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長笛學派:演奏法式浪漫
來自專欄笑顏長笛博物館
????
?不說再見 歡迎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給您更好的 體驗?
Suis-moiHans Zimmer - Le Petit Prince (Bande originale du film)
6月27日 第十五屆法國????電影展
看了很多經典橋段及影片
無意間 被法國電影魅力 所吸引
最近沉迷 法式浪漫
法國????長笛學派
End TitlesDavid Newman - 1985 at the Movies
電影《Agnes of god》 法國作曲家:喬治·德勒呂
法國長笛學派已經走過了將近三個世紀,在長笛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卓越貢獻,並且在當今長笛演奏界仍處於尖端地位。
法國長笛學派不僅在歐洲發展,傳承該學派的演奏家也影響了世界各國長笛演奏的發展。法國長笛學派在美國產生影響始於二十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莫伊斯(Moyse)移居到了美國,把法國長笛演奏風格帶到了美國,並建立了Malboro音樂學院和音樂節,長期從事著長笛演奏和長笛教學。法國風格傳入美國,自然也滲透到了英國。二十世紀早期,法國長笛大師路易斯?福樂萊(Louis Fleury)、高貝爾 (Phillippe Gaubert)和樂洛瓦(Rene LeRoy)的英國巡遊演出,受到廣泛的認可。(↓點擊音頻)
Vocalise-étude en forme de habanera, M. 51 (Arr. L. Fleury for Flute & Piano)Duo Mattick Huth - Debussy et ses amis
Louis Fleury↑
Phillippe Gaubert, Fantaisie: VifRuth Kasckow - French Impressions for Flute
Phillippe Gaubert↑
法國長笛學派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逐漸影響到了亞洲。通過大師們的錄音資料和現場演出,亞洲的聽眾為法國長笛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從而越來越多的亞洲學生來到了法國學習。法國人不但在長笛製作上帶來了技術上的革新,創作了大批優秀的作品,誕生了獨特的演奏學派和著名演奏家。另外,法國學派標準的曲目,以及一套教學材料。所有這些不可或缺的因素,造就了法國長笛學派的輝煌。通過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的演奏者將其發揚,法國長笛學派不僅影響了歐洲大陸的長笛演奏風格和藝術追求,引領了現當代長笛演奏發展的趨向。
塔法耐爾長笛迷娘幻想曲Taffanel-Mignon伊麗莎白
慢慢巴黎人才輩出,各國長笛音樂家齊聚法國,終於形成了一個影響全世界的長笛學派,並從基礎技藝、音色概念、演奏姿勢等等都獨特法國的情懷。
法國長笛學派「任何技術都是為音樂服務的,沒有音樂,所有的技術都沒有任何的價值。」
演奏姿勢
長笛手 放鬆才是最好的狀態(←點擊閱讀)
任何一位法國學派的大師演奏狀態和姿勢都一定是放鬆。大師們的演奏看起來莊嚴、靜止而優美,是充滿力量和自信的演奏。他們總是能將音樂的感覺與最自然的身體狀態結合在一起。大師也正是通過音樂來展示他們自然的演奏狀態的。
在法國長笛學派的理論中,要求運用最自然的身體狀態來演奏,將音樂呼吸與橫膈膜支持和自然的身體姿勢結合起來。自然的演奏狀態,這種理念,不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放鬆,而是一種能夠激發演奏者身體內在潛能的方法。法國長笛學派的演奏家決不會浪費精力在為演奏音樂而作出浮誇的姿勢上面。他們總是追隨作曲家的意圖和音樂的本質來詮釋音樂,並不是那些無意義的誇張的動作。
在演奏中,調動軀幹、雙腳、雙腿、橫膈膜、雙臂,以及手指——所有的身體部位——是需要有體力支持的。力量自然地從身體內部流淌出來,並為這些器官的工作予以支持。手指越來越強壯,隨著演奏者自己的意願不斷的運動。柔韌的關節和肌肉在變得逐漸強壯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緊張感。
法國長笛學派中對於演奏姿勢的要求,也正是通過合理的姿勢,而是整個身體成為演奏的一部分,能更好地運用整個身體的能量。法國長笛學派「總是通過音樂向我們傳達著最佳的演奏姿勢。」
音樂呼吸
長笛手 氣息是聲音之源(←點擊閱讀)
其實法國長笛學派中對於呼吸的理解通過朗帕爾的一段話就可以做出準確的回答。他說:「我只是張開嘴,就像我平時說話時呼吸一樣。演奏時呼吸也要像平時講話一般,當你講話的時候,只需要張開嘴,然後自然地吸氣。能做到這點就足夠了。絕對不需要大喘氣,在演奏時的呼吸也是同樣的道理。」
掌握正確的呼吸對於吹奏管樂器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法國長笛學派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朗帕爾著重強調要帶有感情和音樂表現力地呼吸來在演奏中營造氣氛和創造如戲劇般的角色。呼吸的控制與表現實際上也是演奏者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途徑。
試著回憶那些生命中痛苦和快樂的時刻,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在不同心情下不同的呼吸。多體會高興的時候、傷心的時候、緊張或是心情放鬆的感覺,會發現原來僅依靠記憶就可以使呼吸改變得如此多樣。所以只要能夠控制好呼吸,就是有生命的、充滿活力的。呼吸對於一個人來講,是最為自然而又最為重要的。同樣地,演奏者在呼吸的過程中給音樂本身也賦予了生命的意義。在法國長笛學派的理論中,樂句的劃分、聲音的固定性以及聲音的藝術性都離不開演奏的呼吸技巧。法國長笛學派中的呼吸,更多的是一種完成作品的技巧,不是刻板的一種或是幾種呼和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為作品服務,為音樂服務。
經常有這樣的困惑,就是在演奏的過程中經常有一些地方,明明可以吹奏更多的音符,或者說是完成更長的句子,但是,必須在某些地方換氣。在朗帕爾的大師課上,一個學生演奏了莫扎特D大調協奏曲。朗帕爾問這個人他為什麼沒有在氣口換氣,這個年輕人自豪地說:「我不需要在這裡換氣」。然後朗帕爾非常吃驚地說:「是的,但是如果你不這樣換氣的話,就沒有能力去演奏一個非常燦爛輝煌的結束,音樂彷彿就在此停下來了!」朗帕爾的意思是,其實在聲音被演奏出來之前真正的音樂已經產生了。在演奏作品的時候,注意力要放在音符之後的音樂上,不能只去注意音符而忽略真正的音樂,而呼吸,也就是音樂呼吸,正是把音符變為音樂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呼吸,在這裡不只是簡單的呼和吸,而是對於音樂的分句,使音符變得有條理。作品的演奏有著嚴謹的分句,分句的好壞也是一般演奏者與演奏家之間本質的區別。甚至可以這樣說,一般演奏者和好的演奏家之間的區別,呼吸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對於法國長笛學派的演奏家們來說,體現完美分句和技術的關鍵就是呼吸。要精神始終集中,將每一個呼吸都做得有表現力。而一個樂句的質量就取決於其開始時的呼吸。呼吸時要非常簡單、輕鬆、圓潤、甜美。法國長笛學派「除了有感情的富於表現力的呼吸,演奏者還應該充滿自己的想像。」
在伊貝爾ibert的長笛協奏曲上(↓點擊音頻),剛開始的呼吸,一下就要把人處於興奮的狀態,吸氣時,一定是急促的,大量的呼吸,可以想像一下,慢吞吞的呼吸怎麼去演奏快板樂章。而在慢板樂章,像演奏伊貝爾協奏曲的第一樂章的呼吸,怎麼又能給慢樂章一個舒緩的意境呢。
Ibert: 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 - 1. AllegroTimothy Hutchins - Ibert: Escales/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Hommage à Mozart/Suite
Ibert: 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 - 2. AndanteTimothy Hutchins - Ibert: Escales/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Hommage à Mozart/Suite
Ibert: 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 - 3. Allegro scherzandoTimothy Hutchins - Ibert: Escales/Concerto for Flute & Orchestra/Hommage à Mozart/Suite
音質(音色)
長笛手 音色是物質 而藝術是精神(←點擊閱讀)
音色對於每一種樂器來講,這都是極其重要的,長笛也不例外。法國長笛學派中的大師們,也都是窮其一身追求著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音質。
在追求完美音質的過程中,只有更好的音質,而不會有最好的音質。完美的音質沒有特定的標準,就如同每個人講話的聲音,正是因為都有不同,聲音才顯得精彩,長笛音質也一樣,閉著眼睛能夠區分朗帕爾和高爾威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聲音有著自己獨特的標誌。每個人追求的,其實都是自己心中完美的聲音。藝術的美就體現在這裡,每個演奏家在藝術表演的過程中,對此從不同角度都進行過各自的探索。
現在所說的法國長笛學派中所說的音質,並不是每個人心中完美的音質,而是有相似的方面。具體來講,可以莫伊斯macel moyse音色練習中所講的三點為範例:1、三個八度的統一;2、低音的靈活性;3、音的飽滿度。在法國長笛學派看來,正確的聲音一定是符合上述三點的。
阿蘭·馬利翁曾經在指導學生進行音色練習的時候說:「吹一個音之前,先唱出來這個音,每一次吹這個音,都要想像自己在唱這個音。練習音色的時候,選幾段自己非常喜歡的旋律,每次吹奏的時候想像自己在唱這些旋律。想像自己站在卡內基音樂廳里,吹出來的每一個音,要填滿整個音樂廳,要傳到任何一個觀眾的耳朵里。」
法國長笛學派中對於聲音的理解,有點如同雕塑家對於作品的理解。就如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所說的:「完美的作品其實就在大理石中,我所要做的只不過是把它提煉出來。」長笛的音色就和大理石中的雕塑一樣,它已經存在於長笛之中了,只是需要把聲音從長笛中拉出來。
最難做到的是三個八度的統一性,最好吹得一個八度是中音。在演奏低音的時候,嘴是壓力最小的時候。想保持三個八度的統一性,就必須先保持三個八度嘴的壓力基本一致。往往的誤區在於越到高音嘴的壓力越大,影響音高變化的是氣的壓力而不是嘴的壓力。而到高音區時,嘴沒有壓力就會吹不響,困難就在這裡。要在高音保持聲音的寬鬆度,又要嘴的壓力小,就需要更多的氣來支持,這時,又需要嘴和氣有一個完美的平衡。筆者的方法是在任何一個音區,演奏任何一個音的時候都想著如同低音D一樣的狀態,感覺不是在吹氣,是在哈氣。可以想像,如果是哈氣,口腔是打開的。經常在大師課上聽到要象唱「啊」一樣。如果是哈氣,口腔自然會象唱「啊」一樣打開,也正是最自然的吹奏狀態,口腔是圓的,吹出來的聲音也一定是圓的。到中音,到高音只是哈出更多的氣就可以基本做到三個八度的音色統一了。
吐音
吐音的奧秘(←點擊閱讀)
法國長笛學派中對於吐音的分類非常嚴格,每一種吐音都有特定的用法,每一種吐音又有不同的練習方法。- 氣吐 與其說這是一種吐音的方式不如說這是一種練習的方法。開始練習不要加吐音發出HU 和HA兩個音節。聲音是來自於橫膈膜的,真正的衝擊和支持來自於橫膈膜。像一個歌手一樣用橫膈膜發音HA,Ha並不沉重。讓這個音發的短小、輕巧,就像一個弦樂演奏者在演奏撥弦時一樣。在你喜歡的音區發出一個特別清晰的聲音。速度在這裡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僅僅是質量。這樣的練習是整個吐音練習的基礎,橫膈膜支撐和衝擊是吐音音色的最主要的環節。
- 雙吐中的ku 和練氣吐一樣的狀態,只是發出ku的音,要知道,在雙吐中如果沒有氣的支持,光靠肌肉發出ku的音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人會聽得到ku這個音。在吐音的練習中,始終要保持聲音的乾淨獨立,練ku也不例外。
- 單吐
單吐的特殊處理是法國長笛學派的吐音與別的學派最大的區別之處。我們總是在感嘆大師的吐音是多麼乾淨,有顆粒感。其實這不能僅僅歸結為大師過人的天賦和超強的舌頭運動機能,實際上是跟大師們練習單吐的方法有關係的。法語中的tu的發音是舌頭在牙齒中間,把氣流堵在兩片嘴唇之間,發tu的時候舌頭試圖然會收,氣從嘴之間衝出,形成吐音。可以想像,這樣的發音,tu發的比從上牙床打出的tu發得更加直接,吐音就會更加清晰,顆粒感就會更強,這是語言上的差別造成的技術上的差別,法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法國長笛學派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彷彿法國人一出生就有吹長笛的天賦,但是這個天賦我們也是可以學習到的。這種單吐最實際的一個應用方式就是每個音的音頭,這樣可以使音頭更加清晰、直接,也可以很好的控制音頭的強弱。音頭的好壞又直接決定一個音的好壞。在很高的音區,如果要作很輕很清楚的音頭,這種法國式的吐音一定能發揮特別好的效果。
- 雙吐 如果在練好橫膈膜支撐的ku後,雙吐的問題集中在速度上,還是要強調在練習中好的音色。為了使舌頭放鬆,可以把tuku變成tiki、toko、taka等。練習雙吐的時候,可以用《如歌與急板》中的快板樂章練習。
- 三吐 練習控制吐音的肌肉, 三吐是最好的選擇。三吐要發tukutu。練習三吐,需要的是超出一般吐音練習的耐力,想想自己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每天的任務就是跑更長的距離。練習三吐每天的任務就是可以堅持的時間更長吹得更快。總有一天,可以解決所有出現在作品中的三吐問題。比如梅爾卡丹特的協奏曲的第三樂章(↓點擊音頻)。還是要保持好的聲音,為了使舌頭放鬆,可以把三吐變為DaGoDu,DooGooDa進行練習。
Flute Concerto In E Minor - RondoSaverio Mercadante - 100 Flute Classics
手指的靈活性
長笛手 音階練習是偉大的魔術師(←點擊閱讀)
法國長笛學派的演奏家們彷彿天生具有強大的演奏機能,手指問題似乎在他們眼裡根本不是問題。但其實他們還是通過了嚴格的訓練,才能有在長笛上無所不能的靈活的手指。
最重要的練習就是音階練習。從二十四個大小調一直到半音、全音、分解三和弦、分解減七和弦這些音階都是法國長笛學派的重要技術訓練。作品無非是音階接著音階,吹好音階就是練好了一切作品的基礎。
增強手指靈活性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大量練習高難度的練習曲,手指的靈活性也許是長笛技術中最好解決的問題了。
文章結束
謝謝您的閱讀
歡樂的 幽默的長笛與大提琴: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法國長笛學派的成果,之所以取得這麼偉大的成就,是與它影響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長笛的發展分不開的。法國的大師們把優美理想的音質帶到了世界每一個角落。
詩歌「首先是音樂」,其次則是「明朗與朦朧的結合」。
——魏爾侖(象徵派理輪宣言)
*
謝謝收看
親愛的讀者 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關注賬號賜予我力量!
http://weixin.qq.com/r/YjheRrvE4_acrf8l921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卡林巴為什麼叫卡林巴琴?原因?
※吉他基礎之熟悉指板
※如果你身邊有玩這7種樂器的人,一定要抱緊大腿和他做朋友啊!
※關於琵琶的左、右手配合演奏技巧
※什麼才是樂器學習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