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痤瘡多因肺胃熱,單刺三穴顯奇效

痤瘡是一種以毛囊、皮脂腺的急慢性炎症為特點的常見皮膚病,好發於面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形成粉刺、丘疹、膿瘡、膿腫及瘢痕等皮膚損害。痤瘡俗稱青春痘,又稱「面皰」「粉刺」「毛囊炎」。採用針刺的方法治療痤瘡效果較好。辨證要點肺經風熱:多以丘疹損害為主,可有膿皰,結節、囊腫等,舌質淡紅,苔薄黃,脈細數。肺胃濕熱:多有顏面油膩不適,面部布有皮疹、膿皰、結節、囊腫等。常伴有便秘、口腔異味、苔黃膩,脈濡數。沖任失調:發病與月經周期有關。可伴有月經不調、痛經等。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而數。治療要點治則:疏風清肺,清熱利濕,行氣活血。取穴:三陰交,適於脾胃濕熱,沖任失調證型。大椎穴,適於肺經風熱,肺胃濕熱證型。合谷穴,適於胃腸濕熱證型。治療方法:用毫針及三棱針挑刺。操作方法

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皮膚常規消毒,用28號3寸不鏽鋼毫針,直刺三陰交穴,1~1.5寸,得氣後,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用平補平瀉法捻轉。每10分鐘捻轉1次,捻轉3~5次,每日治療1次,治療5天為1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大椎穴:位於頸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皮膚常規消毒,用28號3寸不鏽鋼毫針,直刺0.5~1寸,得氣後,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用平補平瀉法捻轉。每10分鐘捻轉1次,捻轉3~5次,每日治療1次,治療5天為1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皮膚常規消毒,用28號2寸不鏽鋼毫針,直刺合谷穴,0.5~1寸。得氣後,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者用平補平瀉法,每5~10分鐘捻轉1次,留針30~40分鐘,每日治療1次,治療5次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治療1~2個療程,孕婦不宜針。病案舉例驗案1 痤瘡(肺胃濕熱)

王某,女,21歲,大學生,2011年7月21日初診。面部褐色丘疹兩年,加重2天。兩年來,過食辛辣、肥甘,口乾口苦,口腔異味,便秘,常常噁心,面部頻發褐色丘疹,分布在面頰兩側及前額,月經前後加重,面部油膩不適,並有熱灼感,醫院皮膚科診斷為痤瘡,內分泌失調,經用消炎、抗菌等藥物治療未見效。來診前2天,因吃魚病情加重,面頰部顏色發紅,丘疹增多,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細數。

證為肺胃濕熱。治宜清泄肺胃濕熱,先後取合谷穴、三陰交穴針刺獲愈。合谷穴皮膚常規消毒,用28號3寸不鏽鋼毫針,直刺合谷穴,得氣後,用瀉法捻轉,面部熱灼感約1分鐘消失,10分鐘捻轉1次,留針40分鐘,考慮病情較重、時間較長,用上法重複治療,每日治療1次,6次後,諸症逐漸減輕,面部丘疹已開始收斂老化,未再有新的病灶出現。考慮與月經周期有關,後取三陰交穴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捻轉治療,每日治療1次,連續治療5次,諸症逐漸消失,隨訪下一月經周期,未再複發。驗案2 痤瘡(肺經風熱)龐某,男,22歲,工人,2011年8月12日初診。面部丘疹、膿皰、結節1年余,加重2天。面部初起丘疹,兩頰部較多,後及前額,逐漸增多,並有膿皰、結節出現。當地醫院按青春痘治療,未見效。近2天因飲食不節,病情加重,身體發熱,但體溫不高,口乾思飲,大便秘結,面部丘疹、膿皰有時作癢、觸痛,舌質淡紅,苔微黃,脈細數。證為肺經風熱,治宜疏風清肺。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取合谷穴針刺。皮膚常規消毒,用28號兩寸不鏽鋼毫針直刺合谷穴,用瀉法提插捻轉,每10分鐘捻轉1次,留針40分鐘,每日治療1次,治療3次後,面部丘疹、膿皰瘡減輕,連續5次後收斂,有的結痂,10次後,部分丘疹消失。鞏固治療5次後,諸症逐漸消退。臨證心得

1.針灸治療痤瘡有不錯的效果,並有一部分獲得治癒,對於伴有瘢痕性癥狀的痤瘡,配合藥物治療。

2.現代醫學認為,痤瘡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一般認為本病由於內分泌功能失調,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引起,治療用清熱解毒,清熱利濕,通利大便,清泄胃腸濕熱,用瀉法針刺合谷穴,效果顯著。其中,陽明經多氣多血,其經脈上走於面部,手陽明與肺經相表裡,肺主皮毛,取合谷穴,清泄陽明濕熱;三陰交清肺胃濕熱;大椎穴屬督脈,與手足三陽經相會,有清肺胃濕熱之功。

3.在治療過程中,禁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慎用肥甘、油膩性食物,避免化妝品及外擦膏劑,以防複發或加重。(山東省德州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苗子慶 苗衛萍)


新媒體編輯:朱蕗鋆

推薦閱讀:

一個治療痤瘡外用方
中醫對痤瘡的認知
臨床治療痤瘡心得(原創)
中醫四個小偏方治療痤瘡效果好
米諾環素(美滿)治療痤瘡

TAG:痤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