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圈,閱讀
上海,演繹長三角的金融和娛樂綜合點擊東方衛視的兩台大型選秀節目——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9月進入決勝階段。競爭目標直指去年收視大熱門超級女聲。2010年上海世博會籌備工作穩步進行—— 8月19日,世博會園區工程建設開工儀式;9月5日起,世博會市政配套設施工程開始招標。今年上半年綜合房價指數出台,全國重點城市中,只有上海房價呈下降趨勢。數據還顯示,7月份,上海別墅亦處於銷售淡季。一月之中,上成交數量下降了60%左右。9月5日,第六屆上海雙年展開幕,本屆主題——「超設計」。長三角區域劃分面積:99600平方公里人口:約7500萬行政區劃: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經濟概況:長江三角洲上的城市擴張日新月異。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滬寧杭公路、鐵路和大運河沿線的9個城市基本連接成片,長江三角洲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這個都市群彙集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實力。關鍵詞: 1.龍頭 2.金融重地 3.選秀一直以來,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的說法,都能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一致認同,致勝的關鍵是——整體性最優。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長三角各城市間經濟發展的均衡與協作,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大型經濟圈能與之匹敵的。有「全球電子巢」美譽的「蘇、錫、常、鎮、寧」的高科技產業帶,一直是台商極力推薦的重點城市。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也是中心,一直以來,人們都把上海當作是終有一日要與紐約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連央行也選擇在上海建立一個總部,更不要提陸家嘴目前已匯聚的200多家外資銀行辦事處、5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0多家國內大企業集團總部了。在過去的這個夏天,上海顯然不僅滿足於金融中心的地位。這個城市高高興興地趕著熱氣開展一場接一場的選秀活動,熱鬧程度不輸香港。娛樂,也不能輸人上海就連娛樂精神,也要更加國際化一點——主持人是會講普通話、上海話和英文的;選秀節目收視率做成數據和圖表分析。去年人氣輸給了湖南台,今年就在「我型我秀」的基礎上,加推「加油,好男兒」選秀,意在刺激女性消費潛力。轟轟烈烈的選秀進行之餘,一位網友在博客中寫到「全國的女人都去了長沙,而男人,都來了上海」。更有甚者,上海人還把金融分析的手段用在了選秀節目的宣傳上,在網站上赫然登著每一期尼爾森的收視率簡報,來自全國17個地區的統計數據和柱狀圖折線圖證明,他們的選秀的火熱程度,而他們的目標,又更是無比明確——擊敗超女。經濟定位,細緻到區上海有19個區縣。8月5日,南匯和金山成為第六個和第七個有功能定位的區——依託海洋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以及建設以精細化工為引領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將成為這兩個區的核心發展方向,「海洋南匯」與「精化金山」是其新「名片」。 此前已有「數字長寧」、「經典黃浦」、「知識楊浦」、「汽車嘉定」和「精鋼寶山」。區縣明確功能定位的背後,顯然蘊含著上海新的戰略意圖。從中心城區拓展到6400多平方公里整個城鄉陸域。突破以往「行政區」的局限性,按照區域經濟發展規律轉向「經濟區」聯合發展,上海的布局,意在全面釋放潛力。世博上海,2010的遠景在上海,世博會的影響就如同奧運會之於北京,是機會,亦是遠景。這個曾在世界諸多知名城市召開的展會,最長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51年的倫敦。以歷史上世博會的成功案例為鑒,展會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居住環境改善等都有長遠的影響。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第一天參觀人數達15萬,世博會為德國創造了3萬個就業機會,而且許多項目被成功地建設完成,包括:重新規划了漢諾威的商業會展場,從而保持國際領先的商業會展地位;在「漢諾威世博會公園」的商業區域的發展中,著重應用了信息技術;科隆茲堡新城區的建立,解決了緊鄰世博會場地的3000戶居民的居住問題;建立了地區快速交通網路並且延伸了城市輕軌線路……這種提升商業區域潛力的事實,讓上海值得投入更大心力去規劃。
環渤海,「雙核處理器」運轉經濟綜合點擊8月8日,北京奧運會的倒計時兩周年紀念日,北京、天津、香港多個城市啟動慶祝活動,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說,基礎建設進行順利,所有競賽場館都已確定,絕大部分比賽項目的訓練場館已經落實。國務院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2020年)》的批複公布,天津市被定位成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第八屆環渤海地區民營經濟經貿合作洽談會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此前累計實施的合作項目達241個,合同總金額331.7億元。環渤海區域劃分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似乎一直是珠三角、長三角的事情,現在,情況顯然在變化著。關鍵詞:1.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2.天津+北京 3.南北平衡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似乎一直是珠三角、長三角的事情,現在,情況顯然在變化著。在早已被定位的三個經濟中心中,環渤海的資源優勢在上一輪的經濟熱點——口岸經濟中被一定程度地制約了。環渤海地區擁有我國12%的國土面積、20%的人口和30%的GDP,而它的快速發展似乎才剛剛開始。台灣電公會8月31日公布2006年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顯示,20個A級城市中有12個城市屬於長三角的華東地區,而以華北跟東北為核心的環渤海灣地區今年有4個城市列入極力推薦,台商的布局已呈現深耕華東向北擴到「環渤海」。天津,成長中的雙核之一今年8月8日,國務院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2020年)》的批複在國內官方網站被公布,天津市新的定位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被新定位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一直是一個商業城市,即使是經濟發展遠不如南方城市的這些年來,商業文化也並沒有從這個城市消失,經營成本相對低廉而人才素質較高的天津經濟開發區也一直是蘇滬經濟帶的強有力競爭對手。在此之前,已得到批複的北京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北京被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中國兩個緊鄰的直轄市,在功能定位上首次有了明確分工,兩個城市將藉此發揮雙核效應,協調發展。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 「引擎」,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的中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成為環渤海新的金字招牌。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志彪表示:「三足鼎立形成的關鍵之一是天津真正確立其北方經濟中心的城市地位。經濟中心城市標誌之一就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生產者服務業。當現代服務業佔GDP50%以上,能輻射和帶動周邊城市製造業發展時,方能稱之為經濟中心城市。」二線城市的新一輪機會比起長三角和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優勢還在於—開發潛力。北方地區加上中型城市,同樣是環渤海的優勢。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7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7%。與上月相比,漲幅較大的主要城市有:煙台2.3%,海口1.6%,大連1.5%,北京1.4%。今年8月25日,煙台市國土資源局舉辦了該市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土地使用權公開出讓活動,成交數據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素有「豪宅教父」之稱的上海地產大佬許榮茂旗下世茂房地產參與競投的濱海景區8宗地塊——斥資3.72億元拿下了3.5萬平方米土地。在繼續投資京滬等房地產一線城市的同時,世茂在二三線城市也進行了大量的土地儲備,顯然非常看好二三線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因為開發程度遠不及其它沿海城市,諸如煙台。這樣的投資機會一旦被找到並且被激發,將有大批的資金蜂擁而至。
珠三角,整合?還是突破?綜合點擊9月1日,第14屆廣州博覽會召開,首屆「穗港澳會展業合作論壇」舉辦,三地有意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和三地會展業的差異化發展,共享三地會展成果。以「創新品質管理文化,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首屆泛珠三角地區品質論壇」將於10月26日至28日在深圳舉行,論壇由深圳市質量協會和香港品質管理協會主辦。全長501.7公里,總投資288.3億元的廈深鐵路計劃將於今年內開工建設,其中廣東段全長356.4公里。廈深鐵路建成後,將把珠三角、長三角、海峽西岸連接起來。長三角區域劃分從經濟數據和綜合發展水平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仍然高於長三角。關鍵詞:1.泛珠 2.CEPA 3. 五小時交通圈從經濟數據和綜合發展水平可以看出,2003年以來,珠三角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仍然高於長三角,但增長後勁明顯不如長三角。尤其是在整體競爭能力和區域性合作方面。與長三角地區從1999年以來一直處於穩步增長的狀態不同,《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 1997年以來,珠三角綜合競爭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徵。問題還出現在,香港、澳門回歸後,珠三角內部的優勢資源配備一直發展緩慢,難以形成整體的「攻防陣形」,就不免被整體化做得最好的長三角超越。深圳、廣州,排頭兵的新問題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批先行者,深圳廣州的輝煌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一直延續到了本世紀初,但隨著沿海及內地其他城市的迅猛發展,珠三角的競爭優勢開始模糊。香港、澳門的回歸,本來應該為這片土地迅速注入活力,結果,這樣的優勢也是近兩年來才慢慢體現的。2003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啟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簽定,最新的數據是——從2003年至2006年7月底,泛珠三角區域各部門和單位總計簽署各類合作協議65個。內地與香港、澳門先後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後,泛珠三角的聯繫日趨緊密。顯然,合作的意願是有的,從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到東盟,區域合作的領域在一步步擴大。區域合作、 「9+2」地區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1」對接、國際化合作,是目前的珠三角上空出現頻率最高的辭彙。13市構建5小時交通圈8月末,閩粵贛13市黨政領導的聯席會上確認,這13個城市(編註:包括江西省的贛州市、鷹潭市、撫州市,福建省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龍岩市、三明市,廣東省的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梅州市)已基本編製完成了構築區域5小時交通圈的發展目標,以高等級公路為基礎,鐵路、水路、航空相互配合。交通圈的構建,目標是在2010年前,構築區域內任何兩市政府所在地,均可在5小時內到達。解決了交通問題的這個圈,很可能為旅遊資源的再開發提供機會,為這些城市及周邊帶來新一輪的商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天然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香港的資本、人力資源和貿易自由港的優勢;利用市場機制,複製香港模式;此前的20年積累的豐厚的人才優勢。這些優勢並不會隨時間發展而消失,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這個中國經濟的「一隻強而有力的大腿」,將會帶動出周邊的無窮活力。城市物流排行榜作為2006「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的子榜,「中國大陸最適宜發展物流的城市排行榜」於9月5日公布,上海、廣州、寧波位居前三甲。這是榜單製作方《福布斯》中文版對中國大陸661座城市進行調查後發布的。在評選指標上,以城市背靠的市場腹地、經營成本和交通便利程度為核心分析指標。交通便利程度由各個城市在鐵路、公路、水陸和航空四個運輸通道上的綜合表現為計算基礎。
推薦閱讀:
※中國哪個城市男人最怕老婆
※哈羅單車宣布全國所有城市信用免押金
※橫跨俄羅斯之六——新興城市新西伯利亞
※心靈音樂盒系列1-流動的城市
※在三四線城市,如何縮簡訊息的不對稱,同時又如何保持思想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