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適合出國留學--加拿大留學經歷引發的思考

也許你不適合出國留學--加拿大留學經歷引發的思考

1 人贊了文章

不知不覺間已經在加拿大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見過很多新的人和事,漸漸也有了一點點思考和體會,假期閑來無聊,寫點東西分享一下。

其實只有一句話想寫,盡量不要去出國留學。這句話並不是寫給所有人的,主要是給那些想通過留學改變人生的,或者被父母長輩給予厚望的人。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就拿我自身來舉例子好了。

我來自某人口大省的省會城市,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並非商業精英或者理財高手,但靠著樸實憨厚的品德以及他們的勤勞為我創造了比較不錯的物質上的成長環境。後來趕上時代的福利,家裡也算有些積蓄。我從某種程度上繼承了父親的小聰明和母親的勤勞,學習也算努力,在全省前三的高中里擦著某中流985的分數線被調劑著錄取到了它的農學專業,讀了一年試圖轉專業未果的情況下,轉了一點學分到加拿大的阿爾伯塔大學,就此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選擇這個學校的原因主要是學費便宜和生活成本低。要完成本科學位的話前前後後至少大概只需要80W人民幣左右的費用。我的生活費和房租大概可以由我平時打零工,能申請到的一些獎學金和暑假幫教授做research給的錢給cover掉。按理說我不至於對家庭有太大的負罪感和必須要出人頭地的壓力,但是既然花了這麼多錢,誰也不會甘於平庸下去。於是我大一的時候就到處做volunteer,打工,給一些中國留學生做tutor,同時保持著接近4.0的GPA。為了提高英語和融入當地文化而加入社團,與當地人一起camping。在前一段時間結束最後一次camping之後,我明白了一些事,從而開始重新思考留學這件事----我發現其實我不適合留學。

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出國留學是為了什麼呢?通常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畢業後在當地找到高薪工作,機會合適的時候回國在更高的職位過上更好的生活,或者留在國外過上更好的生活。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識是否先進呢?客觀來講確實比國內先進一些吧。像我呆的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學(校名說出去都沒人聽說過),也有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創始人Richard S. Sutton這樣AI界名字叫得響得大牛。但如果你不讀碩士,或者更深一層的科研,一個大學學術上的領先其實並沒有給你帶來太大的幫助,本科教育所學習的大多是各專業的基礎知識,這些在各個大學其實差別不大,只取決於你願不願意認真踏實的學。畢業能否找到更高薪工作呢?從從我學的專業(cs)來看起薪上可能比國內高一些吧,但高的也不明顯。再加上公司里華人職場天花板的存在,中國留學生想靠在國外努力工作發家致富幾乎不可能。在加拿大如果能找到對口工作得話,拿到楓葉卡只是個時間問題,相比於美國英國等其他留學國家更容易拿到身份。但在這裡找到工作其實也要比在國內難很多,畢竟按照規定,加拿大的企業只會在特定職位招不到加拿大人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國際留學生。至於在這裡的生活是不是就是比國內好,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答案,這取決於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對留學目的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好處的分析,我想告訴那些有出國計劃的人,時代已經變了,社會的物質發展上中國已經不落後於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那個出國留學就一定前途光明的觀點已經過時甚至錯誤了。如果你是一個中產階級家的普通的孩子,留學數年後很難帶給你你想要的那麼美好的結果。當然如果你有超越普通人的堅毅和睿智,去西方仍然會給你提供一條更寬廣更公平的成長環境和發展空間。可是這樣優秀的人,其實不論去哪個國家讀書大多都能有一番作為。所以考慮到高額花費,留學給你帶來的物質上的的凈回報,並不比在國內大學多多少。

僅僅是這些的話,我也不會直接給出一個自己不適合留學的判斷。留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文化差異,這不是一個通病,因人而異。比如我的某個華人女性朋友A,她對華夏文化知之不深,幾乎只停留在對漢語的基本應用上。她來這裡留學之後就不想再回到國內了,她覺得加拿大性觀念開放,社會上充滿包容和尊重,回到國內卻會被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用各種挑剔的眼光審視,所有這些都讓她想要離開她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鄉,也許只有辣條才能勾起她對故鄉的懷念吧。但也有一些人,比如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我,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我來到這裡之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寂寞,從而會引發對故鄉的繾綣。這種感情並不是共產黨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培養出來的,也不是從小學到大學政治傾向濃重的語文歷史課教出來,這種感情來自一個人在世間走過二十年光陰後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每當老外問我名字的意義的時候,我總試圖向他們解釋五行八卦的基本知識;每當和老外聊音樂的時候總對他們喜歡的爵士搖滾提不起興趣。有時候想接著他們的話開一些玩笑,但話到嘴邊卻意識到沒有人聽得懂。就像在幾天前的camping中,一個叫Eden的小帥哥把做好的烤腸遞給我說,it is poisoned(這食物有毒),當時我第一反應是想告訴他,沒關係,我有神農嘗百草的體質。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他不知道誰是神農,也不知道什麼是嘗百草。這些東西已經浸入了很多人的血液和靈魂,縱使你在國外拿著百萬高薪,社交都只口吐英語,你再想起這些文化符號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緬懷,忍不住想回去。曾經遇到過一些敘利亞來的難民,他們在這裡定居後通常只講英語,拿著遠高於他們在敘利亞的收入,過著發達國家不缺溫飽的生活,可他們說他們還是想回去,如果敘利亞戰爭結束,他們會毫不猶豫立刻回去的。更不用說在西方文化下生存了幾百年的Blackfoot人(當地土著)了。他們過美加邊境被查問國籍的時候會堅持說自己是blackfoot而非Canadian。西方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存了幾百年,依舊不能讓blackfoot對其產生文化認同,更何況我們這些留學生呢。

生活快樂無非物質充足和精神愉悅。西方國家已經不能再像幾十年前一樣輕易提供出遠超國內的豐富的物質,相反很多美食你只有在中國才吃的到。文化上的隔閡使你更難找到精神深處的愉悅。換而言之,對於大多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而言,留學已經很難再給你帶來什麼生活質量的提高,那對於這樣一些人,究竟為什麼還要來留學的?如果你給不出一個值得你捨棄大筆金錢和數載光陰的答案,那麼請不要輕易決定出國留學。

如果我這樣的人不留學會幹什麼呢?大概會在那個中流985的農學專業里像模像樣的學學習,然後打打遊戲和談談戀愛,完全不用像我現在這樣拚命的努力。畢業後回家鄉考個公務員,靠家裡關係走後門也能在家鄉城市某個小職位,領著死工資繼續混日子。不奢望大富大貴,陪在親人朋友戀人身邊,平平凡凡的生活就可以了。這樣的日子對於那些出得了國並且還能在國外大學嚴格的考核體制中拿到不錯的成績的學生來說並非難事,他們的家庭和自身的能力已經賦予了他們過上這種生活的客觀條件,那麼何必去留學呢?

推薦閱讀:

第一篇——計算機系統漫遊
七、圖 | 數據結構
Jupyter Notebooks 入門
木犀互聯網技術周刊(第三十三期)

TAG:計算機科學 | 留學 | 留學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