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仲春贛北游(之四)婺源.李坑村

仲春贛北游

(四)

婺源.李坑村

李坑村距婺源縣城12公里,建村於北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6年)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李坑村是李姓為主要姓氏的古村落。村子裡放眼皆為徽派建築風格的明清年間古宅。一條溪水蜿蜒貫村而過,街巷傍著溪水,九曲十彎;民居沿澗依山而建,參差錯落;青石板路縱橫交錯,數十座磚石木結構的溪橋溝通兩岸,好一幅「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的旖旎水鄉畫卷。

清晨的李坑村薄霧繚繞,有如置身在水墨畫中。走在水鄉的小路上,清馨的空氣滲入肺腑,真真兒的叫人精神煥發。

輕霧繚繞

李坑諸景路圖

李坑牌坊

走過李坑牌坊,路邊有一小童,像模像樣的鋸著一根大約10公分粗的樟木段,樟木段上有鋸好的印記,鋸下的樟木片厚兩三公分不等。兩公分厚不足10公分粗的樟木片兩塊錢三片,三公分厚直徑十公分以上的樟木片一塊錢一片,買了樟木片,可以免費抓幾把鋸末。買賣還挺公平合理。進春和她的同伴們或多或少都買了幾片,整個交易過程賣家沒有成年人在現場,真可謂「景區的孩子早當家啊」。

早當家

遊覽李坑,有竹筏可乘,進春她們只走陸路,竹筏遊覽的方向不得而知。

俯拍

脊獸

竹排

溪邊有些青石板台階的遊船碼頭,撐著竹篙的船家熱情招攬遊客乘船游賞村內的景緻,每葉小舟乘五名遊客,不知每位多少船價。王昌齡有《瀘溪主人》詩曰:「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蘇軾亦有《前赤壁賦》詩曰:「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進村遊覽的小船造型很像這些詩中的「扁舟」。

「扁舟」碼頭

如此來看,竹筏的遊覽路線應是在村莊的外圍。船家的分工倒是很科學很合理啊。

小橋.流水.古宅.1

小橋.流水.古宅.2

小橋.流水.扁舟-1

小橋.流水.扁舟-2

村裡溪中「扁舟」分成上行和下行,有的地段雖然略顯擁塞,卻絕無堵塞之患。溝通兩岸的石橋和水泥橋還比較寬,木橋卻不足一米寬了,溪邊青石板路僅一米左右寬。遊客雖是熙熙攘攘,卻是秩序井然。這素質、這心態,真是北京交通早晚高峰時,人們應效仿和具備的。

青山.小橋.古宅.1

青山.小橋.古宅.2

熙攘街景

一座古老石橋的橋洞邊,倚坐著一位甜美的姑娘,周圍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照相機都爭先恐後的對著她拍照。進春搞不明白她是在自得其樂,還是受雇於人充當古村落中的一新景,逐流的也佔據個位置拍下這一倩影。有這樣一位靚麗的姑娘映襯著古宅石橋流水,確是可以令人心緒大爽。

古橋靚妞

溪邊石台上,不時可見洗菜和洗衣的村民,使清涼的溪水變得「涇渭分明」。好在溪水流速不是很緩,流出十幾二十米後,污水就被稀釋凈化了,下游的村民也沒有什麼異議和不滿。

涇渭分明

李坑歷史久遠,有說是晚唐詩人李洞的後人為避禍,逃到此地,於公元1010年開始建村,繁衍生息至今已有1000年。李坑自古人才輩出,宋明清三朝850多年間,官宦文士頻出,鑄就了李坑獨特的文化氣息。有趣的是,在李坑,隨處可見日月滄桑留下的毫微痕迹:那古宅,那古樹,那廢棄的小舟,那藏身在廢墟中長滿蘚苔的磚石,是不是在向過往遊客輕訴著已逝歲月那些沒有留下行跡的古老故事……

俯瞰李坑街市

制高點上

老宅

古樹

棄舟

廢墟磚石

李坑溪岸兩邊,商戶毗鄰,猙獰怪異的儺面木雕和形狀各異的五彩陶笛;鏤空的扇面、屏風木雕,精美絕倫;歷史悠遠的李坑特產手工木錘酥,作坊號稱「天下第一錘」;「水晶作坊」里,兩個小夥子正在專心致志的製作著晶瑩剔透的十二「水晶」生肖,檯面上還擺放著「水晶」帆船,「水晶」飛龍,其實就是用玻璃材料燒制的玩意兒,卻也很是精美。進春只拍了一張照,就被其中的一個小夥子阻止了。

儺面木雕

精美陶笛

捶出木捶酥

李坑特產「木錘酥」

鏤空木雕

「水晶」工藝

極具文化底蘊的物件當屬「龍尾硯」,龍尾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自婺源龍尾山,婺源古時隸屬歙州,故又名「歙硯」。龍尾硯分:眉紋、金暈、金星、羅紋和魚子五大類,各有特色。

龍尾硯.1

龍尾硯.2

龍尾硯.3

李坑濃厚的文化氛圍,與整個婺源地區相同,處處有所體現,進春平生第一次在衛生間的房檐下書以「舒園」二字,想是取出恭後「舒服」之意吧。之後,她竟對茅廁產生了興趣,每每會拍下有特色的「舒園」外景。

舒園

油菜花.1

油菜花.2

油菜花.3

油菜花.4

油菜花.5

她在花中笑

李坑的油菜花尚不是觀賞油菜花的勝地,卻已使老伴興緻盎然,流連忘返。


推薦閱讀:

江西婺源行第二日中國最美廊橋彩虹橋(二)
美圖欣賞 江西婺源
《四月婺源好景緻 油菜花和徽州古建築》
12月初去婺源簧嶺可以看到曬秋嗎?
蘇州竟藏著小婺源,99%的人都不知道!

TAG:婺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