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的診斷與治療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與治療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院 261300 李森國 李新東

中華實用醫學2002年第4卷第24期

1 DN的臨床表現與分期

1.1Ⅰ期臨床表現 GFR↑、腎體積增大、RPF和腎小球毛紉血管灌注及內壓↑;DN受累初期改變與高血糖水平一致,系可逆,無明顯組織病理學損害,血壓正常。

1.2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臨床表現 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ug/min或<30mg/24h);小球結構出現改變:GBM增厚,系膜基質增加;GFR>15ml/min和UAE>30ug/min易發展為臨床DN。血壓正常。

1.3 Ⅲ期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變化 微量白蛋白尿;病程多>5年;UAE持續高於20-200ug/min(30—30mg/24h);GFR大致正常(130ml/min),血壓可輕度升高。組織病理變化:GBM增厚和系膜基質增加更加明顯,已有小球結節性和瀰漫性病變以及小動脈玻璃樣變,開始出現小球荒廢。

1.4 Ⅳ期(臨床DN,大量白蛋白尿期)臨床表現 UAE>200ug/min;或持續尿蛋白>0.5g,非選擇性蛋白尿;大多數患者肌酐尚正常;Ⅳ期水腫較重,對利尿劑反應差,原因:①低血漿白蛋白;②水鈉瀦留較其他原因的NS嚴重;③腎小管功能障礙出現較早,程度與血糖水平直接相關,(近曲小管對水鈉以及糖重吸收)。上述過程減少了遠端腎小管鈉的排泄,刺激管-球反饋機制使GFR減少。④1型DM注射胰島素,2型DM本身的高胰島素血症可直接增加遠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加重水腫。部分DN患者GFR在20-40ml/min水平就會發生明顯的高鉀血症,高血鉀高氯性酸中毒,即Ⅳ型腎小管性酸中毒,大多伴有低腎素和低醛固酮血症。組織病理變化:GBM明顯增厚,系膜基質明顯增寬,荒廢小球約佔1/3。常合併微血管併發症: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膀胱植物神經病變,尿瀦留引起梗阻性腎病等)。晚期DN常合併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周圍血管病變,這些腎外合併症的存在不僅導致此期患者死亡率高,而且也給進入ESRD患者替代治療帶來困難。

1.5 Ⅴ期(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ESRD)臨床表現 出現氮質血症,GFR進行性下降,蛋白尿往往持續存在,不斷加重,亦可能因腎小球荒廢而減少。高血壓、低白蛋白血症,水腫,腎小球廣泛硬化。

2 DN診斷與鑒別診斷

2.1 DN診斷與鑒別診斷 早期DN診斷:即微量蛋白尿期,UAE20—200ug/min(相當於30—300mg/24h),6個月內連續查3次尿,其中2次UAE20—200ug/min方可診斷。

2.2鑒別診斷 排除其他引起蛋白尿的原因,DN蛋白尿排出不因腎功能惡化而減少,通常無血尿,肉眼或鏡下血尿:腎乳頭壞死、腎腫瘤或其他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後者有腎穿刺指征。狼瘡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可與DM同時存在造成DN的診斷困難。

3 DN的發病機制

①高血糖導致的腎血流動力學改變。健康人持續靜脈滴注高滲葡萄糖,GFR就增高,表明高血糖直接可引起腎內血流高灌注、高血壓及高濾過。在DM時除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外,從同時存在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等分泌增多,這些物質均可使GFR增高。並使腎小球肥大。強化胰島素治療可使IGF-1降低及腎肥大退縮。高血糖又可刺激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mRNA表達,促使腎小球細胞外基質過度合成,與腎小球硬化有密切關係。②蛋白非酶糖基化。糖基化白蛋白經腎小球濾過時被系膜細胞及上皮細胞的受體結合,使胞內TGF-β1-基因表達增強,導致系膜細胞發生一系列病理效應,促使基膜增厚及系膜基質增多。②山梨醇代謝途徑亢進。體內胰島素不足,已糖激酶活性降低,細胞內葡萄糖超負荷,則進入山梨醇代謝途徑,使葡萄糖經醛糖還原酶形成山梨醇,再經山梨醇脫氫酶變為果糖。這些多元醇不易透過細胞膜,導致細胞內高滲性,致使細胞變性。多元醇在系膜細胞內積聚,導致系膜細胞功能障礙,細胞外基質增多,最後發生腎小球硬化。④葡萄糖轉運體功能亢進。腎小球系膜細胞此轉動體功能亢進,系膜在高糖情況下,TGF-β1-PDGF及IGF-1表達增強,使系膜細胞增生肥大,ECM增多。⑤基因多態性。DN的各基因表型病人的結果,純分子DD型為DM的腎損害的危險因子,且可減弱ACEI保護腎臟的有益效應。ACE基因多態性與腎臟併發症顯著相關,DD型是DN的易患基因,II型基因則為其保護基因。

4 DN的預防

 由於控制血糖(空腹和餐後)是防治DM發展及發生各種併發症的最重要措施,目前許多學者將DN的血糖控制分為3級預防:①一級預防。即正常白蛋白尿至微白蛋白尿期的防治,正常白蛋白尿期間應分兩個階段,a:糖耐量減退期即應控制餐後血糖,b:DM診斷已成立,嚴格控制血糖可延緩或制止發生微白蛋白尿。②二級預防。是指DNⅢ期發展到DNⅣ期的防治,控制血糖仍可延緩微白蛋白尿向顯著蛋白尿發展。②三級預防。是指DNⅣ期發展至DNⅤ期的防治,此期即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蛋白尿仍然有增無減,腎病變繼續進展。

5 DN的治療

5.1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措施,嚴格控制飲食,可使血糖降低,有利於血脂和血壓的控制,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改善腎功能和蛋白尿。低蛋白膳食能降低腎小球高血壓血液動力學狀態,可改善或延緩腎功能減退,並減輕蛋白尿。

5.2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 用以治療DN的降血糖葯,主要是磺脲類藥物,它作用於胰島β細胞表面受體,常期釋放胰島素並能改善胰島素受體,增強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目前使用的為第二代磺脲類,如格列喹酮,適用於NIDDM及DN,對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者均可選用。

5.3胰島素治療 使用胰島素能將高血壓很快地得到控制,腎血流動力學改善,減弱蛋白非酶糖基化,糖基化終末產物減少,抑制山梨醇旁路代謝,DM微血管病得到改善或減輕。近年來,對DN主張強化胰島素療法,強化治療降低蛋白尿的風險值為56%。老年人及腎功能減退者,胰島素在腎內降解減少,血中胰島素半衰期延長,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減少,易發生嚴重低血糖反應。5.4降血壓藥物的應用 DM多數在50歲之後發現,不論是原發性高血壓病抑或DN導致的高血壓,均可加重蛋白尿和加速腎功能惡化。因此,病在存在高血壓時必須及時使用降血壓,令血壓降至正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系統血壓降至此水平,可延緩腎功能減退。Ⅳ期DN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可使8年以上存活率從48%提高到87%。

5.5高脂血症的治療 DM病人多伴有高脂血症,後者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加速腦血管病變、冠心病、視網膜病變及DN的發展,選用他汀、吉非貝合用效果更好,血脂控制目標為膽固酵<5.2mmol/L,甘油三酯<1.5mmol/L,HDL-C>1mmol/L。氟伐他汀抑制TGFβ1及多種細胞因子,抑制了系膜細胞增殖、肥大及ECM增多、沉積,故可延緩腎小球硬化。

5.6其他治療①胰島移植:胰島移植1年功能存活幸約為70%。遠期功能成活率不高。②醛糖還原酶抑製劑:可防治DN微血管病變,使腎病變改善,蛋白尿減輕。②蛋白非酶糖基化抑製劑:氨基胍能與脫氧葡萄糖醛酮反應,阻止AGEs形成,可減輕腎小球體積增大,制止蛋白尿,並改善腎內病變。④生長因子拮抗劑:體外實驗證實,decorin能抑制TGF-β1、TGF-β2及TGF-β3等多種TGF的異構體。應用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類似物可抑制腎體積增大,而不影響糖代謝。

5.7血液凈化與移植 DN後期最終要出現尿毒症。肌酐清除率降低到5%,血清肌酐超過700umol/L時,應考慮替代療法。


推薦閱讀:

吃洋蔥有6大功效 洋蔥泡紅酒可治療痛風
小兒濕疹的治療體會
美國內分泌協會:妊娠期亞甲減需要治療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治療頸動脈狹窄的護理探索
中藥灌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效果如何?

TAG:糖尿病 | 治療 | 糖尿病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