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齡:是喜是憂 我們的病將有外國人來治了
一、是喜是憂,我們的病有外國人來治了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國家衛計委、商務部日前聯合下發通知,開展設立外資獨資醫院試點工作:
"從2014年7月25日起,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新設或併購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設立外資獨資醫院。除香港、澳門和台灣投資者外,其他境外投資者不得在上述省(市)設置中醫類醫院。"
該通知告的我們,自今以後,我們的病有外國人來治了。
而據經濟參考報援引業內人士說的,外資醫院提供的不僅是技術還有服務理念。
自今以後,病了的我們,不但有外國人的高明技術來治了,而且還可以享受外國人的洋式服務了。
這對於聽多了醫患糾紛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看你中國醫生還吃病人不?再吃,我就找洋醫生去了。而且,有了外國來的技術和服務理念,「醫鬧」自然也就沒有了。
自今往後:看不起病,沒了;看病難,沒了;病難看,沒了;醫、患糾紛,沒了!
會不會有這樣的好事?如果有,我以為不要外國人帶錢來,把我們所有的公立醫院送給們也值得!不過,這樣的好事恐怕很難得。因為,當年的白求恩早已死去,今天的白求恩還沒有生出來。將來洋醫院裡給我們看病的,說不定十有八九還是我們中國的土特產!
都是洋醫生又能怎樣?
「由香港知名眼科醫生林順潮創立的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自去年3月開業以來,一直將挂號費、診療費、基本檢查費等打包收費,內地醫生門診打包收取150元一次,外籍醫生分別為300元、500元和800元一次,不少患者覺得有點貴」(南方日報《「洋醫院」紮根中國有幾道坎?》)
這家醫院還只能算是一個「假洋鬼子」,「土、洋」的收費就相差了好幾倍!所以,有業內人士認為:「洋醫院」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兩類:在華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以及國內的高收入人群。
一句話,外國人之所以會帶著資金來中國辦醫院,絕對不是為了替患病的中國人消災解難,他們眼睛盯著的還是十四億中國人並不豐裕的錢袋。按照《南方日報》的用詞,是來「切分8萬億健康服務市場蛋糕」(《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的,而製造這塊蛋糕的原材料則是我們中國的所有患病者。這樣一來,「吃」中國病人的除了土醫生外,又增加了一支生力軍——洋醫生。
請洋人來「吃」病人,這就叫人很難理解了。
我們缺錢嗎?應該不至於。我國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單是持有的美國國債就數以億萬計。數據顯示,目前包括短期國債在內,中國總計持有美國國債1.2709萬億美元,仍是美債最大持有國。(《美債走牛之謎揭曉:中國天量增持一年期以上美債》——2014年7月17日)
這麼多錢送給美國人花,自己又以優惠政策向別人借債(引外資),這是何苦來著!如果把這些錢留著自己用,投入醫療衛生,能建多少醫院!?能培養多少護士醫生!?哪裡就差幾個外國人的這點錢呢!
他們會帶來高明技術?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為什麼就不能自己動手創新出自己的高明技術?為什麼就不能培養出自己的高明醫生?
他們會帶來洋服務理念?洋服務理念就一定先進嗎?無非也就這句「顧客是上帝」!顧客真的就「上帝」了?君不見那些洋商場,哪家不高喊著「顧客是上帝」,可有幾家不吃「上帝」、宰「上帝」!
何況,我們也曾有過自己的「土服務理念」: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個理念,曾經引出許多醫療佳話,曾經造出許多醫療奇蹟。醫生護士視患者為親人,患者尊醫生護士為天使,哪裡聽說過什麼「醫鬧」!自己患了病人家盡心儘力地給你治,你還好意思「醫鬧」?即使心裡想「鬧」手腳也不會聽指揮鬧!
更有不解的是,我們的國有獨資企業都要與私人資本與外國資本搞混合制了,據說只有和它們混合才能搞活國企發展國企做大國企,即國家獨資就無能為力管好國企。現在,為何卻又迷信外國人在我們中國獨資能辦好醫院?能給中國人民帶來福祉?能解決中國的「病難看,看病難」的問題。
是外國人具有超強能力?是外國人的錢具有超強魔力?或者,反之,是我們的國家和國民以及國資只具有「超弱」的能力!要不,怎麼著也理清不了這個問題:外國人的獨資就那麼行,中國的獨資就這麼不行!中國的獨資不能辦醫院為中國人治病,外國人的獨資卻敢於來中國辦醫院淘金!
我不相信我們的國家、國民、國資就這麼弱勢,除非我們有意把政策傾向外國人。
我深信,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辦好自己的事情,而且,有能力比外國人辦得更好更省。下面有事實為證:
二、新中國迅速消滅或控制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病與傳染病以下列七種疾病為例:
一是鼠疫,僅雲南省自1772-1949年的一百七十七年間,就發生流行200次,波及88個縣,死亡人數達百萬;解放 後經過大規模的群防群治,到1964年便完全控制了鼠疫在人間流行。
二是霍亂,自1921年由印度傳入雲南,僅1939年至1942年兩次大流行(第一次流行波及26個縣市鄉,第二次波及64年縣市鄉),據不完全統計報告,兩次的死亡率分別為51%和74%;此病於1957年得到了徹底控制。
三是天花,解放前是一種廣泛流行的傳染病,染病者或死亡或留下「麻子臉」;到1960年雲南省西盟縣永西寨發生最後一例病人,這既是雲南省最後的一個病例,也是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消滅了天花的時間和地點。
四是血吸蟲病,據上個世紀50年代初統計,全國疫區多達12個省、市、自治區,面積為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受此病威脅的人口有一億多,1200萬人感染此病,其中許多人喪失了勞動力;1955年冬毛主席發出「我們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並將原定15年消滅血吸蟲病的計劃改為七年,結果在流行最嚴重的江西省余江縣,1958年6月就完全消滅了血吸蟲病。毛主席看到《人民日報》的報導,興奮地徹夜未眠,欣然命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送溫神》七律兩首。
五是瘧疾,是全國性的流行病,雲南省是高瘧區,當年我軍進駐雲南邊疆時,許多村寨因瘧疾流行,人口大批死亡或逃離,許多連隊指戰員瘧疾發病率近乎百分之百;當時西南軍區很快組成了抗瘧大隊,他們在當地軍民的密切配合下,經過兩、三年的奮戰,這個惡性流行病便得到了控制,創造了有史以來的奇蹟。
六是性病,解放前賣淫嫖娼的社會惡習,導致了性病在這類人群中廣泛流行,據解放初期的不完全統計,全國性病患者達百萬人以上;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便採取斷然措施而查封了妓院,解放了大批妓女,為患者進行了根治,並為她們安排了正常工作。
七是結核病(俗稱癆病),解放前無論城鄉發病率、死亡率都比較高;新中國成立後,其發病率逐年下降,並基本得到了控制。
三、新中國為什麼能迅速消滅或控制流行病與傳染病 1、你相信嗎?屎醫生不是罵語是褒詞屎,是動物肛門排瀉物的俗稱,散發奇臭是它的最大特性,其中尤以狗屎為最。因此,屎,特別是狗屎成了人類罵詞中的一個經常出現的「尖兵」。譬如我們咒罵憎惡的人常常就會用到「吃屎長大的」、「臭狗屎」、「狗屎不如」等等。
然而,我這裡講到的「屎醫生」,不但不是罵語,正好相反,是一句褒詞。你不相信吧?那就請你看看《南方都市報》的《江西余江縣:瘟神一去不復返紅旗飄飄五十年》中的一節文章:
毛澤東號召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
1953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在太湖療養時,發現長江中下游血吸蟲病流行極為嚴重,遂向毛澤東寫信反映。1955年11月,在充分實地調研之後,中央成立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任組長,農業部和重點疫區的省委書記或省長參加,簡稱九人小組。很快,第一次全國防治血吸蟲病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提出7年消滅血吸蟲病。其後,所有有血吸蟲病的省、市、地、縣也漸次成立了七人小組或五人小組。
針對中央提出「一年準備,四年戰鬥,兩年掃尾」的步驟,余江縣決定至少打個對摺,「半年準備,一年戰鬥,半年掃尾,兩年消滅血吸蟲病。」
同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杭州召開的華東、中南地區省委書記會議上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1956年2月17日,毛澤東又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發令「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1000多名專業學者隨即帶著隊伍奔赴全國幾百個重疫區,給患者治病,謀求消滅血吸蟲的方法。
媒體後來評價說,這是一個非常完備的組織架構。由各個省市的負責人直接挂帥以保證其權威性,由大量專家學者調研以保證其科學性,再加之來自中央的不斷的督促,毛澤東的親自過問,可以說,對血吸蟲病的防治力度和重視程度,都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
1956年,鄧梅汝所在的港邊村來了幾名醫生,每家每戶討要他們的大便,村民們不知道這是檢測是否含有血吸蟲卵,只是覺得稀奇,稱他們是「屎醫生」。《余江縣血防志》說,村民多文盲,最初對血吸蟲茫然無知,血防人員就把釘螺放在顯微鏡下,村民透過鏡子能看見活蹦蹦的尾蚴,離開鏡子就什麼也看不見,以為是變魔術,不是真的。
誰都見過討錢討米的叫化子,可是,古今中外,有誰見過挨家挨戶討屎的叫化子嗎?只有毛時代出現過這樣的怪事,竟然有人挨家挨戶去討屎,可他們都不是叫化子,而是人們尊之為天使的醫生!
什麼叫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什麼叫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個就是的!沒摻半點假,絕對是真的!
2、你相信嗎?醫生跪著打針,患者治病有工分補貼還是《南方都市報》的這篇文章:
鄧梅汝和丈夫、婆婆都被檢出是血吸蟲病人,但她第一個搬起被子去了設在鄰村倉庫的臨時醫院。此時很多村民對治療還抱有懷疑,政府不但減免費,而且補貼工分。鄧梅汝記得,醫生態度特別好,由於條件簡陋,病床就鋪在地上,醫生每次打針都要雙膝跪在地上卻毫無怨言。33天後,她的肚子平了。村民們驚奇之後,都跑去醫院打針吃藥。
古今中外,有誰見過醫生跪在地上替病人打針的?古今中外,有誰見過農民治病還有補貼的?這要瓣新鮮事都發生在新中國的毛時代,也只能發生在毛時代!
什麼叫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什麼叫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個就是的!沒摻半點假,絕對是真的!
3、新華社透出的毛時代醫療佳話據新華社電( 2012年9月23日)49年前父親帶著患急病的兒子去醫院,病治好了,無奈家裡困難被迫欠下18元錢;49年後,兒子攢下3萬元,父子倆親手把這筆欠款「連本帶利」地還到了醫院。近日這對溫州父子的誠信故事成為當地的佳話。
事情回到1963年8月,林國梭出生才7個月的兒子林繼排得了胸膜炎,被送往平陽縣人民醫院救治。林繼排前後住院半個月,病被治好了,但是33塊錢的醫藥費卻讓林家發了愁。林國梭只湊到15元,還有18塊錢交不上該怎麼辦?經過幾天思想鬥爭,林國梭決定先偷偷地回家,等以後有錢了再還。
以後的日子,欠在醫院的錢一直成了他的心病。但是家裡有4個孩子和幾個老人要養,林國梭始終沒能湊出這18塊錢來。
5年前,林繼排知道了這件事情,決定自己還這筆債。49年前,18元錢差不多是一個月的工資,現在一個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按照現在一個月的工資乘以10倍吧。」林繼排最後決定還3萬元。然而那時候林繼排也不富裕,一下子拿不出3萬元。直到今年林家終於攢夠了錢。
新華社所以發布這則信息,一是頌揚林國梭父子的誠信精神,二是反映那時人們生活的困苦和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卻不料無意中透出了毛時代一個「醫療」佳話。
1、醫療費用便宜。住半個月醫院,只花了33元錢,略高於那時候一級工人的一個月工資。
2、有錢沒錢先治病。不存在見錢開藥的問題。
3、欠了醫療費不要緊,可以「偷偷溜走」。
文中看出,林國梭應是一個農民,因為,如是工人,他的兒子治療費單位還可以報銷一半。
其實,那個時代離開我們並不遙遠,對於六七十歲的老人,都還記憶猶新。然而,如果有誰說起類似的故事,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相信,因為他們覺得這太不可思義。
現在,新華社無意之中透出了這個信息。不信也得信。
不過,對於林國梭的出院,新華社文中用了「偷偷」的字眼,這是很不合適的,對這位把誠信看得如此珍貴的林國梭的人格是一個極大貶損。作為一個老實的農民,他不可能會「偷偷」的溜,「溜」之前一定會有個交待的。而且,他也沒有必要「偷偷地」溜。既然沒交錢醫院給你治好了病,它就不可能在治好病的情況下把你的小孩扣下當人質,讓你佔個床位再欠新的賬。事實上,他真想「偷偷地」溜也不可能。因為那個時候雖然沒錢也給治病,但有一樣東西絕對不能少,這就是當地(一般都是在大隊)開出的介紹信。那上面蓋著單位和公章,你能偷偷地溜到哪裡去呢!
什麼叫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什麼叫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個就是的!沒摻半點假,絕對是真的!
四、解決問題的關鍵以上幾則舊聞反映了新中國前三十年的防病治病情況。那時候,國家的財力和投入醫衛工作的財力以及醫療設施設備,相比於今天要差得多,而取得的效果卻比現在好得多,說明解決目前人民群眾看病難的關鍵,並不在於多辦幾家合資醫院和外資獨資醫院,而在於醫院和醫護人員不必靠「吃」病人為生的制度設計和對「吃」病人問題的嚴格監督,同時加強醫務人員不「吃」病人的為人民服務思想教育和人道主義教育。
我敢說,如果今天的醫護人員能達到當年的「屎醫生」思想境界,那麼,以這種思想境界加上遠比當年高超的技術水平再加上遠比當年先進的醫療設施設備,國家的獨資就一定能使我國的醫療衛生工作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任何國家都將無法與我國並肩比美。
可是,醫療衛生的產業化市場化,卻將它變成了一塊任由資本切分的蛋糕。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吃」病人的制度設計。這樣的制度,將今天的醫生「吃」病人問題,轉化成了資本「吃」病人:轉化成了中資「吃」病人,外資「吃」病人;轉化成了獨資「吃」病人、合資「吃」病人。大家都在「吃」病人,混合其中的國資,不得已也必須「同流合污」和其他「資友」一道「吃」病人。這種資本「吃」病人的制度,不但不能消除現在的醫生「吃」病人弊端,反而為它開闢了一片繁衍的沃土,實際上就是在「吃」的宴席上多增加了幾個食客而已,特別是新增了一個超級大肚食客——資本。
資本就像寄生在病人體內的細菌一樣要繁衍生殖,所以它必須「吃」病人。它繁殖愈快就「吃」得愈凶。
為此,建議國家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一力擔當起為人民群眾救死扶傷的責任,防止正在被病魔吞食的患者不得已而必須接受另一種同樣或許更加無法忍受無法承受的被「吃」。
這是一個國家對它的人民應盡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推薦閱讀:
※外國人聖誕大餐吃什麼?各國特色大不同(組圖)
※外國人繪製的清乾隆"盛世"圖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10個城市 有你家沒有[組圖]
※中國人真的站起來了嗎
※最適合的中國通史被幾個外國人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