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哪些經不住推敲的醫學騙局?

國外有哪些經不住推敲的醫學騙局?

來自專欄 Dizzy In Science261 人贊了文章

每個人體內都藏有「治癒能量」——

這樣模板化的修仙術話,久經沙場的我們早已不再相信。

但在20世紀末的美國,這卻是一個持續20年之久的醫療共識,許多名校專門開設「運轉能量」的課程,累計十萬人聲稱掌握了這種能量。更荒誕的是,這場全民狂歡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終結的。

這種能量的運轉法門被稱作「治療性接觸(TT)」,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它的研發者們來頭都不小:多拉·庫斯,美國通靈學會主席;多洛雷斯·克里格*,退休的紐約大學榮譽護理學教授。

在兩人巨大的號召力下,接觸治療開始興盛之路。

*註:克里格教授從接觸護理學開始,培訓過47000名從業者,不少人成了後來研究「接觸治療」的主力,在科研領域能量驚人。

克里格(左)與庫斯(右)

掌握觸摸治療的治療師,能夠應對各種疾病。

他們將手懸停在病人身體上方,而不是真的用手去觸摸。然後閉上眼睛,能量就會從他們手掌中噴涌而出,手會有刺痛的感覺,那是「能量的電化」。從業者自稱,能量能夠讓腸胃不適的嬰兒平復、緩解阿爾茨海默症、治療癌症等等。

這就是觸摸治療的核心——「人體能量場(HEF)」,通過平衡和調整人的能量場,從生理、情感、心理和精神各個方面改善健康水平。

觸摸治療的理論認為,每個人體內都存在著HEF,許多相信這種理論的人都堅稱感受到了能量。而不相信的人,手拂過皮膚,恐怕只能感覺到靜電與體毛的互動。

觸摸治療在當時極為興盛,信徒眾多。乃至於一些名校都不能免俗,爭先恐後開班辦學。十數萬人從培訓之中畢業,成為了身懷絕技的治療師。電視廣告鋪天蓋地,一些治療師甚至為其披上「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外殼,成了不可證偽的神秘科學。

掌握能量?想要揭穿這種謊言其實不難。

多得是簡潔明了的方式,讓治療師們「自證清白」。但真正難辦的是,治療師們根本不願意配合科學家們的實驗。這種僵持的局面,直到當時9歲的小女孩艾米麗親自出手,才被打破。

艾米麗·羅莎

1996年,艾米麗看到一個醫生髮布的觸摸治療視頻。

9歲正是一個孩子好奇心旺盛的年齡,借著母親的護士身份,她從一些護士那了解了能量:

「如同吃下烘培蛋糕時的滿足感」、「給人的觸感就像太妃糖一樣」……

但艾米麗並沒感受到護士所說的能量,她開始質疑:「他們真的能感受到什麼嗎?」

當時她正參加四年級科學博覽會,正好激發了她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番。她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單盲實驗:受試者進入一個紙板做的房間,雙手從兩個洞中伸出,實驗員將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將手停在受試者的左手或右手上方,而受試者則需通過手發出「能量」,確定實驗員停在哪只手上。

同年,實驗就正式開始了,許多從業人員受到邀請。可能他們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能給「觸摸治療」長長威風,15位從業人員破天荒地參加了調查

艾米麗的研究成了一個小熱點,《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美國科學前沿)的製片人都主動聯繫她,希望進一步研究。次年,在攝像機下,13名從業人員在一天內進行了測試。

兩次單盲實驗,將近280輪測試,艾米麗在護士媽媽的幫助下多次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最終結果是,僅有44%的正確率,比瞎猜還低了6%。

她的最終論文中,明確指出:衛生專業人員進一步使用觸摸治療是不合理的。

在她的父母指導下,論文包含了大量的文獻檢索,因為相關的研究幾乎為0,而且實驗邏輯也沒有任何問題,《美國醫學會雜誌》最終撇開對年齡的成見,發表了這篇論文。1999年,艾米麗被吉尼斯紀錄認定為,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最年輕的人

護理學領域,對於接觸治療的看法向來不統一。

而艾米麗的論文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關於接觸治療效果的調查研究陸續刊出。生物論學教授Dónal博士表示,他審查上百篇有關治療方面的研究論文,從未發現任何讓人的信服的數據。另一面,護理委員會給出200多篇「證據」卻都是出自女性雜誌或小報。那些曾開設接觸治療課程的大學,開始召集審查委員會,找個好理由把課停了。

接觸治療擁戴者也迅速給予反擊。

他們指出艾米麗的實驗的數據缺陷,樣本數量不足、受試者不是接觸治療的真正「代表」。他們甚至指出,從沒有人認為能量場是實踐接觸治療所必需的技能。

但最致命的還是,艾米麗的母親是一位與接觸治療競爭近十年的註冊護士。實驗者偏見,是單盲實驗的明顯缺陷。

實驗中,我們總會想辦法規避不定因素對實驗的影響。那麼該如何控制實驗參與者的心態對實驗的影響?盲法既是最有效的實驗設計方法。

盲法也分作單盲實驗、雙盲實驗和三盲實驗:

單盲是讓實驗對象不清楚自己所處的實驗組,有效規避安慰劑效應等主觀因素導致的誤差;

雙盲實驗則是讓實驗對象與研究人員都不清楚分組情況,防止研究人員因為主觀期望影響實驗對象;

三盲實驗則是讓最終負責數據統計的人也不清楚分組情況,避免統計者的主觀態度影響。

以此看來,艾米麗的單盲實驗確實存在缺陷。

從實驗的嚴謹性來看,艾米麗的實驗樣本數量不足,是否存在主觀影響也不能確定。但接觸治療擁戴者們的說辭,也只能自我安慰罷了。許多實驗重現了艾米麗的結果,仍能證明接觸治療是偽科學。

偽科學課程學習上,學生設計的雙盲實驗

其實不僅在國外,我國也有著「觸摸治療」的支持者。從1995年引入至今,觸摸治療的研究、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尖。國外的「能量場」那一套被國人繼承下來,大有反超國外的意思,大肆宣揚觸摸療法包治百病。

但所謂能量場的觀點,是絕對存在謬誤的。

2006年嬰兒撫觸大賽

在觸摸療法的神棍外殼下,其實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研究——撫觸。

撫觸最早源自1881年,科學家發現疲勞的肌肉經過按摩可以更迅速恢復。在一些研究中,「撫觸」與腦科學領域、安慰劑效應相聯繫,邁阿密大學醫學院在1991年還專門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撫觸科研中心。「撫觸」之所以走歪,是結合了兩個特殊學說:「統一的人類科學」理論和量子神秘主義。

「統一的人類科學」理論,是由紐約大學的瑪莎·羅傑斯博士在其1970年出版的《護理理論基礎導論》中提及。她結合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等思想於一體,提出「能量場」的觀點,這就是觸摸治療的HEF前身。

而量子神秘主義,則是在量子理論還處在百家爭鳴時,一些著名科學家試圖將意識、神智與量子理論相聯繫。

這兩個理論構成了「觸摸治療」的框架,也是其常用來自圓其說的說辭來源。

瑪莎·羅傑斯

「觸摸治療」作為醫療騙局,其實挺高級的,它構成的每一部分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提供的。

許多研究者甚至都混淆了「觸摸治療」與「撫觸」,忽略了兩者內核不同。偏偏讓研究「撫觸」護理哭笑不得的是,恰是「觸摸治療」的興盛,讓這類護理方法走進了公眾眼裡。

這場醫療鬧劇,用荒誕概括都顯得太平淡。

個別科學家們極力推崇的「能量場」,卻是被一個9歲小女孩證偽。被失敗當頭棒喝卻不願意接受客觀事實,深陷在自己的主觀臆想中,像極歷史上每一個「科學騙子」。

而那些跟風追捧的「觸摸治療」從業者,也不願意接受事實,一頭扎進了錢眼裡。

每個人都在裝睡,有的人不敢醒,有的卻是不願醒。

*參考資料

Stossel testing therapeutic touch. ABC.

Dora van Gelder Kunz. Theosophy Wiki.

Emily Rosa. Wikipedia.

Gina Kolata. A Childs Paper Poses a Medical Challenge. The New York Times.

Larry Sarner. Therapeutic Touch: Responses to Objections to the JAMA Paper. Qucakwatch.

劉迎, 杜光, 王繼彥, 張宏, 孫紅華. 新生兒撫觸的研究進展[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23): 4598-4600+4564.

王斌全, 趙曉雲. 羅傑斯與她的護理理論[J]. 護理研究, 2008(05): 473.

周會蘭, 蔣曉蓮. 觸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現狀[J]. 護理研究, 2004(23): 2078-2080.

推薦閱讀:

故事丨乞丐以及遺失的公主
沾邊兒 | 我說所有的酒都不如你
邁阿密的故事
【書法家的故事】倉頡造字的故事
寫出好故事

TAG:醫學 | 故事 | 護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