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育人三千各個身懷絕技,七十二賢桃李名揚甲天下
孔子弟子畫像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孔子弟子三千,有名氣的主要有七十二賢人,今天主要介紹在論語中提及比較有名的幾位學生,先來欣賞一下論語中關於孔子對子弟子評價比較好的。
《論語》先進篇第十一第三章: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翻譯】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子游、子夏。
顏淵:顏淵
顏淵(前521—前481) 名回,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門弟子中,顏回最稱高足,其品德與學業均翹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讚許的弟子。在《論語》中有六處孔子讚揚顏淵的句子。這在孔門和《論語》中也只有顏回一人了。顏淵死時,孔子是悲慟欲絕。
顏淵勤奮好學,不為生活艱苦所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儘管顏淵沒有著述傳世,但他以其習行與品德,為後世儒者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
顏回字子淵,魯國人。在眾多弟子中,顏淵是孔子最為欣賞的一個,認為他好學而不違仁,最有可能繼承自己的理想。顏淵體弱多病,二十九歲頭髮就白了,三十二歲就死了。孔子悲痛不已,大聲嘆道:「啊!老天要讓我的理想不能傳下去!老天要我的理想不能傳下去啊!」孔子因為顏淵之死,哭的非常傷心。
弟子們說:「老師太悲傷了。」孔子說:「太悲傷了嗎?不為這樣的人悲傷,還為誰悲傷呢?」
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弟子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淵的弟子,最為好學,不遷怒於他人他事,不犯與過去同樣的錯誤。不幸的是,他短命死了。如今就沒有了,沒有聽說有這樣好學的人。」
顏淵早死,孔子一直為他惋惜,說:「真可惜啊!我看到顏淵進步,而沒有看到他止步。」孔子認為顏淵若不早死,一定會成為更了不起的人。
閔子騫:閔子騫
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閔損,字子騫,尊稱閔子,世以字行。祖籍魯國,徒居宋國相邑。 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之一。
閔子騫其父閔世恭,以啟蒙教書為生,後逢魯國「三桓弄權」,國政日非,遂舉家遷居宋國相邑之東。
閔子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先賢人物。
元代郭居敬編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均將閔子騫《單衣順母》/《鞭打蘆花》列為第三篇。文曰:「周閔損,字子騫,早年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錦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手無法握住韁繩。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有詩讚道: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在中國傳統戲曲中有晉劇《蘆花》以此為背景創作。
冉伯牛:冉伯牛
冉耕(前544年-不詳),字伯牛,春秋末年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孔子弟子,為孔門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出身"賤人"(敗落貴族後裔)家族。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任中都宰。孔子在總結其學生特長時,把他列為德行優秀者之列。孟子在評論孔門弟子時則把他列為德行的首位,可見其在仁德修養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禮節,受到稱讚,《屍子》中記載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經常請他來侍奉和幫助。他為人端莊正派,孟子認為他的行為大體與孔子相似;王充則認為他的德才達到了稱聖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則認為他是行善而遭惡疾的典型,可見他的德行對後世影響之深遠。歷代官府對他都很尊崇。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東巡,祀孔子時以他為配。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列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東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從祀孔子。後患惡疾,孔子親往探望,見其垂危,深為嘆惜。
仲弓:仲弓
冉雍(前522-不詳),漢族,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字仲弓。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載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譜》稱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後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里,「命三子往從學焉」。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仁而不佞孔子稱其「可使南面」,即可擔任封國之君(《雍也》)。後來荀子更敬重他。《荀子·十二子》稱:「下則法仲尼、子弓(即仲弓)之義」,將他和孔子並提。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宰我:
宰我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被孔子許為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貢前面。
《大成通志》記載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楚國。
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臨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進封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宰予」。
子貢:子貢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漢族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論語》中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子貢死於齊國,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冉有:冉有
冉求(前522年-不詳):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載的嫡裔。中國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師抵抗入侵齊軍,並身先士卒,以步兵執長矛的突擊戰術取得勝利,又趁機說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受到孔子的嚴厲批評。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門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導下逐漸向仁德靠攏,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漸完善。
季路:
季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今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人)."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衛亂,父子爭位,為救其主衛出公姬輒,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結纓遇難,葬於澶淵(今河南濮陽)。
子游:子游
子游(前506-不詳),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與子夏、子張齊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曾為武城宰(縣令)。
受顏氏之儒曾子排擠,由於祭禮意見不合於曾子師弟。
(小斂之奠,子游曰:「於東方。」曾子曰:「於西方。」)
而被迫離開魯國,是南方之孔子學說的傳播者。子游的儒學思想曾為歷代人們所推崇,元代翰林學士張起岩稱:「夫以周之季世,列國爭雄,功私是尚,以吳人乃能獨悅周公之道。」
子夏:子夏
卜(bǔ)商(前507年—不詳):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現在,山東省巨野縣有其嫡系後裔。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後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宋人疑之,《詩》、《春秋》等書,均是由他所授。
在孔門弟子中,子夏並不像顏回、曾參輩那樣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獨創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他關注的問題已不是「克己復禮」(復興周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世之政。因此,子夏發展出一套偏離儒家正統政治觀點的政治及歷史理論。
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孔子傳說有三千弟子,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又一說:賢人七十二。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的教學方法是一個十分周全的系統。他設立了「文行忠信」四種科目,又嚴立了「格物;致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為學;立身、處世的大宗旨。具體教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達到「智、仁、勇」三德。孔子的教學又分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四個階段,以德行為首,語言次之;政事第三,文學最末。傳說「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就是說孔於有學生三千多,真正學 出點名堂的只有七十二人。說起「七十二賢人」的由來,民間有這麼一段傳說:孔子帶著弟子三千,周遊列國。一路上走散的走散,留在列國當差的當差,後來到達陳國時,只剩下七十二人啦。他們前腳到,跟後就被陳蔡之兵圍困起來,絕糧七天七夜。他們帶的糧食都吃光了,能夠食用的只有幾袋子咸鹽。弟子們餓急了,就吃鹽粒、喝鹽水,這樣一連吃喝了好幾天。孔子見狀,不由地仰天長嘆:「我的七十二弟子都快成咸人啦』由於咸、賢同音,「七十二賢人」就這麼叫開了。
附錄孔子弟子列表:
1、顏回 字:子淵
2、閔損 字:子騫
3、冉耕 字:伯牛
4、冉雍 字:仲弓
5、冉求 字:子有
6、仲由 字:子路
7、宰予 字:子我
8、端木賜 字:子貢
9、言偃 字:子游
10、卜商 字:子夏
11、顓孫師 字:子張
12、曾參 字:子輿
13、澹臺滅明 字:子羽
14、宓不齊 字:子賤
15、原憲 字:子思
16、公冶長 字:子長
17、南宮括 字:子容
18、公皙哀 字:季次
19、曾蒧 字:皙
20、顏無繇 字:路
21、商瞿 字:子木
22、高柴 字:子羔
23、漆雕開 字:子開
24、公伯繚 字:子周
25、司馬耕 字:子牛
26、樊須 字:子遲
27、有若 字:子有
28、公西赤 字:子華
29、巫馬施 字:子旗
30、梁鱣 字:叔魚
31、顏幸 字:子柳
32、冉孺 字:子魯
33、曹恤 字:子循
34、伯虔 字:子析
35、公孫龍 字:子石
36、冉季 字:子產
37、公祖句茲 字:子之
38、秦祖 字:子南
39、漆雕哆 字:子斂
40、顏高 字:子驕
41、漆雕徒父 字:子文
42、壤駟赤 字:子徒
43、商澤 字:子秀
44、石作蜀 字:子明
45、任不齊 字:選
46、公良孺 字:子正
47、後處 字:子里
48、秦冉 字:開
49、公夏首 字:乘
50、奚容箴 字:子皙
51、公肩定 字:子中
52、顏祖 字:襄
53、鄡單 字:子家
54、句井疆 字:子疆
55、罕父黑 字:子索
56、秦商 字:子丕
57、申黨 字:周
58、顏之仆 字:叔
59、榮旗 字:子祈
60、縣成 字:子祺
61、左人郢 字:行
62、燕伋 字:思
63、鄭邦 字:子徒
64、秦非 字:子之
65、施之常 字:子恆
66、顏噲 字:子聲
67、步叔乘 字:子車
68、原亢籍 字:籍
69、樂欬 字:子聲
70、廉絜 字:庸
71、叔仲會 字:子期
72、顏何 字:冉
73、狄黑 字:皙
74、邦巽 字:子斂
75、孔忠 字:子蔑
76、公西輿如 字:子上
77、公西葴 字:子上
半部論語治天下,萬世師表(孔子)耀古今
讀盛世經典,參悟人生真諦,一米陽光,半瓢清水,獨坐漁舟船頭,撐起一桿乾坤,坐看江邊花開花落,仰望天空雲捲雲舒,靖談論語與你相約一起品讀聖典,啟迪人生真諦,與君相伴,星河璀璨。
推薦閱讀:
※有子似孔子
※《孔子家語·卷二》含註解譯文
※孔子像搬離天安門
※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比較研究
※大家怎麼看《論語》里「毋友不如己者」這個觀點?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