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遷徙:風雨客家人 | 精彩講述

篳路桃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

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

講述者 | Amana

河洛正音,中原風骨

何人是客?何為客家人?

顧名思義,很多人會這樣理解:客居他鄉的人所以自稱客家人。但其實最開始客家人這個稱謂是個他稱,並不是客家人自稱的。

「篳路桃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晚晴詩人、教育家黃遵憲用四句詩形象生動的概括了客家人的源流及人文特色。

從這四句詩里我們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幾個特徵:南遷、方言、中原,而這幾個特徵正是我今晚分享的三個關鍵詞。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所以我就用關鍵詞「方言」作為今晚分享的開篇吧。

漢劇·客家話表演的地方劇:唱腔博採各劇種之長,樸實淳厚、高昂悲壯。 (圖片來源網路)

作為客家人我辨認同族最輕易的辦法就是聽音,人在異鄉經常會因為聽出對方講的是客家話而分外多出幾分親切來。

在我們的傳統里,語言的存續是被看作比財產的延續更為寶貴的東西。「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這句世代相傳的祖訓足可證明。

這也形成了客家人的一個顯著特點:雖然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廣闊,各地的客家人所說的客家話會略有差異,但是相互之間不會出現語言障礙。

也因此,客家話成了客家人身上最有辨識度的一個部分。我經常聽音辨人,即為此般。

而客家話也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被稱作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因其保留了很多原來北方的中原古音。給大家念首古詩感受一下客家話的濃濃古音。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大家用普通話試著念一下,這首詩是不是不押韻?但是用客家話念「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讀「峽」,正好與二.四句末的「家」和「花」押韻,在古音中「斜」也是讀「峽」,跟客家話正好相同。

除了古詩用普通話念不押韻,用客家話念卻可以押韻的例子外,還有像客家人把「稻子」喚作「禾」,吃是「食」,繩子是「索」,臉是「面」……其他如「目(眼)珠」(眼睛)、「目汁」(眼淚)等,這些叫法也是跟古音相同但是區別於普通話的。

客家話充分體現了客家語言「根在河洛」的特點,所謂「河洛正音,中原風骨」。

千年遷徙苦難與輝煌並進

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遷徙史,歷史上,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居南方,經歷過5次大遷徙。還有一說是6次,但目前學術界對這個次數之說尚未有定論。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客家學大師羅香林教授提出來的5次大遷徙。

這5次大遷徙也決定了如今客家人的主要地理分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發展也是在這五次大遷徙里奠定的。下面我將給大家詳細介紹這5次大遷徙的時間、成因及影響。

第一次遷徙公元317-589

第二次遷徙公元880-1126

第三次遷徙公元1127-1644

第四次遷徙公元1645-1843

第五次遷徙公元1866年後

客家第一次大遷徙

公元317—589年間,即兩晉之交至南北朝期間。

當時的晉王朝爆發「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導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為求生存,當時的中原漢族,被迫南遷。當時南遷的人口多由「衣冠士族」(大地主)率領,所以,也被稱作「衣冠南渡」。

這次的大遷徙其實並沒有給歷史的發展帶來特別深刻的影響,因為這次遷徙的客家先民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多數是為躲避戰亂而自發南遷的流民,所到之處也大多是一些「南蠻之地」。

最大的影響是:在客家先民在到達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後,東晉統治者為了安頓和控制這些北來的僑民,在僑人較為集中的地方重置了州縣。這也是史載的「僑制郡縣」、「土段」「給客制度」產生的主要背景。

這些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仍然保留對中原郡望身份的自我堅持和被迫遷徙的無奈,所以依舊以「衣冠士族」自稱,在僑居中保留中原文化習俗。這也定下客家人以後遷徙融合的基調:語言統一,習俗猶留,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文化習俗傳統。

客家第二次大遷徙

公元880——1126年間,即唐末到北宋期間。

唐朝經「安史之亂」後,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都走向衰敗。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爆發了史上稱之為「黃巢起義」的農民起義運動。這場運動歷時十幾年之久,雖然對瓦解和摧毀唐朝政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起義也給沿途人民帶來了極其深重和殘酷的災難。無數原籍戰區的無辜民眾都遭受了死亡或逃難的命運。

隨後五代十國的割據紛爭和北宋的戰事,加之長江流域的災荒頻繁發生,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大遷徙。迫使在前一階段從黃河流域的河南等遷到長江流域聚居的客家先民,再度大舉南遷,最終到達閩、贛、粵結合部,成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這次大遷徙無論從規模還是歷時上都遠超第一次大遷徙,使得原來相對落後的南方由於北方人口的大量遷入,加之南方本身相對和平的環境,經濟迅速發展,最終導致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南北方人口的比重也由北重南輕轉變為南重北輕。

客家先民也叩開了閩贛粵區的山門大舉遷入,促使客家大本營逐漸形成,為漢民族一個嶄新的民系誕生準備了足夠的人力資源,奠定了客家民系的成熟和形成基礎。

客家第三次大遷徙

公元1127——1644年間,即兩宋之交至明朝中葉。

這次的南遷依然與封建統治的衰敗和戰亂密切相關。

當時的北宋國力軟弱加之消極政治,對外軍事軟弱導致無數次戰爭失敗,而戰爭失敗所需支付的大量賠款又加諸人民賦稅之上;對內放任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不抑兼并」政策,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荒年大量招募甚至強制丁壯入伍的雇兵制,更大大影響百姓生產…

落後就要挨打,這些最終導致元兵的趁虛而入,中國歷史上也第一次進入外族人統治的時代。元兵入主中原推行的是元朝的野蠻統治,動蕩的社會經濟中心的轉移促使更多的中原漢民遷入較為和平的南方,更多的漢人湧入客家大本營(粵閩贛區),並與當地的畲族、瑤族等土著民族融合,但始終保持自己的民系特色。

這次大遷徙可以說是一個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影響上來看,這次大遷徙之後,客家人的長距離南遷宣告結束而進入另外一種遷徙形態:即從客家大本營向外發展。而在大本營內部的人口流動中,客家民系走過了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至此,客家民系正式形成。

而在客家大本營內,始終認為自己「根在河洛」的客家人共同擁有著自晉代以來流徙而產生的漂泊基因,共同秉承著魏晉「衣冠士族」所持有的清流思想和因兩宋積弱而激發的民族自尊,使客家民俗表現出與當地民俗不同的色彩來,如語言上保持了中原古音,精神文化上保持了漢族傳統(如忠孝義傳家)。

(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客家人)

這些文化傳承也孕育了一大批客家英雄。如南宋末的愛國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當時他起兵勤王所率之隊伍也多是粵贛邊區的客家人。

客家第四次大遷徙

公元1645——1843年間,即明末清初時。

彼時,清兵入關,對漢族實行異策,激發了客家人維護漢族統治的民族自尊,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

另外客家大本營中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加之明末資本主義萌芽,伴隨僱傭、租佃關係的變化,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植所獲不足供應,遂居住於閩贛粵區的客家人紛紛外出。

又適逢清政府發起「移湖廣、填四川」運動。於是,當時聚居在粵閩贛區的客家人也隨政策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這次大遷徙,客家人大量遷入廣西、台灣、四川等地,對此民諺有說「少己東不成市,有煙必有東。」可見客家人的遷入對當地經濟面貌的影響之大。

同時,在遷徙定居地,客家人與當地土著長期共同生活,比如南方的畲、黎、瑤等族,在同化當地土著的同時,也接受了他們的一些生活習俗,從而形成了客家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客家第五次大遷徙

公元1866年以後,即清末時期。

當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相繼又爆發了長達十二年的土客大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

動亂再加客家大本營居住地人口的急劇膨脹,耕地面積的嚴重匱乏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造成了客家人的第五次大遷徙。

因清末時期的對外貿易發展,雖然清末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但卻獨留廣州這一口海外貿易樞紐,有些臨近沿海的客家人為求生計,冒險出海謀生,所以這次大遷徙的路徑是由廣東中部、東部遷往西部、南部及海外南洋等地的。

這一時期的大遷徙活動影響更為深遠,我的家鄉梅州被稱為「華僑之鄉」,就是源於這次大遷徙。

在這次大遷徙中,相當一部分的客家人遠走世界各地,遭遇各種顛沛流離、世事維艱的考驗,促使客家人充分發揮了千年遷徙形成的冒險精神、抗爭意識、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客家精神。

這一切也造就了客家人強烈的革命性,這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對近代中國影響極大的革命代表。

如洪秀全、孫中山、廖仲愷、黃遵憲、葉劍英、朱德等,都是促進中國發展的革命先人。

(葉劍英元帥,梅州客家人)

同時在遷往海外的客家人中,也對海外的經濟、政治、文化作出了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如號稱「大唐客長」的羅芳伯,就是清代移民南洋的客家人。他於1770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西部山口羊地創辦的蘭芳公司,對西婆羅洲的開發起了極大的作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奠基者葉亞萊,也是清代遷移到馬來西亞的客家人。

如今在海外影響甚大的客家後裔商界政界名人也不在少數。如緬甸「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華人「報業巨子」胡仙、香港「領帶大王」 曾憲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副總理李顯龍、泰國首富總理他信等都是客家後裔。

所以才會有「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是東方猶太人」這樣的讚譽。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歷經一千七百多年,苦難與輝煌並進,生生不息,是「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影響或選擇下的適者」。

客家五次大遷徙·外話

起源爭議及客家學研究

客家五次大遷徙的脈絡和遷徙路徑,最開始被系統提出是在客家學的奠基人羅香林教授的《客家源流考》里。

《客家源流考》羅香林 著 (圖片來源網路)

在我做第一次分享講客家娘酒文化時,曾有人問過「你們認可自己是漢民族的分支嗎?」我用客家傳統食物「釀豆腐」「釀粄」與北方漢族傳統食物「餃子」作對比,還有客家人愛吃的早餐「腌面」說起…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對客家人與漢民族的淵源做過回答。

但在20世紀30年代,關於客家起源的爭議卻曾引起過客家族群的激烈辨爭。

起因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在編著廣東鄉土歷史、地理教科書及某些報刊、雜誌時對客家進行了詆毀和污衊,妄稱客家「非漢種」,即「客家土著說」,並將客字加上「犭」旁來貶低客家人,試圖讓客家人在文化上低人一等來達到他們的某些政治目的。

這當然引起客家族群的強烈抗辯。

在羅香林教授撰寫的《客家研究導論》和《客家源流考》,從中華民族的構成和演進說起,對中華民族中客家的源流和系統、客家的分布及其自然環境、客家語言的特徵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考證,科學地證明了「客家為漢族裡頭的一個支系」,對這種污衊客家人種低下的論調進行了有力的辯駁。

這次大論爭也讓客家人群體內部第一次深深地認識到自身身份認同的重要性,客家學即是在此次論爭中長足發展起來的,所以客家學、客家歷史被研究其實並不太長。而在這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客家學研究在內地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四大區域,同源不同樣

(客家分布圖)

如圖示,客家族群的分布可以劃分為四大區域:

1、閩西客家;

2、粵東客家;

3、贛南客家;

4、港台客家。

這四大區域的客家人因為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加之與當地原住民的融合,又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閩西客家

閩西客家人,閩西位於福建省西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此地位於汀江上游,多山地。閩西地區在唐末至北宋時期少戰亂,相對比較安定,並且又有充分的開發與發展的潛力,因此客家人大量由中原地區遷入此地。

在閩西定居後,客家先民與先期到達的部分畲族雜居,文化上相互融合,但仍然大量保留了中原漢族的習俗,崇尚周禮古風,重視文化教育,具有明顯的客家特色。比如閩西客家的代表建築——土樓。

閩西土樓 (圖片來源網路)

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由生土夯築而成,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令人驚嘆。

關於土樓的宏大和神秘還曾流傳過一個謠言——美國人把土樓當成是導彈發射井了。

2004年1月號的美國《核科學家公報》披露:美國偵察衛星曾製造一個荒唐故事:將中國福建省內有1500餘座客家土樓認為中國的新核基地。報道稱,1985年的一天,美國總統里根看到國防部情報局送來這樣一份報告:「我們在這裡使用『群』並非嘩眾取寵。中國南部有一個核基地群很可能是事實。根據我們每天7次通過中國上空的KH22衛星報告,在中國福建省內有1500餘座不明建築物,呈巨型蘑菇狀,與核裝置極相似。新的越頂衛星可穿透高大建築物,但對這1500座建築毫無辦法,可見中國核能研究已登峰造極……因此,查清這些建築的性質十分必要。

雖然這是謠言,但從這個謠言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土樓的宏大和壯闊了。

閩西客家除了土樓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建築——九廳十八井,也是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築形式之一。

Tips

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築形式:

1、土樓;2、圍龍屋;3、九廳十八井。

其中,經常有人將圍龍屋和土樓混為一談,但圍龍屋和土樓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詳見如下圍龍屋與土樓的同與不同。

圍龍屋與土樓的不同之處:

1、土樓的外形為正圓,圍龍屋的外形是橢圓;

2、土樓在居住方面突出家族的平等關係,圍龍屋卻是尊卑有序,等級分明;

3、土樓為全封閉結構,突出它的防禦功能;

4、圍龍屋是四通八達開放式的,淡化防禦功能,突出祠堂功能;

5、土樓是閩南的福州人和閩西的客家人都有的一種民居;

6、圍龍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並被國際建築學界公認為中國的五大傳統民居之一。

圍龍屋與土樓的相同之處:

都是聚族而居,都設有祖堂,都是向心有序的結構。

如果說土樓是閩西客家山區的典型建築,那麼九廳十八井就是閩西平原城鎮客家聚落的代表建築了。

九廳十八井·福建連城 (圖片來源網路)

與土樓相比較,九廳十八井更接近北方的庭院建築,它採用中軸線對稱布局,是廳與庭院相結合而構建的大型民居建築。

粵東客家

粵東客家是佔據廣東三分之一人口的龐大群體。廣東素有三大派系之說,分別是廣府派(珠三角地區講白話);潮汕派(潮汕沿海地區講潮汕話);還有客家派(粵東山區講客家話)。

粵東,北接閩西、贛南,多為丘陵山地,動植物資源和水資源都很豐富。

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經歷了從贛南到閩西到粵東,然後又從粵東散布到其他地區甚至海外的過程,因此可以說粵東是客家人南遷過程中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

粵東有29個純客家縣,其中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梅州、河源、惠州三市。

篇幅所限,出於私心,粵東我著重介紹的是梅州(我的家鄉)。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約有人口500多萬(其中客家人佔97%),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中心之一,素有「世界客都」之稱。

(圖片來源網路)

粵東客家梅州最典型的建築是圍龍屋,我的家鄉興寧更被譽為「中國圍龍屋之鄉」,境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圍龍屋多達4000多座。

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

是梅州客家地區的標誌性民居建築,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它集宗祠與民居於一體,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中強烈的宗族意識。

客家圍龍屋在環境選擇和建築布局上深受中華傳統文化「風水」影響,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哲學文化內涵。

中軸對稱的溫公祠圍龍屋 (圖片來源網路)

上圖是中軸對稱的溫公祠圍龍屋的平面圖,這是非常典型的圍龍屋建築格局。

(圖片來源網路)

在整體布局上,圍龍屋一般以正身廳堂為軸心中軸對稱,中軸線被認為是地脈龍神之所在,因而位於中軸線上的房間是不可以住人的。

(圖片來源網路)

兩側橫屋、後部的圍龍間、前面的禾坪、池塘都以祖堂為中心分布,體現了以宗族為中心的意識,有利於增強宗族凝聚力。

主體建築的大門前通常有半月形的池塘,水塘之水是宗族藏風聚氣之處,主管屋主的財氣

禾坪位於水塘與大門之間,是族人曬農作物的場所,也是平時族人娛樂活動場所。

禾坪 (圖片來源網路)

祖廳後面有個半圓形鼓起的土包,看起來就像女人懷孕鼓起來的肚子,俗稱「化胎」。化胎主管人丁,為宗族生育聚氣之所。

「化胎」 (圖片來源網路)

在化胎前部位於中軸線處,立有五顆形狀不一的石塊,俗稱「五星石」。

五星石 (圖片來源網路)

五星石五塊石頭代表什麼?五方龍神的對聯有說「三星福為大,五行土是尊。」絕不像某些所謂的專家說的是生殖崇拜的意思。

五塊石頭分別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排列是從左邊開始。含義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所以又俗稱「五星石」、福德五方土地龍神。

位於化胎後面的相對獨立的半月形建築叫做「圍龍間」,為子孫族人日常居住之地。

「圍龍間」 子孫族人日常居住地 (圖片來源網路)

至此,客家民居的三大典型建築形式都已介紹完。為什麼在介紹客家代表地區時會著重介紹客家民居呢?其實,答案在剛剛講圍龍屋的時候我已經提到過。

客家民居是凝固的客家文化史,是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載體。從這些或宏偉、或典雅,或精巧的建築中我們可以得窺客家文化的傳承脈絡——崇文重教,強烈的宗親觀念,耕讀傳家,崇尚忠孝禮義……

贛南客家

贛南,因其「南控百越,北達三江」、「據五嶺之要會,扼粵閩之要衝」的優越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路交通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

我在想我們稱呼江西人為老表,是否也是因為這種因緣——客家人南遷的第一站,那我們的祖先很多都是從江西作為起點再遷往其他地區的,所以我們跟江西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把他們當做是我們的遠方表親,叫他們老表?

贛南18個縣市區,客家人口佔95℅(700萬人)以上。贛南客家有「新客」、「老客」之分,「老客」主要聚居於贛南北部,即寧都、石城一帶;「新客」多聚居於贛南中、南部。

贛南我沒去過,雖然離我家挺近的。對贛南最好奇的一個地方是被稱作中國風水第一村的——三寮村,據說是專門出風水大師的。這個地方也許也是很多海外客家人對贛南唯一熟知的地方。

所以在準備這次的分享時我特意找了下三寮村的資料。

中國風水第一村——三寮村 (圖片來源網路)

三寮村的建築都帶有風水特色,全是按照風水走勢布局調整的。據去過的人講,三寮村的房子的門牆大多為異形,不像我們尋常建房子把房子砌得稜角分明,方方正正。

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所以三寮村的房子充分利用風水,因勢變形,在許多細節處都隱含風水的奧秘。

如:村中有一溪,作S狀,划出如太極的村落。有家的大門,傍水,則左側建了堵牆,就不至於開門見水。為什麼這樣做呢?風水上的說法是,那水名曰「桃花」,不利女子。所以建堵牆擋住,但也不是完全擋住看不見溪流,如果完全擋住就是把桃花全擋了,那樣也壞事,會使女孩嫁不出去。

港台客家

港台客家,是客家人在第五次大遷徙中拓展出來的。

前面說過客家第五次大遷徙主要是從廣東中部、東部往海外地區遷徙的,這些渡海來到台灣、香港的客家人,便是港台客家的最初來源。

其中香港的客家人大多是在1700年到1750年間從粵東移民到香港的,他們的祖籍地一般是五華、興寧、梅縣一帶,少數來自惠州或福建。

由於移民來香港時人數眾多,建立了400多座客家村莊,在人數和經濟能力上都能夠保持相對獨立,因而沒有被本地人同化,依然保留了客家人的傳統習俗。

比如:移居香港的客家人依舊延續著在清明春祭與重陽秋祭時集體祭拜神明與先人靈位的傳統。

開燈儀式:每年正月,香港客家的宗族就會為去年出生的男丁舉行開燈儀式,承認新生男丁成為宗族成員的身份。燃亮的花燈通常就懸掛於宗祠內。(同粵東梅州興寧地區的節日——「賞燈」)

在我的家鄉,小時候經常可以聽到誰家親戚是香港佬,這個我們口中的「香港佬」指的就是移民香港的客家人。

台灣客家,客家人族群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跟內地推行普通話一樣,很多地方方言逐漸丟失。台灣的客家人群體也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但是,也出來更多保護本族文化語言的聲音,在台灣大學有專門的客家學研究學院,在內地好像沒有聽過哪個高校有開專門的客家學研究。

(台灣客家傳統服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內地雖然客家人人數眾多,但是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內地是落後於台灣的。之前20世紀30年代,因為客家起源說引起的大論戰,湧現出像羅香林這樣的客家學大師,但是之後,大陸的客家文化研究因種種原因就一直停滯不前了。台灣後來居上,在客家文化的研究、傳承和保護上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在台灣還有專門的客家日。台灣把具客家獨特性的「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設為中華民國「全國客家日」。

「天穿日」又稱「天穿節」是人們非常陌生的一個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這一節日風俗從宋代以後就逐漸流失。現在,只有客家等少數地區的人們還有此風俗殘留。 天穿節是元宵之後的第一個漢族傳統節日,時間有正月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幾種說法,以正月二十為多。天穿節又叫補天節,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百度百科

飲食特點:皮、咸、香

作為一個吃貨,通篇卻沒介紹一個客家美食,實在是有點對不起自己。時間篇幅所限,只能借最後機會總結一下客家飲食的特點,發幾張美圖流口水下。

(客家釀豆腐)

借用我老爸檢驗客家釀豆腐好吃與否的一句三字訣「皮(肥、油)咸(入味)香(『燒』同熱)。」客家菜總體也可以用這三個字概括。

(客家紅燜肉)

如客家人喜宴上必有的一道喜氣騰騰的菜——「紅燜肉」,體現的就是「皮(肥)」的特點;客家的鹽焗雞系類則體現了「咸」的特點;如果你在客家餐桌吃過飯,會發現其實客家菜很少冷盤,所有的菜幾乎都是熱氣騰騰的。

(客家鹽焗雞)

客家菜的這些特點也與客家人的居住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客家人遍居山區,在山區從事體力勞動,客家菜重油重鹽的特點可以提供更多能量,還有一個好處是能延長食物的儲存時間。

另外客家飲食中有個很有意思的「釀文化」現象,客家釀三寶、釀粄、釀蛋……千變萬化的釀菜搭配,是客家菜與眾不同的地方。

究其根源,這與眾不同的「釀文化」從何而來呢?如果我說出釀菜的另一個名字——「思鄉菜」,聰明的你,是否已默默窺屏神會了呢?

釀菜也叫「思鄉菜」,據說是由於當年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居南粵後,由於沒有麵粉,又思念家鄉的餃子,於是就想辦法把肉餡灌在豆腐里,以此回味家鄉的味道,寄託思鄉之情。

難怪離家在外的我,越來越愛吃釀豆腐……

END

最後,回歸開篇的問題「何人是客,何為客家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能看到這裡的朋友,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一定要聽聽我的回答,我會唱句客家山歌給你聽——

「客家來自黃河邊,水有源來樹有根……」

嘉賓及聲明Amana

嘉賓:土生土長客家人。喜讀書,猶愛人文與藝術。然,懶笨根固,學無所長。獨因血統使然,對客家文化尚知一二。

推薦閱讀:

如何跟人解釋我是客家人, 不是廣東人(廣府人)?
你眼中的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女人,是什麼樣的?
客家地區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什麼負面影響嗎?
嫁到潮汕媳婦是怎樣一種體驗?或者說潮汕女子和客家女子是怎樣一種體驗?
客家人到底是現在的哪裡人?

TAG:遷徙 | 客家 | 客家人 |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