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想說愛你不容易
轉基因食品,想說愛你不容易作者: 本報記者孫永劍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奧地利、匈牙利、希臘、法國、盧森堡、德國等西方國家早就明令嚴禁商業種植轉基因Bt玉米Mon810,因此,有專家呼籲,中國必須儘快嚴禁任何轉基因Bt作物的進口、開發與種植
正當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巨大危害問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廣泛討論之際,某報近日刊登文章《全球生物產業進入2.0時代》,聲稱:「轉基因技術成為戰略制高點……隨著新一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全球生物產業進入了2.0時代。」此文不僅正面宣傳了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價值,同時還強調其商業模式的創新,遂在業界掀起了波瀾。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蔣高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轉基因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今後還會暴露更多的問題的。」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表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沒有傷害,目前仍有爭議。而此前,中科院某院士確曾提出過「轉基因主糧將在5年內上餐桌」的大膽設想。「有前途」的基因? 孟山都中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總經理張蓓的觀點是:「儘管時常聽到對轉基因有不同的聲音,但現在不管是歐美髮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生物技術的研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作為戰略制高點。」 杜邦中國先鋒種子事業部生物技術與法規事務總監王琴芳還曾介紹:2010年杜邦先鋒利用大豆自身的基因研製成功了轉基因高油酸大豆,生產出的豆油中的油酸成分達到75%,不容易被氧化,存放時間更長;成分相當於橄欖油,更有利於消費者的健康。 上述報道指出,生物產業的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於孟山都、杜邦等跨國公司來說,「需求和價值」是其構建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的核心取向。一旦找到「有前途」的基因,就進入概念認證期,孟山都的研發線上每年有上千的基因在作物里進行測試,一般一個基因至少要測試兩三年,才能知道是否有商業價值。孟山都的常規育種和生物育種屬於兩個不同的「平行線」,一旦發現商業價值便會很快結合起來,進行產品的測試和開發。但科研和商業化之間有著嚴格的「防火牆」,保證產品在獲得政府批准之前不得流入市場。 如此大張旗鼓地正面宣傳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價值,並強調其商業模式的創新,雖有政府做最終把關,但其為轉基因食品大唱「讚美詩」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記者為此多次撥打孟山都的媒體熱線,卻始終無人接聽。那麼,政府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究竟如何則顯得至關重要。商業種植遭多國「圍剿」 記者查閱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相關報道了解到,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科技部已把轉基因成份與病原體、有毒有害物質,並列為危害生命健康的三大違禁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成功開發出了快速檢測「食品中的病原體、有毒有害物質、轉基因成分」等「多個食品安全檢測產品,並已在上海及周邊地區檢測機構示範使用。」 事實上,奧地利、匈牙利、希臘、法國、盧森堡、德國等西方國家早就明令嚴禁商業種植轉基因Bt玉米Mon810,因此,有專家呼籲,中國必須儘快嚴禁任何轉基因Bt作物的進口、開發與種植!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轉基因作物廣泛應用的Bt毒素,已在人體血液中第一次被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推銷轉基因作物的科學家和跨國公司認為,Bt毒素對人類健康不會構成危險,它的蛋白質會在人體腸道中被分解。但是,人體血液中存在這種毒素推翻了這一說法。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蔣高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轉基因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今後還會暴露更多的問題的。」蔣高明認為:「培育一批抗病蟲、抗逆、優質、高產、高效的重大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這就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中的「轉基因新品種培育」的實施目標。不過,從今年美國大旱中轉基因農作物品種的表現來看,把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十幾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歷史重任,寄希望於研究水平遠比美國同行低得多的中國農業科技界,在轉基因領域實現更進一步的突破,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近年來,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有神秘色彩的事件就是民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轉基因新品種培育」。但科技部網站的專欄和所鏈接的農業部網站都沒有任何關於轉基因專項的信息。無論是專家組還是課題的發布、實施以及驗收和監督評估,甚至是在6月份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經費審計,就連三部委隨後著手的整改工作中,也是隻字都沒有提到「轉基因」專項。爭議仍在進行時 對於轉基因Bt技術在中國的商業運用,有資料表明,中國至今沒有批准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國內商業化種植,但1997年已正式批准商業化種植轉基因Bt(蘇雲金桿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棉,這也是惟一在國內獲得商業化種植許可的轉基因作物。全國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從1998年的380萬畝,發展到2010年的5240萬畝,佔總種植面積的70%以上。 中國至今沒有批准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在國內商業化種植,但現在國內市場上幾乎難以尋覓轉基因豆油的蹤影。目前,美國和阿根廷的轉基因大豆以價格低、出油率高等優勢大舉湧入中國市場,佔據了國內90%的市場份額。2010年中國從美國採購150萬噸轉基因玉米。農業貸款機構荷蘭合作銀行報告大膽預測,2015年中國隊進口玉米的年需求量將高達2500噸,成為全球最大玉米進口國。 針對社會各界對轉基因食品提出的種種質疑,全國政協委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表示,對轉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論,對抗病蟲的轉基因品種,在推廣時應持慎重態度。他認為:「我們不能將轉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認為轉基因食品都是壞的,有部分轉基因食品並沒有毒性,不能一概認為都是有問題的。」 「轉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們中有的不存在安全問題,但也有的還要對其安全性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袁隆平說,通過轉基因技術,人類可以獲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質好、產量高、營養豐富和抗病蟲強的優良品種,但也可能會造成生物遺傳基因污染。「比如說毒蛋白基因,對於防蟲效果非常好,但人們擔心對人體的健康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袁隆平表示,這是有道理的,國家對這一問題也很慎重,到現在抗病抗蟲轉基因品種並沒有放開生產市場,仍處於試驗階段。
>>延伸閱讀轉基因食品爭議不斷 近年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很大的爭議。在國際上,歐盟對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銷售持反對態度。 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美國孟山都公司出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2008年,美國科學家也證實了長時間餵食轉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統會受到損害。2009年12月22日,法國生物技術委員會最終宣布,轉基因玉米「弊大於利」。 2009年11月27日,讓人不安的是,在批准了轉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種植後,農業部為兩種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頒發了安全證書,研發者稱「轉基因主糧將在5年內上餐桌」。因為這次批准的是轉基因主糧,且全球沒有一個國家種植轉基因水稻,從而引發了上至專家下到普通百姓的質疑:既沒有種植經驗,也沒有多年人體健康跟蹤,如何保證它的安全性? 2010年12月8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表示:「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應用是大勢所趨,是我國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戰略舉措。農業部將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新著《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一書中講述了4家跨國公司是如何實施在中國的轉基因作物戰略的。他披露:一些跨國公司賄賂中國的一些官員,偷偷摸摸地推廣轉基因作物。中國的大豆和棉花產業鏈早已被跨國公司所控制,玉米正在步前者的後路。跨國公司正在陰謀控制中國的農業,以圖讓中國重蹈巴西農業覆轍,來攫取超級利潤…… 類似的陰謀論遭到方舟子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從地緣政治上講,主要是以『烏有之鄉』為代表的『文革』極左派在極力反對(推廣轉基因主糧),他們一直對美國有成見,認為美國不懷好意,在中國推廣轉基因是美國的一個陰謀,美國要通過轉基因使中國斷子絕孫,而政府又不顧人民的死活。這完全是胡說。」 西方一些學者也並不贊同郎咸平的觀點,奈傑爾·哈爾福德認為,中國有自己的生物技術產業,所以批准轉基因水稻的決定應該不是跨國公司在背後操縱的。 在全球範圍內,轉基因技術仍是個爭議巨大的話題,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辯論仍在進行當中。
http://203.86.76.53/epaper/uniflows/html/2012/08/31/03/03_44.ht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