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樣天津人 年味穿滿身
何志華展示清代女子節日服裝
紅襖每到春節,彷彿只有新衣、新帽、新鞋子,才能滿足這幾天的燈火闌珊。林林總總的新式服裝成了春節前的熱銷貨,回首過去的歲月,當年過年的時髦服裝猶如一瓶醇香的美酒,不經意間使人有了一絲滿足的醉意。踏進收藏家何志華的家,滿屋的春節情調不禁讓人產生很久未有的興奮,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到底該怎麼過一直縈繞在記者的心頭。不合時宜的老例兒自當忘卻,但新生的過年習慣卻多少讓人摸不到頭腦,只有走進何志華這套不大的單元房,才又將習慣於現代都市的人,重新領回了從前的時光。春節該穿什麼樣的服裝?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先輩們,他們過年的盛裝該是怎樣?何志華用積攢了40多年的收藏,講述了天津服裝近300年的變化。業內人士將何志華稱為「清代服飾收藏家」,其實,除了清代的服裝服飾,一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典型服裝,他都精心保留著。受家裡的條件所限,何志華的寶貝收藏平時全部鎖在箱子、柜子中,他自豪地說:「我收藏的上千件服裝,平時都放在箱子、柜子里,外人看來散亂無章的舊衣服,只有我知道它們是按不同種類存著的,如果找哪一個式樣,隨手打開一個箱子,准能找到。」清代男子:長袍馬褂標準像受家庭影響,何志華至今仍然喜歡中式服裝,正是這種愛好,才使他用40多年的工夫收藏了上千件的傳統服裝。他拿起一件青色的馬褂,輕輕打開,一件散發著獨特魅力的服裝展現在記者眼前。「清朝時期的這件馬褂可是過年時不可缺少的行頭,長袍馬褂是男人的身份象徵,馬褂罩在長袍之外,做工、材質、圖案、點綴不可或缺。清代的馬褂與民國後的馬褂名稱雖一樣,但款式卻有了強烈的變化。馬褂作為外用,有單、夾、皮、棉、紗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gàn,略微帶紅的黑色)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駝顏色。春節期間,北方正值寒冬,作為外套功能的馬褂自然以皮棉為主,馬褂有對襟(中間系扣)、大襟(右側系扣)和琵琶襟(上下與右側系扣)等幾種式樣。按衣襟區別,對襟馬褂是禮服,右大襟鑲黑邊飾的馬褂是常服,而缺襟馬褂,就是行服。馬褂的特點是比較肥大,特別是袖子,總是肥得可以容下一條大腿。清代與民國時期,馬褂的區別除流行色不同外,最主要的區別是袖子的長短。內行人從馬褂袖子的長短可以斷定馬褂的時代,影視劇中清代人穿民國馬褂的破綻,就是這樣產生的。」滿族人以騎射著稱,在林海雪原策馬馳騁,必須有足以擋風禦寒的服裝,而上下身連成一體的掩襟長袍,上可遮擋胸前背後,下可蓋住兩腿,左右開衩又便於上下馬匹,窄袍袖在射箭時靈活利落,又可以套上坎肩、馬褂,接上護手的毛皮「袖頭」(清代演變成宮服上的箭袖,俗稱「馬蹄袖」),無一不是適應當時環境和生活特點的結果。由於它確實比明朝服飾簡便實用,很快就被漢人男子接受,直至民國年間仍是男人最普遍的中式便裝。官員紳商、文人墨客穿著體面大方,農村的車老闆等常出門在外的人冬天穿棉袍仍是為了禦寒。「過年期間,長袍馬褂既是身份的象徵,也成了實用的代表性服裝。」何志華說。女子:紅褲紅襖一團火天津人性格直爽,喜歡熱鬧,逢年過節就是圖個紅火勁兒,大姑娘,小媳婦,小女孩兒,從上到下,從裡到外一身紅裝。家裡窗花是紅的、窗帘是紅的,甚至檯布、桌椅帷子都是紅的,天津人愛紅色的習俗,有人說這是「媽祖文化」的傳統,有人說這是天津人的習性,無論哪個,都能反映天津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向上的精神。在何志華展示的清代婦女服裝中,紅色成為了主色調。只有上了年紀的老婆婆,才將服裝的顏色選得素雅、莊重一些。「清朝時期,婦女服飾形成滿、漢服飾並存的情況。滿族婦女以長袍(旗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以上衣下裙為時尚。嘉慶、道光以後,鑲有花邊的衣衫趨於窄小,長度也明顯縮短。下身除穿裙外,裡面也要穿褲子的,但褲子多為小褲管,褲口鑲有花邊,並用腿帶子將褲口紮緊。寬口褲子要是穿出家門被人看見,會被人笑話。一則是認為不檢點,二來因為過去冬天取暖多用炭爐或煤爐,室內為了通風,不得不將門窗留些縫隙,冷風會從縫隙吹進室內,用中醫的眼光看,這樣風邪會入侵體內,用腿帶子將褲口綁好不失為良策。從光緒年間起,由於穿褲子行走做事更方便,婦女穿裙的逐漸減少。過年時,穿著紅色褲、襖的婦女多了起來。」何志華說。民國女子:旗袍改良顯婀娜漢族女子穿旗袍,則是民國以後的事。清朝滿族婦女的袍子有一個從簡樸向華麗變化的過程。乾隆以後,皇帝后妃和八旗貴族女眷的袍子,不僅面料講究,而且身前背後都裝飾著彩綉、平金的花卉、蝴蝶、彩鳳、福壽等圖案,襟口、袖口、下擺、開衩等邊緣的「絛子」有織有綉,越鑲越多;在式樣上也有所改變,最明顯的是袖子由窄變寬,靠袖口的里子綳上一尺多寬的繡花緞片,空的時候翻卷過來露在外面,稱為「大挽袖」,頗顯華麗富貴之氣。這樣漂亮的服裝,不能不引起漢族女子的羨慕,但不「在旗」人家的婦女,無論家裡有多少錢,也不能穿這種「高檔」服飾上街。其原因不僅是制度、風尚方面的限制,還在於她們的「三寸金蓮」比不得旗人婦女穿高底兒鞋的大腳,穿上袍子也美不起來。因此,那時的旗袍確是「名副其實」。何志華介紹:「民國以後,特別是1925年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旗袍才真正在婦女中普及。先是一些照相館有了旗裝照相的業務,很多非旗籍婦女也去試個新鮮。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從女學生、女記者等『摩登女性』開始,把旗袍作為時裝穿上了街。經她們領導潮流,追隨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到三四十年代進入極盛時期,旗袍成為中國婦女的最普遍服裝。不過,民國以後時裝旗袍已對清末『旗女』所穿的『老古董』作了許多改變:中國婦女的服裝,在裁製時多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狀態,沒有明顯的曲折變化。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後,中國婦女有了『曲線美』的意識,一改傳統習慣開始將衣服裁製得稱身適體,這種服裝不僅裝有墊肩、硬領,而且放大了胸襇。領子的樣式、製作的方法和合用的面料等,也都隨著時代不斷變化。旗袍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轉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無法再低時,索性穿起無領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又流行短袖,短至露肘。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走起路來衣邊掃地;後來又改為短式,短至膝蓋,甚至將大腿露出。那個時代的婦女,冬天當然也會穿上鮮艷的棉旗袍,但也有穿著短袖棉旗袍出門的,不過她們會披上一件保暖的斗篷,遮擋住凜冽的寒風,成為當時時髦女性的流行穿著。雖然旗袍這幾年有些『重溫舊夢』,但斗篷卻始終回不到往日的輝煌。」男子:西服革履吹洋風清朝滅亡、民國建立的第一年,新政府就將西服與中式的長袍馬褂並列為官定「禮服」,如此一來,與世界接軌多時的天津,立時成為西式服裝的T型台,燕尾服、西裝、高頂帽又成為了過年的新寵。就像如今的趕時髦一樣,與洋人接觸,穿西裝成了新的規矩。即使一些老派的大家庭,主人外出也都換上西裝以示莊重,回到家再換回長袍馬褂。當年最有名的西裝裁縫都來自寧波,被稱為「紅幫裁縫」。何志華介紹說,上個世紀20年代小白樓一帶專售洋酒罐頭、日用雜品的商店有裕恩永、祥泰義、福興太、大昌和等,裕恩永初設在英租界中街南端,由於業務興旺,後在海大道(今大沽路)增設分店,在分店對過有獨特的小商店天香室,經理曹天佑是上海人,這個商店以經營針頭線腦(小百貨)馳名於小白樓。像天香室所出售的商品,在過去是肩挑木提盒、手搖小鼓串巷的小販才賣的,而有門面的座商干針線買賣的還是少有的。所賣的針全由德商世昌洋行進口,早年做西裝、軍服、制服的一級技師,有小白樓江夏里的何慶昌、法租界的王阿明,都是寧波人。何慶昌做西裝手工精細,完全合乎於英國紳士派,合體大方。當時英租界工部局巡捕制服一律由何慶昌包做,故而他和工部局關係密切,每當他出門坐包月車上街,英國巡捕見他都行禮以表尊敬。為什麼把寧波裁縫稱為「紅幫裁縫」,這裡還有一些歷史的原因,古時中國以天朝自居,西洋外國被稱為「外番」、「紅毛國」,所以製作西洋服裝的中國裁縫就被稱為了「紅幫裁縫」。不過,何慶昌等著名西裝裁縫的手藝確實高超,雖然當時沒有商標的概念,但何慶昌的名字就是一個最好的商標,許多新潮人士以穿著何慶昌製作的西服為榮耀。
推薦閱讀:
※年味漸濃……
※年味越來越淡,一副世風不古的樣子(黑白先生)
※老外也來平羅過大年了, 看社火 、 觀花燈、品年味 !
※鄉愁里的年味
※年味 | 圖說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