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家族遺傳歷史

吳氏家族遺傳歷史

.pcb{margin-right:0}

吳氏家族探源 吳氏家族遠祖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時期的后稷(棄),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姬姓。約公元前11世紀,后稷第13代孫太伯和禹仲兄弟流亡荊蠻吳國,讓三弟季歷繼承王位,放棄姬姓改姓吳,後由周武王追封為吳太伯,為吳氏家族的始祖。司馬遷的《史記》中「周本紀」和「吳太伯世家」兩篇文字,有詳細的記載。 唐堯時代后稷的母親名姜嫄,她在野外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就踩著腳印走,感覺導象受孕一樣,導足月時生下一男孩。姜嫄認為這樣生下的孩子不吉利,就丟棄在小巷路上,不料馬牛走過小巷時,卻不傷害孩子,又想把孩子拋棄到樹林中,恰巧林中正有很多人,就把孩子放在溝渠的水上,此時飛鳥用翅膀掩護孩子。姜嫄感到太神奇了,就把孩子收養下來。因為曾經想丟棄他,就取名為棄。 棄幼年遊玩時愛好種植麻類、豆類植物,成年後喜耕地務農,選擇合宜的土地,按時播種和收割。當地群眾學他的方法種地,得到好處,他也立下功勞。棄最初教別人耕種的地點為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在侯馬市和黃河間)。帝堯知道後,推舉棄為農師,帝舜給棄的封地在邰(今陝西扶風),姓姬,號后稷。 后稷死後,子不窟繼承官位,到不窟晚年,因為夏朝第三代帝太康廢政事,被羿驅逐出國,后稷傳下的官職被廢,不再務農了。到了第四代公劉,雖然居住在異族地區,卻恢復了后稷的務農工作,因地制宜,勤奮經營,有了資金積蓄,群眾團聚在公劉的周圍,為今後周朝的興起打下基礎。公劉死後,子慶節繼承,在邠州立國(今陝西彬縣)。到了第十二代古公鄲公,恢復后稷和公劉的事業,積德行義,受到公眾的愛戴。這是強大的熏育族(匈奴族祖先)向古公鄲父勒索財物,古公付出財物,仍不滿足,繼續進攻,想要掠奪土地和民眾,這時群情憤怒,要進行戰爭。古公認為戰爭會有傷亡,不忍走這一步,就帶領近親家屬離開邠州,跨過漆河,停留在岐山下的周原,改國號為周國。後來邠州民眾也跟著遷居周原,並且改變了原先風俗,興建城郭和住房,分別居住。 古共有長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歷,三子季歷生姬昌,有吉祥預兆。古公說:「我家應該興旺起來,難道就在姬昌身上嗎?」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將要立季歷,以便傳給姬昌,二人就流亡到江南吳地(今蘇州一帶),文身斷髮,歸化當地習俗,以便讓位給季歷。古公死後,季歷繼承,為公季,公季遵循古公遺願,篤行仁義,諸侯歸順。公季死後,姬昌接位,稱號西伯。西伯死後追封為文王,傳位太子姬發,即周武王。 所謂「三讓」,在《史記》「集解」中有說明:古公死後由季歷繼位為一讓;季歷死後由姬昌繼位為二讓;姬昌死後由姬發繼位,並討伐商紂成功,建立周朝天下是為三讓;太伯虞仲及其子孫並未提出異議。另一種說法是:古公卧病,委太伯採藥,太伯未按長子孝禮採藥為一讓;古公病故未奔喪,由季歷主持喪禮為二讓;斷髮文身,不再按宗法祭祀姬姓列祖,讓給季歷主持為三讓。史家視「三讓」為高貴美德,避免兄弟爭奪王位,起教化作用。但到了吳氏後代,仍發生了爭奪事例。 周武王登帝位後追封吳太伯,因吳國較弱小,只是伯爵,到十九代孫壽夢時,國勢強大,才進封為吳王。壽夢有四子,依次為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其中季札人品、能力得到民眾的尊重,勸說季札繼承王位,季札拒絕,後按兄死弟立的次序,由諸樊、餘祭、餘昧相繼登位,餘昧死後,季札仍不登位,回到封地延陵(今江蘇常州市),乃由餘昧子僚繼承王位。但諸樊子光認為父輩兄弟四人,當傳給季札,現季札不允,理應由光接位。吳光派勇士專諸刺殺王僚(戲劇「魚藏劍」描述這項事件),自立為吳王闔廬。可見在「三讓堂」美名下,仍出現奪王位事件。吳王闔廬死後,子夫差接位,夫差在位二十三年,被越王勾踐擊敗亡國。失國後,吳氏子孫世代為民。 吳氏家族的一部分,用「延陵」作為堂名。從季札回到封地延陵後,後代子孫一直居住在那裡。我家也曾用過「延陵」作堂名,我未向上一代詢問清楚,猜想我家是從常州搬遷到江北,並非從蘇州搬來。但是從什麼時候搬遷到江北?現在老一代已無人在世,只能從其他途徑試作考證。白蒲吳氏宗祠有一副對聯: 曾祖敬宗迪光繼緒 貽謀式榖篤信裕昆 後代子孫就按照這十六個字,挨次用作排名次序。我在這一名中是第五代,推其建成白蒲吳氏宗祠約距今120-150年之間。恰好是太平天國在江南(南京和上海之間)戰爭時期,我們的祖先逃避戰爭就遷徙到交通比較閉塞的江北定居。在此之前,也曾發生過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和清廷作戰,但多在廣東、廣西和天津等地,所以認定在太平天國戰爭時較為合理。 經過回憶,我家還用過「桐蔭軒」堂這一堂名,在手提燈籠上見過這種字樣,但從未在別處見到,估計是極小範圍的家族堂名,使用時間也極短桐蔭軒」堂這一堂名,在手提燈籠上見過這種字樣,但從未在別處見到,估計是極小範圍的家族堂名,使用時間也極短,就不談了。 另一個問題:從吳太伯傳到現在,共經歷了多少代子孫?如果有家譜可以核查,應當可以尋到準確數字,而經過十年動亂洗禮,就成為難題了,但可以粗略地做出估算。據史家論證,周武王討伐商紂,成功於公元前1046年,距現在(公元2000年)歷時3046年,但吳太伯比周武王姬發高出兩代,可定為3100年。如果按每一代定為34.36年,則有3100÷34.36=90.22代,即公元2000年出生的孩子,當為吳太伯的第90代孫輩。這裡34.36年數字的來源,是從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他的64代孫清朝戲曲作家孔尚任於公元1648年生於山東曲阜推算而得[(551+1648)÷64=34.36,孔子和孔尚任生年從《辭海》有關詞條查得]。這種推算方法有一定得誤差,各居住點生育期有差別,也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只能提供參考。應當儘可能尋覓吳氏家譜加以核實。 以上敘述遠祖創業、居住轉移、堂名來源和子孫經歷代數四個方面,須補充或修改。尚請同宗父老兄弟、有興趣得學者指正。 百家姓——吳 上古時有太伯和仲雍兩個人,建立了"勾吳國","勾吳國"國都在今天的江蘇無錫,那時叫"梅里"。到周朝時改稱吳國。後來吳國公族子孫都姓吳。而吳姓祖先太伯和仲雍,原是上古周國的兩位公子,因為傳王位時恐怕與兄弟有爭執起亂,就逃到江南來,聚集人建國立業的。吳姓先人還有如:[吳起]戰國時著稱名軍事家,政治改革家,得到楚悼王的重用做宰相,外立軍功,內行改革,國力日盛。但因此得罪了一些權貴。悼王死,吳起被追殺,他就伏在悼王屍體上。射殺他的人也射到了悼王屍體,後來也全被王室處死。[吳道子]唐朝著名畫家,稱「畫聖」。[吳筠]畫代學者,能議論天下大事,皇帝和大官都請教過他。 氏源於姬姓吳國,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於戰國初期,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讓賢故事。 周部落(姬姓)的首領古公 父 即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小兒子季歷賢仁而有才幹,娶賢惠的太任為妻,生下個兒子叫姬昌,倍受古公寵愛。古公把周部落的興旺發達寄希望於姬昌。 大兒太伯、二兒仲雍明白父親想讓弟弟季歷當繼承人,以便將來再傳位給姬昌,於是就自動讓賢,趁古公有病的時候,以給父親採藥為借口,遠奔到東南沿海一帶的吳越地區,不再陝西,並在那 斷髮紋身,顯得無法任用,以此來迴避季歷。 當時江南還很落後,由於太伯、仲雍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技術,當地土著擁立太伯為領袖,建立姬姓吳國,稱為句吳也作"勾吳"。太伯無子,死後由弟仲雍繼承君位,並世代相傳。 與江南吳國逐漸興起的同時,居住在陝蚊椽山一帶的周部落發生了重大變化。古公傳位給季歷,季歷傳位給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後,其子姬發(即周武王)繼承他的遺志,聯合諸侯,滅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西周初,姬發尋求太伯、仲雍的後代,當時仲雍的曾孫周章已是吳君,因而封周章為吳子,追封太伯為吳伯,另將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北面夏朝舊址處,並把他們正式列為諸侯。 吳國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包括如今江蘇、上海大部份和安徽、浙江的一部份,到春秋後期開始強盛。 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相、孫武為將,公元前506年曾一度攻破楚國;傳到其子夫差,又戰勝越國,迫使越王勾踐屈服求和,並北上與晉爭霸。 後來由於夫差驕傲自大,不聽伍子胥的勸諫,貽誤戰機,吳國反而被越王勾踐打敗,於公元前473年亡國,吳王夫差悔之莫及,自殺身亡。吳國王族子孫避難四散,為不忘故國,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吳氏。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新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發展繁衍,後分為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安仁吳氏、進賢吳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份陷居於江浙一帶,一部份逃難至安徽歙縣,後又分衍出一些分支;還有一部份逃至今山東、河南一帶安家落戶。 吳氏遷居台灣是從1291年開始的,那一年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斗奉命率領6000人乘船出使台灣,成為吳氏入台第一人。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到澎湖、台北等地謀生創業。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東渡日本,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 差不多與此同時,吳氏還有大批人南遷到越南。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個姓,按人口數排列,吳姓列為第六大姓 吳氏入朝鮮的歷史也很悠久,發展至今,吳氏在朝鮮的143個姓氏中是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 大約自明代開始,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很多吳氏族人移民南洋。近代又有不少旅居歐美,他們大都聚族而居。 吳氏在當今中國最常見的漢族姓氏中名列第10位,在南方人中所佔比例較高。同時,在苗、滿、蒙古、鄂倫春、錫伯、回、哈尼、侗、壯、白等少數民族中也佔有一定數量。 中國吳氏的起源 1、盤古開天闢地 古代神話中盤古為中國人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太空中飄浮著一顆巨大的星球,在這顆星球內部,有一個叫盤古的人,不甘心困在巨星中,左手執鑿,右手執斧不停地鑿辟,到了公元前2700000多年,盤古揮出最後一斧,只聽見太空一聲巨響,巨星被辟開,分成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化為氣體,變成天空,腳下一半化作大地,於是宇宙間有了天和地。 2、「三皇」和「五氏」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氏(五帝):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和神農氏。 3、五帝朝代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娶西陵氏女嫘祖,生二子:玄囂、昌意 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 帝嚳娶原妃姜女原生后稷-古公亶父-季歷-昌-發(周武王); 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帝堯) 娶次妃生契-主壬-主癸-子天乙(商湯王) 昌意生顓頊,顓頊三子:窮蟬、橋牛、鯀 窮蟬-敬康-名望 橋牛-瞽叟-重華(帝舜) 鯀-文命(夏禹王) 4、氏族源流 中國早期姓氏:《史記》、《國語》《左傳》中出現有熊氏、神農氏、金天氏、西陵氏、陶唐氏、有虞氏。「氏」此乃部落。《尚書·晉語四》: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女瞏、依 中國人姓的來源:最早的姓來源於氏族圖騰,母系氏族或源於始祖母的某種遭遇和夢幻,或源於女性祖先生育的地點。以國不姓。以地名、居處、官名、先祖、謚、職業等為姓,還有賜姓、改姓。 5、吳氏淵源 吳,上古音讀「ga:」,今讀「WU」。虞作吳,《集韻》「虞,古作吳」。《左傳·僖公五年》中的虞仲,《吳越春秋》仍寫作「吳仲」 吳字在上古作「奔跑、回頭、大聲呼叫」等意義。吳從口從矢,東漢時改為口天。《詩經·絲衣》「不吳不敖」中的吳作「呼喊」意。《說文解字》「吳,大言也,從矢、口」。 中國古籍中最早出現吳姓人的是吳權,宋朝羅泌在《路史·國名記》吳權是炎帝之臣。《山海經·海內經》吳權之妻叫阿女緣婦,生有三子:鼓、延、殳。《路史·國名記》黃帝之母為吳氏族人吳樞。吳回,顓頊帝的曾孫,卷章之子,在帝嚳時遷吳人之地而叫吳回,是火神,又叫祝融氏,其子陸終,娶鬼方氏女媯為妻,一胎生6子,長子昆吾氏。 《姓角崔》「世本雲太伯之後,千家姓雲延陵族,姓纂雲渤海族,史記魏有吳起,漢書有吳芮、吳右、吳恭、吳章、吳漢、吳良、吳記等」 吳氏出自姬姓,為黃帝後裔。《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 6、少數民族中的吳姓 苗族吳姓:貴州湖南廣西雲南四川海南等地。1990年統計有7398035人。貴州苗族大多由孟路恩家族演化而來,清末把貴州苗族中「務收」改為吳姓,湘黔桂交界的吳氏為苗化的漢人。侗族吳姓,1990年有2514014人,不少由漢人侗化,湖南、貴州、廣西。仫佬族中的吳姓,廣西西部、羅城等地,仫佬族人是由古越族系中的亻令、僚分化而來的,姓氏漢化,仫佬族大多為漢族,廣西羅城大梧村吳氏為仫佬族,有二冬吳、三冬吳、六冬吳氏等支。水族吳氏貴州三都最多,多為古越族系中駱越族演化而來。壯族吳氏,廣西百色地區及柳州地市的柳城、來賓等地。蒙古族吳氏,漢化而來,是由多音節蒙古部落名或人名演化,如朱元璋賜歸順他的瑪魯蒙古人姓吳名成,朱棣賜巴圖帖木兒姓吳名允誠。達斡爾族昊姓,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省區,朝鮮族吳氏,黑龍江、吉林、遼寧。 7、吳氏分支 虞氏、延陵氏、延氏、濮氏、閻氏、 厥由氏、蓋余氏、燭庸氏、慶忌氏、 夫余氏、堂奚谷氏,常壽氏、壽氏、闔氏

推薦閱讀:

那些歷史書上看不到的照片 官兵簽名誓抗敵(組圖)
丹麥王儲50歲生日,和平民王妃恩愛15年,半個歐洲皇室戴皇冠來捧場!
圖說歷史:大明火器真不是蓋得,可惜到清朝不少已失傳(上)
一張張唱片,一頁頁歷史
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這個節目是不是有一些固定套路?

TAG:歷史 | 家族 | 遺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