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早期文人畫派

美術史26:清早期文人畫派

朱耷[1626-1705,江西南昌]-荷鳧圖(局部)清早期文人畫派「四僧」弘仁、髡殘、朱耷、石濤金陵畫派龔賢、吳宏、樊圻、高岑、胡慥、謝蓀、葉欣、鄒喆(「金陵八家」)、張風、程正揆、陳卓、柳堉、王概、周璕、蔡澤、武丹新安畫派漸江(弘仁)、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海陽四家」)、程邃、戴本孝、梅清各地方畫派藍孟、藍深、藍濤(武林派)、項聖謨(嘉興派)、羅牧(江西派)、惲壽平(常州派)、高其佩(指頭派)其它王建章、丁皋、祁豸圭、謝彬、法若真、王樹轂、王雲、上官周————「四僧」————024-弘仁[1610-1664,安徽歙縣]「四僧」之一、新安畫派畫家、「海陽四家」之一雨余柳色圖

此圖化高遠為平遠、深遠。江渚遙岑,水波不興,山體堅凝,村舍掩映。山石結構嚴謹而用筆松靈,墨色滋潤,呈現出一派春柳又綠江南岸的清新氣息。自識「雨余復雨鵑聲急,能不於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吟莫倦,松風還可慰宵晨。為閑止社兄寫意於豐溪書舍,丙申三月漸江仁」。鈐「弘仁」朱文圓印。另鈐「潤州戴植字培之鑒藏書畫章」朱文印。按丙申為順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作者時年四十七歲。西岩松雪圖

此圖繪雪景山色, 圖中危崖峻岭,盤曲青松,在雪中更顯寒肅峻險。茅棚屋舍,平添風致。全局空靈通脫,又注意景物的大小、疏密、虛實的變化。給人以偉峻、恬淡,靜穆聖潔之感。疏泉洗研圖

此圖結構嚴密,筆法老練嫻熟,畫面清逸怡靜。以山居屋宇二幢為中心,樹木參差,修竹叢生,疏柳一株,迎風搖曳。圍牆內的正屋,是幽靜簡樸的書齋。 圍牆外小屋內一垂須老人,倚窗眺望。屋宇周圍丘壑綿密,山頂松樹挺拔,茅亭半現,泉水自東向西湍流,潺潺有聲。屋外一冠書生,移步于山澗流泉,一童子捧硯緊隨,生動地表現了疏泉洗硯之情景,極富生活氣息。黃海松石圖

此圖取黃山一景,以勾為主,以染代皴,很好地表現了山石堅硬之質感。構圖上,大疏大密,計白當墨,開合有致,新穎而大膽。整個畫法既有元人松靈的筆墨特點,又有宋人大山大石的壯美氣象。自識「黃海松石。為文翁先生寫,弘仁」。左下署「庚子」年款。按庚子為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作者時年五十一歲。

025-髡殘[1612-1692,湖南常德]「四僧」之一層岩疊壑圖

此圖山巒重疊,結構飽滿,一條山路順山勢自下而上蜿蜒曲折,使景物繁複而不迫塞,布局巧妙,具有「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意境。以干筆皴擦山石,濃墨點苔,氣韻渾厚。用筆蒼渾、老辣,用墨層次豐富,展現了石溪極具個性的繪畫風格,是代表石溪(髡殘(1612-1692),字介邱,號石溪,又號白禿,一號壤,自稱殘道人,晚署石道人,本家姓劉)成熟畫風的傑作。

結社林泉圖

此圖表現的是秋天季節。在畫家筆下,秋樹雖已枝葉疏稀,老乾卻依然昂挺。蒼翠凌天半,飛泉懸樹梢,村舍隱藏在山谷間與溪水邊,白雲冉冉,軒內二高士憑欄席坐。山石皴法,以濃淡相間的墨點和短促的牛毛皴表現,禿筆揮灑,粗服亂頭神韻豐腴。設色以淡赭為主調,略施花青,平中見奇,清雅有趣。

秋暉蒙釣磯

雲房舞鶴圖

相傳雲房寺曾是仙人出沒的地方。畫面上溪水淙淙,松濤歌嘯,白雲飄飄,仙鶴飛舞,一隱士結茅於此,追尋仙人遺風,「憑欄無限興,傳語去尋君。」不是仙中境界,也是人間勝地。此圖作於借雲關中, 時順治十七年八月一日。構圖嚴謹,筆墨沉著渾厚,特別是濕筆皴擦更添無限幽深。

蒼翠凌天圖

畫面崇山層疊,古木叢生,近處茅屋數間,柴門半掩,遠方山泉高掛,樓閣巍峨。山石樹木用濃墨描寫,乾墨皴擦,又以赭色勾染,焦墨點苔,遠山峰頂, 以少許花青勾皴,全幅景物茂密,奧境深幽,峰巒渾厚,筆墨蒼茫。

松岩樓閣圖

此圖繪山嵐、松林、樓閣。坡用濕筆揮寫,筆墨流暢滋潤,山巒顯得渾厚;松林、樹木則用焦墨勾點,蔥鬱蒼茫,奧境奇辟。畫上方有長篇題識,其中論畫云:「董華亭(其昌)謂:畫和禪理共旨,不然禪須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論品格,宋人論氣韻,品格可力學而至,氣韻非妙悟則未能也。」反映了石溪的繪畫思想,正是追求氣韻的佳作。山水圖

是圖畫參天古樹兩株,枝橫葉茂,樹下茅棚屋舍, 四周青竹雜樹叢草相圍,屋內兩人席地而坐相對話語。水閣下溪流湍激有聲。視線遠推,山巒緩坡外,水面雲天相接,蒼茫無際。此幅筆墨蒼渾,氣勢酣暢。人物圖頁

以水墨寫意法畫一老者架下小憩,悠閑自在。布局疏朗,形象簡練,用筆流暢,揮灑自如,線條以草書筆法寫出,筆墨與意境都給人以輕鬆自如之感。026-朱耷[1626-1705,江西南昌]「四僧」之一枯木來禽圖

香港著名書畫篆刻家、收藏馮康侯舊藏;著名書畫家、鑒藏家王季遷收藏。此畫馮康侯舊題「八大山人鴝鴣來桐圖」,將二禽誤認為八哥,枯木誤以為桐樹,目不見八大自題之名,前人所知亦有限矣。「八九子」,烏鴉也。典出南朝梁 劉孝威所作樂府《烏生八九子》。詩云:「城上烏,一年生九雛。枝輕巢本狹,風多葉早枯……」朱耷自況者也。署款「驢」,五十餘歲之作也,存青藤(徐渭)白陽(陳淳字道復,號「白陽山人」)筆意,明快爽健。朱耷之「耷」,大耳也,大耳者,驢也。故「耷」俗呼為「驢」,致有此號焉。八大所遺早期作品無多。此畫經收藏巨擘馮康侯、王季遷等遞藏,足以珍貴,得者寶之。

柳條八哥圖

此圖筆法簡練,款字屬八大晚年之作。

彩筆山水圖

此圖丘壑布置,遠宗董源、倪瓚,近效董其昌,別開蹊徑,在畫面景物繁密的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其上繪一孤亭,令人產生空靈通透的感覺。山石樹木皴筆、勒筆全出中鋒,隨後禿筆擦染,濃墨橫皴,筆墨老辣縱橫。此圖為朱耷70歲後所作的大幅山水畫。

荷鳧圖

027-石濤[1630-1724,廣西全州]「四僧」之一千山紅樹圖

採菊圖

游華陽山圖

畫面虯松蒼勁,山石以曲屈靈動、轉折有致的線條皴出,並直接施以淺絳,給人以明快、亮麗的感覺。

巢湖圖

圖繪安徽巢湖的動人景色。湖面水光瀲灧,一望無際,數只小船停泊岸邊。岸上垂柳依依,樹木蓊鬱,房屋村舍相映成趣。湖中小島,雲霧繚繞,閣樓工整秀麗。畫面構圖新穎,意境蒼莽,色調潤雅。上方以隸書、行書自題詩三段,後記點明作畫緣由,全圖詩書畫相得益彰。

雪景山水圖

全冊共十二開,均寫山水。此幅雪景山水冊頁,屬十二開畫頁中畫法最為怪異的一件作品,天空水面以淋灕水墨塗抹,墨色翳潤,山巒皚皚白雪,用極簡括皴筆草草舒寫,筆斷意貫,氣脈成章,顯得丘壑在胸,任心所成。林木樹葉苔色,以陰陽襯貼法概寫,點中夾水夾墨,一氣混雜,如纓絡連牽,渾融透明,使整個畫面景物給人以蕭疏寒冽、沉寂明凈的意象。

對牛彈琴圖

此畫構圖奇險,筆墨老到,意境突出,是石濤人物畫傑作。「對牛彈琴」一詞本是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但此圖通過作者自題「世上琴聲盡說假,不如此牛聽得真」等詩句,反映出作者難遇知音,而只能寄託於「牛聲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獨落寞的心境。

梅竹圖

石濤時年約66歲。據作者款題而知,此圖使用的是宋代羅文紙,作者先在紙上題詩,而後再補繪梅竹與詩文相映襯。詩文與畫作的有機結合不僅增添了文人畫的書卷氣息,同時也展示了作者於畫藝之外的詩文功底和精湛的書法造詣。圖中所繪梅竹或細筆勾勒,或闊筆勾斫,線條於方圓結合中秀拙相生。其多樣的筆法與酣暢淋漓的施墨在半生半熟的紙質上達到了濕潤而不漫漶的筆墨效果,堪稱石濤晚年的寫意畫佳作。

十六羅漢圖卷

搜盡奇峰圖

畫卷迎首處,石濤自題:「搜盡奇峰打草稿」,鈐「老濤」。畫尾的空白處,有石濤於畫興之餘所題寫的長篇畫論:「郭河陽(郭熙(1023-約1085),字淳夫,河陽溫縣(今屬河南)人)論畫,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陸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淺則赤壁蒼橫,湖橋斷岸,深則林巒翠滴,瀑水懸爭,是可游者。峰峰入雲,飛岩墮日,山無凡土,石長無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於筆墨者,總是名山大川未覽,幽岩獨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濫之酒杯,貨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縱橫習氣安可辯焉?自之曰:此某家筆墨,此某家法派,猶盲人之示盲人、醜婦之評醜婦爾,賞鑒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學者知之乎。時辛未二月,余將南還客且憨齋,宮紙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畫並識請教,清湘枝下人石濤元濟。」鈐「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濤」。此圖是他50歲雲遊京師所作。圖中有一段對長城的描繪,這不僅是長城圖像首次在山水畫中出現,同時,也印證了此畫的寫實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師法造化「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美學觀。該畫在表現上,於奇險中見雄渾,嚴謹處寓虛空。雖看似筆墨豪放,皴擦點染盡在無意,而在整體上卻把握了峰巒層次,雲氣走向及林木隱現的神韻。特別是,它的構圖雖然充塞滿紙,卻絲毫不失疏朗空靈,這的確是只有搜盡奇峰才能煉就出的本領。《聽帆樓書畫記》著錄。

水墨山水圖

黃山圖

————金陵畫派————金陵畫派,是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地區的藝術流派,以龔賢為首。據畫史載,一般公認者有龔賢、樊圻[qí]、高岑、胡慥、吳宏、謝蓀、葉欣、鄒喆(以上合稱為「金陵八家」)、蔡澤、陳卓、武丹等人。他們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大多雄偉而秀麗,很具江南山水特色。金陵畫派中的個人畫風相距甚遠。金陵畫派的繪畫藝術,在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中有一定影響,如石濤、髡殘、程邃、程正揆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當時金陵畫壇的熏陶或啟迪。康熙以後,隨著遺民意識的消逝,影響也日見式微。直到清末、民國初,才重新受到重視,尤其是龔賢「積墨法」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孕育出新一代的水墨畫大師,像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等人。他們開闢了現代水墨畫的新天地,同時是對包括「金陵八家」在內的古代優秀繪畫傳統的繼承和弘揚。028-龔賢[1618-1689,江蘇崑山(居金陵)]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春山圖

翠嶂飛泉

松亭遠山圖

此為閩客所作山水,屬於龔賢的逸品。不是早期的「白龔」,不是中期的「灰龔」,也不屬於後期的「黑龔」。畫無署年,從畫風、款書分析,大約是龔賢六十歲前後的作品。圖以前、中、後三段寫就江南山水。前作疏林坡石,樹三組,株株有別,或作橫劃,或為圓點,或作松針,或為夾葉,垂枝、介字夾雜其中,高低橫斜,參差錯落,疏密得當。運筆方中見圓,且時有波折,老而秀,蒼而潤,是典型的龔氏筆墨。中為小洲茅亭,後作對岸山巒,層層推遠,疏朗松秀中寓著沉雄的功底。我們稱其為逸品,是因為它的筆墨氣息與倪、黃有合,疏落的筆墨中,含著文氣和書格。合著前賢的傳統,又備著自我的風神,這是龔賢成功的標誌。畫上端作者以行書作題:「客有自閩中緘書索畫者,因作此紙以報。不識能上方比玉,下敵友介否?石城龔賢。」所說比玉,即宋珏(1576-1632),晚明山水畫家,福建莆田人,比玉是他的字;友介,應是有介,即許友,清初畫家,福州人,擅畫枯木竹石,有介是他的字。龔賢為福建客人作斯圖,因此想到了前後兩位福建畫家,並戲問道:比之他們如何?有趣的是,三百年後,徐邦達老師在右側邊跋中作了回答:「以余觀之,實均不逮半千之深厚精到耳!」是的,宋珏與許友的成就,在今天看來,距龔賢遠矣!

雲山結樓圖

此圖繪層巒疊讞,丘壑縱橫,澗水迴轉,濃蔭盛綠,氣象崢嶸,雄偉壯麗。其間樓舍書屋深藏,作者寄意頗深可見一斑。此幅筆墨勁利而蒼厚潮潤,用董源、巨然法,山石層層皴染,墨韻粲然,蒼翠欲滴。由此也可見作者「積墨法」之功底。

雲嶺殘曛圖

是圖氣勢恢弘,渾厚蒼秀,用筆方折,用墨層層染漬,致使山巒陰陽向背,?變幻莫測,意境幽遠。畫面效果與自題詩相得益彰。自題云:「谷口峰根盡吐雲,上方新月映殘曛。今霄預有吹笙約,盼望諸天鸞鶴群。半畝龔賢畫並題。」山家黃葉圖

此圖描繪山居景色。圖中林木雜生,枝柯交錯,山嶺逶迤,奇峰突起,煙嵐輕拂,清新淡雅,樹叢山岩處,隱現茅屋。置景繁複而用筆疏簡,以中鋒乾筆渴墨勾勒為主,作水墨淡色渲染,筆情墨韻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明快清麗之美。龔賢畫崇董巨,善用積墨法,淋漓酣暢,蒼厚沉鬱。亦擅簡筆乾墨皴染,此幅可見其技法之妙用。木葉丹黃圖

圖繪雨後秋山,霜林澗流,境界沉寂清幽。山石疊積,用短筆披麻和乾筆密點層層皴染,石骨崚嶒渾厚。樹木用短筆勾皴,濃淡虛實相宜,極有厚實之感,為作者獨創之法。全圖墨色富有層次變化,善於以濃襯淡,以實襯虛,既有空間深度,又具秋林清潤之意,為龔賢積墨法達到精熟程度的傑作。

龔賢其他作品

029-吳宏[1615-1680,江西金溪(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柘溪草堂圖

該圖系作者應內閣中喬萊之邀,畫其父喬可聘居讀處「柘溪草堂」。畫作以直筆硬線勾寫,筆勢雄強,渲染工細清潤,意境幽雅深邃。吳宏在「金陵八家」中以筆勢雄闊見長,其中得益於藍瑛最多,尤其是老樹蒼石皆從藍畫中來。自識「壬子秋九月,擬李咸熙(李成)筆意呈石翁生教之。金谿吳宏」。鈐「吳宏私印」白文、「遠度」朱文方印。按壬子為康熙十一年,公元一六七二年。負郭村居圖

此圖遠景繪高山聳立,層巒疊翠,山腳下陳林雜樹,院落村舍其間,山道小徑,有人負薪而歸。中間茅棚草地溪水,林間牧牛緩步,神態躍然。近景古樹老枝,水閣茅棚,溪流有聲,引人入勝。布局嚴謹,運筆勁逸,境界幽奧,又有生活氣息。

小山遠歌圖

此圖繪參天老樹,枝槎縱橫老健,溪水沿山蜿蜒潺流,樹叢茅屋書齋深藏;平坦處,一老者抱琴席地而坐,面山臨水高童子身後侍立。筆情墨韻與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秋山行旅圖

此圖畫山重水複,山石岐螬,村莊屋字依山傍水,錯落儼然於樹叢,趕路的車隊,人馬也匆匆於道上。筆墨縱橫,風格絹秀。

江城秋訪圖

此圖以中鋒寫樹木、房屋、舟楫、人物;以側鋒皴山石。水墨烘染,明暗向背自成,水光雲氣自生,頗有生意。略施淡彩,色調和諧而又明快清爽,具有典型的「淺絳」風格。畫面自題「摹李營丘墨法於響雪庵中」。

墨竹圖

此扇面以草書之法寫竹,用筆酣暢迅 疾,一氣呵成。構圖疏密有致,層次分明。墨韻生動,竹葉多以中鋒拖出,畫風粗放。下方竹枝斜挑,與款題相為呼應,使畫面協調統一,韻味高雅。吳宏[1615-1680,江西金溪(居南京)]其他作品

030-樊圻[1616-?,江蘇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江干風雨圖

此圖繪江岸山巒層疊,樹木繁茂,隨風招展,山麓下樹叢間,屋舍庭院錯列,江水盪波,漁船往來,道上行人馬匹,神形俱足,別有風致,一派江南水村的美景。布局精巧,用筆工整嚴謹而簡練準確,設色明快而絢麗,盡現江南水景風光。秋山蕭寺圖

此圖畫山峰雄偉,有秋瀑澗水緩流,孤塔聳立,寺院深藏,山間林木,枯枝蕭葉。溪水板橋上,高人隱士曳杖而立,側首面山。山道曲徑通幽處,正是廟宇寺院。此幅風格高爽,穆然恬靜。柳溪漁樂圖

此圖描繪的是江南水村,起首作河渚深處兩岸陂陀夾行,柳樹叢中房舍掩映。隨著柳樹展開,坡堤逶迤入水,漁舟系泊岸邊。水面逐漸開闊,柳堤村舍漸遠,直至水天相接,無邊無際。此幅取景簡潔,但突出主題;用筆工整嚴謹,簡練準確。全幅充滿生活氣息。

山水圖

此冊氣格高爽,肅穆恬靜。畫山石用小斧劈皴,渲染輕清。各圖或深遠,或高遠,或平遠,或山石環抱,或賓主相揖,或開嶂拘鎳;水則或垂石隱泉,或雲流泉斷,池館廊廡,平居四列;河房茅亭,鐘鼓樓台,巨艦江船,氣息宛然。雨濕江南,雲霧蒸騰的夏景;蟹爪糾結, 山巒湛凝,村落恬靜的冬景;桃花盛開,山石岐岐,醉泉珠濺的春景;石壁高聳,遠帆隱約的秋景。畫來都合乎自然之理,得煙雲飄渺之趣。此處選四頁。

牡丹圖

此畫寫高低兩叢牡丹,中間立一奇石。畫面布置靈動飛揚,呈曲線變化。牡丹以淡墨雙鉤,施以淡彩渲染,有「沒骨」之韻。葉片描畫活潑,設筆工整。以淡墨暈染,結合皴筆,體現出奇石秀逸、堅實之感。工中帶寫,典雅高貴。

堂上祝壽圖

此圖寫花苑池邊,海棠花枝幹上立兩鳥,似在嬉戲,極有生氣。鳥的描繪很精細,筆法工整,造型準確生動,頗得黃筌之法。海棠花下,有玫瑰花、草花和一倒立奇石,石頭用小斧劈皴擦,積墨深厚。層 次分明,質感堅實。玫瑰以淡墨雙鉤,填入粉彩。兼施「沒骨」法,以粉色在泥金底上作海棠花,使畫面增添了一種秀潤明麗之感。

030-樊圻[1616-?,江蘇南京]-採藥圖 立軸

030-樊圻[1616-?,江蘇南京]-絹本仕女 單片

030-樊圻[1616-?,江蘇南京]-1657年作 山水 冊頁(八開)

030-樊圻[1616-?,江蘇南京]其它作品

031-高岑[清初,浙江杭州(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萬山蒼翠圖

此圖採用高遠法畫山村初秋景象。繞山的江河中,篷船、漁舟往來,田野間有農夫勞作,亦有臨窗讀書人或策杖訪友者,村落中設客棧、店鋪,生活氣息濃厚。抒發了作者對幽靜山林生活的嚮往。畫面氣勢宏闊,內容豐富,為高岑山水作品中的佳作。臥遊圖

圖繪茂柳婀娜,掩映水榭,漣漪如帶,小舟輕泛,遠山崇峻,引帶春江浩渺,一派暮春景象。置景平實之中見巧構,注重景物的遠近關係,使畫面具有縱深的空間感。設色清雋,用筆秀勁,彩墨相得,別具一種雅潔明媚而絕無甜俗。青綠山水圖

此圖取景法近似范寬,布局兼具高遠、深遠、平遠之法,中部以堅峭高聳的山巒作為主體,再以遠山、村落、江河、溪橋為鋪襯。同時,尖勁的用筆,細密的點皴以及清麗的青綠設色,又頗受明代吳門畫家唐寅、仇英的影響。畫家經過融化吸收他人之長,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風貌。仿黃子久富春山居圖

031-高岑作品

032-胡慥[清初,江蘇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花鳥圖

此畫頁寫秋菊及飛蟲。畫法很工細,承宋代工筆花鳥畫傳統,卻又靈動雅緻。秋菊設色淡雅,鉤勒之線略仿釘頭鼠尾描。筆意流暢,工中帶寫,古樸清淡,造型舒展,整個畫面氣韻生動,有裝飾意味。032-胡慥[清初,江蘇南京]- 瑤池春曉扇面 設色紙本 壬寅(1662年)作

032-胡慥[清初,江蘇南京]-山光潭影手卷-成交價:1,840,000

033-謝蓀[康熙年間,江蘇溧水(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荷花圖

這是一幀工筆設色花卉小品,技法從宋代院體畫中脫變而出。鉤勒暈染,功力深厚。花、葉的線條工細而不呆板,敷色艷麗而不濃膩。光彩奕奕,栩栩如生。構 思別緻巧妙,以局部的深入描繪使形象格外突出鮮明。尺幅之中,只著一花半葉,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間。暈染工緻,將荷花的葉脈甚至纖維也用細筆毫髮無遺地勾出。整個畫面顯得氣閑神靜、恬潤溫雅。033-謝蓀[康熙年間,江蘇溧水(居南京)]-《山水圖》絹本設色 縱27.3厘米 24.8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033-謝蓀[康熙年間,江蘇溧水(居南京)]-《青綠山水圖》絹本設色 縱157.2厘米 橫52.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034-葉欣[康熙年間,上海松江/江蘇無錫(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湖光山色圖(山水圖冊)

035-鄒喆[清早期,江蘇蘇州]金陵畫派畫家、「金陵八家」之一雲巒水村圖

此畫結構工穩而有古氣,用筆爽利挺勁,畫山峰高聳,山腳下是近鄰江邊的沙渚,上有幾間漁舍和雜樹;遠處晨霧輕籠,對岸的景色一片迷朦,樹枝挺秀之姿卻透露出勃勃生機,江水澄碧,畫面上氣氛清冷寒肅,卻仍是一種可游可居之景,在清寂之外具有一種清朗澄凈之美。

山船白岸圖

此圖為清代畫家鄒喆作品,以高遠構圖,上畫峰巒聳立,山脊綿延; 中畫雲林煙谷,兩側古松相照,其間屋舍深藏;下畫林間人家,孤舟泊岸,流水無聲。筆墨工穩,簡淡超逸,清新明麗。

崇山蕭寺圖

寫崇山峻岭山坳問,寺院深藏,山腳下水竹村居,溪迴路曲,板橋橫跨。用筆粗獷蒼勁,但有清淡超逸之致。《石城霽雪圖》絹本設色 縱167.5厘米 橫5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035-鄒喆[清早期,江蘇蘇州]其它作品

036-張風[?-1662,江蘇南京]金陵畫派畫家北固煙柳圖

此圖筆墨粗簡,山石用淡墨皴擦,濃墨點苔,筆勢奔放。坡石上柳樹二株,筆筒而有神,靜中有動。037-程正揆[1604-1676,湖北孝感(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山水圖

此幅畫秋景山水,是程正揆的精謹之作,圖中層巒疊讞,怪石嶙岣,山路崎嶇,煙水微茫,層舍儼然,再綴以溪水樹木,其境地則很深邃幽奧。此圖筆墨枯勁,畫風靜秀。

江山臥遊圖

《江山臥遊圖》是程正揆以畢生精力與心血投入完成的主題性創作。浩浩500長卷,每卷長度俱在300厘米以上,最長達500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堪為500卷經典之代表。此圖是以一條崎嶇委婉的山徑為脈絡,作為貫穿畫面的主線,群山眾壑蜿蜒起伏,清泉跌宕,淙淙有聲,飛瀑湍流,奔瀉喧騰,碧潭如鏡,幽深如許,林木豐茂,蔥蘢蓊鬱,渺渺雲煙飄然如神蹤仙履,徜徉于山光水影之間。全圖景色旖旎,境界悠遠。眼前這件《臥遊圖》(第乙百六十卷),則是別開生面的另一種意蘊。同是設色紙本(20.5×394),卻分明疏朗曠放,顯示了元人的筆意和韻致。此圖色調是淺絳中極淡的施賦,淺淡溫和的山色中,間以同樣輕薄的花青,石綠,昭示雲的青白,水的澄碧。所謂江山之意,無疑是天地萬物集於一紙而構建的和諧之韻律、閑適之風情。此圖中卧於扁舟的遨遊者,是青溪道人自己,還是虛擬的主人公,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人物視野中呈現的廣博曠遠、寧靜深邃的山山水水,林林總總。橫式手卷這種形式不是任何一個畫家都能駕馭的,長卷的創作需要廣闊的視角,連綿的景緻,豐富的變化,涌動的節律,彷彿一部恢宏浩大的交響組曲,於一波三折、九曲迴環的敘事結構中始終把握和表現著虛實相生,表現著空間感受,表現著微妙、繁簡、交錯、疾徐、融合、呼應……程氏此幅《臥遊圖》用筆著墨相當純熟,從起筆處看,他落墨十分注重濃淡枯濕的交替參差。當繁密的雜花生樹漸漸托出勾而未皴或皴擦簡約的重巒疊嶂時,猶如濃雲重霧倏忽散去,天光敞亮,豁然開朗,繼而青冥浩蕩,山川歷歷。依山傍勢的屋舍莊院,或掩映於疏林,或坐落於水濱,也有的隱隱約約,深匿於茫茫雲水之中。青山閑居圖

038-陳卓[清初,北京(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石城圖》紙本水墨 縱30.5厘米 橫147.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各色牡丹圖

039-柳堉[康熙年間,江蘇南京]金陵畫派畫家040-王概[康熙年間,浙江嘉興(居南京)]金陵畫派畫家041-周璕[1649-1729,江蘇南京]金陵畫派畫家進酒圖

圖中畫一女提酒壺作進酒狀,低首緩步,神態凝遲,復似謙恭。眉目清秀,豐潤秀雅,發上簪花,腰佩綠葉裙裝,足著草履,宛若仙姑。面部線條纖細,渲染微妙,衣紋繁複,略覺累贅,但枯筆濕染有燥潤相得之趣。

————新安畫派————042-查士標[1615-1698,安徽休寧]新安畫派畫家、「海陽四家」之一雲容水影圖

此圖仿沈周筆意,圖中峭壁崦岩,高山屏列,瀑布川流不息,匯成山溪,水闊處,飄浮兩隻漁艇,二老翁坐艇垂釣,悠然而自得。山石間,板橋茅屋,景物相宜,雲容水影,一片蕭疏,情景入妙。仿黃公望富春勝覽圖

此圖仿黃公望富春勝覽圖筆意。山坡近景,木葉瑟瑟,苔綠點地,坡後幾幢小屋,是幽靜讀書之處。幾片沙渚之間,小橋連接。中景山坡平地,樹叢之中又是幾戶人家,木橋上一老丈拄杖緩行。淺溪對岸地勢漸高,山頭隆起,房屋、拱形磚橋、短亭、溪流點綴其中,景色宜人。筆觸清快,用墨精緻,墨彩斑斕,構圖雖取富春圖,但畫面更多地採用深遠法。秋景山水圖

兩岸岩石錯落對峙,雜樹叢生,坡上孤亭,空無一人,舟上一漁父,陶醉於江邊晚景中,與自題詩「雨後飛泉下碧灣,長松修竹草堂寒,無人識得高人意,溪上青山獨自看」的畫意相契合。筆法疏簡,以粗筆濕墨寫山繪樹設色,意境荒寒。

空山結屋圖

此圖畫山石坡樹,溪流小橋。山間水邊樹下,散布屋舍房字,其中一屋內有二人對坐而談。干筆皴擦,蕭疏有致,一派高曠清幽之景。此圖布局工整,樹石刻畫精微,設色淡雅。043-汪之瑞[清初,安徽休寧]新安畫派畫家、「海陽四家」之一山水圖

明末清初,徽州地區出現了一批遺民畫家,他們對清政權多採取不合作態度,繪畫風格冷峭、孤高、畫品與人品相統一,汪之瑞亦是其中一員,他與漸江、查士標、孫逸合稱「海陽四家」或「新安四家」。畫上自題:「己丑夏五月(順治六年),畫似,跨千老盟兄。時余游豫,不覺筆下有離別之氣。瑞識」。此圖畫石用筆多側鋒,勾線簡捷,但山勢盡現筆端。畫樹多用水、滋潤清逸。畫遠樹用橫點、山峰用攢點、近樹以水墨作刮鐵點,變化多端,這就是畫面雖簡,但內容豐富的原因。畫右上方有查士標跋:「此乘槎真跡,古氣蒼蔚,如見伊人,瑞老道兄購得之,持以相示,為題數語,己未七月(康熙十八年)邗上旅人士標」。邗上為揚州。044-孫逸[清早期,安徽休寧/歙縣]新安畫派畫家、「海陽四家」之一045-程邃[1605-1691,安徽歙縣]新安畫派畫家千岩競秀圖

此圖略參元代王蒙筆意,山峰巍峨,苔點富有變化。咫尺畫面,氣勢開闊,布局平中見奇。意境沉鬱蕭森,既帶有新安畫派的特色,又表現出作者追求金石情趣的個性。王昊廬云:「張躁有生枯筆,潤含春澤,乾烈秋風,惟穆倩(程邃(約1605-1691),字穆倩)得之。」於此圖中可以窺見他的藝術風貌。款題:「千岩競秀。程邃時年八十三歲。」山水圖

畫山水師法王蒙,純用枯筆焦墨,追求荒朴古茂意境,本為新安畫派技法特色,而程邃山水融入金石意味,更為獨造。此山水冊頁,筆精墨妙,立意寄情,深堪品賞,實為佳作。

046-戴本孝[1621-1691,安徽休寧]新安畫派畫家煙波杏靄圖

此畫構圖清明開朗,高山連亘,縈水曲遠,樹木蕭疏,煙波杳靄,景色清幽,一茅亭設書案,水面輕舟一葉,一老人拋書盪棹,悠然自得。筆墨蒼勁整潔,極富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筆法有雲林氣度,側筆乾擦,簡潔清淡,不落陳規。賦色清淡,古樸幽雅。天台異松圖

此圖意寫天台山水,山岩相疊,石橋飛架,怪松參差其間,飛泉直下,一老者隱居於此。巨壑皴寫不繁,枯筆勾廓,以渴墨稍事皴擦,意境荒寒幽僻,深得元人氣韻。047-梅清[1623-1697,安徽宣城]新安畫派畫家高山流水圖

水墨畫圓柱形險峰兀立於群峰之中,山壁陡峭,氣勢雄偉。山下蒼松掩映,一人席地而坐,觀賞奔流不息的瀑布,情景交融,意境高古空曠。工中帶寫,老筆紛披,墨韻樂然。山巒用淡墨皴染,濃墨點苔,山石清麗而富有凹凸的立體感。梅清畫松有奇氣,近處古松蟠曲多姿,枝葉繁茂,遠松亭立,蕭然有致。畫中自題:「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沈周)筆意,甲戊(1694)秋前一日,瞿山梅清時年七十有一」。————各地方畫派————048-藍孟[清早期,浙江杭州]武林畫派畫家秋林逸居圖

此圖以鳥瞰手法寫山水,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山石多作磯頭,磊落靈秀,樹法樸拙,高拔挺,與山勢相協調,村舍有曲徑板橋可通,益增縱深感,溪邊碎石大小相間,頗多奇趣,可謂匠心運。全圖筆墨蒼潤,一氣呵成,是一幅豐富多彩的小青綠山水佳作。

049-藍深[清早期,浙江杭州]武林畫派畫家050-藍濤[清早期,浙江杭州]武林畫派畫家銷夏圖

此幅怪石崢嶸如鬼面,造意奇巧。古樹喬松傍石而立,山溪永漲,兩疊下注為溪。茅屋二問,深隱溪石林木之間,誠是銷夏避暑的佳勝處所。全幅以線條勾勒為主,頗含篆隸書法筆意,景繁而不板塞,虛實的處理甚是融洽,有深秀空靈的情致。題識記述山居銷夏之樂,其意舒展。仿王蒙畫法。

051-項聖謨[1597-1658,浙江嘉興]嘉興畫派畫家松濤散仙圖

蒲蝶圖

此圖畫池塘淺水中,一叢菖蒲挺立如劍,蒲葉上停落著一隻蝴蝶。造型單純樸拙,筆墨粗簡凝重,構圖新穎大膽。菖蒲放在畫面中間,用粗筆淡墨揮寫,蒼健而有變化,很好地表現了其挺拔、厚韌的質感。畫蝴蝶使用細筆濃墨,勾染相合,比較工緻。菖蒲與蝴蝶,一粗一細,一淡一濃,對比之下別有情趣。其他作為陪襯的花草坡石,亦剪裁大膽,處理得當。且聽寒響圖

枯樹杈枒,樹葉大都落下,臨湖的陸嶼上有籬笆圍成的小院,柴門緊閉,院內構有茅屋數間,沙鷗翔集於寬闊的水面之上,遠帆片片,一派江南水鄉冬季蕭瑟寒寂的景象。圖中一文士拽杖正過石橋,另一人坐於石磯上遠眺山色,雖為寒冷的冬季,仍徜徉于山水之間。卷首自書「且聽寒響。為香 王 先生社長畫,胥山樵項聖謨」。卷尾書七言排律及後記。作者題記中雖未署年款,但敘及此圖是在復得自畫《三招隱圖詠》長卷之後所繪,其作品失而復得之事發生於清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此圖亦應作於同年,作者時年五十一歲。香王孫先生即項聖謨同享年孫聖蘭,入清後隱居不仕,項聖謨作為明朝遺民,與其引為同調。《且聽寒響圖》所表現的凜然正氣,即是作者與受畫人的寫照。項聖謨此作真實謹嚴,而以文秀之筆出之,風格特立,體現出不同凡響的藝術識見。此圖鈐有清內府、近人周暹(叔弢)鑒藏印,《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大樹風號圖

此圖是一幅寓意懷念故國的人物畫,是項聖謨在明王朝滅亡以後創作的,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和寄託著深沉的哀思。圖中近處陂陀上古樹一株,參天獨立,樹下一老人攜杖背向而立,仰首遙望遠處青山和落日餘暉,徘徊行吟,似不忍離去。圖右上作者自題七言絕句一首:「風號大樹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隨同旦莫(同暮),不堪回首望菰蒲。」古樹的形象塑造鮮明獨特,背景簡煉空曠,像是閱盡滄桑,飽經風雨,樹葉雖經霜雪的摧殘,飄零罄盡,但是卻傲然挺立,有一種不可屈服的內在精神。整個畫面包括詩題,給人一種沉鬱、悲憤、孤寂、蒼涼之感。放鶴洲圖

此圖是項聖謨為友人朱葵石所畫的一件作品。放鶴洲在嘉興鴛鴦湖畔,唐代著名宰相裴休曾在此建造別墅,但久已荒廢。朱葵石在其遺址上疏浚河道,廣植樹木,重新再造。清順治十年(1653年),朱葵石請項聖謨來別墅作客,他們泛舟湖上,飲酒賦詩,盡情享受林泉之樂,作品正是為紀念他們這一次相會而創作的。畫面上,縱橫交錯的河道將田疇、村莊分割,農民往來耕作於其間,反映了長江下游低濕地帶的風貌。畫面左中部樹木蔥蘢茂密,其間設置橋樑、屋宇、亭子、假山石和備用的畫舫等,正是別墅所在地。畫面左下端有寺廟寶塔,上端城牆蜿蜒,則是嘉興城。別墅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布置講究,而建築並不炫耀豪華。項聖謨的這件作品不但寫實,而且表現出中國文人崇尚自然,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思想。雪影漁人圖

圖中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四株老樹粗壯挺拔,叉枒錯落,樹葉落盡,說明時當嚴冬。樹下水邊,一漁舟泊岸,漁夫身披簔衣,頭戴斗笠,持槳立船頭。遠處雲山一抹,一望無垠。畫中自題:「漫漫雪影耀江光,一棹漁人十指僵。欲泊林臯何處穩,宜隨風浪酒爲鄉。崇禎十四年入夏大旱,憶春雪連綿,寫此小景就題見志。無邊居士項聖謨。」鈐「項氏孔彰」、「寫我心曲」等印三方。項聖謨時年45歲。

052-羅牧[1622-?,江西寧都]江西畫派畫家秋林孤亭圖

此幅畫樹多粗枝大葉,干直勾,少皴,亦不多染,畫枝畫葉或以永墨漬點,或呈個字、一字形。山石雜以披麻皴,筆墨濃潤。

春溪歸帆圖

此幅線條簡潔,皴擦不多,但那種嚴寒已過,大地回春的景象躍然紙上。

053-惲壽平[1633-1690,江蘇常州]常州畫派畫家五色芍藥圖

花卉圖

國香春霽圖

此圖充分展現了惲壽平沒骨花卉的技法特點,純用色彩直接暈染而成。畫家對所繪對象有極細微的體察,巧妙運用水、粉等技法,將盛開或將要盛開的花朵之姿表現的非常真切和微妙。整個畫面明麗清新,色澤典雅,筆致俊逸,意境幽淡。秦祖永曾評說:「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間煙火,列為逸品。」

荷花蘆草圖

此畫描繪了秋風蕭瑟之中,一莖新荷凌空而出,盛放的花瓣嬌艷動人,與凋殘半枯的荷葉以及枯槁無色的蓮蓬形成鮮明對比。荷花以惲壽平特有的沒骨畫法繪出,色調清麗冷艷,用筆洒脫飄逸,營造出一派空瀠的韻味。畫幅左上自題:「此幀數年前在東池上醉後塗抹,殘荷離披蘆草交橫,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亂紙殘帙中,不知何時為書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於破瓮中也。因書老索題戲為拈筆」。

桂花紫薇圖

本幅選自《清花卉畫冊》,扇面分繪八月夏秋之季的花神-桂花、紫薇,花枝穿插繽紛豔麗,花瓣繁複重疊。花卉多用鉤染,設色有層次變化,葉片採用沒骨法,葉脈向背清晰,頗見寫生之妙。畫中自題「紅薇曉豔,金粟秋香。」兩種花卉相互競豔,花香醉人。此圖繪於南田書房-甌香閣,此閣座落於常州白雲溪畔,惲氏經年寓居並終老於此。春風圖

惲壽平作畫兼採師法古人與寫生態度。本幅選自《惲壽平摹古冊》。畫家自題為臨宋人稿本而作。畫桃紅柳綠的春日即景。以具覆蓋力的礦物質顏料鉛粉配以胭脂,描摹灼灼怒放碧桃花的明媚鮮妍。楊柳則以對比性帶有透明水感的植物性微黃汁綠色彩作為陪襯,表現早春新發芽葉的柔嫩飄逸。仿董源溪山無盡圖

此圖為惲壽平仿五代畫家董源的一幅作品。董源是五代時期南派山水的代表,擅長以水墨或淡著色描寫江南真山,溪谷汀岸,往往「出自胸臆」,「不為奇峭之筆」。此圖以「S」型的構圖和圓潤工整的用筆表現了溪山高遠和深遠的風景,頗得董源畫意。掩映其間的小橋、亭台和近景淡淡的著色點出了整幅畫作平淡、樸實的意境。

062-高其佩[1672-1734,遼寧鐵嶺]指頭畫派畫家柳塘鴛鴦圖

畫春水池塘不見坡岸,水面鴛鴦暢遊於垂柳之間,柳枝隨風搖曳,群鳥上下飛鳴。指墨草草,濃淡烘托,使畫面產生動感。左下自題「康熙壬辰初夏,鐵嶺高其佩指頭畫」,壬辰為康熙五十一年(1712),畫家四十一歲時作。

乞兒圖

這是高其佩的一幅指畫傑作。畫中乞兒衣衫襤褸,蓬頭赤跣,面目刻畫極其簡潔概括。作家用墨揮灑自如,不求形似,卻韻足神完地將乞兒乞食時的卑微及無奈表露無遺。

————其它————054-王建章[清初,福建泉州]雲嶺水聲圖

此圖畫層巒疊嶂,瀑布掛落,溪流繞岸,小徑蜿蜒,雲霧瀰漫,數間房舍掩映於蔥鬱的樹林間,境界超逸。山石以披麻皴描繪,樹木以濕潤濃墨點染,畫面蒼鬱沉厚。圖右題唐詩:「橫雲嶺外千里樹,流水聲中三五家。」詩情畫意交融。

山水圖

此圖以平遠法構圖,畫山水縈映,霧靄迷漫。片帆飄逝,漁艇泊岸;山問飛瀑懸落,響泉湍急;林木茂密,樓閣偶見。山徑二人漫步而談,橋上一人獨坐觀瀾。畫法師董源、王蒙,筆力雄健,氣勢渾厚。全圖境界幽遠,風格蒼勁。

055-丁皋[清初,江蘇丹陽(居揚州)]056-祁豸圭[1594-1683,浙江紹興]秋山策杖圖

此幅為山村圖景,近處蒼松並立,枝幹挺拔舒展,松下屋舍內,老叟憑窗閑眺,溪橋上,另一長者正策杖而行。山巒疊讞,泉水漬涌,亭閣聳立,雲霧飄忽。筆墨滋潤,生機勃發。線條勾勒及山石的皴擦,有沈周遺意。並受董其昌的影響。自署「己末春日寫似冰雪老禪師壽,八十六叟祁豸佳。」「己末」為康熙十八年(1679)。

057-謝彬[1604-1681,浙江上虞(居杭州)]漁家圖

此圖以風俗畫形式,表現儉樸的漁民生活,蘆叢中露出數艘漁舟,有婦女正在哺乳,有漁夫對酌憩息。有的奏笛自娛,有的帶著漁鷹歸來, 富有生活氣息。山石用大刷筆皴染,氣格豪邁,粗中見細。

058-法若真[1623-1706,山東膠州]層巒疊嶂圖

此圖章法奇特,滿紙雲山,上部山勢岐增,以捲雲皴與鬼面皴為主,行筆較細膩。流水曲曲灣灣,與山勢構圖相協調。樹勢多變,樹枝或作鷹爪狀。下部石紋較清晰,布局亦較疏朗。近景溪岸崎嶇。高遠處有廟宇隱約可見。全圖巨幀,以水墨作層巒疊嶂,頗有氣勢。

雪室讀書圖

此圖畫的是雪峰對峙,山溪斜流,坡前茅舍數間,一人憑窗,一童執帚, 岡巒屋側雜植松梅竹叢,丹楓綠樹。溪側二人踏雪出行,似尋梅訪友。以淡墨染地,烘托雪景;勾點豪縱,敷染清雅;樹石多用側鋒。

樹梢飛泉圖

此圖畫面寫「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的山林景色。近處坡阜雜樹盤郁,高處山壁峭立,崦崖陡起,山間白雲繚繞,山坳中多處飛泉,奔流下注,彷彿有聲。石骨用硬筆勾勒,多次皴染,既充分表現出嶙峋的石質,又描繪出山石雨後渾厚蒼潤的氣息。

059-王樹轂[1649-?,浙江杭州]弄胡琴圖

根據本圖自題可知這幅畫的構思來自陳子昂憤而碎琴的典故,通過其孤獨的境遇來刺砭埋沒、摧殘人才的弊端。畫面上,作者避開碎琴的高潮情節,而是選擇他遭受冷落的一幕。

朝妝緩步圖

此圖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風,一手支頤,一手執扇,婷婷娜娜,緩步而行,一邊回頭觀看,似被什麼所吸引。背景不置一物,卻通過人物的裝束和動態,體現出早晨清露未退、涼風微動之感。用筆圓潤細勁,得陳老蓮之筆意。圖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畫家張庚所題詩、跋。

060-王雲[1652-?,江蘇高郵]雪溪行舟圖

畫中自題:「乙未清和廿五日雨中戲筆。戊申中伏暴書笥中檢此,不覺十四年矣。清痴老人王雲。」鈐「竹里」朱文印。戊申為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當時王雲已76歲。在這幅雪景山水圖中,銀裝素裹的群峰奇崖交錯,險峻峭拔,雲瀑高掛,雪境無人。中景的山崖上,兩棵古松下有一草棚,在下邊臨水處有一寬敞的平台,院牆圍攏內有屋宇一座,院子的台階一直通向江邊。這山空、鳥絕、人無,萬籟寂靜的境界,給人一種寒寂的感覺。然而,在疏闊的江面上,一葉小舟劃來,船家的搖櫓聲,似乎打破了山的寂靜。一位渡客端坐於船頭正欣賞眼前的雪景,他的背後放著物品;船尾處船工正斜著身子奮力搖櫓。看那行船前低後高的樣子,好像在飛快地行駛。這般情景,又給畫面平添了幾分生氣。此畫的山石部分,以墨筆勾輪廓,根部及相臨處稍加皴染,凸處多為空白,顯示出白雪覆蓋的氣象。儘管如此,作者巧妙的將水域和天空部分通染成淡灰色,又使整個畫面達到渾然—體的效果,這水天一色的表現,不僅營造了冬日雪山裡寧靜的氣氛,又張揚著一種大自然沉靜之美的韻味。畫中山上的植被雖然頗少,但僅有的幾棵古松,氣勢不凡,皆表現出傲然之氣。至於點簇在白雪枝頭的蛤粉,在幽暗的山壁前閃閃爍爍的效果,更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特殊環境下物象觀察的細微以及獨到的表現技能。此外,作者運用山的沉靜、船的行進形成畫面的動靜關係,用山的宏大、船的細小形成畫面中主體與襯體的主從關係,更增強了構圖內容的豐富感,擴大了表現力,開掘了意境的深度,給觀者無盡的聯想。

瑤宮瑞雪圖

061-上官周[1665-?,福建長汀]寒窗清課圖

艚篷出峽圖

此圖寫高山雄峙,湍流低涌,四艘木船或隱或現,顛簸于波浪間。近處木船,二舟子挺篙若定,眾乘客屏氣驚惶,水聲撞耳,安危系人,頗得傳神之妙。上官周,生於1665年,卒年不詳,清代畫家。宇文佐,號竹庄,長汀(今福建長汀)人。善畫山水,兼精篆刻。所作山水,煙嵐瀰漫,墨暈可觀。人物畫筆法瀟洒,於唐寅、仇英之外,別樹一幟。能詩。著有《晚笑堂詩集》。


推薦閱讀:

歷代文人書法之四四??趙佶瘦金書與南宋宗室書家
古代文人為何喜歡在妓女大腿上寫詩詞?
詩聖就是詩聖,一首絕句就足以完爆天下文人
古代文人等級稱號
精妙!書家必備和文人必用的精言妙語(1)

TAG:文人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