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美國是電影王國,電影娛樂業是美國的支柱產業之一。美國電影以其獨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體現和展示了美國人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現在已經滲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影響到全球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總覽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階段 特徵
1893-1926 無聲電影 愛迪生髮明電影,好萊塢興起,八大電影公司成立,電影迅速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美國在全球範圍獲得霸主地位
1926-1929 早期有聲電影 有聲電影技術發明,開啟了電影製作的新時代:新的媒體,新的影院
1929-1946 蓬勃發展 美國電影進入20 年的黃金時代,開始工化生產,類型片迅速佔領市場
1947-1970s 二戰後的衰落 政治風暴、派拉蒙判決給電影產業帶來了極大的衝擊,電視的普及促使電影業開始發生變革
1980s 至今 新的時代 管制政策不斷放鬆,電影產業體系逐漸完善,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數字技術帶來了新的變革,好萊塢電影再次風靡全球

資料來源:中企顧問網整理

二、無聲電影開啟電影文化之門

1893 年,愛迪生髮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 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由於技術的限制,最開始美國電影都是無聲電影,因而這一時期也常稱作「默片時代」。

20 世紀末20 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發展和中下層居民迅速增多,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遊樂場內,隨後進人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上流社會認為電影表現粗俗,對其不屑一顧,電影院變成下層人士的聚集地。這種情況直到20 世紀20 年代才有所改觀。

1905 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5 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 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 萬人次。當時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產量每月400 部,主要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

由於電影收益高,所以引發了激烈的競爭。1897 年,愛迪生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 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公司擁有16 項專利權。到1910 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那裡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

至1912 年已為該公司攝製了近400 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壁克馥和吉許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 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興起。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涌人歐洲市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三、有聲電影改變產業發展方向

早在1894 年,愛迪生試圖將聲音與電影同步錄入,但是這個想法沒有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包括收音機的先驅李·福雷斯特在內。

由於無線電廣播的普及,默片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人們寧願呆在家裡收聽廣播節目,也不願意去電影院消費了。日漸減少的票房收入使美國電影業陷入危機。為了增加票房收入,擺脫經濟困難的局面,電影業積極開發新技術,改進電影質量。直到1924 年,西方電氣公司成功研製了維他風(Vitaphone,利用唱片錄放音的有聲電影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將音樂錄入然後與電影同步播放。

1926 年,華納兄弟公司發行了第一步有聲電影《唐璜》。《唐璜》首映式票價10美元,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不過大多數主要的電影製造商對有聲電影依然持謹慎態度。最開始,維他風並不能使聲音與畫面同步,但到了1927 年,華納兄弟公司推出了百老匯走紅歌舞片《爵士歌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1928 年7月6 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一年之內半數美國影院安裝了音響設備。至1930 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從那時起,影院里擠滿了想要欣賞這種奇妙電影的觀眾,電影製作的新時代來臨了:新的傳媒方式,新影院設備和新的演繹方式。

電影的音響革命恰與美國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同時發生。有聲電影極大地刺激了美國電影市場,觀眾蜂擁前往觀看這種更加「新奇的玩藝兒」,因此儘管經濟蕭條,電影業表面上卻還繁盛。實際上經濟危機給電影工業以重大打擊,在與廣播的競爭中,廣播因其免費將廣大輕重牢牢拴在家裡,到1932 年,影院上座率相對於1929 年下降了30%。一批批較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陸續倒閉,幾家大影業公司也要依賴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的支持才能生存。此外,有聲電影使生產成本提高,影片生產的數量銳減,又因有聲片帶來的語言障礙大幅度縮小了美國電影的海外市場。在電影業內部,音響的出現衝擊了電影藝術和技術的各個部門,一些不能用於有聲片的技術人員都被淘汰了。不過,與其他行業相比,美國電影業受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小了很多,並且在經濟危機之後很快就恢復了。

四、消費需求促進電影產業蓬勃發展

從經濟危機伊始,電影產業長達20 年的黃金時代開始了。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開始對好萊塢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到1935 年,兩大財團基本上控制了好萊塢的八大公司。找到經濟後台的八大公司更加財大氣粗,各自擴充實力,網羅人才,八大公司控制了美國電影發行額的95%。

好萊塢每年生產電影數量高達五百部,年人均觀影次數達到30 以上,平均每周有8 千萬美國人會去看一場電影美國電影中的特殊現象——類型影片,在30 年代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最初的類型片是無聲電影時代的喜劇片、鬧劇片和西部片,到30 年代,歌舞片、警匪片、偵探片、恐怖片等類型相繼出現並得到繁榮發展。

五、政治風暴、反壟斷和派拉蒙判決導致產業在二戰後陷入衰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於電影市場的拓展,好萊塢再次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一批電影大師從戰場回歸,拍攝了一批高質量而且深受觀眾喜愛的作品。但正當好萊塢生機勃勃、蒸蒸日上之際,一場政治風暴改變了美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方向。

1947 年,美國國會的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委員會指控一些共產主義者已經混入了電影行業,並且利用電影為他們做宣傳,電影業便成為委員會調查的目標之一。「非美活動委員會」於1949 年10 月20 日開始審訊,結果「好萊塢十君子」被判入獄。報紙、電台和電視台都對此做了大量報道。大批導演、製片人、演員、編劇都和這10 個人一起被列上黑名單。他們或淪為無業者,或流亡國外,卓別林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這場風波使好萊塢元氣大傷,並持續了10 多年。

40 年代末,獨立放映商們依據反托拉斯法,開始向政府抗議大製片廠們利用產銷映一條龍的優勢、排擠獨立廠商的壟斷行為。1948 年,最高法院宣布大製片廠對電影業的壟斷為非法,要求放映業必須和發行業、製片業分離。這次被稱作「派拉蒙判決」的案例標誌經典好萊塢時代的結束,好萊塢的大製片廠制度走向了終結。大製片廠制度解體後,大型電影公司沒有了保證自製影片上映的院線,必須單獨發行每部影片,依靠影片質量爭奪觀眾,這導致了製片和宣傳成本的大幅攀升。電影公司的營收依靠少數大製作電影的模式越來越強化此外,戰爭結束後,電視台迅速增多,五六十年代電視機逐漸普及並進入家庭,消費者以每月20 萬台的速度哄搶電視。退伍軍人回家繼續以前的工作,婦女們重回家庭做家庭主婦,家庭收入的減少使得人們很少去電影院。新的娛樂方式,如迷你高爾夫和保齡球,使得電影院的觀眾數量銳減。到1957 年,影院每周接待觀眾的數量已經銳減到不足4700 萬。電視的普及在給電影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給電影產業帶來了機遇,製片廠開始作為內容提供商與電視網路展開合作,廣播電視成為了電影產業獲得利潤的又一平台。

六、經濟高速發展和對娛樂需求使得好萊塢進入新的時代

70 年代末,美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穩定發展時期,人均收入的增長使得人們對娛樂的需求增多,好萊塢再度出現了新的曙光,各類型的影片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到80 年代,多廳式戲院結合大型購物中心的新式電影院出現,才開啟了好萊塢的全新時代。這一階段,好萊塢不再限於只生產電影,廣播電視、有線電視、衛星電視、音樂、觀賞性運動、主題公園等各種文化傳媒產業都與好萊塢產生了交集。水平整合這一新模式開始在好萊塢電影公司中流行起來。由此開啟了好萊塢的又一黃金髮展階段,被稱為「新好萊塢」。這一新的階段並沒有帶來美國電影業的再一次高速增長,但從1981 年開始,美國電影業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電影票房逐年遞增,但增速保持相對穩定,不再出現大起大落。

1980 年北美票房為27.49 億美元,1990 年增長到50.33 億美元,十年的時間票房幾乎增長了一倍。從1995 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10 部左右票房過億的巨片。

票房的高漲一方面反應了90 年代美國在冷戰結束後以強勁攀升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另一方面反應了商業性開始充斥於好萊塢電影。到2012 年北美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08.11 億美元。

80 年代後期,里根政府開始放鬆企業管制政策,幾家大製片公司又開始重新獲得對銀幕的所有權。1986 年開始,各大公司都購入或參股了院線。在經歷的80 年代電影體系的趨向完善之後,90 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如同歐洲的足球聯賽一樣,成為了美國的無煙工業。70 年代出現的多銀幕影院在80、90 年代繼續迅速發展,小而舊的單銀幕影院不斷被關閉。1980 年到2000 年,全美銀幕總數從17000 增長到37000 張;但影院數量卻減少一半,由13000 家降低至7400 家。

電影銀幕也越來越向主要院線集中。以80 年代中期為例,主要院線控制了全國22000 張銀幕中的35%,其中7000 張高級銀幕坐落在大城市繁華地段,貢獻80%的票房收入。

數字技術的出現對電影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降低製作成本,特別是線下成本降低,即設備、技術製作成本,而線上創作成本,如明星、劇本和導演成本依舊。具體表現在傳統攝影棚和製作中心地位削弱、製作工會權力削弱、現有創作資源價值提升,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准人的壁壘。(2)影響發行方式。

一是雙向高速數字傳播網人戶;二是媒介產業從地區地理壟斷(有線網)或寡頭壟斷(城市報紙、電影院)走向高度競爭的媒介結構,這種結構中媒介市場邊界是靠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興趣劃定的;三是現有內容(影片、節目)儲備庫的價值急劇攀升,特別是那些可以向細分目標市場提供的服務。另外,票房收入將不佔電影收入的主體,1999 年美國電影在美國和全球的票房收入只佔其總收入的26%,而錄像帶和電視發行成為主角;四是數字化後電視頻道增多,個人化電影服務頻道如依次付費(PPV)、准視頻點播(NVOD)和視頻點播(VOD)等使得人們必須掏更多的錢來收看電影。(3)降低發行成本。傳統廣告支撐的大眾媒介被削弱,信息流通的新形式的到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相對創作成本、媒介推廣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那些具有獨特認同或品牌價值的現有的傳播和娛樂品牌或資源的權力將提升。但是,只要好萊塢仍然壟斷著發行,那麼製作和發行方面的新技術並不能動搖他們的地位。


推薦閱讀:

張敏哪部電影讓你印象最深?
李連杰的至尊九眼天珠值多少錢?
《萬箭穿心》|他們都沒錯,只是不適合
電影《梅蘭芳》里的福芝芳和孟小冬
中國電影史欠張愛玲一個說法

TAG:電影 | 美國 | 美國電影 | 電影產業 | 發展 | 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