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代僧人飲茶詩研究(上)

(2010-11-20 11:07:34)

轉載標籤:皎然唐代中國茶文化經典分類:茶文學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蕭麗華?摘要: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茶文化的起源很早,但飲茶與生命境界的思想結合則是到六朝以後才發展起來。六朝時期,飲茶不僅成為文人生活美學,也同時成為道教與佛教修練的憑藉。禪宗飲茶則是到唐開元時期才大興,不僅於中唐已經成了生活風尚,更進一步進入禪林文化,形成「茶禪」文化。唐代飲茶屬於「煎茶道」的興盛期,從此茶道影響中國深遠,進而傳播鄰邦,成為日本的國粹文化。日本的茶道號稱是禪宗的產物,其實日本茶道源自唐宋的煎茶與點茶,其淵源可上溯自中唐,更是中唐禪林文化的表徵。日本茶道精神講究清寂的「佗び」的禪境,也是源自中唐。雖然唐代茶禪大興,但是我們在唐代的茶書和全唐文中卻找不到茶禪相關紀錄,只有禪林清規中有一點點記載。究竟唐代茶禪的發展面貌如何,無由得知。本文只好轉從全唐詩中尋找線索,或許可在唐代僧人飲茶詩中一窺唐代茶禪興盛的內在理路。本文嘗試整理出唐代僧人飲茶詩共 131 首,僧人30 家。發現唐代飲茶文化廣泛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僧人與文人之間,除了以詩文會友之外,也因大量飲茶與文會的結合而產生了「茶宴」風尚。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僧俗往來、以茶會友的痕迹,更可以觀察茶與禪結合的原理與方式,還原禪茶文化中盛傳的「茶禪一味」之真相,間接證明唐代詩僧的興盛原因。關鍵詞:唐詩 茶文化 詩僧 茶禪 茶禪一味 茶會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一、前言:唐代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近兩千年,累積古典茶書至少有124 種,1可以說是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的,民族生活與精神思想的表徵。茶文化在中國起源很早,但飲茶與生命境界的思想結合則是到六朝以後才發展起來。2六朝時期,飲茶不僅成為文人生活美學,也同時成為道教與佛教修練的憑藉。道教飲茶不在本文觀察之列,但禪宗飲茶則是到唐開元時期才大興,這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內涵。飲茶文化發展到中唐以後,茶不僅已經成了生活風俗,更進一步進入禪林文化,形成「茶禪」文化。根據茶道學者的考察,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醞釀期。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朝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3可知唐代飲茶已進入煎茶道的興盛期,從此茶道影響中國深遠,進而傳播鄰邦,成為日本的國粹文化。日本的茶道號稱是禪宗的產物,其實日本茶道源自唐宋的煎茶與點茶,其淵源可上溯自中唐,更是中唐禪林文化的表徵。日本茶道精神講究清寂的「佗び」的禪境,也是源自中唐。4又根據日本學者高橋忠彥的考察,唐前的飲茶多半作「藥用」與「羹飯」,到唐代開元間,禪宗主張「除眠習」與「不夕食」,才給予飲茶流行的契機。51 據余悅〈讓茶文化的恩惠灑滿人間──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綜論〉一文的統計。見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年),頁5。2 據蕭麗華〈中日茶禪的美學淵源〉一文的考證,茶文化起源於先秦,到西漢王褒〈僮約〉開始才有確切的文獻,六朝時杜育〈荈賦〉、張載〈登成都樓詩〉等文,證明茶與文人生活美學的結合;陶宏景《名醫別錄》、壺居士《食忌》等,顯見茶與道教養生的結合;《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的修行、《續高僧傳》記載南朝.宋僧人法瑤於飯所飲茶,證明了茶與禪的結合。見《法鼓人文學報》3 期(2006年12 月)。3 丁以壽,〈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農業考古》1999 年第2 期。4 日本茶道美學源自中國禪宗文化,筆者已有專文探討。見蕭麗華,〈中日茶禪的美學淵源〉,《法鼓人文學報》3 期(2006 年12 月)。5 高橋忠彥,〈唐詩にみる唐代の茶と仏教〉,《東洋文化》70 期(1990 年1 月),頁145-178。雖然唐代茶禪大興,但是我們在唐代的茶書6和《全唐文》7中卻找不到茶禪相關紀錄,只有禪林清規中有一點點記載。究竟唐代茶禪的發展面貌如何,無由得知。筆者只好轉從《全唐詩》中尋找線索,或許可在唐代僧人飲茶詩中一窺唐代茶禪興盛的內在理路。本文嘗試在此中尋找僧人飲茶的生活樣態、唐代僧俗往來、以茶會友的痕迹、茶與禪結合的原理與方式等等,甚至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詩僧的興盛原因,並還原禪茶文化中盛傳的「茶禪一味」8之文化背景。本文進行的方式是先清理、統計唐代僧人的飲茶詩的內容與數量,藉以歸納第一手素材;而後讓材料說話,看出茶詩發展的時間流程、茶詩呈現的詩僧生活面貌、茶詩內涵的禪理等等。初步統計唐代僧人茶詩如下:詩人 全唐詩 詩人 全唐詩 詩人 全唐詩 詩人 全唐詩方干 5 僧鸞1 道恆1 可止 1寒山 1 齊己26 無住1 雲端和尚 1靈一 2 尚顏1 靈默1 法珍 1護國 1 虛中2 德誠1 金地藏 1無可 2 棲蟾2 從諗4 若水 1皎然 26 修睦1 慧寂1 子蘭 1常達 1 干康1 義存1貫休 39 福全1 居遁3 小計30人131首6 唐代的茶書以陸羽《茶經》為起點,其後有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廙《十六湯品》和毛文錫《茶譜》,除了陸羽《茶經》涉及茶道哲學之外,後三書都只品鑒水質、湯色與各地茶葉品種。詳見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年),頁9-29。7 《全唐文》中與茶相關的文章,凡韓翃〈為田神玉謝茶表〉、獨孤及〈慧山寺新泉記〉、顧況〈茶賦〉等24 篇,筆者逐篇閱讀,梳理不出有關茶禪的資料。參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頁30-35。8 「茶禪一味」主要在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最高的涅盤境界。「茶禪一味」的理念開展於唐代,但一直到宋代才出現專稱。宋林表民編《天台續集》別編卷二中摘錄陳知柔詩作:「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長棲五百仙。雲際樓台深夜見,雨中鍾皷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這是茶禪一味最早的語源。關於「茶禪一味」,今人多認為乃日本茶道精神的延伸。成川武夫《千利休茶の美學》(東京:玉川大學,昭和58[1983]年)以為這四個字乃圜悟克勤手稿,輾轉從一休宗純手中傳給弟子村田珠光。(頁9。)筆者曾統計唐代茶詩高達四百餘首,其中白居易一人佔67 首。據李斌城〈唐人與茶〉的考察,唐代前期(唐高祖至唐玄宗開元末)無人寫茶詩,唐代中期(唐玄宗開元末至唐憲宗元和末)共58 人創作158 首茶詩,唐代後期(唐穆宗至唐滅亡)共55 人創作233 首茶詩。9上列圖表顯示出僧人飲茶詩共131 首,為唐代茶詩之三分之一強。以全唐詩二千餘詩家的比率來看,僧人30 家的飲茶詩,創作數量已屬可觀。而其中與陸羽關係密切的皎然和尚茶詩26 首10,可以算是中唐「煎茶道」的代表詩僧;晚唐貫休、齊己則是「點茶道」發展時期的詩僧代表。11這與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所載茶禪大興的時間點不謀而合,《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云:「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2這是唐代茶禪大興的直接紀錄,因此這時期第一個出現大量飲茶詩的皎然和尚尤其功不可沒。以上可以推測唐開元時期(713-742),由僧人坐禪藉飲茶助修之風,所形成的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如果我們配合唐文化其他面向,如禪林僧規、禪宗語錄和全唐僧詩,就可以看到更多唐代茶禪文化的樣態。唐代飲茶文化廣泛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13,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討論禪佛之理,9 李斌城,〈唐人與茶〉,《農業考古》1995 年第2 期。10 針對皎然和尚茶詩24 首的意義,筆者已有〈試論皎然飲茶詩在茶禪發展史上的地位〉一文,發表於蒙古國立大學「佛教在地化學術研討會」2007 年7 月8-9 日,後收入孫昌武、陳洪主編,《宗教思想史論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147-161。11 丁以壽《中國飲茶法源流考》(《農業考古》1999 年第2 期)指出: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至於「點茶」,是將茶末置於盞中,以沸水沖點,使產生乳花。晚唐人已用此法,如沙門福泉能點茶成幻的〈湯注湯幻茶〉詩序(見《全唐詩外編》(下),頁572。)所云。中唐陸羽講究「煎茶」,茶餅碾末的細碎程度有限。法門寺出土的茶羅子之細密,可以看出唐僖宗時期已講究細茶末。唐哀帝時福建專貢的蠟麵茶就是後來宋人點茶的龍團鳳餅,學者推測「點茶道」應流行在晚唐五代,且「點茶道」中的鬥茶也是唐代福建茗戰之風。見梁子,《中國唐宋茶道》(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頁129-130。又梁子,謝偉,〈小議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點茶〉,《農業考古》2 號總第38期(1995 年),頁135-138。12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欽定四庫全書》子部10(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13 《佛祖歷代通載》卷14 記載:「羽字鴻漸飲之。時覺林寺僧志崇取茶三等,以驚雷笑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待客,赴茶者至以油囊盛余滴以歸。」《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 冊,頁611。又《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云:「所以今日作一分供養,點一盞茶,燒此一炷香。」《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7 冊,頁844 下。可見以茶供佛在唐代早已成為風氣。……上元中隱苕溪,與沙門道標皎然善。……初開元中有逸人王休者,居太白山。每至冬取溪水敲其精瑩者煮,茗共客。同時亦設置「茶鼓」,以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14。僧人與文人之間,除了以詩文會友之外,也因大量文會而產生了「茶宴」15風尚。禪宗宗門早已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百丈清規》中。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創定,《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16,這也間接促成茶文化與禪宗密切結合。凡此種種,我們將可於僧人飲茶詩中得到更多的驗證。14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一書中,提及寺院種茶和飲茶風氣,促進民間飲茶習俗之普及,並說明寺院如何將品茗制度化。唐代禪宗盛行,寺院開始專設「茶堂」,成為禪僧討論佛理招待賓客品茗的好地方,同時設置「茶鼓」,擊鼓以召集眾僧飲茶。上有「茶頭」,專事燒水煮茶,獻茶待客。又有「施茶僧」,為遊客惠施茶水。飲茶後禮佛,成為禪僧每日的功課。頁404-406。15 唐人李嘉佑〈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詩云:「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幸有香茶留釋子,不堪秋草送王孫。煙塵怨別唯愁隔,井邑蕭條誰忍論。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偏念外家恩。」《全唐詩》6 冊,卷207,頁2165。16 南懷瑾〈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一文指出,百丈禪師建立禪宗叢林,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禮」的表現,它具有相似於宗教性的、人情味的人類文化精神之升華。其中茶禮的建立有:嗣法人煎點、受嗣法人煎點、受請人煎點、受兩序勛舊煎點等等,尤其對比丘圓寂的禮儀特別隆重,從「入龕,請主喪,請喪司執事,孝服,佛事,移龕,掛真舉哀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念誦致祭。祭次,出喪掛真奠茶湯,……」儀式繁複。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0 期(1980 年10 月),頁317-374。從《敕修百丈清規》目錄上我們也可看到〈住持章第五〉有「受嗣法人煎點」、「新命煎點」、「新命辭眾上堂茶湯」、「受請人煎點」、「受請人辭眾升座茶湯」、「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湯茶」;〈兩序章第六〉有「方丈特為新首座茶」、「新首座特為後堂大眾茶」、「住持垂訪頭首點茶」、「頭首就僧堂點茶」;〈大眾章第七〉有「方丈特為新掛搭茶」、「赴茶湯」、〈節臘章第八〉有「新掛搭人點入寮茶」、「方丈四節特為首座大眾茶、庫司四節特為首座大眾茶、前堂四節特為後堂大眾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法器章第九〉有「茶鼓」等記載。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 冊,頁1111 中-1112 下。二、僧人的飲茶生活由於茶的功用能清心寡欲,使人神清氣靜,17故成為僧人午後不食,最好的補充飲料,有助於僧人坐禪之靜心、斂心、專註、清神,以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凈」的禪境參悟。加上從佛教禪寺的環境來看,也有利於茶文化與禪的結合。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雲霧繚繞,得天獨厚,極宜茶樹生長。唐代禪林一直保持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18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禪林於茶之種植、採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創造。《景德傳燈錄》卷八「韶州則川和尚條」、「鎮州臨濟義玄禪師」等,都有師入茶園內摘茶並在茶園當機示教的記載。19唐代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茶與禪就在此成熟的氛圍下高度結合,並顯現在僧人的飲茶詩中。從現存的131首僧詩中,可以看出在僧人生活中,茶是一大內容,飲茶是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動之一。齊己〈寄孫辟呈鄭谷郎中〉說:「雪長松檉格,茶添語話香。」20貫休〈春遊靈泉寺〉說:「嘴紅澗鳥啼芳草,頭白山僧自扞茶。」21都可看出僧人以茶待客、日常勞作必須親自扞茶的生活。以下兩首詩生動寫出僧人飲茶的活動。皎然〈顧渚行寄裴方舟〉說:17 茶的功能見陸羽《茶經》六之飲云:「盪昏寐,飲之以茶。」見《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上海文化,2004 年),頁96。唐裴汶《茶述》云:「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見《四庫全書》本《續茶經》,收於阮浩耕等點校,《中國古代茶葉全書》(浙江:攝影出版社,2001 年),頁26。《本草綱目》云:「茶,治風熱昬憒、多睡不醒。」「飲能令人不眠。」《欽定四庫全書》子部5(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年)。18 余悅〈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一文,指出「佛門的茶事活動,與新式的禪林經濟為特定的『農禪並重』密切相關。正是農禪,為茶、禪的結合提供了物質基礎。」《農業考古》2004 年第2 期,頁211-215。顏鸝慧《唐代茶文化與茶詩》(輔大中文所94年博士論文,頁93)第四章也提到「茶為寺院的經濟來源」。19 釋道元,《景德傅燈錄》卷8,收入四部叢刊續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頁70-82。20 《全唐詩》24 冊(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卷841,頁9497。21 《全唐詩》23 冊,卷835,頁9416。我有雲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鶗鴃鳴時芳草死,山家漸欲收茶子。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採茶時。由來慣采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初看抽出欺玉英,更取煎來勝金液。昨夜西峰雨色過,朝尋新茗復如何。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采之長太息。清冷真人待子元,貯此芳香思何極。22皎然詩中清楚描繪出自己的山齋就在唐代產茶名山—顧渚山,經常看到山僧採茶的生活。顧渚山的「紫筍茶」芳香何極,當新茶抽芽嫩葉如玉蕊時,皎然常采來煎茶,湯色勝過金湯玉液,他譬喻自己以茶等待好友裴方舟,就如《神仙傳》中的清泠真人裴君在等待道人支子元一般。另一首齊己的〈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說:槍旗冉冉綠叢園,穀雨初晴叫杜鵑。摘帶岳華蒸曉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高人夢惜藏岩里,白硾封題寄火前。應念苦吟耽睡起,不堪無過夕陽天。23齊己此詩完整寫出唐人在穀雨之後,採茶、蒸茶、碾茶、煮茶的活動,讓人體會到僧家生活與茶山活動息息相關。在所有僧人的飲茶詩中,「以茶會友」是最大量的題材。例如皎然〈湖南草堂讀書招李少府〉詩說:「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隱居。為憐松子壽,還卜道家書。葯院常無客,茶樽獨對余。有時招逸史,來飯野中蔬。」24齊己〈送中觀進公歸巴陵〉詩說:「一論破雙空,持行大國中。不知從此去,何處挫邪宗。晝雨懸帆黑,殘陽泊島紅。應游到灉岸,相憶遶茶叢。」25這兩首詩同是以茶招友或懷友的作品,皎然在湖南草堂讀書,以「茶樽獨對余」表達閑居招友之情;齊己送人歸巴陵,想像友人已經到岸歸家,正在「相憶遶茶叢」。可見茶是僧家尋常事,也是詩中常用來陪襯情感的尋常事物。其他如齊己〈山寺喜道者至〉「鳥幽聲忽斷,茶好味重回。」齊己〈寄江西幕中孫魴員外〉:「茶影中殘月,松聲里落泉。」26貫休〈和韋相公見示閑卧〉:「……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餅憶蒓羹美,茶思岳瀑煎。」27都是如此。22 《全唐詩》23 冊,卷821,頁23。23 《全唐詩》24 冊,卷846,頁24。24 《全唐詩》23 冊,卷821,頁9268。25 《全唐詩》24 冊,卷838,頁9456。26 《全唐詩》24 冊,卷839,頁9460、9472。27 《全唐詩》23 冊,卷831,頁9373。由於飲茶生活非常貼近僧人每天的作息,再加上詩僧雅好吟詠詩作,詩與茶都是僧人會友的重心,因此詩僧飲茶詩中才有大量的「以茶會友」詩,為詩與茶增加活潑多元的趣味。例如齊己〈逢鄉友〉說:無況來江島,逢君話滯留。生緣同一國,相識共他州。竹影斜青蘚,茶香在白甌。猶憐心道合,多事亦冥搜。28齊己〈宿沈彬進士書院〉說:相期只為話篇章,踏雪曾來宿此房。喧滑盡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舊山春暖生薇蕨,大國塵昏懼殺傷。應有太平時節在,寒宵未卧共思量。29這些作品中齊己與鄉友飲茶論禪、和沈彬進士相期話篇章佐以茶香,顯出茶是唐代僧俗往來的媒介,同時也是談詩、論禪、助思維的憑藉。此外,貫休〈歸故林後寄二三知己〉,對知己的懷念是:「何時重一見,談笑有茶煙。」30〈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對來訪的名士則是:「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31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也說:「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32可以看出唐代僧人以茶會友、以茶論詩的往來相訪。最有名的「以茶會友」故事,是皎然與陸羽的對飲,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說: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33在重九風俗中,別人都喝菊花酒,皎然與陸羽的對飲卻是飲「菊花茶」,這是目前文獻上最早的「菊花茶」紀錄,學者因此認為「菊花茶」應是皎然發明的。34當然有時是反過來,文人也會招徠僧人飲茶,例如陸龜蒙〈謝山泉〉說:「草堂盡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35曹鄴〈故人寄茶〉說:「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3628 《全唐詩》24 冊,卷838,頁9451。29 《全唐詩》24 冊,卷844,頁9543。30 《全唐詩》23 冊,卷829,頁9344。31 《全唐詩》23 冊,卷836,頁9421。32 《全唐詩》23 冊,卷809,頁9130。33 《全唐詩》23 冊,卷817,頁9211。34 李新玲〈從皎然的茶詩看皎然與陸羽的關係〉,《農業考古》2004 年第4 期,頁136-144。35 《全唐詩》18 冊,卷629,頁7224。36 《全唐詩》18 冊,卷592,頁6872。此詩看得出曹鄴得到皇帝賞賜好茶,迫不及待地連夜招僧人對飲的情態,詩中僧俗在碾茶烹泉、碧沈花輕的茶香中,睡神已去,詩思清爽,好不快哉!唐代因為僧俗以茶相會,活動頻繁而密切,因此產生「茶宴」、「茶會」一類的文人活動,會中往往聯吟、賞詩、品畫,成為一種特殊活動。皎然《杼山集》中就有好幾首「茶會」詩,如〈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云:「清宵集我寺,烹茗開禪牖。發論教可垂,正文言不朽。」〈陪盧判官水堂夜宴〉云:「久是棲林客,初逢佐幕賢。愛君高野意,烹茗釣淪漣。」〈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湯衡、海上人飲茶賦〉:「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風流高此會,曉景屢裴回。」,37可以看出唐代文會飲茶之風的興盛。似乎唐人茶會、茶宴都半在清宵夜集,或在山寺禪院,或在高官家宅,也有在茶山的茶亭或清雅的郊野。38宴中主要是烹茗、發論、傳花飲、看詩卷,共賞高會風流。39而僧人茶會詩的紀錄,以皎然詩作為主,可能與皎然活動於產茶勝地—湖州有關。40除了以茶會友、僧俗之間以茶宴相會之外,僧人飲茶詩中也常常看到僧俗彼此贈送好茶的酬酢,如齊己〈送人游衡岳〉詩說:「石橋僧問我,應寄岳茶還。」41〈謝中上人寄茶〉詩說:「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42皎然因得到友人贈送的剡溪茗,而留下有名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說:「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43這首詩把飲茶的精神境界形容得淋漓盡致。37 詩見《全唐詩》23 冊,816、817 卷,頁9188、9205、9207。38 如白居易〈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朱慶餘〈鳳翔西池與賈島納涼〉二詩的茶會,一在茶山、一在西池。見《全唐詩》447、514 卷,頁5028、5866。39 如果是文人茶,所賞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1.歌舞2.調琴3.奕棋4.觀畫5.賞月聽鍾6.書法7.寫詩繪畫8.鑒水9.茶器。這只是梁子《中國唐宋茶道》(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粗略的歸納,其實還有其他。頁93-104。40 詳見蕭麗華〈試論皎然飲茶詩在茶禪發展史上的地位〉一文。41 《全唐詩》24 冊,卷840,頁9484。42 《全唐詩》24 冊,卷840,頁9487。43 《全唐詩》23 冊,卷821,頁9260。在以茶酬酢的活動中還有一首詩,齊己的〈謝湖茶〉詩:「灉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44表面上看來,齊己此詩以酬謝贈茶為題,但內容提到「蠟麵茶」,根據劉淑芬〈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唐、宋時期社會生活中的茶與湯藥〉一文的考察,「蠟麵茶」產於福建,極為名貴,唐朝皇帝常將這種珍貴的茶賜給大臣,當然,它也成為人們交往時互相相饙贈的貴重禮品之一。蠟麵茶之所以珍貴有兩個原因,一是它的香氣特殊,二是它有醫療的效果,而後者可能是它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45由此看到,唐代僧人也以茶醫療養生。虛中〈獻鄭都官〉詩說:「葯秘仙都訣,茶開蜀國封。」46詩中以「茶」與「葯」並舉,可見一斑。由以上的資料可知,唐代僧人的飲茶詩大量表現在「以茶會友」的僧俗往來上,僧俗都好以茶招徠好友吟詩賞月,或者以茶酬贈,共同分享飲茶文化的雅趣與醫療保健,甚至形成「茶會」、「茶宴」等特殊社交集會,是促成詩歌與禪思結合的重要文化活動。同時,唐代僧人也開始親自種茶、扞茶、開發不少有名的僧茶,充分展現農禪的經濟活動;僧俗之間更形成分贈好茶、以茶酬酢的送禮文化;僧人也常以茶養生。茶禪結合的發展,從日常活動開始,已經有豐富而多元的樣態。44 《全唐詩》24 冊,卷840,頁9476。45 劉淑芬,〈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唐、宋時期社會生活中的茶與湯藥〉,《燕京學報》新十六期,2004 年,頁117-155。46 《全唐詩》24 冊,卷848,頁9605。
推薦閱讀:

和尚來家裡要錢,沒給會怎麼樣?
受了假和尚的佛卡會有報應嗎?
敬佩!「90後」少林僧人23天行腳1500里,只為完成心中一個夢想!(獨家訪談)
雪相法師:弘揚佛法要有熱情,要抓住時代特色,這不只是僧人的事-反思 「印順法師」
僧人不事農桑憑什麼享受世人的供奉?

TAG:僧人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