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8)十四無記和中道

印度佛教史(8)十四無記和中道

來自專欄那爛陀寺7 人贊了文章

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十四無記。就是十四個命題,對於這十四個問題,佛陀的態度是置之不理。

在《箭喻經》記載

有個鬘童子拜見佛陀,請問佛陀十四個問題,分別是

1. 世界恆常存在嗎。

2. 世界不會恆常永在嗎。

3. 世界既恆常而又不恆常嗎。

4. 世界非恆常非非恆常嗎。

5. 世界有邊際嗎。

6. 世界無邊際嗎。

7. 世界有邊際而又無邊際嗎。

8. 世界非有邊際非無邊際嗎。

9. 生命即是自我嗎。

10. 生命與自我並非同一嗎。

11. 佛死後還存在嗎。

12. 佛死後不存在嗎。

13. 佛死後存在而又不存在嗎。

14. 佛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嗎。

佛陀聽完了他說的十四個問題。佛陀說

如果有一個人,中了毒箭,結果旁邊的人不去救治他,總是探討這個箭頭什麼材質的。射入肉體多深,這些毫無意義的問題,豈不是愚蠢嗎?

佛法也是一樣,佛法的根本在於去除認識的四聖諦,而不是去探討這些形而上的問題。

除此之外,佛陀還在很多時候,都有相應的解答。在《阿奴拉達所問經》

「阿奴拉達啊!你認為色蘊(實體)是永恆或是無常的呢?」

「是無常的。世尊!」   

「無常是痛苦還是快樂?」

「是痛苦。世尊!」

「當面對無常的痛苦和不永恆的東西,把它當作是『我』,我的靈魂或永恆的實體,這種觀念恰當嗎?」

「不恰當。世尊!」

「受蘊(感受)是常還是無常?」

「是無常。世尊!」

「無常是痛苦還是快樂?」

「是痛苦。世尊!」

「把無常、痛苦和肯定會消亡的東西,當作是『我』或『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靈魂。這種觀念正確嗎?」

「不正確。世尊!」

「想蘊、行蘊、識蘊是常還是無常?」

「是無常。世尊!」

「無常是痛苦還是快樂?」

「是痛苦。世尊!」

「把無常、痛苦和肯定會消亡的東西,當作是『我』或『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靈魂。這種觀念正確嗎?」

「不正確。世尊!」

「所以凡是與自我、他人、聰明、愚蠢、高尚、低賤、遠、近等,有關的色、受、想、行、識,都應該以正確的知識理解為:『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這也不是我的靈魂。』要這樣的理解,一位高尚而有學識的弟子,才能從色、受、想、行、識中解脫出來,這樣才能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心念和情慾,自由的擺布它。」「解除了情慾後,觀想於自身:『我是解脫者。』他將會覺悟到:『不生就不會死,我已通過修行做好一切準備,我不再受生的業報了。』」

「阿奴拉達啊!你認為色是如來嗎?」

「不是的。世尊!」

「依你所見,你認為色存在於如來之內嗎?」

「不!世尊!」

「你看見如來離開色嗎?」

「不!世尊!」

「你看見如來在受、想、行、識中嗎?」

「不!世尊!」

「阿奴拉達啊!你以為如來中沒有色、受、想、行、識嗎?」

「不!世尊!」

「阿奴拉達啊!現在你自己想想看,既然如來不能脫離色、受、想、行、識而存在。你還能對尊貴的如來有什麼進一步的要求呢?你還會提出以下四個問題嗎?」「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生前存在而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

「不會了。世尊!」

「很好!很好!阿奴拉達啊!以前和現在我都同樣的說過:『唯有苦諦和苦滅,才是真理。』」

我們梳理一下這裡面的邏輯。

如果說,五蘊是無常變壞的,那麼就是無我的。那麼既然無我,何來如來死後如何呢?

如果說,佛死了以後,還有靈魂。這個靈魂無論存在與否,要麼陷入常見,要麼陷入斷見。

所以佛陀說,這個問題壓根就不該問。因為如來是涅磐,而非生死。

因此對於十四無記,有幾種說法

1、佛陀認識到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去追問無限的形而上學問題是辦不到的,所以不回答

2、佛陀認為形而上學無益於解脫,所以不回答。

3、佛陀認為這個形而上學的問題,與緣起理論相悖,問題壓根提錯了,所以不回答。

但是這也透露出佛教在原始時期,他是以修行,解脫為導向的,而不是以形而上學的思辨為前提的。

接著佛教哲學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中道。

整個佛教,中道這個概念,幾次更迭。在原始佛教時期,中道有這麼幾個含義

1、苦樂中道。這是佛陀證道以後,最開始宣說的理論,就是為五比丘宣說。苦行,縱慾都是錯的,只有行中道,才是對的。

2、有無中道。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如來處在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這兩個中道,是原始佛教的中道觀。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就不一樣了。

以龍樹為主的根本中觀認為,非常非斷,非有非無,非生非滅,非一非異。最後導出空這個概念。

到了瑜伽行派興起,提出空有不二的中道觀

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就是一切法,既有空的法,也有不空的法。既要看到空這一面,又要看到不空這一面。

而中觀派的論師,提出二諦中道觀。

也就是著名的緣起性空理論,也就是在世俗上是緣起的,在勝義上是空。緣起有,勝義空,達成二諦的中道。

我們看看,龍樹的中道觀是怎麼得出來的?

其實,從哲學史的發展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

就是相對主義,導出懷疑論,最後導出虛無主義。

我們舉個例子,假如說,有一個人站在地上,把前面設定為北面,後面設定為南面。左面為西面。右面為東面。

但是當這個人轉個身,東南西北的順序就變了。當這個人轉了一個循環,東南西北完全改變。

最終我們得出第一個結論,

東南西北是相對存在的,而非客觀存在的。

接著我們得出第二個結論

東南西北是主觀設定,而非客觀存在,那麼有沒有客觀存在,就成為一個問題,這就是進入懷疑論的領域。

接著我們繼續論證,就肯定能夠得出

客觀的東南西北不存在,那麼任何概念都是相對而成的。把某個概念設定為A,必然有非A的概念。因此得出凡是相對概念,都是不存在背後的實體。

因此我們看到,古希臘的詭辯學派,就是通過這種模式,一步步得出,高爾吉亞的三個命題。

無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把握;即使可以把握,也無法表述言說。

高爾基亞三個命題和龍樹所得出的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高爾基亞是文字遊戲,但是龍樹是站在認識論角度。

但是弔詭的是,佛教的歷史和哲學史,完全驗證高爾基亞三個命題。這恰恰使得哲學陷入一個尷尬的境界。


推薦閱讀:

佛學的真面目·39:什麼是「咒語」?
文化自信之否卦人生
【  十地  】  《 佛學大...
對妙老的回憶 人物故事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佛學家的人文關懷

TAG:佛學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