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以為鴉片戰爭是大刀長矛輸給了火槍大炮?|劉三解

本文是《劉三解·課本沒說的歷史》系列之第四講。

這個系列,我會帶你們重溫人教版高中歷史課本。

逐一剖析課本里說了什麼,為什麼這麼說。

儘力給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史料和角度。

音頻為整節課完整內容

點擊收聽

鴉片戰爭前英國與清王朝軍事力量及軍事思想對比

▍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 ,乾隆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畫面的右側是一排排的火炮在射擊,在畫面的左下角,有一排排的清軍火槍手在射擊,這也是清軍在乾隆年間戰爭的常態。就是火槍、火炮防守,騎兵突擊進攻。

▍乾隆大閱圖,展示的是對八旗的大閱兵場面

▍乾隆大閱圖(局部),正藍旗滿洲護軍營,前排的是火炮,後排手持火槍

▍咸豐、同治年間的《伏虎開山陣圖》,這是吸取了西式軍隊陣列之後的中國山寨版,這個叫「抄手環攻式」,不是網上說的雍正年間的陣圖,注意看前面的小黃人,那應該就是「虎衣」近戰兵。

▍這是拿破崙戰爭時代法國軍隊的橫隊變線列縱隊的陣圖

▍伏虎開山陣圖,固守破陣式,其實就是下面英軍的空心方陣,不過你看外圍的小黃圈,就是「藤牌兵」

▍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軍隊布置的空心方陣,小圖1為空心方陣里的軍官和安置傷員,小圖2是空心方陣外圈的士兵站法,兩排下蹲,步槍刺刀向前斜指,後排兩個士兵射擊

▍就是這個防禦方式,當時法國騎兵多用直劍,英軍騎兵多用騎兵刀,面對空心方陣往往缺少辦法,只有一部分戰技嫻熟的槍騎兵能夠突破空心方陣。

▍電影《投名狀》中的清軍騎兵沖陣,劉德華大喊,蒙馬眼,就是為了讓坐騎不會害怕,可以跟著騎手的操縱向前撞擊,一般情況下,馬是比較溫順、膽小的動物,不會向牆上、刺刀上、同類正對著撞過去。

▍電影《愛國者》中的英軍的黑森騎兵,就是在德意志邦國黑森招募的僱傭兵,不過電影刻意表現了他們燒殺搶掠的部分,其實是一種美國主旋律式的醜化。

▍英國步兵對抗俄羅斯騎兵的油畫,名為《細細的紅線》,作者:Robert Gibb,1881年。故事發生在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英軍第93薩瑟蘭蘇格蘭高地團面對俄羅斯騎兵排山倒海的衝鋒,排成薄薄的兩行,在28碼(25米)的距離,就是俄羅斯人的馬刀快頂在鼻子上,才開槍,一舉擊潰了俄軍,為英語創造了一個辭彙:「thin red line」。這也標誌著,隨著武器的進步,線列步兵已經不需要空心方陣提升火力密度就可以正面擊敗騎兵,騎兵這個主宰戰場上千年的兵種的喪鐘被敲響了。

▍西方步兵陣列的變遷,由圖可見,17世紀基本上是火槍(火繩滑膛槍)與長矛冷兵器混編,由長矛兵負責肉搏;18世紀之後,歐洲進入了純燧發滑膛槍陣列時代,用燧發槍加刺刀完成了全火器配備。

▍這是電影中英國步兵的進攻方式,具體站位見下圖

▍這是法軍《1791年8月1日關於步兵機動訓練的條例》中的規定線列的部署,這是一個連的士兵的布置方式,軍官在前方,看上面電影截圖,持刀者就是軍官,他旁邊扛著長矛的也是軍官或軍士長,注意,他拿的是「長矛」,真的是長矛。

▍19世紀初的英國步兵全套裝具,請注意那桿長矛,是軍士長、軍官用來肉搏用的。

▍兩支步兵對面時的作戰方式,被國內軍迷戲稱「排隊槍斃」。

1759年,英法魁北克之戰,英軍3300人排成2列,緩步靠近法軍3500人,法軍進行了兩輪射擊,英軍傷亡了約20%,但並不還擊,將領沃爾夫少將挨了3槍被打死,一直到兩軍接近30米距離,英軍第一輪齊射就打倒了法軍1000多人,同時敲響戰鼓、吹奏風笛,向前推進。英軍前進了約10米後,打了第二輪齊射,法軍又倒下了800多人。法軍於是就此崩潰。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當時使用的滑膛槍精度差,百米開外打著人的概率極低,加上隨著射擊次數的增加,啞火槍支會因各種原因越來越多。英軍硬頂著傷亡,等到最後近距離才開第一槍,保證了首輪射擊的擊發率和命中率。

這種戰法,對於軍隊的訓練和組織水平、承受傷亡的能力要求極高,上述戰例中,法軍的傷亡率達到了50%以上,此時才崩潰,已經非常強悍了。要知道,鴉片戰爭中,清軍在第一次定海之戰中,傷亡率剛到1.75%就潰散了。


推薦閱讀:

鴉片事略
此人在乾隆生日時極盡討好 四十多年後 卻直接促成了鴉片戰爭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談愛國
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真的是鴉片戰爭的引發者嗎?
老照片:他們抽鴉片煙時的樣子

TAG:戰爭 | 鴉片戰爭 | 鴉片 | 大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