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過春節做的那些事兒,都從哪來的?

清潔工 發表於 2016-02-13 08:45

又一年春節假期接近尾聲了。大年初一放過的焰火早已煙消雲散,被念叨一周的耳根也在奔向清凈。無論你對春節是喜愛有加還是心生厭惡,它都還是當今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歷史上,大年初一的節日屬性,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儘管大部分文明都有在自己曆法中一年的首日舉行慶祝的傳統,但是中國早期文獻中記錄的春節。卻鮮有慶祝的環節。

大過年的不起來嗨,幹嘛呢?

祭祖。

早期民間過春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祭拜先人。《尚書·虞書·舜典第二》上說:「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就是說新年的第一天里,舜去祭祀祖先。《玉燭寶典》卷一引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前期三日,家長及執事,皆致齋焉。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坐於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酒與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個祭祖時的家庭聚餐,大概也是年夜飯的來歷。春節祭祖的風俗後來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今天,在一些祖先崇拜情結較重的家庭里,這種習俗仍然存在。

可一個日子要是缺乏娛樂性的活動,是很難被算作節日的。百姓沒人在意,皇上總得開心一下吧。於是到了東漢,我們看到了關於慶祝春節的可靠記錄。范曄《後漢書》志第五《禮儀中》記載:「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受賀。其儀:夜漏未盡七刻,鐘鳴,受賀及贄。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羔。千石、六百石:雁。四百石以下:雉。百官賀正月。二千石以上上殿稱萬歲。舉觴御坐前。司空奉羹,大司農奉飯,奏食舉之樂。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這裡說大年初一的時候,朝廷會舉辦「大朝」。各級官員要按照等級向皇帝進獻禮物,而高級官員還需要到殿上去喊皇上萬歲,之後大家才一起聽著音樂吃大餐。這個節俗,總結來說就是「眾卿送禮物,寡人好嗨森」。

皇帝一高興,娛樂節目馬上就有了——比如讓群臣開辯論賽什麼的。《後漢書》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記載:「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故京師為之語曰:『解經不窮戴侍中。』」便是說皇帝讓群臣辯論經學內容,誰輸了就要把自己的席子讓給贏了的人去坐。結果群臣中有個叫戴憑的,一個人坐上了五十多張席子,得到了最佳辯手的榮譽稱號。大過年的組織屬下鬥嘴,可見皇帝的春節生活真是多姿多彩。

雖然沒有皇帝老兒那麼奇葩,但在東漢,民間也出現了慶祝春節的節俗。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上面說,在元旦後一天,要「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這便是民間賀年的出處。漢代以後,除夕風俗開始併入春節,春節的慶祝活動也豐富多彩起來。其中一些活動,到現在也還有。

春聯:從插,到掛,再到貼上它

貼春聯是中國春節最有特色的代表性活動之一,它最初來自一種用來祛邪的寫了字的桃木板——桃符。《藝文類聚》卷八十六《果部上》引《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今之作桃符著門上,壓邪氣,此仙木也。」後來,人們不止把桃符放在門上,也把它插在地上。宋代學者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五記載:「今人以桃梗,徑寸許,長七八寸,中分之,書祈福禳災之辭。歲旦,插於門左右地而釘之。」此處的「桃梗」是寫字的,應該就是指桃木板了。當時的人要找到長條形的木板,寫上「祈福禳[ráng]災」的話,分插到門左右邊的地上。這和我們今天的春聯已經非常相似。

貼在門左右邊的春聯。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絕大多數材料都認為春聯始於五代後蜀的亡國之君孟昶[chǎng]。北宋學者唐張英《蜀檮杌[táowù]》卷下記載:「蜀未歸宋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蜀平,朝廷以呂餘慶知成都,而長春乃太祖誕節名也。」這裡說五代後蜀政權在被宋朝吞併之前那一年,後蜀皇帝孟昶曾自己寫了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結果就在這一年,後蜀被北宋吞併,北宋派名臣呂餘慶負責管理成都府的工作,成都果然「納」進了一個叫「餘慶」的人。唐宋時期有過「誕節」的傳統,就是把君王的生日作為一個節日。滅掉孟昶德宋太祖的誕節就叫「長春節」,這一年以後,蜀地果然要過長春節了。

這個一語成讖的故事在民間非常有市場,孟昶那副春聯也傳出了好幾個版本。不過,孟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皇帝,文學功底理應非常好,可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一聯,甚至連對、替兩個春聯的基本規則都沒有遵守,實在是大大低於孟昶作為一個資深文學愛好者的正常功底。因此,學者們一般都把這條記載視為北宋人編來說笑的段子,並不當真。

學術界普遍認為,這類駢寫的春聯出現於唐代。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唐代文獻中,就有一些當時的人創作的春聯: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開始,四序來祥。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銅渾初慶軌,玉律始調陽。五陽除三禍,十善消百殃。寶雞能僻惡,瑞燕解呈祥。立春題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猛初開。凶隨故往,逐吉新來。年年多慶,月月無災。雞能僻惡,燕復宜財。門神護衛,厲鬼藏墔。書門左右,吾儻康哉。

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唐代春聯集書頁。

可能是由於這位抄寫者文化素質較差,抄錯了一些字,這些春聯中有個別幾處失對、失替的硬傷,不過大多數文本已經很符合後世的春聯規則了。

最初的春聯仍然是要寫在木板上,掛頂在門的兩側的。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六記載當時除夕要「釘桃符」,此處的桃符大概還是木板。可春聯一年只用一次,用木板未免有點奢侈。後人於是改用紙張書寫。到我們熟悉的紙春聯流行起來,大概已經是明代的事情了。

除了貼春聯,古人也在門上貼「福字」。清代褚人獲《堅瓠集》六集卷四記載「今俗猶以福字帖門。」然而,倒著貼福字的做法,我們在古籍文獻中沒有找到。這種習慣恐怕也是現代人的一種發明。

以「福倒」表「福到」的做法,恐怕是現代人的發明。圖片來源:wikimedia.org壓歲錢:壓的是誰?

對於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來說,搶紅包可能是除了寫論文以外最為重要的春節活動了。而紅包的靈感,大概便來自壓歲錢。從現存文獻上看,壓歲錢的風俗應該產生於元代。元代學者吳當(元代著名理學家吳澄的孫子)《除夕有感(其二)》詩曰:「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穉爭分壓歲錢。」看這「爭分」一詞,就知道搶紅包大戰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俗之一。

壓歲錢自古就與紅色有關。明秦鏞《(崇禎)清江縣誌》卷二《疆域志下》曰:「除夕……小兒以紅縷結錢龍,曰『壓歲』。」 這種風俗來自於古人視紅色為吉利的思想。

關於壓歲錢的起源,有兩種非常流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說,壓歲錢就是「厭[yā]勝錢」。厭勝本來是一種以詛咒為主的巫術迷信。此處的「勝」也是壓制的意思。這種風俗由來已久。班固《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第六十四下》記載:「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上以太歲厭勝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宮。」說漢朝想戰勝匈奴,就讓匈奴的單于住進被「厭勝」的屋子裡,口口聲聲說這是尊敬他,心理卻高高興興地記上了一筆優勝記略。這種迷信後來一直延續到清代還很有影響。

除了想壓服現實中的敵人,人們也想壓服抽象意義上的災禍。在西漢時期,便出現了一種專門的厭勝錢幣。人們在錢幣的一面或兩面刻鑄上壓服災禍,獲得好運的期待。與兇惡的厭勝詛咒相比,厭勝錢上寫的都是吉祥話,看起來人畜無害多了。於是,它越來越多地脫離了迷信性質,而成為了一種生活中的玩具。到了明清時期,甚至出現了許多刻畫性愛圖案的「秘戲厭勝錢」。不過,我們沒能找到古人在春節時給後輩發放厭勝錢的風俗的書證。壓歲錢產生於元代,壓勝錢則一直存續到民國淘汰鑄錢使用紙幣,二者雖並行數百年,卻似乎一直沒有古代學者指出二者之間的聯繫。這樣看來,這種說法如需成立,恐怕還需要更多證據。

另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是說「壓歲」是「壓祟」的諧音。這種說法大概產生於清代。清代大戲劇家孔尚任《節序同風錄》記載除夕那天:「給家人金銀銅錢,名為『分錢』,亦曰『帶錢』,俱一百二十文,盛以絹袋,如茄如瓶,夜貯床頭,曰『壓祟』。」

在古代,「壓」有接近的意思。比如「重兵壓境」一詞,就是說外國軍隊接近了本國的邊境。而「壓歲」便可以表示接近歲日(春節)。明人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十四《職掌七》上說:「廬鳳等處衛分屯種,往往壓歲徵收,年復一年,積為逋負。」就是說這些地方經常到年底去徵稅。在唐宋音系當中,「歲」是蟹攝字,而「祟」是止攝字,二者古音差別還是挺大的。但是恰好到了壓歲錢產生的元代,在《中原音韻》音系裡面,二者讀音變得相同了。在獲得更多證據以前,我們可以先採信這一說法。

餃子:別把餛飩不當冬季食品

搶到了紅包,便可心滿意足地吃頓餃子。

有一則在當代盛傳的傳說,說漢朝人張仲景發明了羊肉辣椒餡兒的水煮餃子,起名「歲寒嬌耳湯」來給窮人補補被寒冬凍壞的耳朵。可這基本上是個段子——辣椒原產美洲,要到明朝時才傳入中國。而且,餃子的真實歷史,可比這則流言中的說法要長久得多。

1978年,我國考古學家在山東滕州發掘薛國故城MD2春秋早中期貴族墓的1號墓時,在其中出土了兩件銅簠[fǔ],其中一件里就有一種三角形的包餡食物,經分析當為餃子或者餛飩。可惜經過漫長歷史時期,食物本身碳化嚴重,考古工作者尚未能鑒定春秋時期的人吃的餃子或餛飩是什麼餡的。

薛國故城MD2墓葬1號墓出土銅簠的器形(左)和花紋(右)。

薛國故城MD2墓葬1號墓出土古三角形包餡食物圖照。以上兩圖來自山東省濟寧市文物管理局《薛國故城勘察和墓葬發掘報告》。

這裡要說一句,餃子和餛飩同為水煮麵食,在古代文獻中常不加區分,甚至直到清代文獻里還糾葛不清,是直到近代才截然分開的。大概也正是由於早期文獻管所有麵食統稱為「餅」而常常不加區分,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關於餃子或餛飩的明確書證,我們只能從古籍的隻言片語去窺視古代餃子或餛飩的發展情況。

漢揚雄《方言》卷十三記載:「餅謂之『飥』,或謂之『餦餛』。」有人認為,這裡說的就是餛飩或者餃子。南北朝時期弗若多羅共羅什所譯《十誦律》卷第三十四上說釋迦牟及在王舍城修行時,曾有人用「餛飩餅」供奉他。這當然是中國譯者翻譯時的想像之詞,但也可見當時「餛飩」在生活中自有其地位。唐段公路《北戶集》注引南北朝著名學者顏之推的話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共食之。」一種食品被稱為「天下共食」,可見當時的「餛飩」已經流傳甚廣。可一直到了唐代,關於「餛飩」的記錄才逐漸變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記載:「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去湯肥,可以淪茗。」這裡說的「餛飩」是一種湯食,大概與今天說的餛飩相差不多。

古代文獻中,還有一種有餡的麵食叫「牢丸」。《初學記》引西晉盧諶《祭法》曰:「春祠用曼頭、餳餅、髓餅、牢丸。」又引晉人束皙《餅賦》曰:「終歲常施,四時從用,無所不宜,唯牢丸乎?」這裡是說牢丸是一種適合各個季節食用的餅食,但沒有明確說明「牢丸」是什麼。《酉陽雜俎》卷七中就有「籠上牢丸」和「湯中牢丸」兩種食物——看來這個「牢丸」可蒸可煮。同書又並列有「餛飩」,所以有人猜測這兩種牢丸分別是蒸餃和水餃。《正字通·食部》釋「餃」字曰:「今俗『餃餌』,屑米面和飴為之,乾濕大小不一。水餃餌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不過也有文獻持其它看法。比如宋高似孫《蟹略》卷三引用聞人封德(「聞人」是個複姓)的話說:「《餅賦》中所謂『牢丸』,今包子是也。」不過,水煮的包子似乎難以想像,所以很多人還是寧可相信牢丸就是餃子。除了這個尚不能確定的「牢丸」,餃子還有個可以確定的外號叫「扁食」。明湯若士的《答王宇泰》上說:「必糜肉調飴,作衚衕中扁食。」這個甜肉餃子,不知道吃起來感覺怎樣。

餃子有兩個顯眼的銳角,古人於是也管餃子叫「角兒」。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中就記載當時洛陽龍津橋南的夜市會售賣一種叫「水晶角兒」的食物。到了明代,文獻中終於出現了明確有關「角兒」做法的記載。《金瓶梅詞話》第八回《潘金蓮永夜盼西門慶 燒夫靈和尚聽淫聲》上就說潘金蓮苦等西門慶時「又做了一籠裹餡肉角兒,等西門慶來吃。」此處的「角兒」無疑是指肉蒸餃了。同書第七十七回《西門慶踏雪訪愛月 賁四嫂倚牗盼佳期》又說:「須臾,丫頭拿了三甌兒黃芽韭菜肉包,一寸大的水角兒來。」這不,水餃也出來了。

伴隨著「角兒」的名字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專門發明了「餃」這樣一個形聲字來代替「角」字。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卷《劉小官雌雄兄弟》上面說:「看看至近,那人撲的一交,跌在雪裡,掙紥不起。小廝便向前去攙扶,年小力微,兩個一拖,反向下邊跌去,都滾做一個肉餃兒。」再到清代,「餃子」之名才正式定型。

相比之下,中國很早就有將 「餛飩」視為冬季特色食品的風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記載了一條叫「冬餛飩,年餺飥」的諺語,就是說冬至那天要拿「餛飩」祭祖,而過年時要拿湯麵祭祖。但是過年吃餃子的風俗則要等到「角兒」之名流行的明代才產生。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歲時元旦拜年……作扁食。」清人認為,這是為了取「交子」的諧音。清康熙十三年《天津府志》記載:「正月元旦……各食餃子,取更新交子之意。」而春節附近其它各個節日吃餃子的風俗,基本也是在明清時期逐漸出現、流行的。

這些事我都做,但說好的「春節」呢?

說了那麼多春節的節俗,你有沒有發現,在除夕、春節兩篇文章引用的幾十條古代文獻中,沒有一條是將大年初一這個節日稱為「春節」的?

在古代,「春節」一詞指的一般都是指的立春節氣,有時也用來泛指春天,卻單單沒有大年初一的義項。1912年,國民政府在推翻滿清政權以後,將當時最通行的農曆新年的稱為「元旦」劃給了公曆元旦日,而改稱農曆新年為春節。至此,「春節」之名才正式歸屬農曆新年。

到了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曾試圖效法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徹底廢除農曆春節,將春節的全部節俗搬到公曆元旦開展。然而由於國民政府行政有效性差,移風易俗工作又做得簡單粗暴(有記載稱,當商家在農曆新年關門歇業時,政府甚至會派遣警察捉店員回來工作),這項改變受到了民眾的廣泛抵制。最終,國民政府被迫於1934年放棄了這一政策。從此,對農曆春節的慶祝一路延續至今。

(編輯:Calo)

文章題圖:wikimedia.org
推薦閱讀:

描寫春節 ? ?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為什麼每年春節的日期都不一樣?
今年春節比去年晚到19天 是未來7年內最晚春節
鄙人不才,又要開始吹牛bi了
春節桃花運最旺的八種女人

TAG: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