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讀書心得&內容摘錄
來自專欄心理-筆記本6 人贊了文章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2011年度十大好書
新書上市,連續20多周蟬聯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過7個月,橫掃全球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穩居亞馬遜總榜前50名
《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衛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商業周刊》、《華盛頓郵報》、等國外權威媒體,《三聯生活周刊》、《商學院》、《東方早報》等國內知名媒體爭相報道,國內外讀者好評如潮
人們以為我們能駕馭自己的思想。但事實上,我們的行為常常受到許多無法看見的因素所影響。我們雖然身處生活這場遊戲之中,但對遊戲的機制卻不理解,偏見常常導致我們追求錯誤的東西。我們的感知和記憶並不可靠,對於自己心理狀態的感知和記憶尤其不可靠。
關於人類自身還有許多未知之謎,對於自己,我們了解得其實不多。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們認識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點。卡尼曼對於人類思考和選擇的理解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作為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學家,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詮釋了風險,重新闡釋了幸福和財富的關係,寫就了這部傑作。如果你今年只能讀一本書,就讀這一本吧。
這本書是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基石,同時,也是經濟學與心理學的偉大聯姻!
◆作者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緻盎然的思想家。作為一名心理學家,他因其與阿莫斯?特沃斯基在決策制定上的研究而榮獲了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下面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文?平克對他及《思考,快與慢》的評價:
「丹尼爾?卡尼曼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也必然是現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他在揭示人類思維的顯著特徵方面很有天賦,多數研究成果成為了經典的教材和引用頻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動的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思考,快與慢》的問世是個重磅事件。」
◆目錄
略
◆讀書心得
毋庸置疑,看完這本書以後,明白了作者得到諾貝爾獎的確實至名歸,我不知道像作者這種跨專業的拿到諾貝爾獎的獲獎者,歷史上能有幾位,但我想,應該不會多。因為你很難想像一個搞數學的人可以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搞藝術的人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這位搞心理學的人的確拿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他研究的課題,說白了,就是攻擊經濟學大廈的根基部分……「理性人假設」
經濟學與心理學這兩門學科在根基與學術假定上,是有排斥的,經濟學首先要假定人是「理性的」,而心理學卻要假定人會受到很多心理問題影響,所以是「非理性的」,這就造成了這兩門學科相互看不過眼,經濟學覺得心理學沒有實用價值,而心理學則認為經濟學是在理想上面的海市蜃樓……
而今天,作者丹尼爾?卡尼曼卻成為這兩門學科的調停者與紅娘,而二者的「摒棄前嫌、強強聯手」將給人類探索自己及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指引,我們可以將他們共同的結晶稱作:「實用心理學,也可以叫做行為經濟學」,在這個廣闊而又神秘的領域,蘊藏這人類智慧與財富的無窮寶藏,這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通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僅將增進對自身心靈、思考、習慣、潛意識、心理誤區等了解,明白我們常常會怎麼樣?為什麼會這麼樣?這麼樣的後果是什麼?更應該再進一步的追問,我們以後應該怎麼避免誤區、做出更合理與睿智的判斷與選擇,所謂:知己而改之、而防之!
書中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通過2個系統不同的運作模式,通過實例,介紹、解釋與講解各種心理現象的規律與本質,讀完這本書以後,基本可以做到理解,至於清晰記憶與實踐運用,則需要更加把油才行,畢竟,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這麼好的書也就等於白讀了。
最後,吐槽一下這本書略顯啰嗦,一個概念反覆出現不說,多次解釋就有些多餘了,還有很多作者的「心路歷程」的講述,個人覺得並沒有太多必要,畢竟,更多數人是來學習內容而不是聽個人故事的。
另外一個吐槽點就是翻譯,本來一本親和力很強的書,被翻譯得晦澀生硬,希望能有新的翻譯版本出現。
除此之外,這本無論作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書、集大成者的心理學實用書、行為經濟學的奠基教科書、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工具書,都是史實級的!
◆名言摘抄
◎「我們在體味人生時,用了兩種自我:一種為經驗自我,這種自我活在當下,洞察此刻。另一種則是記憶自我,他負責記錄生活,抒寫生活故事。兩者截然不同,對它們的混淆導致我們不懂快樂。」
◎生活就像點菜,飢餓時菜會點得特別多,但吃一陣就會意識到浪費;如果慢條斯理地盤算怎麼點菜,別人已經要吃完了。這就是決策的複雜性。本書會幫助你真理解這一切。
◎「丹尼爾·卡尼曼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當然也是至今仍健在的最重要、最優秀的心理學家。他有著獨特的天賦,可以揭示人類思想的許多顯著特徵,其中很多特徵已經成為教材中的經典內容,成了我們傳統觀念的一部分。他的工作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和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研究的新局面,其中行為經濟學這一領域是丹尼爾與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開闢的。本書的面世是一件大事。」
◎人們把相似度當成一種簡單的啟發手段(簡單地說就是經驗法則)來作艱難的判斷。對這種啟發性手段的依賴必然會造成其預測帶有成見(系統性失誤)。
◎關於人性, 20世紀 70年代的社會科學家廣泛接納了兩種觀點。第一,人大體而言都是理性的,其想法通常也是合理的。第二,恐懼、喜愛和憎恨這樣的情感能夠為人們失去理智的大部分情形作出解釋。我們這篇文章雖然沒有直接討論上述觀點,卻是對這兩種觀點的挑戰。我們記錄下正常人思考時出現的系統性失誤,認為這些失誤是由認知機制的構造造成的,並非由情感引起的思想腐化導致的。
◎人們是根據從記憶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來估測事情的重要程度的,而這往往也與媒體報道的廣泛程度有關。
◎這就是直覺啟發法的核心觀點:當面對難題時,我們往往會對相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回答,卻忽略了自己已經置換了原始問題這個事實。
◎有時,我們無法自然地憑直覺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論是專業的解決方法還是啟發式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想要找到一種更慢、更嚴謹、需要投入更多腦力的思考形式,這就是本書中提到的慢思考。快思考既包括直覺思維的不同形式,比如專家式的和啟發式的,也包括感覺和記憶等所有無意識的大腦活動,這些活動會讓你知道桌上有盞檯燈或者想起俄羅斯首都的名字來。
◎痛苦的那段體驗會留下更深刻的記憶。所以,此後當人們選擇要回想哪段經歷時,他們自然會受記憶自我的引導,將其自身(即經驗自我)處於不必要的痛苦中。
◎·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系統
◎我們在審視自己時,往往更容易採用系統2,認為自己頭腦清醒,富有邏輯,抱有信仰,善作抉擇,能夠決定自己想要什麼和該做些什麼。儘管系統2的運行體現在行動中,但自主運行的系統1才是本書的重點。
◎「注意力要集中」,這個耳熟能詳的短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將原本應分配給某些活動的注意力分散開來,如果分散掉的注意力有限,還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想透支你的注意力,將其過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結果就會失敗。
◎我們會忽視顯而易見的事,也會忽視自己屏蔽了這些事的事實。
◎我們也清楚,如果看書時老是重讀不知所云的內容,這就說明我們在強迫自己去讀一本無聊的書。
◎系統2的眾多任務中就包括抑制系統1產生的這些衝動。換句話說,系統2負責人們的自我控制。
◎可以通過攝像機真實的記錄發現,你的瞳孔大小會隨著你的努力程度而變化。
◎然而,是否能夠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並不是一般智力的衡量標準。要想預測空中交通指揮員和以色列空軍飛行員的表現,衡量他們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比讓他們作智力測試更為有效。時間制約是人們付出努力的另一個
◎有人曾觀察並記錄我寫作的一個小時內查收電子郵件或打開冰箱的次數,這可以說明我想要逃離寫作的慾望,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的自我控制力完全達不到工作的要求。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對這種無須作出努力的狀態的研究比別人都多,他將這種狀態命名為心流,而且此名稱已成為一個心理學術語了。體驗過心流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將大腦注意力毫不費力地集中起來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使人忘卻時間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問題」,他們對這種狀態所帶來的愉悅感的描述非常吸引人,米哈里稱之為「最優體驗」。
◎有幾項心理研究表明,人若既有認知任務在手又同時受到誘惑的影響,就容易屈從於誘惑。
◎早起的人的自我控制力會在晚上受到影響,而夜貓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則會在早晨受到影響。
◎結論非常明顯: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換種說法就是,控制思想和行為是系統2的任務之一。
◎鮑邁斯特的小組屢次發現,刻意掌控意志和進行自我控制很辛苦。如果你必須強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時這件事又面臨一個新的挑戰,你就會很不情願或是根本無法進行自我控制。這種現象被命名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
◎在幾次實驗中,如果受試者有強大的動力抑制自我損耗的影響,他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相反,如果你必須在執行某項任務的過程中以短時記憶記下6個數字,此時即使不斷努力也是行不通的。自我損耗和認知投入並非同一種思維狀態。
◎結果是喝了含有代糖飲料的人出現了損耗現象,而喝了含有葡萄糖飲料的人卻沒有。在大腦中儲存一定量的糖,可使自己表現得不那麼糟糕。
◎聰明的人在大多數事情上的表述上比其他人表述得更好。聰明不僅是指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記憶中搜尋相關信息和在必要時調動注意力的能力。
◎系統1是衝動、憑直覺的;而系統2則具備推理能力,它很謹慎,但對一些人而言,這個系統也是懶惰的。
◎在1748年出版的《人類理解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Understanding)一書中,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將聯想的原則縮減為三個:相似性、時空相接以及因果關係。自休謨時代以後,我們對聯想的定義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他的三原則仍可作為定義所有聯想的基礎。
◎拿支鉛筆放在齒間幾秒鐘,有橡皮的一端指向右邊,筆尖指向左邊。然後拿起筆來,咬住有橡皮的那一端,筆尖指向你的正前方。也許你並未意識到上述活動中有一個動作讓你的眉毛皺了起來,而另一個動作卻讓你的臉上有了微笑。有人曾經讓一些大學生給蓋瑞·拉爾森(Gary Larson)的漫畫《月亮背面》(The Far Side)評定幽默等級,同時要求他們在評級時咬一支筆。那些「微笑著的」學生(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微笑)對這本漫畫書幽默程度的評價比那些「皺著眉的」學生高得多。在另一項實驗中,那些皺眉的人(眉頭緊皺)在看到飢餓的兒童、爭論不休的人以及事故現場等令人不舒服的圖片時,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烈的情感反應。
◎示例—啟動效應「這些人都穿著刻板的制服,看到他們時我們的大腦中是不會有什麼創造性想法的。」 「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能否對它有個清晰的認識多半要看你的大腦的工作方式。」「他們的作用就是發現問題,而他們也的確發現了很多問題。」 「系統1編了一個故事,而系統2也相信了這個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種體驗。」 「我讓自己微笑,這樣做我也的確感覺好多了!」
◎當你感到緊張時,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會對手頭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感覺局促,較少犯錯,但你的直覺和創造相較平時會下降。
◎想讓人們相信謬誤有個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斷重複,因為人們很難對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區別。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否值得信賴、是否聰明睿智,那麼說話時就言簡意賅吧,能用簡單句的時候就別用複雜句。
◎示例——認知放鬆「不要只是因為字體不清楚就否定他們的商務計劃。」 「我們一定願意相信這個觀點,因為總有人這樣想,但還是三思而後行吧。」 「熟悉了,就會喜歡,這就是一種曝光效應。」「我今天心情很好,我的系統2也比平時懶惰,我得格外小心了。」
◎曝光效應,又稱多看效應、(簡單、單純)暴露效應、(純粹)接觸效應等,是指個體接觸一個刺激的次數越頻繁,個體對該刺激就越喜歡的
◎事實上,所有的標題都要滿足我們對邏輯連貫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會帶來一些後果,而這些後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對其作出解釋。
◎再次說明一下,我們生來就長於意向性歸因:一歲以下的嬰兒能辨別欺凌弱小的人和受害者;不管他們去抓什麼東西,都知道要走最近的那條路。
◎「我們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知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才可能對沒有靈魂的身體和沒有身體的靈魂進行想像」。我們註定能夠感知得到的這兩種因果關係模式使我們能夠很自然地接受眾多宗教中都存在的兩個主要信念:無形的神是物質世界所有現象的最終原因,而不死的靈魂只是在我們活著時暫時控制我們的軀體,我們死後,靈魂也將離開軀體。
◎有系統2參與時,我們幾乎會相信所有事情。因為系統1不僅好騙,還容易產生偏見,而儘管系統2掌管懷疑和不信任的大權,但是它有時很忙,不忙時也很懶惰,總會擅離職守。
◎系統1可以通過很多比現實更簡單卻更連貫的方式來表現這個世界,光環效應就是其中一種。
◎系統1基本上對於引起印象和直覺的信息的質量和數量都不敏感。
◎一個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後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的確,你常會發現:知道得很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進連貫的思維模式中。
◎隨著人類進化不斷完善,系統1可以對生物體生存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提供一個連續的評估,這些問題包括:事情進展得怎麼樣了?我們面臨的是威脅還是機遇?一切都正常嗎?我應該是前進還是退避呢?
◎他認為我們生來就具有判斷的能力,只需瞥一眼陌生人的臉,就能對這個人的兩點重要事實作出判斷:他有多強勢(因此存在潛在的威脅性);這個人有多可信(不管他的用意可能是友好的還是充滿敵意的)。臉型為判斷提供了許多暗示:方下巴就是強勢的信號。面部表情(微笑或皺眉)是對陌生人意圖的判斷提示,方下巴加上癟嘴唇也許就預示著有麻煩了。看臉形的精確性不是很高:圓下巴並不代表溫順,笑容(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可以偽裝的。不過,即使對陌生人作出判斷的能力不高,具備這種能力也是我們的生存優勢。
◎「目標問題」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評估。「啟發式問題」就是你繞開原來的問題去回答的那個更簡單的問題。
◎目標問題啟發式問題你願意為拯救瀕危物種捐多少錢? 你這些天對生活滿意嗎? 今後6個月里總統受歡迎的程度如何? 欺騙老人的理財顧問應受到何種懲罰?這位競選總統的女士能在政治道路上走多遠? 啟發式問題 想到垂死的海豚時,我的情緒波動有多大? 我現在的心情如何? 總統現在有多受歡迎? 想到金融騙子,我會有多生氣?這位女士看上去像是個政治贏家嗎? 思維的發散性可以使懶惰的系統2擺脫很多繁重的工作,快速找到難題的答案。「啟發式問題」相對於「目標問題」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並作出回答。你對海豚和金融騙子的感覺,你現在的心情,你對自己看好的競選人政治能力的印象,或者總統現在的立場等,都會立即呈現在你的腦海中。啟發式問題給每個有難度的目標問題都準備了一個現成的答案。
◎一些德國學生作過的一項調查堪稱替代研究的最佳案例之一。這些年輕人完成的調查包括下面兩個問題: 你最近覺得幸福嗎? 你上個月有多少次約會? 實驗人員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的關聯度很感興趣。那些回答自己有很多次約會的學生會比那些約會次數少的人更幸福嗎?令人吃驚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兩個答案的關聯度幾乎為零。顯然,學生在評價自己的幸福感時,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約會。另一組學生也看到了這兩個問題,但次序正好相反: 你上個月有多少次約會? 你最近覺得幸福嗎?這一次的結果完全不同。在這種順序下,約會次數和幸福感之間的相關度能達到心理測試的最高水平。
◎滿足感在特殊情況下影響了關於幸福感的表達。任何影響人心情的重要情感問題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果。眼見即為事實。當人們評估自己的幸福感時,他們思維狀態的作用就顯得非常突出。
◎系統2似乎總是處於最高決策地位,並有能力抵制系統1的建議,它能使事情放緩,開始進行邏輯分析。自我批評是系統2的功能之一。但在態度方面,系統2更像是系統1各種情感的讚許者而非批評者,也可以說是其各種情感的轉讓者而非實施者。它搜尋的信息和論據多半局限於與已有看法一致的信息,並不著意對其進行調查審核。積極且追求連貫的系統1為要求不高的系統2提供了各種解決方案。
◎系統1的特點 ·生成印象、感覺和傾向;當系統2支持這些行為時,它們就會成為信仰、態度和意圖。 ·自主且快速運行,只需付出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沒有自主控制的感覺。·當發現(搜尋)特殊形式時,能接受系統2編控來調動注意力。 ·在接受了一定的訓練後,能夠做出熟練的回應,產生直覺。·為聯想記憶激發出來的各種想法創造連貫形式。 ·將認知放鬆感和真理錯覺、愉快的感覺以及放鬆的警惕感聯繫起來。 ·區分常態中令人驚奇之事。。推斷原因和意圖。。忽略歧義,按捺住心中的疑問。·誇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環效應)。 ·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證據上,忽略不存在的證據(眼見即為事實)。 ·作一些基本估測。通過常態和原型來表現集合,但不要將兩者看成一個整體。·通過測量確定不同程度對應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真正去計算,而不是空想(思維的發散性)。 ·有時用簡單點的問題替代難題(啟發法)。 ·對變化的感知比對形態的感知更敏銳(前景理論)。* ·對可能性作出過高估計。* ·對數量越來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學)。* ·對損失的反應比獲得更強烈(損失厭惡)。* ·嚴密設計決策問題,分別進行討論。
◎系統1非常擅長一種思維模式—自動且毫不費力地識別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即使有時這種關係根本就不存在,
◎你會發現鄉村地區的樣本要比其他地區的少。如同傑克和吉爾所做的那個遊戲一樣,極端的結果(非常高或非常低的癌症發病率)容易出現在人口稀少的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
◎·即使是現在,想要確定下面兩個陳述句所說的完全是一回事,你也要費些腦力:(1)大樣本比小樣本更精確。 (2)小樣本比大樣本產生極端結果的概率大。
◎統計學家威廉·費勒(William Feller)的闡述,他說,人們很容易在根本沒有模式的情況下創建模式。「二戰」期間,火箭彈在倫敦密集地轟炸。人們普遍相信爆炸不可能是隨機的,因為地圖顯示,爆炸點在各地的分布有明顯區別。一些人猜測沒有被炸的地點住有德國的間諜。一份嚴謹的統計分析顯示,爆炸點的分布是隨機程序的一個典型代表,同樣也是令人產生它並不是隨機的這一強烈印象的典型代表。費勒評論道:「在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看來,這一連串轟炸行動就好像具有某種規律或趨勢了。
◎對上千個投籃動作的分析結果卻十分令人失望:在職業籃球比賽中,無論球是從球場上投出還是從罰球線投出的,根本沒有「投籃順手」這回事。當然,一些球員會比其他球員投籃更准,但進球與投籃未中都只是隨機的。「投籃順手」完全只是旁人所見,而且他們太快作出評判了,以至於感知不到隨機事件中的順序和因果關係。「投籃順手」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認知錯覺。
◎·誇大對小樣本的信任只是眾多錯覺中的一種—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們會更加註重信息本身的內容,其結果就是我們會將周圍的世界變得比數據所能證明的更加簡單和統一。在想像的世界中過早下結論比在現實中更有把握。·統計學家的很多觀察研究都可歸結到因果關係的解釋上,但他們卻不承認是這樣的。許多事實其實只是巧合,包括事件的採樣。對偶發事件作出因果關係的解釋必然是錯誤的。 示例—小數定律「沒錯,自從這個新執行總裁接手後,電影製片廠已經製作了3部優秀電影。不過,現在說他老練還為時過早。」 「統計學家能夠估算出這個交易新手表現出來的強勁勢頭是否是偶然的,所以在諮詢統計學家之前,我不會相信他就是個天才。」「觀察的樣本太小,所以不能作出任何推斷。我們不要遵從小數定律。」 「在我們有足夠大的樣本之前,我計劃對實驗結果暫時保密。否則,我們會有過早下結論的風險。」 =
◎錨定效應。人們在對某一未知量的特殊價值進行評估之前,總會事先對這個量進行一番考量,此時錨定效應就會發生。這一效應是實驗心理學中最可靠也最穩健的結果,即估測結果和人們思考的結果很相近,就好比沉入海底的錨一樣。
◎示例—錨定
「我們想要收購的公司給我們看了他們的商業計劃,其中包括他們希望得到的收益。我們不應該讓那個數字影響到我們的思路。將其放置一邊。」「計劃是為最佳情況設計的方案。當我們預計實際結果時,要避開計劃的錨定效應。想想計划出現失誤的各種方式也不失為執行計劃的一個方式。」 「我們商談的目標是讓他們錨定在這個數字上。」「我們要清楚一點,如果那就是他們的提案,那麼商談就此結束吧,我們不想那樣開展工作。」 「被告律師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證明,證明中提到了一個荒謬的小損失,這些律師就是想讓法官們拿這個損失做錨定。」
◎你會發現啟發法是如何通過一個簡單的過程導致偏見的,不直接說出(事件發生的)頻率,而是列舉那些使你輕鬆想起相關實例的因素,其中的每個因素都會成為偏見的潛在來源。試舉幾例:·你可以很輕鬆地回想起引起自己注意的突出事件。好萊塢明星的離婚事件和政客的性醜聞事件格外引人注目,想到這些實例並不難。因此,你很容易誇大好萊塢離婚事件和政客性醜聞事件的頻率。·一個大事件會暫時提高此類事件的可得性。飛機失事事件會有媒體來報道,這也會暫時改變你對飛行安全的看法,接著你又看到路旁有輛汽車著火了,於是這些事故會暫時盤踞在你的腦海中,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此時充滿更多難以預料的事。·親身經歷、生動的圖片和鮮活的例子比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單純的文字或是統計數據更容易讓人回想起來。一個與你相關的判決錯誤會逐漸削弱你對司法體系的信任度,其影響程度比你在報紙上讀到類似事件的影響更深。
◎任何情況下,每個人都該牢記這一點。你做的事情偶爾會超出自己的分內事,但你應該知道,當你有可能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的團隊里的每個成員也都可能有同感。
◎示例—可得性
示例—可得性「因為上個月發生了兩架飛機相撞事件,她現在更願意坐火車。這真是愚蠢,風險其實並沒有真正降低,這就是可得性偏見。」 「他低估了室內污染的風險,因為媒體對此報道極少。這是可得性的影響。」「他應該看些統計數據。」 「她最近看的間諜電影太多了,因此她看什麼都覺得有陰謀。」 「這位執行總裁連續多次成功,因此失敗不會輕易在她的腦海中出現。可得性偏見使得她過於自信。」
◎這其中的道理很明顯:對死亡原因的估測因媒體報道而有所改變。報道往往偏向新鮮和尖銳的事。媒體不僅影響了公眾的興趣,也受到公眾興趣的影響。編輯不可能忽略公眾的需求,就對某些話題和觀點進行大量報道。不同尋常的事件(比如腐肉中毒)會格外引人注意,人們常會高估此類事件的發生概率。我們腦海中的世界並不是真實世界的準確反映;我們對事件發生頻率的估測也會受到自己接觸這些信息和頻率與個人情感強烈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當人們更青睞於某項技術時,他們就會認為此項技術更有優勢、風險更小;如果他們不喜歡某項技術,則只會想到其缺點和寥寥幾個優點。
◎正如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感性細節掌控理性大局。」
◎艾拉事件說明,我們的大腦解決小風險的能力有一個基本限度:我們要麼完全忽視風險,要麼過於重視風險,沒有中間地帶。每位等待晚歸女兒的家長都能體驗到這種感覺。你也許知道真的是(幾乎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你的大腦會不自覺地閃現危險的景象。正如斯洛維克所言,焦慮對傷害的可能性還不夠敏感。你想到了分子(即你在新聞中看到的悲慘新聞),卻沒有想到分母。桑斯坦發明了「概率忽視」這一短語來描述這一模式。概率忽視和效用層疊兩種社會機制的組合必然會導致對小威脅的誇大,有時還會引發嚴重後果。
◎ 「她對一項創意大為讚賞,說它收益大,無成本。我認為這就是種情緒啟發式。」「這是一個效用層疊的例子:被媒體和公眾大肆宣揚的事還沒發生,電視上就滿是關於此事的報道,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一旦人們作出一個錯誤的直覺判斷,系統1和系統2都脫不了干係。系統1引起了錯誤的直覺,系統2採納了這個直覺,並將其運用在判斷當中。然而,造成系統2犯下此類錯誤的原因有兩個—忽視與懶惰。
◎關於貝葉斯定理,有兩點我們要銘記在心,要知道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第一,基礎比率十分重要,即便是在手頭的案例已有證據的情況下依然如此;第二,通過分析證據得到的直觀印象通常都會被誇大。
◎示例—少即是多「他們構建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情節,還堅持說這個情節出現的可能性很大。這不是真的,這只是個貌似合理的故事而已。」 「對於貴重的產品他們還附贈一個便宜的小禮物,這樣的話,整套產品就不那麼吸引人了。少即是多就是這個意思。」「很多情況下,直接的比較使得人們更謹慎也更有邏輯性。不過,也不常是這樣。有時即使正確的答案就在眼前,直覺也會打敗邏輯。」
莽撞的計程車司機以及高難度的考試闡明了兩個從因果關係基礎比率中得出的推論:一是我們容易賦予個人以典型特徵,二是情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影響個人的思考結果。
◎示例—原因和數據
「我們不能假設僅僅通過統計數據他們就能真正學到知識,需要再給他們一兩個有代表性的個體案例來影響他們的系統1(作出判斷)。」 「不需要擔心這個統計學信息會被忽略掉。相反,它會立刻被應用到形成陳規的過程中。」
◎我們的思維常會對因果關係的解釋帶有很強的偏見,而且不善於處理統計數據。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時,相關的記憶就開始探尋其原因—更確切地說,我們會對所有早已存在於記憶中的原因進行自動搜索。
◎示例—回歸平均值
「她說經驗教會她一個道理,批評比讚揚更有用。不過她不明白這是回歸平均值在發揮效用。」 「也許由於懼怕讓眾人失望,所以他的第二次面試沒有第一次那樣令人印象深刻,他第一次的表現太優秀了。」「我們的篩選過程並不是很完美,所以我們會考慮回歸性。有些極其優秀的候選人也會讓我們失望,對此我們並不感到驚訝。」
◎納西姆·塔勒布身兼商人、哲學家、統計學家等多種角色,還被視為心理學家。他在自己的著作《黑天鵝》中,引入了「敘事謬誤」的概念,用來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觀和我們對未來的預期的。我們不斷試圖去了解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就會產生「敘事謬誤」。能夠吸引人們眼球的那些說法往往很通俗易懂,那些說法具體而不抽象,它們認為天資、愚蠢和意圖的作用都要超過運氣的作用,它們關注的是少數幾件已經發生的重大事件,而不是無數件並沒有發生的事。任何新近發生的有影響的事都可能成為一個存在因果關係的故事的核心情節。塔勒布指出,我們人類常會為過去的憾事編造牽強的解釋,並信以為真,以此來蒙蔽自己。
◎如同看著一位技能嫻熟的筏夫沿激流而下時巧妙地躲過一個又一個暗礁險灘一般,閱讀谷歌的故事之所以令人振奮也是因為故事中艱難風險接連不斷。然而,兩者間有著很大的不同。技能熟練的筏夫有過上百次順激流而下的經驗,他能通過觀察眼前的激流預測哪裡有障礙,他學過如何對姿勢進行微調來保持正確的方向。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卻沒有多少機會去學習如何創建一家大型公司,更極少有機會學習如何避開潛在的風險—比如說他們的競爭公司推出了一款超級棒的新品。當然,谷歌公司的案例也包含了大量的技能,但運氣在公司的實際運作中發揮的作用遠遠超出了故事中所講述的那個水平。運氣的成分越多,從中能學到的就越少。
◎我們滿心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這份信心建立在一個穩妥的基礎之上:我們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無知。
◎這個錯覺的核心是我們認為自己了解過去,這也表明未來也應該是可知的,但事實上,我們對過去的了解比我們自認為能夠了解的要少。
◎人類大腦的常規局限使它沒有足夠的能力重構過去的知識結構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種新的世界觀(或對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你就會立即喪失很大一部分回憶能力,無法回想起自己觀點改變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如果一個事件果真發生了,人們就會誇大自己此前作出的預測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事件並未發生,受試者就會錯誤地回憶說自己當初一直都認為此事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儘管後見之明和結果偏見總會有滋生風險之嫌,卻也會給那些不負責任的冒險者帶來不應得的回饋,例如某位將軍或企業家一次瘋狂的冒險舉動竟然成功了。那些一直很幸運的領導者不但從未因冒太大的風險而受到懲罰,相反,人們總會相信他們有很強的鑒別力和先見之明,能夠預見成功;而那些曾經懷疑過他們的明智的人事後也會被視為平庸、膽小、懦弱之輩。幾次幸運的冒險便會給一個不顧後果的領導人罩上耀眼的光環:極富遠見、英勇果敢。
◎在一項研究中,各位執行總裁的性格特徵常常會受到他們之前所在公司的策略的影響,在現公司走馬上任後,還會受到公司管理規定和程序的影響。諸位執行總裁的確會影響公司業績,但這種影響遠比商業書籍中所宣稱的小得多。
◎這兩種類型包括:描寫特別的個人和企業(常見的)成功與(偶爾)失敗的歷史;分析成功與比較成功企業之間的區別。他總結道,成功和失敗的故事常會誇大領導風格和管理措施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因此這些故事基本上都沒什麼用。
◎從50多年的研究中得來的證據還是很具決定性的:對於大多數基金管理者來說,選擇股票更像是擲骰子,而不像是玩撲克。任何一年中,往往每3隻對沖基金中至少有兩隻的表現要比整個市場的整體表現差。
◎正如納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鵝》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更願意構建和相信對過往的連貫敘述,這種敘述使我們很難接受自己的預測能力的限度。
◎他引用了賽亞·柏林所寫的關於托爾斯泰的文章中的術語,「刺蝟與狐狸」。刺蝟「知道一件大事」,對這個世界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理論,它們在一個清晰的框架下說明某些特殊事件,對不按自己的方式看待事情的人往往沒有耐心,而且對自己的預測很有信心,它們尤其不願承認錯誤。對於刺蝟來說,錯誤的預測常是由於「時機不佳」或「就差一點兒」。它們固執己見,沒有罪過,而這一點正是電視製片人喜歡在節目中看到的。兩隻刺蝟對一個問題各執己見,每隻都想攻擊對方的愚蠢觀點,這真是一場好戲。而狐狸卻相反,它們是更複雜的思想者。它們不相信僅憑一件大事就可以推動歷史的進程(例如,他們不可能接受羅納德。里根與蘇聯強硬對抗,僅憑個人力量結束冷戰的觀點)。相反,這些狐狸認識到,很多不同因素和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導致了這一結果,這些因素中也包括純運氣因素,而這一結果往往會導致更大、更不可預知的結果。儘管狐狸的表現仍舊很差勁,但在泰特羅克的研究中,它們的得分卻最高。談及請誰參加電視辯論,可能刺蝟被選中的概率會大些。
◎示例—有效性錯覺與技能錯覺
「他知道這份記錄表明這種疾病的變化幾乎是不可預知的,他怎麼會對這個病例表現得這麼自信?聽起來像是有效性錯覺。」「她能通過一個富有邏輯連貫性的情景來解釋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這種連貫性讓她感覺很好。」 「是什麼讓他覺得自己比市場更聰明呢?是技能錯覺嗎?」 「她就像只刺蝟,有一個可以解釋所有事情的理論,這讓她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她了解這個世界。」「問題不在於這些專家是否訓練有素,而在於他們的世界是否是可預測的。」
◎在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中,道斯指出了婚姻的穩定性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來預測:做愛的頻率減去爭吵的頻率
◎應用了阿普加的評分原則後,產房的護士們終於在判斷嬰兒情況是否危險的問題上有了一套標準,人們認為這個公式對減少嬰兒的夭折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現在,阿普加的方法依然應用於每一個產房中。阿圖爾·甘德(Atul Gawande)近期的著作《一份清單宣言》(A ChecklistManifesto)也介紹了一些其他案例,以說明列表以及簡單原則的優點。
◎經歷—「相信專家直覺的條件:達成一致」。
◎我們該怎樣評估直覺判斷的有效性呢?判斷在什麼時候才能反映出真實的技能水平呢?什麼時候會顯現出有效性錯覺呢?回答這些問題需考慮到技能習得的兩個基本條件:·一個可預測的、有足夠規律可循的環境。 ·一次通過長期訓練學習這些規律的機會。
◎我將這一點稱為非理性堅持,一如我們那天做的荒唐事:沒有終止那個項目。面對選擇時,我們因為事業心而丟掉了理性。
◎我和阿莫斯創造了「規劃謬誤」(過於樂觀的計劃)這個新詞來描述下列計劃和預測: ·不切實際地接近理想狀況(的計劃和預測)。·可通過參考類似案例的數據得到提高(的計劃和預測)。
◎樂觀心態大多是遺傳下來的,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性情,偏向於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
◎樂觀的正面作用:如若讓你為自己的孩子求個願望,你應該真心希望他或她有個樂觀的心態。樂觀主義者通常都是開朗快樂的,也因此頗受歡迎。他們對失敗和困難的承受力都比較強,患抑鬱症的概率低,免疫系統良好,也更注重身體健康。他們感覺自己比別人健康,事實上他們的確更長壽。有些人會誇大自己的預期壽命,認為自己的壽命會超過保險界的統計數據。而對這些人的研究表明,他們的工作時間較長,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更有信心,離婚之後更容易再婚(典型的「精神勝利法」),也更容易投資個股。當然,只有那些帶有輕微偏見並且能在不脫離實際的前提下「強調積極因素」的人才能享受樂觀主義帶來的益處。
◎在危機中,極度的不確定會造成嚴重後果,而且在風險高的時候承認自己只是在猜測的做法特別不易被接受。所以,假裝知道通常是首選的解決方式。
◎對決策高度樂觀帶來的影響是好壞參半的,但樂觀對順利進行的影響肯定是積極的。樂觀的主要益處是使人有了從受挫中復原的能力。正像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認為的那樣,「樂觀的解釋風格」通過捍衛自我形象使人產生了復原力。
◎他將自己的提議稱為「事前驗屍」。流程十分簡單:當一個機構即將做出一個重要決策但還沒有正式下達決議時,克萊恩提議召集對這個決策有所了解的人開一次簡短的會議。在會議之前有一個簡短的演說:「設想我們在一年後的今天已經實施了現有計劃,但結果慘敗。請用5~10分鐘簡短寫下這次慘敗的緣由。」
◎事前驗屍觀點有兩個主要優點:決策快要制定好時,許多團隊成員會受到集體思考的影響,而事前驗屍則扼制住了這種影響。另外,它還激發了那些見多識廣的個人的想像力,並將他們的想法引導到最需要它們的方向。
◎示例—樂觀偏見
與過度自信「他們有控制錯覺,他們嚴重低估了障礙。」 「他們好像因為競爭忽略而遭了殃。」 「這是一個過度自信的例子,他們似乎認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的多。」 「我們應該開一個事前驗屍會議,有人也許能想到一個被我們忽略了的威脅。」
◎儘管布魯諾·弗雷本人幾乎已經忘了寫過這篇文章,但我仍能記起文章的第一句話:「經濟理論的傳播者(即經濟學家)是理性且自私的,其傾向性沒有發生變化。」
◎正如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所觀察到的那樣,懷疑是件苦差事,而且運用系統2很容易令人疲憊。
◎在《賭客信條》一書中,作者孫惟微將前景理論歸納為5句話:1、「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稱之為「確定效應」。
2、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稱之為「反射效應」。
3、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稱之為「損失規避」。
4、很多人都買過彩票,雖然贏錢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錢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業和體育事業了,可還是有人心存僥倖搏小概率事件。稱之為「迷戀小概率事件」。
5、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決定,舉例來說,在「其他人一年掙6萬元你年收入7萬元」和「其他人年收入為9萬元你一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稱之為「參照依賴」。
◎示例—前景理論「他是損失厭惡的典型例子,因而連非常有利的機會也被他拒絕了。」 「她非常有錢,因而她對微不足道的所得反應那麼強烈著實讓人費解。」 「他把損失看得比所得要重一倍。不過這也很正常。」
◎(稟賦效應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個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譯者注)
◎傳統的無差異曲線和伯努利用財富狀態來表示結果的做法有一個共同的錯誤假設,即擬定各項事務狀態的效用只依賴於該狀態本身,並不受你過往的影響。對這一錯誤的修正已經成為行為經濟學的成就之一。
◎示例—稟賦效應「她不在意自己能得到兩個職位中的哪一個,但公告發布一天之後,她就不再想換了。這就是稟賦效應!」 「這些協商不會有任何進展,因為雙方都發現很難作出讓步,即使自己能得到補償也不行。損失的比得到的更多。」「他們一漲價,需求量就下降。」 「他只是不想以低於自己買房的價格賣掉自己的房子。損失厭惡起作用了。」 「他是個吝嗇鬼,只要花錢就覺得賠了。」
◎保羅·羅津(Paul Rozin)是位對厭惡很有研究的心理學家,他觀察到一隻蟑螂可使一碗櫻桃不再誘人,而一個櫻桃對一碗蟑螂卻不會起任何作用。他指出,負面情況在眾多方面都可戰勝正面情況,而且損失厭惡是負面佔優勢的典型例子之一。
◎改革通常包括保護利益相關者的不追溯條款,例如以下情形:勞動力減少是由於(退休、辭職、死亡等原因造成的)人員縮減而不是開除;工資或福利的縮減只會在將來的工人身上施行。損失厭惡是一種強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愛機構或個人對當前生活的細小改變。這種保守主義做派使得我們在鄰裡間、婚姻中和工作中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是引力作用讓我們的生命無限靠近參照點。
◎示例—四重模式「他試圖用庭外和解的手段來解決這個無意義的訴訟案件,以避免損失,然而卻不大可能。這是過分看重較小可能性的結果。既然會面對很多相似的問題,他最好還是不要放棄。」「我們從不在最後一秒才享受自己的假期,我們願意為了確定性而付出努力。」 「只要有可能不賺不賠,損失就不會減少。這就是損失中的冒險。」 「他們知道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很小,但他們想要消除這種可能性。這是可能性效應,而且他們想要的是再無後患。」
◎如果一名優秀的律師想要引起法官對DNA證據的懷疑,他不會說,「DNA不匹配的概率是0.1%」,反而會說「1 000起死刑案件中就有一起案件的DNA會出現不匹配」,這樣更有可能使法官產生懷疑。聽到這個陳述的陪審團會想到坐在他們對面審判室里的人可能會因為錯誤的DNA證據而被誤判。當然,檢察官會更偏愛抽象框架,希望陪審團的大腦中充滿小數點。 罕見事件又為何會被人忽視?
◎示例—罕見事件「即使在日本,海嘯也很少發生,但是海嘯在我們頭腦中的畫面非常生動形象,遊客也因此會高估海嘯發生的可能性。」 「這是我們都熟悉的災難循環,即先是言過其實,之後作出過高權衡,最後忽視此事件。」「我們不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單一情境中,否則我們會高估它的可能性。 想想其他的選擇吧,然後將所有選擇的概率相加,得到100%。「「他們想讓人們意識到風險是存在的。這也就是他們會使用『每1 000人中有1人死亡』這個說法的原因,這種做法利用了分母忽視效應。」
◎規劃謬誤中的過度樂觀以及損失厭惡中的過度謹慎。這兩種偏見相互對立。過度樂觀使個人和組織免於損失厭惡的不好影響;損失厭惡使人們不會產生過度自信的樂觀主義。這樣的結果對於決策制定者來說是有益的。樂觀主義者認為他們做決策時比在實際情況下更為謹慎,而損失厭惡者則會正確地拒絕危險的提議(在沒有外部意見的情況下,他們是可能接受這些提議的)。當然,我們不能保證這些偏見會在所有情況下都相互抵消。能夠同時消除過度樂觀以及過度規避風險的機構應該採取這種做法,將外部意見與風險政策結合來考慮應該可以實現其目的。
◎示例—風險政策「告訴她應該像商人那樣思考!有賺,當然也有賠。」 「我決定每個季度查看一次我的證券投資組合。我總是選擇規避損失,因此在面對每天價格波動的情況下總是不能做出理性的決策。」「他們從不買延長保險,這是他們的風險政策。」 「我們公司每個部門經理在其所在領域都採取損失厭惡的做法。這很正常,但造成的後果是,這個機構不敢冒險。」
◎錢是衡量一個人自身利益與自我成就感的標尺。
◎你需要錢來操辦女兒的婚禮,所以想賣掉一些股票。你記得自己每一隻股票的買進價,也能分辨出某隻股票是「贏利股」(即當前價值高於你的買進價的股票),或是虧損股。在你所有的股票中,藍莓牌瓷磚是一隻贏利股;如果你在今天將其售出,就會得到5000美元的收益。你持有蒂芙尼電機相同的股份,現值是5000美元,但低於你的買進價格。你更有可能出售哪一隻股票?
◎沉沒成本悖論導致人們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費了太多時間,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沒有希望的研究項目等。我常注意到,一些年輕的科學家寧願苦苦掙扎於註定會失敗的項目,也不會選擇放棄,重新開始。不過,好在有研究表明這樣的悖論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克服的。在經濟學和商貿學的課堂上,沉沒成本悖論也被視為一種錯誤理論。這樣做顯然會產生積極影響,有證據表明,這些領域的畢業生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放棄會失敗的項目。
◎後悔「總是與一個人本該更加了解的情感、不祥的預感以及對做錯的事或失去的機會念念不忘等情緒形影相隨,與嚴厲自責和改正錯誤的傾向形影相隨,與『此事如果沒有發生該多好』或是『如果再有一次機會該多好』之類的想法形影相隨」。
◎布朗先生幾乎從不讓旅行者搭便車。昨天他讓一個男人搭了便車,然後他被搶了。史密斯先生經常讓旅行者搭便車。昨天他讓一個男人搭了便車,然後他被搶了。 這兩個人誰更可能感到後悔? 答案不出我們所料:有88%的受試者認為布朗先生會更後悔,12%的受試者認為是史密斯先生。 後悔與責備並不是一回事。實驗人員問了其他受試者與上述事件相關的一個問題: 誰會受到他人更嚴厲的責備?結果是:認為是布朗先生的佔23%,認為是史密斯先生的佔77%。
◎後悔總是伴隨著後見之明的偏見而來,所以,任何你能做的、防止後見之明的措施都有可能是有益的。我個人躲避後見之明的方法是:在做有長遠影響的決策之時,不要太過周密,但也不要完全憑偶然行事。如果你考慮到了一點點,你可能在事後說,「我本可以作出更好的選擇」,這種後見之明就更會令你很不甘心。
◎示例—心理賬戶
「他對現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有不同的心理賬戶。我不斷地提醒他,錢就是錢,並沒有多大區別。」「他一直保留著那隻股票,只是因為不想在關閉心理賬戶時處於損失狀態。 這就是處置效應。「 「我們在那家餐館裡發現了一道極其美味的菜,因為害怕會後悔,所以我們就不願意再嘗試別的菜了。」「售貨員給我看了最貴的兒童汽車座椅,還說它是最安全的,我就不敢買比較便宜的了。這似乎是禁忌權衡在作祟。」
◎示例—逆轉「我對英國的熱量單位沒有什麼概念,但在看到空調裝置的改變後,我對此就有所了解了。聯合評估非常重要。」 「你認為這個演講非常成功,這是因為你將這個演講和她的其他演講作了對比。要是和其他人對比的話,她仍然不怎麼樣。」「當你將框架放大時,你就會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事實往往如此。」 「當你單獨看某件事時,你很容易受系統1的情感反應的支配。」
◎第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 在第一個月里,有10%的死亡率。 你已經知道了結果:在第一個框架下(84%的醫生選擇了它),手術治療要比在第二個框架下(50%的受試者選擇放射治療)更受歡迎。兩種描述的邏輯等價很明顯,而且基於現實的決策制定者會作出同樣的選擇,不管她看到的是哪種描述。不過,我們都知道,系統1對於引起情緒的文字很敏感,在第二個描述中,死亡率就是會引起負面情緒的詞,而存活率是引發正面情緒的詞;90%的存活率聽上去讓人心安,而10%的死亡率卻讓人感到恐懼。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醫生和對醫學涉獵不深的人(比如病患和商學院的研究生)一樣,也容易受到框架效應的影響。
◎200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器官捐獻率在奧地利接近100%,在德國有12%,在瑞典有86%,而在丹麥只有4%。這些巨大的不同就是種框架效應,是由這個關鍵問題的模式引發的。高捐獻率的國家要填決定不捐獻的表格,不想捐獻的人一定要填上某一項,如果他們不這麼做了,則被認為是自願的捐獻者。低捐獻率的國家要填決定捐獻的表格,你必須填上某一項,才能成為捐獻者。這就足夠了。預言人們是否會捐獻自己器官的最好且唯一的標誌是默認選項的設計,這個設計不用勾選某項內容就可被採用。
◎示例—框架和現實
「如果他們能對自己會得到多少錢而不是會損失多少錢有個框架的話,就會對將要發生的事有心理準備。」「通過改變參照點來重新架構問題吧,假想我們沒有擁有過某個東西,我們會認為它值多少錢呢?」 「對於損失,要在大腦中將其引入『一般收入』,這樣你就會感覺好一點!」「他們要你在他們的郵件列表中勾選以表明不加入他們。如果他們要你在他們的郵件列表中勾選表明參與的話,他們的郵件列表就會很短。」
◎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在他的《道德和立法原則引論》(An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中用了這樣一句名言作為開頭:「大自然讓人類處於『痛苦』和『快樂』這兩者的主宰下。它們指明了我們應該做什麼,並決定了我們應該怎樣做。」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①:整體的回顧性評級可通過將最糟糕時期和最後時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權而評估出來。 ·過程忽視(duration neglect):過程的持續對所有疼痛的評估沒有任何影響。
◎示例—體驗效用「你完全是從記憶自我的角度思考你失敗的婚姻的。離婚就像是以刺耳的音符結束的交響樂。事實上,它雖然結束時很糟糕,但這並不意味著整首交響樂都那麼糟。」 「這是關於過程忽視的一個負面例子。儘管好的體驗的時間要比不好的體驗時間多10倍,但你還是將好的體驗和不好的等同並加以權衡了。」
◎貧窮使人悲慘,富有可能會提升某個人的生活滿意度,但總體來說來卻不能提高經驗自我的幸福感。
◎示例—幸福感
「客觀的政策可以減少人們的痛苦。我們以降低社會的U指數為目標,解決沮喪和極端貧窮是首要問題。」 「增加幸福感的最簡單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時間。你能抽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如果你的收入超過了滿意水平,你能夠擁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經歷,但你將會喪失一些享受小樂趣的能力。」
◎體驗幸福的性情像身高和智力那樣,是可遺傳的,對出生之後就分開的雙胞胎進行的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發現改變了我對於幸福的看法。人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對於他們要做什麼,以及對只關注經驗自我的幸福感是難以維持的這一事實的感受都極為重要。幸福不是忽略人們想要得到的。此外,說幸福是忽略自己活著的真實感受而只關注自己對生活的想法也是不成立的。我們必須接受幸福是各個方面的綜合體的觀點,必須把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的感受都考慮在內。
◎我在本書的開頭引入了兩個虛擬的人物,隨後討論了人類的兩種存在形式,最後又介紹了兩種自我。兩個虛擬人物分別是運用直覺、進行快速思考的系統1和需付出努力、運行更慢的系統2。系統2進行的是慢思考,能監督系統1的運作,並在其自身有限的能力下儘可能地佔據控制地位。兩個物種分別是活在理論世界的虛擬經濟人以及活在現實世界的人類。兩個自我指的是感受當下的經驗自我以及記錄並作出選擇的記憶自我。最後一章是對這三組概念的某些應用,我將逆序進行講解。
◎對於經濟學家和決策理論家來說,「理性」這個形容詞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判斷某個人是否理性的唯一標準並非是看這個人的信念或是偏好是否合理,而是看它們是否一致。一個理性的人可以相信鬼,只要他的其他信念也與世界上有鬼存在這個信念相一致。一個理性的人可以有好惡,但他的偏好要前後一致。理性指的是邏輯上的一致,即合理與否。根據這個定義,經濟人就是理性的,但有很多證據表明,人類並不理性。經濟人不會受啟發式、眼見即為事實、窄框架、內部意見或偏好,但人類卻無法避免這些影響。
◎與經濟人不同的是,人類需要幫助才能作出好的決定,且這種幫助可以通過告知或不介入的方式得以實現。
◎系統1的一個優點就是儲存在我們聯想記憶中豐富而詳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從普通事件中區分出令人驚奇的事件;立即對自己所期望的事生成想法,並對令人驚奇之事和正在發生的事自動搜尋有因果關係的解釋。
◎本文描述了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進行判斷的三種啟發式:(1)代表性。人們通常在需要判斷物體A是否屬於類別B或是事件A是否屬於過程B時,就會使用代表性;(2)事件的可得性。當人們需要估測某類事件發生的頻率或是某個特定進展的合理性時,就會使用可得性。(3)通過錨定進行調整。當相關數值可得時,許多預測都會用到錨定。使用這些啟發式不僅能節約很多時間,大多數時候也很奏效,但它們也會導致一些系統性的錯誤。更好地理解這些啟發式和它們帶來的偏見,能夠在不確定的情境下提高判斷和決策的質量。
朱江
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
推薦閱讀:
※說謊的行為經濟學(2)
※產品設計中有哪些行為經濟學知識
※歧視,有時候是一種更有效的策略
※比特幣的升與降:比特幣的投資者正在受到一些非常古老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