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馬蜂窩CEO的角度,看馬蜂窩的世界盃廣告
來自專欄暖石網--零基礎轉行互聯網市場、運營4 人贊了文章
哈咯大家好,我是暖石乾貨組的馬濤,今天的文章里:
1、我們從6個方面分析一下世界盃廣告,以馬蜂窩為例
2、看完第4點分析,你就能變成馬蜂窩的CEO,啊不,你就能站在馬蜂窩CEO的角度上看待這波廣告了3、祝你早日成為CEO
為了讓一些不明情況的吃瓜群眾迅速進入話題,在這裡先補充一下相關背景。
馬蜂窩做的廣告是什麼
有些人可能沒看過,我一句話概括:
找個明星,把「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這句話念100遍。
這就是馬蜂窩的世界盃廣告。
(如果你還是沒有get到其中的「魔力」,可以搜索廣告視頻實際感受一下↓↓↓)
看完視頻,忍住你想要diss的衝動,專業一點,認真分析一波。
一、看這波廣告的渠道
截至6月24日,央視世界盃相關報道內容的全媒體用戶總數高達117億人次,日均超過10億人次,其中,電視端42億人次,新媒體端75億人次。
從CSM給的數據來看,阿根廷踢冰島那場比賽收視率6.68%。
6.68%你們可能沒概念?這麼說吧,當天的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收視率是,1.9%!
我以前在黑龍江電視台做過一段時間記者,我們台也有一些節目的收視率能到5-6%,形象一點來說,如果一個節目的收視率能達到這個數字,那麼基本上你去居民區隨便敲開10個正常人家的門,其中有7家都在看這個節目。
可以說,這麼大規模的曝光機會,差不多是4年一遇了。
所以請先記住這句話:這種級別的投放,對於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戰略級的動作。
二、看這個渠道能覆蓋到的人群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誰在看世界盃?」
對於所有能出聲的電視或者電腦來說,它影響的都是兩類人:
1.屏幕影響的,是正對著屏幕的人
2.聲音影響的,是所有能聽到聲音的人
那麼我們就要知道,誰在看世界盃?誰主動或者被動地聽了世界盃?
1.球迷
2.球迷的家人3.來球迷家裡做客的朋友4.大街上,大排檔裡面弄了個大電視放世界盃,那麼路過的所有人都會被影響5.你家電視開的聲音太大,你家樓下遛貓遛狗的人……
這樣一看,是不是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能輻射的人竟然這麼多!
三、看馬蜂窩想幹什麼
我覺得這個相對來分析很簡單。
馬蜂窩,一個處於互聯網第二梯隊的APP,我查到的最近的數據是1.2億用戶。全國有智能手機的人有多少呢?2017年2季度是8.88億。所以在大多數互聯網原住民看來,馬蜂窩是個好用的APP,甩開競品不少。
但是對於非原住民來說,馬蜂窩、窮游、游多多、遨遊……這些APP是一樣的:
老子都不認識。
所以馬蜂窩的訴求很簡單:讓剩下的那6.68億人也用上馬蜂窩。
而且這些人,很可能是那些你再怎麼投互聯網廣告也沒法覆蓋到的人。
但是我們也得承認,給你媽媽的手機裝APP,和「讓6.68億人裝這個APP」的難度和動作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家看食堂里的大廚炒菜是用大鏟子的,這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是給身邊的人裝APP,我只需要奪過他的手機,給他說清楚利弊就行了。而對於全國人來說,這可能要分好幾個戰略階段、跨越好幾年來做,但是不管後面我要怎麼促進你的下載轉化、怎麼陳述賣點——
我先要讓你知道我的存在,對吧?
四、是否能抵達想要的用戶
分析一下,馬蜂窩想要的用戶和世界盃給的用戶是否對路,我們知道:
1.世界盃電視端的觀看量是日均4.2億人次
2.馬蜂窩在智能手機端的裝機率大概是13%
所以想一想,這每天的4.2億人里,有多少人沒裝過馬蜂窩?
我們十分粗暴地假設一下,看電視的所有人都沒裝馬蜂窩,那就是87%x4.2億人次=3.6億人次,每天在目標用戶群體中曝光3.6億人次。
現在你就很清楚情況了,咳咳,粗略地說,你跟馬蜂窩CEO,在世界盃廣告策略這件事情上,大概能夠達成共識了。
五、馬蜂窩這波廣告的策略
所以這一波廣告的策略是什麼?
先說目標:跟所有沒裝馬蜂窩的用戶打聲招呼,告訴大家我是誰,我是幹什麼的,為後續的市場行為鋪路。
具體到廣告的策略:用有限的錢,完成馬蜂窩的定位傳達。
六、這波廣告要怎麼做?
先看廣告成本,請葉茂中(「中國營銷策劃風雲人物」,據說馬蜂窩的廣告由他一手打造)花500萬,給央視1.65億,每條廣告15秒。
1.65億不算多但是也真不是小錢了,這1.65億要花到極致,那麼廣告就也要做到極致。
15秒,正常語速大概能說75個字,但是我們也不好要求用戶完完全全記住75個字對不對,我們只希望用戶記住我們是誰,我們是幹嘛的,也就是我們的那句slogan「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
相信我,就算是頂級的營銷大師,也只是比我們多了解一些公司戰略而已。他們還是要一步一步分析到這裡,而到了這裡,廣告的主題就已經定型了,不同大師做出來的廣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那就是:
用盡一切我能想到的辦法,重複、符號、明星……在15秒內,把這個slogan,用最能加深你記憶的方法,念很多次給你聽。
說到這裡插一嘴,說說知乎的廣告:
劉昊然:「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有問題上知乎。上知乎、問知乎、答知乎、看知乎、搜知乎、刷知乎,有問題,上知乎。」
我認為知乎的廣告還不算好,重複不夠,下手太輕,並沒有做到極致。
做到極致應該是什麼樣兒呢?
大概就是:
劉昊然:「有問題?上知乎!有?問題!上?知乎!有問題,上知乎~~~~有問題????上知乎!!!!……」(請自覺腦補)
我們前面說過,這是戰略級的廣告,戰略層的東西你是不能小打小鬧的,要的就是直接糊一臉的效果,能動手就別BB,能洗腦就別煽情。
至於馬蜂窩的廣告為什麼是「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而不是更簡單的「旅遊就上馬蜂窩」,個人猜測,可能是要把使用場景說得更明確,更有指向性,畢竟對於更廣大的用戶,你把話說得越清楚,帶來的行動就越多。
七、這波廣告效果怎麼樣?
我們畢竟不是馬蜂窩的CEO,另外,這一波廣告可能也並不是奔著增加下載量去的,甚至有可能不圖大家搜索馬蜂窩。
所以我認為下載量、百度指數,都不能完全地衡量這次廣告在目標用戶群體中的效果。
還是放一張下載量意思意思吧:
八、如果你真的是CEO呢?
如果你是CEO,並且給你一個機會做這種四年一遇,百億曝光的廣告,你要怎麼做?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但是請記住,盡量現實一點,畢竟誰的1.65億都不是大風刮過來的。
反正如果是我的話,我就:
找個明星,把SLOGAN念100遍。
九、分析廣告的正確姿勢
總結一下,下次看到廣告,你要怎麼分析?
1、不管這個廣告有多讓你反胃(或者讓你心花怒放),先放下情緒
2、儘可能了解這個廣告的投放渠道
3、儘可能分析這個渠道的受眾人群
4、儘可能了解這個產品的背景,推測他們要幹什麼
5、結合這次廣告的渠道、受眾、產品背景,推測出大概的廣告目標和策略
6、結合以上5點,想一想,這廣告要做到極致,要怎麼做
就算你沒能成為CEO,成為一名不隨波逐流的市場人員,也是很好的。
如果你是一個不願意隨波逐流的運營,或者是一個打算轉行做運營或者市場的小白,分享給你一份轉行運營學習資料包,裡面包括:
關注公眾號 「 暖石網 」 回復 " 知乎 " 領取。
推薦閱讀:
※產品運營分析:提升運營工作價值的簡單策略
※從0開始到千萬日活,這一年抖音都做了什麼?
※推送通知設計的 7 個 tips
※產品助理(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是什麼樣子?
※多維度審視運營:你有後悔過做運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