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機構的優勢與劣勢

機構的優勢與劣勢

4 人贊了文章

2016年1月16日:

有時候聽很多家長抱怨機構費用高,成效低。其實,機構跟人一樣,也分三六九等。同樣是人,有的就非常優秀,有的卻不可避免地平庸。不可否認國內整體水平落後,但的確不排除有領先於平均水平的好的干預機構存在。

我認為好的機構相比家長自己干預,有這樣幾個優勢。

首先,好機構講求效率,能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得相對顯著的進步,這也是機構安身立命的根本。相比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普通家長,好機構里聚集了一批特教人才,他們經過較為專業的訓練,也具備一定經驗,更懂得家長的心理需求,所以會通過各種方式短期內促使孩子能力的提升,讓孩子不至於在起跑線上落得太遠。這種對康復效率的追求是普通家長自己干預比較難做到的。

其次,好的機構也能夠最大限度地彌補家長自己做的「試錯成本」。我們再不服氣也要承認,孩子對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是分年齡段的。年齡越大,其行為習慣和思維定式改變起來也就越辛苦。嬰幼兒時期,腦部神經處於快速鏈接和生長的狀態,科學合理的干預對孩子大腦的發育起到了關鍵性的利好作用。普通家長首先是不具備相關的生理及心理學知識,即便是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運用的方法也至關重要。所以,家長自己的摸索可以用「試錯」兩個字來形容。但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大一年就難教一年,特別是當家長產生方向性錯誤的時候,對孩子更是毀滅性的打擊。而好的機構恰恰能有效彌補家長的「試錯」短板,節約孩子康復的時間成本。

當然,機構也有機構的劣勢,那就是只能解決階段性問題。目前,國內各種機構多半只接受3-6歲左右的自閉娃,而這個年齡段過了,程度好的孩子可以接著上學,而程度差的孩子就只能回歸家庭。所以很多主要依靠機構干預的家長會有各種顧慮,擔心孩子從機構里出來就無處可去了。但是自己干預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家庭永遠是孩子康復的前沿陣地又是孩子成長的大本營。

選擇機構和自己做干預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機構好比短跑,拼的是速度和效率,努力讓低幼自閉娃追上正常孩子的發育步伐;自己做就像長跑,拼的是耐力和毅力,可能短期內比不過好機構里干預的孩子,但任何孩子的成長都充滿無限可能。現在很多自閉娃既接受頂尖機構的干預,又接受家庭的訓練,齊頭並進當然最好。但如果實在沒有外部條件,那就橫下心靠自己吧,其實這條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艱難。

推薦閱讀:

大齡孤獨症兒童社會溝通障礙
治療自閉兒之行為問題 (一)
自閉症家長如何去做
【溝通夥伴系列十六】:語言不是唯一溝通途徑,任何行為都能夠溝通
關注「精神癌症」自閉症的孩子們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