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教授在為北大爭取什麼權利
日前,北京大學11位教授致函校長周其鳳倡言改革本科招生制度,凡2252言,其文美,其理透,其情切。周其鳳回復完全同意改革倡議,但又引入同仁、校友參與討論程序。改革本科招生制度,打碎高考這個計劃經濟時代的魔杖,對北大同樣意味著砸碎鎖鏈,獲得解放。有自由之身,方可成就宏大偉業。一句話,自主招生權利落實,北大自治可期,才有希望趕超世界一流大學。個人自由落實到法人即為自治,屬於自然權利。高校自治乃世界通例,其來有自,日漸發達。然中國高校喪失自治權久矣,辦學自主權雖法有明文卻不得其實,更遑論學術自由權、講學自由權等,以至於本科招生制度為病久矣,越發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11位教授發聲乃是高校自治主體正常行使權利的一種表現,是教授治校的演練。知識密集是高校的特點,高校是生產知識的地方,不管是知識的活的載體——畢業生,還是專著、學術論文等的產出,都要求高校治理結構不同於一般的科層制結構的垂直安排,也不同於一般的資本結構用腳投票,而是教授治校。若不如此,不足以抵抗或排除現代外部社會或國家對高校的滲透或侵入,高校的行政化弊病即是國家對高校滲透或侵入的突出表現,高考更是國家對高校自主招生權的嚴重侵犯,是對高中生和高校的自由選擇權的雙重侵害。11位教授的大建議書激進嗎?不,還保留著高考的生命,讓它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但最後一定要走向高校自主招生,高考自然終結其歷史使命。這裡的自主招生當然意味著高校可以單獨招生,也可以與其他高校聯合招生。這樣,高校的自主招生權就可以實現,產品的進口關就把住了。通過聯合招生還可以消除民辦、公辦高校之間的壁壘,有利於高校之間的競合,重現西南聯大的盛況。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嚮應該是落實高校的自主權,主要是自治權,也就是使高校成為教育權利主體,而不是主管部門直接掌控教育資源,連哪一個科目多少學時都要硬性規定,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卻死抓住不放。教育主管部門以後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服務、監督管理,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難點和重點。有人擔心高校自治會不會演變為知識霸權,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理順了外部關係以後,高校會成為一個個獨立的競爭主體,自主處理內部事務,教授會、學生會等內部機構也會逐漸走上正軌,校友會、理事會或者校董會也將大有可為。國家也可以少花錢辦大教育,社會力量將噴涌而出,未來之私立大學甚至會遠勝昔日南開、廈大。如此說來,周其鳳將來信交於同仁、校友廣泛討論,察納雅言,頗具深意。11位教授致校長書看似溫柔一刀,卻又是腰斬高考、啟發高校自治權之壯舉。希望從教授中來的周校長能夠效法洪堡,從善如流。(作者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
(http://www.ebiotrade.com/)推薦閱讀:
※追求「財富和權力」有錯嗎
※手相:從手指看你擁有的權利及對家庭的態度——無名指
※好一場權利混戰:康熙十四子的心機、時運之爭
※還給孩子尊敬自己父母的權利
※略論清末國民意識中的性別與權利之關係——以女子參政權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