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公元1174年) 中醫古籍 | 39康復網 | 醫源世...
07-15
[卷之二]五臟中寒證肝中寒者,人迎與左關上脈緊而弦。肝虛中寒,乃母子相因,弦多則吉;但緊不弦,舌卷囊縮,為不利,故使本部脈,緊如切繩。肝中寒之狀,其人洒洒惡寒,翕翕發熱,熏然面赤,如有汗,胸中煩熱,脅下攣急,足不得伸。心中寒者,人迎與左寸口脈緊而洪。心虛中寒,賊邪相剋,脈應本部,洪滑則吉;但緊,舌干焦,為不利。心中寒之狀,其人如啖韭齏狀;劇則心痛掣背,背痛掣心,猶如蠱疰,惡寒,四肢厥,自吐,少間頃時複發,休作不已,昏塞不知人。脾中寒者,人迎與右關上脈緊而沉細。脾虛中寒,寒邪乘克,脈應本部,長則吉;沉緊,唇揭,為不利。脾中寒之狀,心腹脹,四肢攣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秘或泄。肺中寒者,人迎與右寸口脈緊而澀。肺虛中寒,母子相感,脈應本部,浮者為吉;但緊而澀,鼻乾燥,為不利。肺中寒之狀,喜吐濁涎,氣短不能報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腎中寒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沉緊而滑,腎虛中寒,寒喜中腎,以類相從,脈應本部,沉滑者吉;緊澀,耳葉黑,目睛,為不利。腎中寒之狀,色黑氣弱,吸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清,拘攣而疼,昏不知人。余例見傷寒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宋,陳言,公元1174年 中醫古籍返回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首頁 | 返回中醫古籍首頁上一頁:[卷之二]敘中寒論下一頁:[卷之二 中寒治法]附子理中湯知識點:
虛中
相剋
鼻干
心虛
脾虛
膝下
惡寒
發熱
傷寒
寸口
耳聾
人迎
拘攣
右關
報息
囊縮
脾中寒
不傳
臟氣
背痛
胸中煩熱
中寒
寒邪
攣急
心中寒
喜中
吸吸
心痛
賊邪
少氣
腹脹
推薦閱讀:
※全國老中醫竟都偏愛同一種食物!每天吃一把,勝過人蔘補~
※養生堂 >> 中醫養生
※「中醫崑崙」之石筱山
※失眠症中醫證候要素及干預研究
※名醫不傳之秘:中醫牛皮癬9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