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表裡不如一有多可怕
來自專欄人生與美文
一個人表裡不如一有多可怕
文/高英
一
同學賽南翻譯的書《邪惡的眼睛》一收到,就被剛上完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先睹為快了。
「媽媽,這是一本很恐怖的書!」
聽了女兒的話,我笑了,一看書名就有這種感覺。
女兒居然敢看具有恐怖氣氛的書?!自從讀了福爾摩斯的故事,她的膽子就日漸變大。
這孩子能看懂什麼呢?我忙抽時間去讀同學賽南的翻譯大作,看完前兩篇小說,便讓女兒說說她的看法,雖然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但是她對小說內容的確有了一定的把握。
我說似懂非懂就對了,意識流小說,我讀著也有模模糊糊的感覺。
本書原作者是美國作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被稱為「女福克納」,已不止一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儘管讀來模糊,但書中神秘與恐怖的氣氛卻高度清晰,也能讀出這樣一個主題:假如在美好的外表下,有雙靈魂的眼睛很邪惡,你還會愛他嗎?
二
《邪惡的眼睛》故事情節很簡單:女主人公瑪麗安娜作為丈夫奧斯丁的第四任妻子,和丈夫一起接待奧斯丁的髮妻伊內斯。
伊內斯和外甥女霍爾騰薩一起到訪,並留宿一晚,使得瑪麗安娜知道了關於丈夫的秘密。
小說通過描寫瑪麗安娜的心理活動,呈現出這樁虛偽婚姻的神秘可怕。一個男人,已經有了四次婚姻,還不排除會有第五次,這本身就不正常。
要不是當初瑪麗安娜因父母相繼辭世導致孤苦無依,大概就不會這麼輕率地與丈夫結婚,一味迷戀奧斯丁的外在魅力。
書中這樣描寫奧斯丁:在研究中心,披著公眾人物的外衣,奧斯丁必須以溫暖、親和的方式細心周到地對待很多人。除此,奧斯丁社交廣泛,熱情善辯,擅長廚藝。
本來,這應該是一位底層灰姑娘愛上王子般的大叔,婚後過著幸福生活的現實版童話。可是,婚後幾周,一切都變了。
即使瑪麗安娜不介意丈夫的前三次婚史,處處小心謹慎,也無法成為這個家庭的女主人。因為在奧斯丁的心中,凡事都是「我的」而非「我們的」,所以愛著丈夫並渴望得到愛的回報的瑪麗安娜永遠被排斥在外。
三
伊內斯與霍爾騰薩的到訪驗證了瑪麗安娜所有的不安,種種跡象表明奧斯丁是披著華麗人皮的惡狼,彷彿他有一雙邪惡的眼睛,被他盯上的女人必遭厄運。
每任妻子,不過是奧斯丁的獵物,一旦到手,新鮮勁過了,他就會用其獨特的冷漠,毀掉其身心,逐出家門,不負任何責任。
奧斯丁扮演的社會角色非常成功,在外面魅力四射,在家中卻是那樣自私和冷漠,自我高於一切。功利社會造就了他的人格分裂。
伊內斯的警告無法改變瑪麗安娜的命運,最終瑪麗安娜也走向了自我毀滅。
女人,依附於男人,註定不幸;女人,讓男人拯救自己,必然成空。
其實,在感情方面,無論女人還是男人,都要記住:悲傷時,不要急於投入主動送來的溫暖懷抱;脆弱時,不要尋求外人的臂膀去試圖終身依靠。
每個人,都要在物質和精神層面有所獨立;每個人,都要懂得在風雨坎坷中拯救自己。這才是獲得人生幸福的正道。
否則,一個人就會被激情和慾望沖昏了頭腦,迷戀上所謂愛情的美麗外表,卻忽略了隱藏其中的邪惡眼睛,自投羅網,陷入困境。
四
第二篇小說名為《咫尺之時 隨時 永遠》。這是一個純真少女邂逅了一位富有個性的男孩,交上人生第一個男朋友的青春故事。
十六歲的青春,彷彿最美的花季,無比美妙。少男少女的邂逅,本身就充滿詩情畫意。
女孩在圖書館發現鄰桌的男孩在盯著自己微笑,不由被那溫柔而親切的笑容打動,惹得春心蕩漾。
類似一見鍾情的情愫由此萌生。女孩的心就這麼輕易地被男孩的網捕獲。青春期的孩子,充滿了對愛情的想像,很容易陶醉於朦朧的感覺。
何況,這個男孩儀錶堂堂,笑容親切。當他設法接近這女孩時,女孩毫無防範之意。
男孩會主動找她,不停詢問她的相關事宜,後來還主動去她家,甚至用瀟洒的言談舉止征服了女孩的媽媽。只有女孩的姐姐在質疑,可女孩卻認為姐姐是妒忌她。
女孩對於男孩的家庭和背景簡直一無所知,這就是問題所在。那男孩說他們是另一世的靈魂伴侶,因此他不會放手離去。
直到有一天,這男孩脅迫女孩跟他一起走卻沒有成功之後,出車禍死去,一切才真相大白。
五
那個男孩,雖然學業優秀,但是他不僅有抑鬱症,不僅有自殺傾向,而且在十四歲時殺死了他的親妹妹,曾經服刑七年。
男孩一直在接受治療,為了他的大好前程,他的父母帶他移居此地,在這裡,沒有人了解他的過去,可以有個新的開始。
有顆惡毒靈魂的人,很難改過自新。那難度,來自於無法改變的陰暗心理。女孩,僥倖逃過了一劫,生活卻從此陷入恐懼。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不要以為青春期的邂逅,只有詩情畫意;不要以為儀錶堂堂的人,都有一顆與外表相匹配的心;不要以為浪漫的愛情,總是懵懵懂懂神神秘秘。
有些偶遇,是人為設計;有些巧合,是單方製造。天真的人,總會被富有心機的人蒙蔽;純情的人,容易被心理複雜的人算計。
不要隨便愛上哪個人,尤其是當這個人的確來路不明;不要隨便相信哪個人,尤其當這個人過於主動地來親近你;更不要,被事物的美麗外表所迷惑,與人交往的原則永遠是「聽其言,觀其行」!
六
小說,即使情節荒誕,即使人物奇特,也都源自於現實生活。小說中的人物,多多少少會折射出現實人生的某些影子。
因此,讀的小說多了,就彷彿經歷了各各不同的人生,同樣可以增長閱歷。
還在上小學的女兒能夠把《邪惡的眼睛》一書中的故事讀下去,得益於作者和譯者的文筆簡潔明快,毫不晦澀。
有趣的是,明明是充滿意識流的小說,我卻讀出了現實主義。這大概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吧。
無論是孤苦女性戀大叔的失敗,還是純真少女墜情網的危險,都說明了有些人在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邪惡的內心,表裡無法統一。
是什麼造成了一些人在外面道貌岸然,回到家卻換了醜惡的嘴臉?是什麼使得一些人心態扭曲,卻還如正常人一樣與人交際?這都是很現實的社會問題。
只能告誡年輕的人們:人生在世,情須深摯,愛要真誠。所有的情愛都應建立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值得你託付終身的人,必須表裡如一。
(本文寫於2017年7月24日,首發於公眾號「高英的南山家園」,原題目為《假如在美好的外表下,有雙邪惡的眼睛》,使用筆名若英繽紛)
推薦閱讀:
※譚晶的作品有哪些?
※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阿爾都塞談馬克思(一)
※《送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星海之間,你我的距離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