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生充滿苦累 那是因為不懂得老子的絕棄之道
[摘要]老子之所以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根本命題,其根旨就在於能使社會回歸於正道,而這也是老子對三絕三棄的最好總結。
文/劉清章
三絕三棄,是指《道德經》第十九章中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主張三絕三棄(資料圖)
討論三絕三棄,可以依照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來討論,也可以從絕巧棄利、絕仁棄義到絕聖棄智的順序開始。前者是遵從老子從高至低的思路去鋪陳,後者則可以把三棄看作是三種境界而展開。而這三種境界,其實就是依照棄利、棄義到棄智的層面而討論的。這是因為:如果人們只追求於利,心中則只存有此,那根本就不會存有什麼仁義,何況聖智的概念,所以也就無需去討論。換言之,如果人們只是以利為利,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為利而摒棄,這樣一來,可見的盜賊與不可見的盜賊便泛濫開來,且勢不可擋,什麼孝慈、什麼民本,都將是空談,或掩耳盜鈴式的存在。
但不論是棄利、棄義,還是棄智,並不是棄真利、真義與真智,而是摒棄那些被裝飾了的不當之利、不當之義與不當之智。簡單地說,自然而然的當得之利、當具之義或當有之智,並不要去排斥,拒絕的是不當得之利、不當具之義與不當有之智。
這裡結合古代的幾位譯者,嘗試解讀老子三絕三棄的根本思想,以從中探尋有益於今人的治世理念。
一、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古人對「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理解
僅從字面上的意義來看,常人是很難理解的,怎麼「絕聖棄智」就能「民利百倍」呢?本來聖或智是可以給世人帶來益處的,為什麼要棄絕聖智?這是值得疑問的。
唐代李榮就曾說道:「聖者,人情之所仰;智者,愚人之所求。非智無以照機,非聖何能宰物?今言棄絕,所未聞也。」不過,他也給自己的疑問作出了一個很好的解答,他說:「夫聖人合道,道本無名,名生而物迷,言聖不及於忘聖,智出而偽起,用智不及於忘智,故須絕棄也。然聖生則盜起,智用乃賊來。今言棄絕,盜賊不起,其利實多,略言百倍也。」可謂說到了根本。
為什麼要棄絕聖智?這是值得疑問的(資料圖)
這種根本,在宋代蘇轍身上似乎也有所複製,他說:「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以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蘇轍說世人並不了解聖智的根本,所看到的只是末節。一個沒有看到根本的人,就很難從根本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聖智。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長遠的利益,這是因為他棄絕了聖智,而這裡的「民利百倍」就有可能是暫時的獲得,並非長久的獲得。如果絕聖棄智,對民有百倍的利益,那才是智慧的選擇。這可以看到,絕聖棄智,並不是棄絕真正的聖與真正的智,而棄絕的偽聖與詐智。
棄絕偽聖與詐智,實是有識之士的共同認識,這從早期註解老子的《想爾注》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其說:「絕詐聖耶知,不絕真聖道知也。」就是清楚地告訴人們,要棄絕的是假聖與邪知。如此,可以讓百姓專事於該做的事,而不是忙於非為。對於管理者,則應做到起碼的公而無私,這也就足夠了。
啟發管理者無為而治
當然,對於道家的人士,他們的解釋則多是以無為的思想為依據,要求管理者從根本上做到無為。如漢時河上公說:「『絕聖』,絕聖製作,反初守元。五帝畫象,蒼頡作書。『棄智』,棄智惠,反無為。『民利百倍』,農事修,公無私。」從歷史上看,聖者為了給人樹立一種聖者的形象,以至於讓人們記住他,不斷地美化自己。他們所有的美化,如果並非是真實的,那就令人討厭了。一個言行不一或表裡不一的人,還希望人們能夠銘記著他的那些假的「豐功偉績」,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事。機詐的行為,是令人憎惡的,因為它非真智,運用者也非真聖,所以我們要杜絕此類事情。
老子就曾在《道德經》十八章中說:「智慧出,有大偽。」《想爾注》解釋道:「真道藏,耶文出,世間常偽伎稱道教,皆為大偽不可用。」而「絕聖棄智」,就是因為有人假聖人之名,而行欺世之事,如對平民百姓的欺騙,所以要絕聖棄智。
淳樸則巧偽不作,無為則矜徇不行(資料圖)
在這一方面,唐玄宗就有所啟示,他說:「絕聖人言教之跡,則化無為。棄凡夫智詐之用,則人淳樸。淳樸則巧偽不作,無為則矜徇不行。人抱天和,物無天枉,是有百倍之利。」
對唐玄宗思想極度推崇的杜光庭曾說:「無為之聖,內明之智,應物周遍,隨時感通。比之聖智,杳冥無跡。製作之聖,矜徇之智,既有其跡,人往跡存,以所存之跡,非應變之具,執而用之,去道愈遠。何者?聖智設法,所以守國也。大盜至矣,則聖智之法並其國而竊之。其故何哉?若不盜其聖智之法,則無以取其國。是知聖智設法,本以守國,智詐極矣,乃翻為盜國之盜資也。老君戒之,忘聖則為理,涉跡則為亂。能忘其有跡之跡,棄其矯智之智,則淳樸復而巧偽息矣。人復怡和,無傷無夭,俗臻樸素,無怨無爭,各保其生,是有百倍之利也。」
本來聖人運用自己的智慧,設立一定的法度,是教世人如何守國的,然而有些盜國之徒,卻利用聖人的智慧,作為自己盜竊國家的資本,為自己的不合法行為做辯護,甚至也把自己稱作聖人。可見,有些「聖」並非真聖,正因為自己並非真聖,反而排他真聖,如在紂的時代,使「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真正的仁聖之輩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反而由非聖者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從某種意義上說,「智」就成為詐智。又因「智」者會投機取巧,便導致下面的百姓也跟著行「大偽奸詐」的不正風氣,或許正因為此,老子提出絕聖棄智,以使民從根本中受益。
二、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
對於道家,「絕仁棄義」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老子就曾談到:「大道廢,有仁義。」漢時的河上公解釋說:「大道之時,家有孝子,國有忠信,仁義不見。大道廢不用而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這就如同白天有螢火蟲飛來,不會看到其光亮,因為白天的亮度完全可以掩蓋螢火蟲的亮度;可要是在黑夜,螢火蟲那種光卻顯得耀眼起來。這從根本上說,絕仁棄義,是要求世人能夠回歸到有道的世態,而不是無道的世態。
在黑夜,螢火蟲的光卻顯得耀眼起來(資料圖)
談到有道與無道,有復古思想的人,往往會站在自己的時代談到之前的時代,認為那個時代是有道的,如在《想爾注》中說:「上古道用時,以人為名,皆行仁義,同相像類,仁義不別。今道不用,人悉弊薄,時有一人行義,便共表別之,故言有也。」有道的世界,人人都行仁義,所以仁義不顯,無道的世界,人們所行的仁義,未必是真。如有人用一些來路不正的錢去做慈善事業,以讓人對其產生好感,這其實是對慈善的踐踏,因為其心不正,其行為也非正。這從某一方面而言,其所行仁義便是假仁假義,而非真仁真義,因為其根本非正,所以要棄之。
要棄之的理由,如《想爾注》的作者所說:「治國法道,聽任天下仁義之人,勿得強賞也。所以者,尊大其化,廣開道心,人為仁義,自當至誠,天自賞之,不至誠者,天自罰之。天察必審於人,皆知尊道畏天,仁義便至誠矣。今王政強賞之,民不復歸天,見人可欺,便詐為仁義,欲求祿賞。旁人雖知其邪,交見得官祿,便復慕之,詐為仁義,終不相及也。世人察之不審,故絕之勿賞,民悉自復慈孝矣。」有些行仁義之道者,只是為「求祿賞」,或欲「得官祿」而已。如果真正行仁義之道者,不應有如此的動機心念。如果有之,則非真仁真義,棄絕之也就理所當然。
希望人心能夠回歸於淳真自然
也有行仁義者,只是其善於美化自己,設若從道的角度而言是沒有必要的。這是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持守最根本的仁義道德,那是每個公民所應該踐行的根本準則。但行仁義之道,則沒有必要顯現智巧或華飾自己。河上公說:「『絕仁棄義』,絕仁之見慧,棄義之尚華。『民復孝慈』,德化純也。」如果棄絕仁德就會顯現智巧,崇尚華飾就會摒棄道義,但不如用道德去教化民眾,使其返樸歸淳。民眾返樸歸淳,自然心中會存有孝慈。
民眾返樸歸淳,自然心中會存有孝慈(資料圖)
我們如果從現實世界來看,對孝慈行為的闡揚有待加強,這是因為非孝非慈的現象屢見不鮮,其根源多是因為人心不淳。在唐朝時,著名的道教學者杜光庭曾說:「六親不和,則孝慈之名偏立。天下有道,則淳樸之化復行。淳素既行,人皆慈孝,可謂無私親矣。斯則絕名跡之仁義,復玄同之孝慈。」「六者和則皆孝皆慈,六者不和則有孝有不孝,有慈有不慈。不孝者眾,則孝顯其名;不慈者眾,則慈者彰其美。所以然者,仁義制於其間,而昭其名跡。若化之以大道,鼓之以淳風,棄名跡之仁義,則民復於皆孝皆慈矣。」杜光庭認為,六親的和與非和,都與管理者所倡揚的世風息息相關。如果天下有道,世風淳樸,天下行慈孝之道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天下無道、世風澆薄,非孝慈者眾,而行孝慈者寡。
由此可見,老子所謂的絕仁棄義的根本,還是希望人心能夠回歸於淳真自然的初始狀態,使仁義不見,而顯現的是道。這是因為在有道之世,人們率性而自然,如唐時高道成玄英說:「絕偏尚之仁,棄執跡之義,人皆率性,無復矜矯,孝出天理,慈任自然,反於淳古,故言民復。」陳景元則說:「仁者愛物,則人親之。義者宜物,則人譽之。而仁義之弊在乎親譽。親譽既行,則跂尚奔競之心生,而性命之和失矣。性命之和失,則孝慈之行何由而有。今使絕而棄之,是欲人全性命,而復孝慈也。」
如果世人過分注重於仁義,那人們會關注仁義而不關心性命,不關心性命,就有可能會失去孝慈。如對某些事情而捨身者,自然無法做到對父母的孝或對後人的慈。但如果一個社會對孝慈之道非常重視,當一個人為國捐軀,其絕對不會使英雄的父母得不到照料。宋時蘇轍就曾認為:「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仁義所以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而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跡為之也。故絕仁棄義,則民復孝慈。」這其中的棄義絕仁,也無外乎說明世風的不淳,真正行仁行義者少。況且,還有一部分行者,也只是在藉助於仁義之名,去求自己之所求的名利而已,這樣所謂的仁義之行,尚不如棄而不行。
推薦閱讀:
※周立波經典的23條語錄…【人生經典】
※,分享人生感悟,掃除心靈殺手
※淡茶書香渡靜夜,雅韻清歡濾人生
※為什麼真正理解苦難的往往是沒經歷過苦難的人?為什麼思想家哲學家往往出生在上層社會富裕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