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繪畫藝術美術的比較

一、中西繪畫審美的觀念及表現形式的差異

就「觀念」來說,中國人向來感性,向來善於寄託情懷,中國畫是按照中國人特有的表現形態發展而來的。中國古人寫詩大都抒發感受情趣,文化系統也離不開情感,很少有物質獨立的東西,比如說表現一條河一叢花草一隻動物都會有意無意中透漏出人的情懷,一幅中國畫裡面貫穿的始終是發自人內心的感受,非常注重對生活的描繪,一座青山一頂茅屋若隱若現在萬樹叢林之中就是一種煙火不食的境界,他們認為生活是什麼樣子,畫面就應該從屬什麼意境。而西畫的觀念總是脫離不了「科學」,理智的思維表現出同樣理智清晰的畫面,它們無須著重反映人的情感,房子就是房子,關乎的是建築方面的知識;人就是人,強調解剖看重形體關心一些可能存在的物理變化,他們始終把自然科學擺在首位。這種觀念上的差異長此以往影響著中西繪畫的總體。

從中西觀念上雖然談已經涉及到了「意境」和「趣味」的問題,但是從他們的表現形式來看,中國畫偏重「寫意」,西方的趣味在於「寫實」。 中國畫把意境作為第一位,畫面上呈現的不是一部分物質而是整個人性化的意境。而西方卻覺的描繪物質的構成淵源更有趣味,他們認為事物是什麼樣子就應該在畫面上真實的表現什麼,比如完成一幅風景創作,西方關注畫面與實際景緻想吻合,畫肖像追求與模特的外形想吻合。其次是著重點不同,表現方式也不相同。中國畫著重於把結構形態和神韻合而為一。以上說國畫注重表意,並不是說國畫的表現就不重視對造型的把握,而是在國畫的創作過程中貌似簡單的線條描繪已經包含了形體的精準,一幅好的作品永遠是在造型完整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的表現出其情感的。貌似簡單的國畫,每一次運筆都是歷經日積月累才能體現出其如生的一面。作為的中國畫大師無一不是在刻苦磨練中錘鍊自己準確的造型能力然後才能遊刃有餘的駕馭畫筆從而才能創造出一批又一批生動美妙的畫面。所以說結構與神韻的完美結合對國畫

創作尤為重要,表現方法主要依線條為主,一條線包含了結構造型囊括了所有情感。而一幅好的西畫首先具備的是「真理」,更偏重於對內在結構的描繪強調客觀現象。他們看重素描關係,立體效果,明暗調子,注重用點,線,面相結合的原理來描述對象和營造氣氛,一幅好的素描里必然出現鮮明的調子充足的結構關係。從古典畫派的經典之一安格爾的繪畫中就能看出著一點,他的油畫把素描關係放在第一,充分的利用點線面的相互結合來塑造畫面來駕馭色彩。還有德國畫家德加的素描,看過荷爾拜因的素描的人無一不為他對人的造型精準而折服,但看德家的素描卻常常被他用明暗用明確簡單的素描關係所營造的氣氛所感染,我們會不經意的感受到畫面的真摯與誠懇。

二、中西繪畫審美在空間表現上的差異

在空間的表現上,中西兩方也存在著分歧。我們在前幾個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說國畫注重意境,其實國畫之所以給人強烈的意境效果還有個空間分布上的原因,國畫上的樹是成片的,山是成群的,主要用分散的視點來塑造畫面空間。這樣的分散能形成一種氣氛,放眼看去就是一片氣息,沒有過分強調某個個體,而是著重去強調群體帶來的視覺效果。讓人感覺到樹不僅僅只是樹而是處在被樹環繞的一息境界之中,著重境界中有大氣,有飛禽走獸,有大地萬物,有無聲無息正在繁衍著的生命。國畫用分散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不是一花一木的繁榮而是一種生態一種世故人情的風情萬種。而西方繪畫拿集中的眼光看事物,他們有他們

準確的焦點,有明確的定點,他們會合理的安排光線來自何方,和國畫恰恰相反他們尊崇自然,畫面事物有主次之分,相對國畫而言更為直接和理智,西畫研究焦點有讓事物更為清晰更為真實可信的目的,他們會為一個局部費上很大一趁功夫,會把一個事物完整的描述出來,服從來源於大自然的一切實物。

其實不管從各自觀念各自趣味意境還各自特有的表現手法和不同的空間關係上來說這些分歧都是作為在同一種藝術範疇之內必然要存在的一些各自的特點,就像我們都從屬於人類但各自都有特徵是一樣的道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繪畫在熱愛繪畫的人們心中的地位是一樣的。它所具有的偉大稟性不分地域種族不分貧富貴賤。它就如同普天之下熱愛繪畫的同仁唯一共享和熱愛的一片天空。我們研究他們的不同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和駕馭,以此來增強我們對繪畫的理解,以此來縮短我們與人類文化的距離。

三、中西方繪畫藝術審美的比較

1、繪畫元素的基本構成

在繪畫藝術當中,中國畫主要以線+色+白+散點透視等為最基本的構成元素,講究筆墨的運用,在國畫的「色」上是隨類賦彩,中國畫的白即留白,布局謀篇,主張「天人合一」,「似與不似」和「有無之間」。這是追求物質向精神飛躍的和諧美,追求動態之中矛盾對立統一的合二為一的平衡之美。而西洋畫則是以面+色+光+焦點透視為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是基於科學的再現藝術的繪畫,是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的再現,這是將矛盾的兩個方面獨立並強化,也就是一分為二,追求靜態中的單一美。

2、思維方式

中國畫以意象思維為主,如畫「飛天」、「常娥奔月」,不畫翅膀。而西洋畫則以邏輯思維為主,如畫「天使」必定畫翅膀。

3、色彩運用及色彩感受

中國傳統的繪畫是以墨調色,與西方繪畫以油色烘染出的立體感、明暗透視等有巨大差異,在厚與薄、深與淺、淡與濃等多組矛盾中求得視覺性效果。中國古代畫論中認為,墨具有五色:焦濃、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為六彩:黑、白、干、濕、濃、淡。中國傳統繪畫黑白不分,是無陰陽明暗;乾濕不備,是無蒼翠秀潤;濃淡不辨,是無凹凸遠近。中國的繪畫藝術以直覺的方式來感覺色彩的萬千變化,而西方繪畫藝術,整體上則是傾向於光學意義上的,更加富於幾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再者:西洋畫是表象的,非常寫實的。中國畫是寫意的,這個寫意寫的是意象,寫的是理想,寫的是畫境、意境。所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中國畫不僅需要繪畫功力,還得有文化涵養。涉及到詩、書、畫、印各方面的修養。

繪畫本來就是一種源自心靈的感動,這種感動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畫面上的色彩、線條、肌理、結構、空間相互共鳴,與畫家的心靈共鳴,繼而與觀者的心靈共鳴。於是,便產生了一種被中國先哲概括為「天人合一」的繪畫——純粹的繪畫。繪畫展現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如同把人帶向一片寬闊的用鮮花與綠色織綉出來的原野。在一幅幅畫中,各色線條像天籟的旋律,像隱身人的樂舞,更像無形春風,將生命的色彩翻飛,使之高蹈清揚,如音樂的節奏和詩歌的韻律。在繪畫的創造上,中國傳統一向推崇的是那些不以繪畫為專門職業,但擅於繪畫的文化人。被稱為文人畫家的畫家,首先應該是一個在文化上有修養的人,同時又具有繪畫技能。所以,繪畫藝術的最高價值正是隱藏在藝術家無功利的動機之中。

中西繪畫藝術最大最本質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答案,實際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也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我們通過對其審美視角之異同的比較,的確是認識和理解中西繪畫藝術不同的關鍵核心。

對於有著幾千年歷史、畫種繁多、作品紛呈的中西繪畫,通過對照、剖析、探尋,發掘,相信我們至少可以坦然面對不同文化的衝突,它們的變遷和融合,而學會用更加淺顯、生動、平易、自由的心態,開啟愛美、審美的大門。

推薦閱讀:

邱漢橋走在時代前列的國畫藝術
14幅收藏級瑜伽挂圖,瑜伽序列的編排藝術!
雕刻藝術: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清麗的柔美,質樸的旖旎《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王文娟回首藝術人生
雨的紋身 胸下的一朵鳶尾花

TAG:藝術 | 美術 | 繪畫 | 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