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到底是什麼樣?中國醫生到日本實習後的真實感受!
4 人贊了文章
一個中國醫生分享在日本醫院學習的所見所聞,帶你了解真實的日本醫療!
日本東京癌研有明醫院是一家擁有20個手術間,700張床位的癌症專科醫療中心,其綜合實力,排名亞洲第一,尤其是胃腸道腫瘤診療水平卓越。
自從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與東京癌研有明醫院建立友好關係以來,已經多次派出醫護人員到東京學習。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我有幸成為了本批學員中的一員,2016年8月初,開始了為期90天的進修學習。
作為引領亞洲癌症診療水平的醫院,我一直懷著極大的好奇心——醫院規模不大,卻最終發展成亞洲最先進的癌症診療中心。這,是怎樣做到的?
初步印象
參觀醫院的途中,首先看到的是門診大廳。明亮、整潔,候診的患者不少,但非常安靜,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患者,都會刻意壓低聲線,低聲交談。
經介紹,日本患者就診,採取的是預約制及轉診制,其含義是:患者生病了,先到社區醫院就診,必須取得基層醫院轉診證明,才能到大醫院治療。幾乎所有來院的患者,都已經預約好轉院的時間及就診科室,不存在國內醫院門診大排長龍,人滿為患的情況。
患者來到醫院後,完成登記手續,會領到一個類似手機的設備(PHS)。輪候到號時,PHS會發出蜂鳴及震動提示。患者可以在醫院範圍內隨意走動,無需在診室區域乾等。避免了大屏幕顯示和電腦叫號,保護患者隱私的同時,也減少了噪音。
步入電梯,我立馬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電梯里,有幾個按鍵損耗嚴重,但損耗的部位,似乎與國內的不大一樣。我心裡暗暗揣度原因,並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注意觀察,驗證一下是怎麼回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每天上班都注意觀察,無論是職工還是患者,坐電梯時,都非常願意耐心地等待後來者,為他人「留門」。於是這麼一來,破損的往往就是開門鍵。反觀國內的公用電梯,十有八九都是關門按鍵破損,開門鍵安然無恙。
從這個細節上,能看出日本人在公共場所重視公德,強調禮儀的一面。
制度
高效安全地完成工作,完善的制度必不可少。
1、病例討論制度
每周二周四,是科室的病例討論時間。從早晨七點半到九點,上至院長,下到住院醫生都必須準時參加。
討論會簡明而高效,住院醫生彙報病例時,製作幻燈片,一目了然。給我的感受是,住院醫生的基礎知識功底紮實,對腫瘤的病理生理,影像學、消化內鏡表現、病理特點等等都了如指掌。每一條相關的血管,每一個可疑的淋巴結都能夠識別並標示出來。更進一步,對於一些存在重要血管變異的案例,他們能夠在術前CT閱片中提前發現,並思考術中的應對預案,提出來全科討論是否合理可行。
如此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畫圖才能解釋得清楚,於是在討論會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漂亮吧?反正我是被驚艷了。
跟住院醫生交流的過程中得知,從大學開始,每天晚上,他們都需要花大約1--2小時的時間來練習畫圖,先是對著實物畫。練習到最後,就能夠看著CT片子,根據解剖關係,把血管還原成這樣一幅幅的圖像了。而且據我觀察,他們術前畫的圖,非常精確,跟手術當中所見幾乎沒有差異!
感嘆之餘,不禁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那個對學生嚴格要求的藤野先生。
2、手術室的安全核對制度
以前看日劇,看到男神唐澤壽明站在主刀的位置上,莊嚴地宣布:「今天,我們為這位名叫XXX的患者進行食道癌根治性切除手術,手術時間預計5小時20分,估計出血量50ml….」我一直以為,這樣的畫面,是出於藝術渲染。現實中這樣做,太表演化。
沒想到,這原來是真的。
每台手術,不管手術前的氣氛多麼輕鬆愉悅,都必須履行這樣一個程序:手術開始時,主刀醫生站在台上,嚴肅地宣布今天要做的是什麼手術,手術預計需要的時間,預計出血量,主刀醫生是誰,助手有哪些人,麻醉師、護士由誰來擔當等等,甚至包括來自中國的李醫生,也在宣讀範圍之內。
起初我覺得有點置身於日劇里的感覺,有點滑稽。後來我才明白,這種做法,一方面是術前核對溝通,確保醫療安全。另一方面提醒大家停止開玩笑,要開始嚴肅認真的工作了。
規範化手術
規範化手術是日本外科學的標誌性成績。而日本醫護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是確保規範化手術能堅持執行的基礎。
在這裡,不管是年輕醫生還是國際知名的教授主刀,每一台手術,淋巴結清掃的範圍,胃腸腫瘤切除的距離,血管裸化到哪個程度,術中需要離斷哪些血管。都必須嚴格遵照指南規定。
指南規定距離腫瘤5cm切斷,那就必須是用手術中用尺量出來的5cm,不允許諸如「肉眼判斷切緣乾淨了,憑經驗感覺差不多了」之類的措辭。
所有的腫瘤病例,在術中必須進行切緣的快速病理檢查,確保腫瘤沒有殘留。胃癌手術時,術中必須胃鏡檢查,離斷前確定腫瘤位置及切緣距離;吻合後,胃鏡檢查檢查吻合口是否通暢,確保沒有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縫合加固吻合口後,再次胃鏡檢查,確保沒有誤縫。。。。術中必須保留錄像或拍照,證明自己按照標準做了,下輪病例討論會上,要拿出來給大家監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參觀胃癌手術,主刀醫生對其中一針的縫合不甚滿意(在我看來,無傷大雅),但日本人認為不符合要求,於是拆了重縫,反覆進行了8次,才滿意結束。
我想,正是這種看起來有點「強迫症」的工作態度,造就了每一台精彩的手術。
手術結束後,同樣是繁瑣的工作流程:病理標本的處置,跟患者家屬交代病情,醫療文書的書寫,科研數據的錄入分析。。。。這裡大多數醫生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深夜的辦公室里,聽不到抱怨的聲音,也沒有嬉笑吵鬧,每個人都在默默地努力。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都會想,日本比我們進步,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是我們能做到的,那就是加倍的努力,加倍地專註於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今天參觀了一台精彩的胃癌根治手術。術後,主刀醫生笑著問我:「覺得我們日本的手術怎樣?」我也微笑著回答說:「有一種催人向上的感覺。
- END -
推薦閱讀:
※【疾病科普】一文讀懂結腸鏡病理報告!
※[專家解讀]胃癌分型及晚期患者的系統治療
※查出幽門螺桿菌,離胃癌還有多遠?
※切記:不想得胃癌,飲食牢記「3個不」!
※如何評價「患癌女讓好友撞死自己 好友實施並再碾壓被控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