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的價值觀
第八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 劉余莉教授 2014年4月1日上午 |
[主持人]張澤群: 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昨天下午由兩位教授做了精彩的演講,今天我們繼續我們的論壇。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這個春天的美好早晨,我們匯聚在黃帝文化論壇里,讓一些昏昏欲睡的朋友以我們的主題探討一下,我們最為主要的價值觀。昨天我沒有就價值觀做一些概述,我們常說,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經常會感嘆,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就說毀我三觀,什麼三觀?那三觀?
張澤群: 回答: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張澤群: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正是有了價值觀,我們才會有對生活的基本態度,人們常說態度決定命運。為什麼態度能決定命運呢?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才會有什麼樣的選擇,有了選擇才會有具體的行為,長久的行為會產生習慣,習慣就能會成為態度。那麼這個態度小的來講,是決定某一件事情的態度,大的來講就是我們的心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他人,面對世界,這個世界就會以什麼樣的狀態來回報你的心態。今天第一位主旨演講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學者,說她年輕是因為她是一個七零後,說她有為,是因為她在28歲成為中央黨校的教授,現在是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論是的研究,但是有一方面的研究也深得大家的喜愛,她曾經出了一套節目,就叫《心態改變命運》,我建議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我們今天演講的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劉余莉老師,掌聲有請。 [嘉賓]劉余莉: 尊敬的各位前輩、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非常榮幸來到了河南新鄭,參加第八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題目叫「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都知道,在今年的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在進行十三次集體學習的時候呢,就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美德進行了學習,在學習之後,習近平總書記特彆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在激蕩的世界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優秀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厚的思想道德資源,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那麼從這一段話中,總書記特彆強調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那麼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面對著諸多複雜的社會問題,道德教育為什麼引起了總書記的關注呢?中華文化區別於西方文化的根本又在何處呢?看到這句話,可能很多人問,西方國家也沒有像我們國家這樣特別重視道德建設,他們靠制度建設把自己的國家治理的很和諧嗎?只要我們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的制度問題就能解決了,其實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忽視了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根本不同,也就是說從西方歷史上看,西方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統,它的政治制度維護的是公平正義,但是人思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靠宗教來完成的,所以他們並沒有忽視道德教育,只不過這個道德教育的主題變成了教會而已。
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國家學習的時候,我們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制度的一面,誤以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就行了,但是出現了一體一制的弊端,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很容易理解跨過企業,大家都知道安利公司是一個跨國企業,剛剛在中國發展的時候,有一個全球通用的無償退款制度,就是你把它的產品用光了,你對這個產品不滿意,你就可以拿著空瓶子到公司去退款,而公司會把所有的貨款退還給你,這個制度在其他國家實行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中國卻遇到了瓶頸,遇到了挑戰,為什麼?因為我們中國人很聰明,但是有的時候聰明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用在了佔人便宜的地方,於是有人把這個產品用光之後,甚至不是用光而是倒光之後,拿著空瓶子到公司退款,而這樣的人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是每天排著長龍的人去退款,安利公司走過了很多國家地區,這個制度沒有引起任何的問題,但是惟有來到中國,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時候卻遇到了挑戰。 所以說我們中華文明綿延了至少五千年而不絕,中華文化被譽為禮儀文化,但是因為我們一度對傳統文化的過度批判,讓我們對傳統文化喪失了自信心,最後導致禮儀之邦的民族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這一個問題就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人出了問題,於是我們把西方的民主制度引入村幹部的選舉,但是村民的素質理性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誰給他送錢多他就選誰。最後怎麼樣呢?出現了諸多拉選票、營私舞弊的現象。所以這些現象告訴我們,孔老夫子說的一句話,就是其人存,則其政存,其人亡,則其政亡。於是我們改革開放初期出現了很多能人現象,這個企業眼看得快倒閉了,只是換了一個總經理、一把手,就在短短的時間把這個企業扭虧為盈,大家認為他很能耐,稱之為能人。實際上我們靜下心來反觀這個現象的時候,發現這個人不僅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而他不是把國有資產劃為私有。 我們如果看一看現在反腐倡廉的很多措施,我們看到其實古人的思考非常深刻,在反腐倡廉的過程中很多人問一個問題,到底是制度更重要,還是人更重要?
在《群書治要》,大家有沒有聽過《群書治要》,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記在這本書中,還有一本書叫《父子》,這告訴我們制度建設和人是同樣重要的,他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會有一個好的制度,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構,換句話說好的制度重不重要呢?當然很重要。但是它同時提醒我們,並不是有了好的制度,就能夠單獨的發揮作用,必須有好的輔佐的人才,好的聖賢君子來推行好的制度。所以,聖賢君子,好的輔佐人才更加重要。但是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一味的重視制度建設,會有三個問題不可解決。
第一個問題,就是難以防患於未然。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只是重視制度建設,就有三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防患於未然,在《群書治要》上說,禮者近江山之前,禮儀之後,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倫理道德的教育可以防患於未然,但是法律監督機制的制裁,那麼對於禮儀是對事後的補救。中國的處處都體現著教育,培育一個人責任感。比如說男女雙方結婚,前三天要求女方三日不熄燈,大家知道為什麼三日不熄燈嗎?很多人說迷信吧?實際上這個禮,我們留下了一些形式,但是內容就不為人所知,就以為是迷信了,女方三日不熄燈,是再過三天這個女兒就出嫁,趁著她在家的時候,給她以為人妻、為人母的教育,這是叫對兒女的女德的教育,告訴她出嫁後如何為人妻、為人父,在迎親這一天新郎很早就起來了,他要祭祀祖先,祭祀天地。
這就是提醒自己兩個人的結合,不僅是兩個人的私事,關係到整個家風的傳承,他迎親之前,他的父親要給兒子敬酒,平時吃飯的時候,都是兒子給父親必恭必敬地敬酒,但是這一次的次序換了,他的父親要給兒子敬酒,這個兒子突然感覺到這一件事非同小可,不能夠不嚴肅對待,要有責任心。那這個新郎畢恭畢敬來到了女方家裡,岳父岳母會非常鄭重的把女兒送到新郎的手上,什麼意思呢?從此以後我女兒一生的幸福託付給你了,你要對她負責任,要有愛心,新郎這個時候也能夠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新郎也能體會到岳父岳母的心情,於是他帶著新娘跪拜岳父岳母,這樣,新娘才會上花轎,新娘上了花轎之後,她坐定花轎里一定要做一個動作,什麼動作呢?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做過,就是要把她的香扇從轎口扔出去,因為這個女兒在家的時候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千金小姐,天氣熱的時候還要拿起香扇一扇,這些壞脾氣都要隨著這把香扇扔出去,這樣才來到公公婆婆的家裡,公公婆婆本來在主人的位置,而現在站到客人的位置,什麼意思呢?從此以後,把媳婦迎到主人的位置,你要教育好子女,這個責任重大,必須有深厚的德學才能承擔好。所以《易經》說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告訴我們女子要效仿大地的德行,大地而且能夠忍辱負重,比如說你把髒的東西扔給她,她都毫無怨言,照單接受,所以女子越能夠忍辱負重,這個家庭越能夠經營的好。 所以,家庭太平與否,天下太平與否,一大半的責任都在女子的身上。對女兒的教育比對兒子的教育還要重視好多倍。那麼這兩個人要喝交杯酒了,這個交杯酒喝的很有味道,保證你終身不忘,這個交杯酒是拿個葫蘆,一切兩辦,一人一半,什麼意思呢?這就是提醒夫妻雙方,本來是一體。兩個人沒有結婚就想到以後的離婚,不要因為財產鬧了紛爭到法庭上去,中國人認為兩個人一般結合就是一體的,不分彼此,而這個葫蘆瓜的瓤是甜的,子是苦的,喝了一杯交杯酒從此以後就是一體的,還要把葫蘆瓜掛在一起,提醒在今後的夫妻生活中,不要因為磕磕絆絆不容易,就發生不愉快的事兒。你看到這個葫蘆瓜就看到生活的不容易。沒有一個新娘坐在轎子上,會心想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我要把新郎家攪的雞犬不寧。你看到這個葫蘆瓜就想到兩個人結合時,最初的發心。我們從婚禮要了解到我們的禮儀之邦,我們的禮儀,我們的教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所以它可以防患於未然,讓這個結婚,這個消極的結果根本不發生,而法律的制裁,只是等離婚已經產生了,告訴你怎麼分配財產而已。
第二,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還有一個問題難以解決,就是導致一個人面而無恥,我們設置了各種各樣的條款,用這個來引導人們,人們觸犯了它,就給予刑法的處罰,人們為了怕處罰,不敢做壞事,甚至想做了壞事免於法律的制裁,認為這是自己聰明才智的表現,以此沾沾自喜。在西方,現代以來,有人說上帝死了,科學的發展讓很多人不再相信宗教了,但是它的政治制度仍然是以公平正義來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呢,因為失去了宗教教育,他們出現了法律管轄之外的行為,比如說青少年吸毒、酗酒等等,這些還沒有達到法律制裁的標準,但是對社會和諧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也有人統計說,我們中國這個墮胎的人數,每一年是多少人呢?是1500萬次。而這裡邊有很多人都是未成年的少女,包括我們在校的大學生,因為這一個不理性的舉動,把我們人生一大半的福報都折損了,所以你不學傳統文化你就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現在反社會的行為越來越多,這是靠制度沒法改變的。所以《群書治要》上說,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而在《淮南子》上他說的更清楚,說法律能夠把不孝的人處死,但是培養不出孔子等高尚的德行,法律能把偷盜的人給予處罰,但是培養不出廉潔的節操。 孔老夫子培養的學生有三千多人,每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長輩,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教育所成就的。前幾年我到烏江參觀,這個中心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文化的老師,他們對傳統文化深具信心,希望通過傳統經典的學習,改善這個鎮的社會風氣,結果他們來到這兒之後,自己把弟子規先做到,再去入村入戶去教學,結果不到半年的時候,這個小鎮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我們來到這個小鎮感覺來到了人間天堂,每個人處處為對方著想,看到對方的需要,對人體貼入微,就是我們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那我們想,這是靠什麼成就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邊的老師每一個人都學習「弟子規」,能夠把「弟子規」的教育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沒有必要用法律來制裁他們。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過會犯法。所以,孔老夫子培養的三千個學生,72個賢人都能做到表率,靠的是教育。
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只是重視法律監督機制的健全,還有一個問題會出現,那就是老子所說的法律多盜賊更多。我們法律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但是社會並沒有因此和諧,相反鑽法律空子的人越來越多。在1999年的時候,當時也是崇洋媚外,到西方去留學,結果到了英國之後,各個大的超市都有一句話,叫CCTV在運行,大家知道CCTV是什麼吧?在我們中國馬上讓人聯想想到中央電視台,當時我們想中央電視台影響蠻大的,在英國的超市都能看到,但是在英國時間長了之後,知道這個是中央監控系統的簡稱,也就是各個大的超市都有高科技監測的攝象頭,警告你不要去偷東西,我們監控著你,當時我覺得這個東西很新奇,看了之後也很不舒服,感覺到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感。 我們中國學西方學的很快,各大超市、主要的幹道都配置了中央監控系統,攝像頭,而我們現在的個案也主要依賴這些高科技。 但是問題是,我們的科技手段越來越高,越來越先進,但是因此違法亂紀的人,偷東西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嗎?所以我們從這裡體會到哪一個是本,哪一個是末。那麼法律監督機制的健全也是如此,有恐怖分子現象出現了我們有專家就呼籲,我們要設立《反恐怖法》;食品安全問題嚴重了,有專家就呼籲我們要設立《食品安全法》;當一個星期兩個地方出現了大學生跳樓自殺的現象,就會有專家呼籲,說我們要注重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這些都很必要,但是是從枝葉花果上解決問題,這個樹葉太多了,你沒有把它的根找到,根在哪裡?根本就是不能止人噁心,而僅僅以高舉刑法禁止人的行為,就是你每天在外面執行刑法,也不能制止作姦犯科的事情發生。
所以你看古人說的多少透徹,一句話說了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源,那就是人心壞了,如果我們不解決人心問題,而只是在制度上做問題,會出現什麼問題呢?看書上說,這個法律一出台,奸詐的行為就產生,命令一下達,欺詐的行為就升級。就像你引紙救火一樣,只是這個事情愈演愈烈,而於事無補,說了這麼多告訴我們一句話,「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所有問題產生的根本就是在於人的良心丟失了,而要找回人的良心,必須靠道德教育。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原則所在,怎麼樣教育才能使這些道德價值觀深入人心呢? 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叫我們的價值觀,那麼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是什麼呢?中華文化的根本又是什麼呢?比如說有人問你,說你學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用幾個字回答他,那就是「五倫、五德、四維、八德」,中華文化就講這些東西。那麼五倫,就是基本的五種倫理關係,如果最起碼的倫理關係搞不好,稱不上搞好人際關係。孔老夫子把這個總結出來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朋友有信,」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親情,這個親情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下來的。聖人觀察了,父子有親,只有父母慈愛教導兒女,兒女孝敬父母,這個親情才能保持。君臣有義,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領導者與被領導的關係是一體的關係,不是互相矛盾對立的關係,領導者應該對屬下有仁愛之心,這個「仁」是一個人加上一個二字,告訴我們它是兩個人相互處之道,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對方,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所以領導不能把手下不當人看,呼來喚去,既要當他的領導管理他,還要當他的親人,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關愛他。除此之外,還要當他的老師,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被領導,就要對領導竭盡全力,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任務。這個「忠」在古代是盡己之位,竭盡全力完成領導交給自己的工作,就是盡到心了。稻盛和夫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拯救了瀕臨破產的企業,就是因為把這種理念運營到管理之中。 二戰之後,在日本凡是稍有成就的企業家,可以說無不是熟讀《論語》。夫婦有別,並不是身份地位的差別,而是在職責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特別是農業社會,主要是男子承擔收入,但是一個家庭除了創造經濟收入之外,還有更為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教育兒女,所以中國人有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就是,沒有兒子當然是無後為大的一種,但是另一種情況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了,比如說生了七八個兒子,但是啃老族、敗家子,做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兒。所以,中國人把兒女教育這件事兒看得很重要,不能推給祖父母,不能推給國家,必須由他的母親親自來承擔,要讓他的丈夫有道德,妻子有良好的德行,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有一個自然的順序,要給你尊重,要求兄長友愛關心幫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對兄長要遵從。「朋友有信」,告訴我們平等的交往,必須言出必行,這個「信」字,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言,告訴我們人所說的話,必須守信用,否則那不是人所說的話。那麼這個是五種起碼的倫理關係。
還有就是五常,我們都知道,五種常德,恆長不變的德行,就是仁義禮智信,還有管子提出的禮義廉恥,還有八德,在歷史上的八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諸子提出來的,另一種是孫中山提出來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我們把這些價值觀重複的去掉,概括總結一下我們得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熱愛和平」。只要我們把這12個字做到了,請問我們還有哪些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呢? 比如說這個孩子沒有孝心,經常上網吧,打遊戲,不負責任,我們只要開啟孩子的知恩孝心,所有這些問題就不見了,現在假冒偽劣很嚴重,只要開啟企業家的誠信之心就可以了。現在貪污腐敗很嚴重,我們只要把官員的廉恥心開啟了,「孝悌忠信、禮儀廉恥、仁愛和平」,這些問題就不見了。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價值觀。
那麼我們有了中國特色的價值觀,怎樣才能讓它融入生活呢?中國有很多理念值得我們今天學習,第一要高度重視道德教育。很多人說我們也很重視道德教育,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道德教育的重視,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必要。我們想一想哪一個地方官員,哪一個企業領導,哪個學校的領導把像重視經濟發展,經濟收入的增長那樣來重視道德教育呢? 當然在十八大之後,我們的這種社會狀況有所改變,因為我們的總書記特別重視中華美德的傳承,特別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所以大家看《新聞聯播》都有體會,現在這些辭彙出現的頻率是越來越多,那麼早在《禮記》就上告訴我們建立一個國家,領導一國的百姓,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到大學來接受教育,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什麼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呢?我們畢業的時候,比我們來的時候,德行增長了,說明我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但是各位朋友,我們請問一下,我們是大一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大四的時候德行好呢?我們是小學的時候道德修養好,還是到了研究生的時候道德修養好呢?我們的學校教育,有沒有起到德行教育的效果呢?在小學的時間內,我們學習擁護中國共產黨,但是到了大學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床鋪,考試不作弊,不偷別人的自行車就不錯了。所以我們的德行沒有因為受教育的時間越長,變的越好,說明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傳習所。那麼我們那看一看家庭教育,這位家長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你送你的孩子去學習奧數、英語、鋼琴、書法,還是讓他學習《弟子規》,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了呢? 我們想在新鄭這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特別還有熱心人士都在弘揚中華文化,可能越來越多的人會把孩子送去學習《弟子規》了,這個選擇是完全正確的。那麼中國古代的教育,之所以有效,那是因為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大家知道「太太」這個詞是怎麼來得呢?「太太」來自於古代太姜,這三位都是聖賢的母親,教導了聖賢的兒孫,所以後人把夫人叫為太太,就是希望教導出聖賢的兒孫。
正因為文王的母親是聖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是聖人。這個孩子一出生了,雖然他不說話,但不意味著他沒有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現在很多孩子脾氣不好,很愛說謊,因為現在很多母親一邊抱著孩子餵奶,一邊就在罵人、生氣,這些全被孩子學到了。那麼家庭教育貫穿了一個人一生的教育,謹慎的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民風自然醇厚了,這是什麼道理了呢?祭祀的時候把全家族的人都召到祠堂之中,告訴你什麼?這不是迷信,而且要宣講祖先的德性,他告訴你家有那一位有德性人,他有什麼貢獻,那麼作為他的子孫也要注意德行,不要給我們的祖先抹黑。 比如說楊家,楊家的堂號被稱之為四知堂,這個昌邑縣的縣令聽說自己的恩人路過,趁著夜色送給楊震,王密就說這件事兒沒有人知道,你就接受吧。楊震說這件事兒有「天知,神知,你知,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叫沒人知道呢?所以他拒絕不接受這「四知財」。他一生為官很清廉,老的時候也沒有留下什麼家產給兒孫,它的同行看了之後勸他,說你不為自己打算也就罷了,難道你不為你的子孫考慮一下,留一點家產給子孫嗎?你知道楊震怎麼說呢嗎?他說我留給他們的是廉潔。結果怎麼樣呢?結果果不其然,楊震的兒子、孫子,後代子孫都繼承了他的廉潔之風,連續四代都做到「三公」的人,並且保持了楊震的廉潔之風,代代相傳。後人把他家的一間房屋都叫「四知堂」,凡是他們的子孫從這個「四知堂」走過,都知道他們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財」,不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給祖先抹黑。 我們在座的各位,歷代祖先之中,很多像楊震這樣的廉潔的官員,而且大家如果回去看一下家譜,我們一直往上推上去,我們不是黃帝的子孫就是炎帝的子孫,我們不是文武周公的子孫,就是堯舜的子孫,所以我們今天從會場走出去的時候就要知道,我們不能為我們的祖先抹黑。我們今天祭祀的意義是什麼?祭祀是一個教育的場合,所以我們辦黃帝文化論壇特別重要,如果大家僅僅是祭拜了一下黃帝,不知道為什麼祭祀黃帝,那個意義就不大了,但是能夠辦論壇,讓參加祭拜的人,知道他為我們的國家民族有什麼貢獻,提醒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感,這個意義就無比重大了。一個人連自己的祖先都忘了,怎麼會懂照顧自己父母的道理呢?他不能一邊祭祀,一邊罵自己的父母,這個是不可能的。 所以家庭教育貫穿了一個人的一生,學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續,而學校教育的首要內容,就是要孝敬父母,大家可能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到大學,一直上到了博士,請問有沒有一堂課老師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呢?從我自己求學的經歷上來看,沒有學習過。所以現在很多人說你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嗎?這個孩子很無辜,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有一個孩子上了一段《弟子規》的學習班。結果請一個孩子上台來講,他說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這句話很有味道,為什麼大家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呢?因為沒有人教。在古代的時候,一上學老師的第一堂課一定是教你如何孝敬父母,而在家都是大家族,這個孩子從他父母怎麼對待祖父母的身上,就知道應該怎樣對待長輩。但是我們現在學校沒有人教,一般都是三口人,很少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很少知道。偶爾回家看看,還是祖父母給我們做了一大桌子的好吃的,弄的一片狼藉抹抹嘴走了。
我們的行為給孩子做出了孝敬父母的榜樣了嗎?我們的孩子從哪裡學到孝敬父母了?所以他不知道為人要孝敬父母是自然的。那麼另一個孩子走上台了,他說了一句話更讓人吃驚,他說我沒有學《弟子規》之前我想到就是如何謀害父母。我們經常辦弟子規的班,很多人對父母充滿了怨恨,甚至在想自殺,那麼這些都是在我們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是教育不再受到重視,沒有人教了。那麼這個學校教育,首要內容教的是孝敬父母,所以它是道德教育的延續。 那麼社會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擴展,特別是在現代廣播、電視、媒體、網路滲透到家家戶戶,在這個時候,什麼是道德教育呢?道德教育並不是我們今天聽了一堂傳統美德的課,就是接受了道德教育。我們每天電視上看的,電影上表演的,網路上的新聞,都是給人以潛移默化的教育。那麼我們看一看現在電影電視劇的內容,都是什麼內容呢?我們看一看前一段美國的大片非常的流行,特別是現代的年輕人都以看美國大片為榮,但是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美國大片的內容,這四個字是什麼呢?那就是「暴、力、色、情」,這位朋友想一想,如果電視劇沒有一個第三者插足和床上戲,這個電影還演得下去嗎?換一句話說,這個傳達給我們什麼內容?古人就是任重而道遠,士不可不弘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什麼古代的讀書人一出口不是國家興亡,就是天下興亡。為什麼他們的志向這麼大呢?因為他們指的書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現在追求的就是大的房子,奢侈的生活,我們看看現在的年輕人一出口是什麼?有沒有古人的氣度啊?所以社會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的國家電視台能多有幾個頻道,專門播送傳統美德講述,那我相信一正壓百邪,我們社會的風氣絕對不是這個樣子。我們的教育都是「詩詞歌賦」都是以宣揚價值觀為目的,你看哪些學京劇的小孩和唱流行歌的小孩有什麼不一樣?學京劇的小孩很沉穩,做事不慌張,有一種正氣,特別尊師重道,上台說獲獎感言的,都是對老師父母表示感謝,學生的內容都是忠孝仁愛,所以我們的電視網路應該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職責。那我們看《呂氏春秋》上有一段話,音樂要小心的選擇,他說亂世的音樂,聲音就像打雷,以這樣的聲音搖蕩人的性情是可以辦到。所以音樂越是放縱,人越是抑鬱,尊主的地位越是卑微。所以現在的暴力事件非常的嚴重,因為人的性情很浮躁,都是被這些音樂所影響,但是我們聽一聽中國的古典音樂,本來你的心情很浮躁的,就可以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這個就是不一樣的效果。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社會教育。 這是我們講的第一個經驗。第二個是重視道德教育的先後次序,重視各種制度建設保證推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有規律的,也是有先後次序的,道德教育從哪裡入手,才能深入人心呢?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因為我們人生孝為先,但是如果我們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不記在心上,不思回報的話,請問誰的恩德能超過父母呢?我們還會對誰想著念念回報呢?所以一個人不孝敬父母,有一個處世原則沒有樹立,就是這個人對我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這個人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其所以的事情。所以,在《孝經》上有一句話,有一個不愛父母愛別人,這是不合理的,一個人不尊敬父母,去尊敬別人,這也是和禮的本質向背離的。為什麼是相背離的呢?比如說我們逢年過節,出差在外,大家都會想到送禮,請問我們對誰的禮物花盡心思、絞盡腦汁,生怕別人不知道,大家給誰送禮最認真、最用心?領導,給我們的生意合作夥伴,請問我們再以什麼樣的心與人交往呢?功利之心。一個人以恩義之心與人交往應該最懂得父母的需要,但是下班之後,領導問你今天有沒有時間,有一個重要的客人應酬一下,我們怎麼樣的呢?我們受寵若驚,跟著領導應酬了。但是我們的父母說你看我們家都已經缺這個少那個了,我們需要去超市買點東西,你有沒有時間陪我一起去?這位朋友,你的態度是什麼呢?你說我哪有時間呢,我還要忙這個,忙那個,您還是自己去。 所以孔子夫子把孝看得很重要,因為他說孝心一開,百善皆開。我們要講對老百姓教育,我們要對老百姓有愛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我們連對父母都不能夠全心全意,我們能夠做到對人們,對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全心全意嗎?所以孔老夫子說「孝悌也者,其為本已」,那個仁愛之心從父母的孝培養起來。這個「孝」很多人說還要講嗎?這個確實需要講,因為很多人認為讓父母有吃有穿就盡到了孝道。孔老夫子說,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惠,就是要尊敬父母,而且不要讓父母為你經常擔憂,要做到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不要為你的其他事情擔憂,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孝子。 所以在《禮記》上記載這樣一句話,說真正的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如果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記父母,那麼有大道不敢走小路,不敢以父母給的身體去做危險的事兒。如果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那就不會口出惡言,別人也不會出惡言來罵你。這樣才能不辱沒自己的身心,不讓自己的父母蒙羞,這樣才行。這樣的孩子,每說一句話不敢忘記父母,每走一步路不敢忘記父母,一言一行都會知道父母在為我們擔心,他還會走上自殺的路嗎?他還會去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甚至鋃鐺入獄嗎?所以「孝心一開、百善皆開」,如果沒有孝心的話,確實這個孩子什麼事兒都可能敢去做。 那麼我們看現在的人很少有孝,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關愛。那我們讓大家看一個幻燈片,題目叫《路過》。 這個幻燈片告訴我們,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我們做兒女的卻粗心大意,但是兒女在很多時候糟蹋了父母的關愛。
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三個特點,就是他重視教育者和領導者的率先垂範,在圖文解字上,告訴我們良好友善的道德教育,是上面怎麼做,下面跟著怎麼效仿,現在很多孩子,就是因為父母沒有表演出孝給孩子看。「去老而愛幼」,我們把所有的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把老年人放在一邊不去照顧,這個家庭已經不吉祥了。時間證明在《禮記》上也告訴我們下級服從上級是服從他的行為,所以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因此上級領導的喜好和厭惡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社會大眾的表率。
最後一點就是用《弟子規》,培養每一個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能力,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遇到問題不是責怪別人,而是反省。遇到問題大家都是反省自己,說這件事兒我哪裡做的不好,結果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遇到問題,大家都是相互抱怨,說你應該怎麼怎麼做,但是你都沒有做到,結果就是天翻地覆。中國一句話叫「否極泰來」,怎麼做才能否極泰來呢?今天大家來參加這個論壇,相信從此以後就會否極泰來了。這個不是迷信,我們是按照古人的卦相去做的,正確的位置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反省自己的不足,這就是「各自責天清地寧」,坤在「坤」的位置,如果我們都做到了,遇事兒反省自己,而不抱怨別人,相信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一定能夠實現,我今天就講到這裡,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謝謝大家!
[主持人] 張澤群: 好,謝謝劉教授的精彩演講,那麼我們還是掌聲感謝!劉教授的演講非常生動,不僅講了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價值,講了我們的人生哲理,更講了一些讓我們難以忘懷的生命的故事,比如說傳統的婚禮,比如說現實當中更為糾結的,是常回家看看還是陪老闆轉轉,這也是很麻煩的事情。每當我們聽到這些傳統價值的時候,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深深為我們的祖先創造的這些核心價值感到陶醉,但是往往看到現實的時候我們往往無奈,我們糾結徘徊,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這輩子對不起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誰都不能得罪,唯一能得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這種無奈不能長久,因為我們都知道,肝硬化了容易癌變,我們對父母這種心硬了,心也會癌變。一個人的心癌變了不得了,我們的心都硬了,都癌變了,我們的孩子們怎麼辦?所以有的時候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發的什麼心,動的什麼念?我們很無奈,但是我們能不能借一下這個無奈的行為,至少從我們做起,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有一個更加柔美的環境,謝謝! 今天走在我們的西亞斯學院,感覺我們的校園環境很優美,今天7點半走進校園跟昨天下午完全不一樣,昨天很多學生在操場翩躚起舞,我不知道什麼樣的原因?但是今天早上我看到另外一個狀態,這個好像不是學校,好像還沒有醒來,還是你們已經到了教室?我剛才來的時候問了一個學生,你們什麼時候上課,他說八點,我們那個時候一定是行色匆匆,衝出教室,衝進食堂。因為那個時代我形成了一個習慣,每到一個學校看的時候,總是要看看這個學校的海報、操場和食堂,因為通過這些變化能感受到一個學校的變化。給我印象最深得就是「文化」這個辭彙,「文化」這個詞兒是我看到最大的一個詞兒,文化是人類創造物質了精神財富的總和,這個詞大的不能再大了,但是文化的認知會非常的具體。剛才我們感受到的,人們的精神風貌,一個校園的風尚也是一種文化,這在文化上被稱之為第二個層次,叫風尚文化層次,第一個是符號文化層次,第二個層次就是風尚文化,包括我們的民風、社會風尚,第三個風尚是精神文化層面,包括今天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價值觀,這是精神文化層面,這是第三層。 |
恭摘自 第八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 我們的價值觀 劉余莉教授主講 |
感恩老師! |
發布日期:2014-04-02 |
推薦閱讀:
※請熱播劇女主角別再穿著新款,卻演出倒退幾十年的價值觀!
※友善:必須著力倡導的價值觀
※胡適的立異求同價值觀
※新女性七大價值觀
※儒家經學的歷史作用——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