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製圖章/圖案圖章
首先我們介紹仿製圖章工具〖S/SHIFT S〗。仿製圖章工具的作用是「複印機」,就是將圖像中一個地方的像素原樣搬到另外一個地方,使兩個地方的內容一致。既然是一個複印機,那就先要有原始原件,才談得上複印。因此使用仿製圖章工具的時候要先定義採樣點,也就是指定原件的位置。sample0901.jpg0903定義採樣點的方法是按住ALT在圖像某一處單擊。如下左圖,現在1處按住ALT鍵單擊一下,然後在2處拖動繪製,就會看到1處的像素被複印出來了。如下中圖。要注意採樣點的位置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看到雖然之前定義的採樣點位於飛機的中部,但複製出來的飛機不僅有中部,也有上下左右各個部分。而大家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在2處拖動的時候,1處採樣點也會產生一個十字游標並同時移動,移動的方向和距離與我們正在繪製的2處是相同的。如下右圖。藍色區域代表繪製區域,紅色區域代表被複制的區域,它們的大小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大家應該把採樣點理解為複製的「起始點」而不是複製的「有效範圍」。採樣點採樣點,只是一個點而已。如果稱為採樣場的話,那就是代表一個範圍了。還有需要注意的是,仿製圖章工具是應用到了筆刷的,因此使用不同直徑的筆刷(下圖中為40)將影響繪製範圍。而不同軟硬度(下圖中為0%)的筆刷將影響繪製區域的邊緣。一般建議使用較軟的筆刷,那樣複製出來的區域周圍與原圖像可以比較好地融合,如下中圖就是,可以看到在尾氣及機頭的邊緣有逐漸淡化的效果。大家可以增加筆刷硬度再試一次,不過那效果一定很生硬。當然,如果選擇異型筆刷(楓葉、茅草等),那複製出來的區域也將是相應的形狀。因此在使用前要注意筆刷的設定是否合適。如果對筆刷設定還不熟悉的話,建議重新學習課程#03。
仿製圖章工具〖S/SHIFT S〗實際上經常被用來修補圖像中的破損之處。方法就是用周圍臨近的像素來填充。也可以用來改善畫面,比如可參照如下中圖的指示,將下左圖中人物面部的瑕疵去除,達到下右圖「只要青春不要痘」的效果。製作過程中需注意選擇適當的直徑和硬度。以往我們看到一些明星在照片上的面部皮膚都近乎完美,其實大部分都是採用了這樣的處理手法的。sample0902.jpg
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在課程#06中的一幅山羊圖片中,曾經消除了位於路面上的幾個人物?如下左圖和中圖。那就是使用了仿製圖章工具,將人物附近的樹木或其他東西作為採樣點,用以抹除人物,達到突出山羊的目的。其中較小的兩個人物可以用周圍的樹木複製,較大的騎紅色摩托車的人物要利用樹木、草地和路面來複制,可嘗試從其左方的路面複製,先去除車身部分。然後從右方的路面複製標誌線。這個標誌線稍微複雜一些,但大家多嘗試幾次一定可以做出來。具體可參考如下右圖的指示。sample0903.jpg
現在我們挑戰更高難度,嘗試將下左圖中位於小溪附近和土坡附近的動物全部去除。完成後大致如下中圖。這種大面積的操作需要注意避免採樣點的連續性。如下右圖紅框內,可以看到幾撥草的形狀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因為同一個採樣點被重複使用多次造成的。有時候可供採樣的區域很小,而需要抹除的區域又很大,就很容易造成這種情況。解決的方法是儘可能使用不同的採樣點,而不要總「徘徊」在同一個採樣點附近。sample0904.jpg並非只有附近的區域才能做為採樣點,在較遠的區域中有時也有可供利用的部分,比如下面例圖中草坡上的草左右都差不多,那麼就可以利用圖像左端部分的草作為採樣點複製到圖像右端部分。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消除連續性的現象。同時注意筆刷大小及軟硬的設定,大小較容易掌握,而軟硬的效果因為無法預見,因此不容易掌握。一般的規律是:圖像中沒有邊界分明的圖像情況下(比如下圖草、路、水塘都沒有很分明的邊界),使用較軟的筆刷,這樣可獲得較好的融合效果。如果圖像中具有分明的色彩邊界(比如課程#05中繪製的人臉,與背景有分明的邊界),較軟的筆刷就會造成模糊或半透明的效果,與原先的圖像風格不相符,此時就宜使用較硬的筆刷。這個練習如果在10分鐘內完成,說明你已熟練。15分鐘說明一般。多於15分鐘的話,就需要多加練習了。
0904仿製圖章工具〖S/SHIFT S〗有一個「對齊的」選項,默認是開啟。該選項的作用是在多次繪製中,保持取樣點與繪製起始點同步位移。如下左圖,紅色箭頭所指處的綠樹被定為取樣點,然後在其他3個地方分3次複製圖像,發現隨著繪製起始點的移動,採樣點也隨著發生同樣的位移,因此右方的樹和小樹林也成了採樣點被複制到上方的繪製起始點。而如果將該選項關閉,如下中圖,則3個繪製起始點採用了紅色箭頭所指處的採樣點。sample0905.jpg注意我們反覆強調是繪製起始點,因為開啟和關閉這個選項的區別就在於複製開始時候所使用的採樣點。如果在一次複製中持續拖動更大的區域,則其他的地方還是會陸續作為採樣區域被複制。此外,更改仿製圖章的繪圖模式〖SHIFT +/SHIFT -〗,所複製出來的圖像效果也會產生改變,原理等同於圖層混合模式的改變。如下右圖,將綠樹分別以顏色減淡和亮度方式複製,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0905仿製圖章工具還有一個「用於所有圖層」的選項,默認是關閉。在關閉的情況下,只能在同一圖層內複製圖像。如果是跨圖像(在兩個圖像間)複製,是以所選圖層中的內容作為複製的源圖像的。打個比方:現在要將圖像A中的內容複製到圖像B中,而圖像A有兩個圖層A1和A2,這樣在圖像A中定義了採樣點後,如果選擇的是A1圖層,複製到圖像B中的就是A1層中的內容。採樣點不變,選擇了A2圖層,那麼複製到圖像B中的就是A2層中的內容。這說明採樣點本身是沒有層的屬性的,它只有坐標屬性,這個坐標在哪個圖層發生採樣作用,就要看所選擇的是哪個層。這個特點大家要注意,在跨圖像複製的時候,除了定義好採樣點的位置,也必須看清楚是否選擇了正確的圖層(如果有多個圖層存在的話)。否則就會發生無法複製或錯誤複製的可能。如果將該選項開啟,則不再有「採樣層」的限制,採樣點上所有圖層中的圖像都將被複制。利用這個特點,我們就可以將上2圖中新複製出來的部分單獨放置在一個新圖層中。這樣分層無疑更有利於今後的修改。如下圖。新建圖層並確保選擇該層,然後開啟「用於所有圖層」選項,即可將背景上的綠樹複製到新建的層中。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像上圖那樣複製到透明的層中,則更改仿製圖章的繪圖模式〖SHIFT +/SHIFT -〗將不會有效果出現。這個現象可能令大家較為費解,要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明白繪圖模式是在哪裡起作用的。繪圖模式是指繪圖工具所繪製出來的像素,與原先的像素進行運算的方式。注意「原先的像素」這個詞。再打一個比方:我們往一桶冷水中倒入熱水後得到混合後的溫水。但如果往空桶中倒入熱水,由於沒有能夠與之混合的冷水,則只能得到熱水。而這裡的冷水就相當於「原先的像素」。而熱水就相當於通過繪圖工具添加的像素。如果沒有原先的像素存在(即透明),那麼不論以何種繪圖方式(溶解及背後模式除外)繪製的像素,都只能得到普通(即正常模式)的效果。大家可以在上圖中新建一個透明圖層,然後使用各種繪圖模式繪製像素,就會發現除了溶解及背後模式以外,任何方式繪製出來的像素都沒有差別。這就是因為繪圖工具缺少能夠與之計算混合效果的「原先的像素」。因此,在一個透明圖層中進行複製,無論使用何種混合模式(溶解模式除外)都一樣。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困擾,因為我們可以在完成複製後再更改圖層的混合方式。
既然繪圖工具的繪圖模式等同於圖層混合模式的計算方法,那為什麼在這就有所區別呢?因為兩個模式的計算對象不同。圖層混合模式的計算對象是位於其下方的圖層,而繪圖工具的繪圖模式計算對象是同一圖層中的其他像素。
我們接著介紹圖案圖章工具。這個工具聽名字就知道是要運用到圖案的,這裡的圖案就是我們在本課開始學習過其定義方法的圖案。選擇圖案圖章工具後,公共欄如下左圖,可以看到其中有一個圖案的選項(下左圖紅色箭頭處),點擊會出現如下右圖的圖案列表。在列表中的圖案上單擊右鍵可以更改名稱或刪除圖案。點擊圖案列表右上角的圓三角按鈕建會出現類似筆刷調板中的選擇列表,其中有復點陣圖案、載入圖案等。其實用方法和效果與筆刷調板一致。這類操作也廣泛運用在Photoshop以及Adobe其他一系列軟體的調板中。
0906由於沒有採樣點的選擇,因此圖案圖章工具〖S/SHIFT S〗比起仿製圖章工具來說要簡單得多。選定了一個圖案之後,在圖像中按下滑鼠並拖動就可以將所選圖案繪製到圖層中。如果所繪製的區域大於圖案的尺寸,則在超過的部分中圖案將重複出現。如下左圖。這種重複的特點又稱為圖案平鋪,就如同我們在地面上鋪設有圖案的地毯一樣。相同的圖案將重複出現。並且彼此頭尾(準確地說是四周)銜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圖案塊之間上下左右互為對齊。在圖案圖章工具的公共欄有一個「對齊的」選項,如果開啟的話,多次繪製的圖案將保持連續平鋪特性,如下中圖,儘管分開三次繪製,但分離的圖案之間還是互相對齊的。也就是說還保持著平鋪的特性,儘管中間並沒有相連,但如果我們將中間部分補上的話,就會看到圖案之間還是保持四周銜接的。這樣早先繪製好的圖案就不會被後來繪製的圖案所覆蓋(嚴格說來是覆蓋了,只不過覆蓋後的圖案與原先圖案完全一樣)。如果關閉這個選項,多次繪製就會出現如下右圖的效果,分次繪製出來的圖案之間沒有連續性。而且早先繪製的圖案會被後來所繪製的圖案所覆蓋。圖案圖章工具還有一個「印象派」的選項,開啟之後所繪製出來的圖象就帶有色彩過渡分明的印象派風格,這些色彩都取自於所選的圖案。不過已經看不出圖案原先的輪廓了。大家可自己試試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