們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在無法擺脫學習壓力的今天,能夠產生課堂「三聲」的課是難能可貴的。在廣大農村中學,面對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嚴重、學習習慣養成差別巨大的學生,教師經常遇到的頭疼的問題就是學生「課堂睡覺問題」。在這些課堂睡覺學生面前,再先進的教育理論都會黯然失色。諸如「課堂討論」、「自主合作探究」等的熱烈情景只存在於部分教育專家的理想之中。在相當部分的農村中學,能夠解決學生上課睡覺問題的教師不是一般的教師,而是需要有高超課堂教學藝術的、最優秀的教師。一堂好課要「新」、「活」、「實」。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評價「究竟什麼樣的課才算一堂好課?」,它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什麼不同?課堂教學評價僅僅從教師或學生某一個方面來評價是不全面的。要樹立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從關注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即以「學」評「教」的思想。課堂教學不是教師單人表演的過程,而是師生溝通、合作、交流互動的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經歷成長的過程。一堂課的好壞既要從教師角度評價,更要從課堂的主體——學生髮展情況來評價。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評價為中心,主要看的是講得如何。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教材掌握如何、教法運用是否靈活、教態是否自然、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板書是否工整等,這些都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看教師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沒有涉及到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這種課堂教學評價難於把握,多數的評價只是印象分數,它不能真實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許多所謂的公開課、優質課成為表演課、做秀課,遠離了教育的宗旨。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首先表現在課堂教學主體—學生的身上,其次表現在教師教學行為之上。一、學生學習狀態評價1、一堂好課應讓學生積极參与。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確立,是以一定的參與度作保證的,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被動地、應付地學習,還是積極主動地探究。從這一點上講,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沒有引起學生多少認知衝突的課不是好課。2、一堂好課應讓學生主動交流。課堂上,教師是否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動的,他能和同學、老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對話。他講錯,沒有關係;他提出問題,有人關注;他不認同老師,不會受批評;他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才有可能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當他學習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他取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福;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這樣的課就是好課。3、一堂好課應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一堂好課,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更要有真摯的情感、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一堂課必須守住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的跟進、共鳴、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學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得其所。二、教師教學行為評價在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以更高的要求關注教師的教。1.教師的教學目的是否明確,三維目標的落實狀況如何。教師一節課的設計,實際上就是一次創造性的勞動,教學不是教人複製而是教人創新。2.教師是否能夠恰當地處理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樹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給學生提供一個挑戰性的教學情境。用審視和探究的目光來對待教材,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認同或標新立異。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形成技能,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3、教師是否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倡導合作交流,及時地評價學生的回答。 4.及時調控課堂,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要從多個角度誘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把學生的困難、問題和經驗當作課堂教學的生長點,能夠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展,同時給學生自尊、自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越來越愛學。華東師大葉瀾教授對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一是有意義,是一節紮實的課;二是有效率,是一節充實的課;三是有生成性,是一節豐實的課;四是常態性,是一節平實的課;五是有待完善的課,是一節真實的課。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應當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即以「學」論教。一看課堂的教學目標二看學生的主體行為三看學生的合作效果課堂上,教師是否創設和諧、平等、寬鬆、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覺到在這個空間里是「有主權」的,他能與教師同學甚至是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他講錯了,沒有關係;他提出問題,有人關注;他不認同老師,不會受批評;他對教材異議,也不會有人指責。當他學習有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他獲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賀。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會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學習的體驗,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四看學生的總體收穫用建構主義觀點探討一堂好課的標準:(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師生有效的互動性(3)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實踐性(4)學生真正的理解性(5)預備學習材料的良好組織性(6)學生學習的反思性「好課」標準沒有定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一堂好課的基本出發點。一節好課師生要互動,不能一方冷,一方又太熱。教師就像原子,學生就像電子,得叫他圍著我們轉。我們不應說我們站得比學生高,事事就比學生強,我們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點,我們要把我們要傳授的知識包裝一下,用孩子們聽得懂的,理解的話再講出去。總之一句話,作為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在知識含量上,我們要永遠追求最高化,而在教學方式上應力求學生化。評判一節好課,主要是看這節課在實現學生個性能力上達成多大的促進效果,簡而言之,要有如下的原則:1、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償到課堂充滿新奇。2、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課堂成為學生行使主權的陣地。3、以多鼓勵為主,抑制受挫感,讓學生經常有成功的體驗。4、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正確處理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錯誤,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愛的情感。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1. 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最有發言權的是學生。只要學生喜歡上的課就是好課。學生喜歡的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一、能體現較強的人文性。二、能凸現鮮明的教學個性。三、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培養合作與競爭精神。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既要看結果,又要看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與對話。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其次,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第三,要看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對學生是不是進行了有效的了解 和引導。第四,從教師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實行了因材施教。2.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從感覺上來說,可用「累」與 「不累」來區別。如若聽課者始終被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所吸引, 精神專註、積極投入,沒有絲毫「累」的感覺,那麼,無疑,這是一堂好課。反之,聽者焦慮不安,惋惜不已,時而抬腕看錶,時而交頭接耳,等待著下課鐘聲響起,那麼,這樣的課是不能列入好課之列的。3. 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學生面部表情是一張「晴雨表」。如果學生喜形於色,不能自己地投入學習,眼睛裡閃爍著成功的喜悅、生命的滿足、收穫的充盈,這就算得上好課。4.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應看它是否體現了「實」與「活」的統一。一節好的課,應是「實」與「活」的統一。「實」指 紮實、樸實、真實,教師要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科學地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活」不單是氣氛 活躍,語文教學的「活」,首先應體現在活用教材,適當引進,利用相當的課程資源,拓展渠道,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資料,鋪墊教學,補充內容。其次,要活化教學形式,加強實踐活動。課彷彿一面多稜鏡,因觀賞者的不同、評價角度不同,對同一堂課的評價也會呈現出千姿百態。好課的標準及其評價體系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一堂好課的評價不能一把尺子,一種刻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劉堅認為,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標準;面對不同的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標準;不同的專家、聽課者,因為對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會有不同的標準。這反映了我們認識同一問題處在不同的層面上,我們需要逐步在教育價值觀上取得共識,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和課堂教學實際,從學科教育價值觀的高度,探究新課程背景下的好課標準,構建能夠保護教師積極性的靈活而寬鬆的評價體系,推進新一輪課改實踐。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一、知識與技能1、教學目標的制定能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關注學生的已有基礎和學習實際需要,突出學科特點。2、教學目標明確地體現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3、教學內容體現基礎性、實踐性、發展性,學生經歷、體驗、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二、教學過程與方法4、能夠對教材進行加工整理,抓住重點,提示本質,不生搬硬套教材,教學思路設計做到量體裁衣,靈活運用,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學生實際,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教學思路層次分明,脈絡清晰。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的作用,能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富有藝術性,有利於學生思考與動手實踐。6、教學環節靈活多變,循序漸進,邏輯性強,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所提問題富有挑戰性,把學生的困難、問題和經驗當作課堂教學的生長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7、立足於學生的學,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率、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體現學生自主發展、差異發展等教學策略,有利於學生探究,並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的重心上。8、基本功紮實:板書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言簡意賅,有藝術性;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教態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錶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語言準確清楚,生動形象,有啟發性;語調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運用教具,作多媒體熟練教學有特點,有創新,能體現自己的風格。9、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方法科學,效果明顯10、教師不局限於教材,及時捕捉、有效利用教育資源,有目的地開展和利用課外教育資源。三、情感與態度11、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關注學生的人格尊嚴,教師以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有效利用課堂40分鐘,學得輕鬆愉快,有序、和諧,積極性高。12、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四、教學效果13、面向全體,教學中多邊互動,尊重學生,學生參與面廣,為學生自主學習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達成。14、學生積極主動,樂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爭論、討論、辯論,思維積極,發言踴躍,學習興趣濃,信心足,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一節好課必須要有「形,神,韻」。形就是一節課最其本的,必須具備的幾大要素。首先必須明確你要教會學生什麼知識,教學內容要有足夠量的新穎信息和難度適當,對學生有用的知識。其次是重點突出,脈絡清楚,最後是在規定時間裡完成教學任務。神就是這節課的生命力。要求老師和學生同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互動中使課堂煥發生命。生命力從何而來?我認為從兩個方面獲得,首先是教師自己的激情。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其次是善於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韻就是韻味,體現在每個環節的處理上,是人文性的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協調統一,過分強調或忽視某一特性都是不合理的。一般在拓展活動中我們比較重視人文性的體現,可是過於公式化又讓它流於形式,成為可有可無的附加。我覺得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問題,讓這種拓展成為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
推薦閱讀:

刁吉祥:陰宅選砂的標準
李嘉誠談用人的標準:我喜歡用這幾種人
體重標準卻顯胖?別做脂肪率高的「泡芙人」!
八字極弱格的判斷標準與取用神原則
各國美女眼中帥哥標準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

TAG:標準 | 課程 |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