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深刻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闡述「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基本方略時,明確提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重要文化命題。這是對文化自覺的深化、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自強的引領。深入認識這一命題的豐富內涵,對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要義是恪守中華文化的主體性
立場決定方向。立場是分析處理問題的根本立足點,體現著主體的為我目的性。文化立場深層次地關涉堅持誰的文化,為誰和為什麼而發展文化的問題。從表象看,立場是一種價值選擇,具有合目的性。實質上,文化立場深刻蘊含在唯物史觀原理中。
中國道路的特色和性質決定其文化發展的「中國特色化」方向。可見,立場的價值性選擇以尊重客觀性為基礎,但這不是否定主觀性而刻意強調客觀性,「而是經由這種主觀性去發現它植根其中的現實基礎並從而通達歷史之客觀意義所在」。因為「對於歷史事物之真正的客觀闡釋來說,它必須(而且首先必須)將人的主觀意圖包含在自身之內。」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是合規律性基礎上對文化的合目的性的自覺追求,是一種高度的文化自覺。
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決定於中國道路的獨特性。今日世界,以民族或國家為主體的各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特性,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徵,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堅守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因為任何民族都要自覺為本民族的生存發展去創造文化,去尋找民族生存發展的普遍根據和原則。說到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堅持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以文化的方式增強民族的主體性。中國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使得以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通過主體性文化的追求確立中國自身地位成為必然要求。
在多樣文化價值碰撞和激蕩下,堅持民族文化的獨立性,保持民族精神的方向和追求,真正做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立場傾向是最重要的。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帶有明顯價值立場。立場雖然改變不了事實,卻能夠直觀地反映文化態度。在多樣文化價值觀選擇中,立場先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他明確提出反對文化領域某種程度存在的「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的「西方文化中心論立場」,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就是要增強文化的自主性和原創性,抵制和反對「西化、洋化」,防止我們的思想領地被西方思想侵蝕,根治學術界大量移植西方概念、範疇、研究方法乃至思想的弊病。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內蘊著建構中國話語體系的訴求
立場不是抽象的,它由思想和理論支撐,而思想和理論是由話語體系表達的。「理論構成立場,理論宣示立場。」立場不僅僅是一種態度和出發點,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和理論形態,即立場是觀點、立場是主見。立場決定視界,任何思想、學說要成為一種形態,必須有自己的立場。有了立場,思想的碎片可以凝聚為形態,一種話語體系「只有根據一種基本立場才是有可能的」。
「一個國家的學術話語體系,本質上是一種國家敘事」,表達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話語體系的建構是在一定立場基礎上進行的。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要用中國智慧創造出表達中國思想的話語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更加鮮明地展示中國思想,更加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必須形成和打造出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在講話中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運用自如、信手拈來,經常用中國語言向世界講述著精彩的中國故事,體現出對中華文化基因的傳承,體現出對中華文化立場的自覺、自信的堅守和發展。
從歸屬意義上說,中華文化立場不僅滿足了國人對民族文化的情感歸屬,而且為我們回顧過去、把握現在和展望未來提供了一個精神入口,使悠久的歷史記憶被喚醒,使傳統與現代實現了無縫鏈接。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實現了歷史認知、現實評價與未來預期的統一。離開這一立場,必然會捨本逐末,甚至自我消解。
在當代,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與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又是高度統一的。在中華文化立場中其主體性是以民族性表達的,而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靈魂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則以「人民性」詮釋和重建了中華文化的「民族性」,使民族性與人民性達到高度一致。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充盈著對文化創造性的期待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不僅是一種目的,更需要創造性的實力擔當。
主體之所以是主體並區別客體的自在性就在於其創造性,跟蹤實踐、引領實踐是文化的時代性要求。十九大對文化作用高度重視,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關鍵取決於文化創新力,在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華民族曾經在歷史上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化,時代發展要求我們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文化的創新性是由文化的作用和價值決定的。文化的發展主要表現為文化以最合適的方式影響現實關係並塑造現實關係。「尤其是處於發展迅速、風雲變幻、競爭激烈的當代世界,一個國家僅僅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而無創造性,不能創造出與時代相符合的當代文化,文化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信。」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固然重要,但文化精神和價值的建構意義更加重大。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它的文化主體性需要建立在傳統基礎上,同時,它還要突出當代文化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演進脈絡中對傳統文化的辯證否定和超越,並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和引領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如果沒有創新,就沒有文化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會成為空談。
另一方面,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始終存在和無法迴避「西方文化」的參照和影響,要有更寬廣的世界胸懷,以「吸收西方新的文化而不失故我之認同」。因為,當代文化發展不是在封閉場域中進行的,而是在全球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中實現的。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就是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立場和態度,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中吸收有利於自身的新質因素,最終發展、壯大自己。
(作者:郭鳳志,系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論內涵和文化使命研究」〔17AKS015〕的階段性成果)
推薦閱讀:
※中華文化核心是一個什麼「禮」
※華夏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一《華夏文明的特點》
※雲想衣裳花想容,白龍不是那具身體已經很多年,楊玉環也是!
※黃帝代表「新中國」,也代表「興中國」
※中華文化—不可不讀的百篇詩作《唐代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