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戰國(三十七)新合縱旗手孟嘗君

秦國在秦昭王和宣太后掌權後,起初與楚國保持著很好的關係,使得魏,韓等國不得不去依附齊國與秦楚對峙。齊國國相孟嘗君田文重新舉起合縱大旗,先是挫敗了楚國,然後導致秦楚交惡,楚懷王也因此被困秦國,最終客死他鄉。孟嘗君冒險前往秦國會見秦昭王,九死一生涉險逃脫,然後發動齊,魏,韓三國兵力進攻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那麼孟嘗君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他又是如何合縱齊,魏,韓三國擊敗楚,秦的呢?

就在趙武靈王跟他的大臣們學習胡服騎射的時候,秦昭王在宣太后及其黨羽的幫助下,逐步穩定了秦國的政權。宣太后特別注意跟娘家人搞好關係,所以秦楚兩國一改前幾年緊張的關係,反正張儀也走了,秦國欠楚國六百里地的事情也沒人再提了。這段時間,秦國的對外擴張也沒閑著,主要針對韓國和魏國,向南對楚國的擴張就先放一下,而楚國也時不時侵擾一下韓,魏兩國。不光如此,秦楚兩國還在公元前304年互相聯姻,結為親家。

韓國和魏國一直都是穿一條褲子的,除了魏惠王稱王時打了一架,兩家基本都是齊步走。現在一看秦楚兩個大國聯起手來欺負他們,而且北邊那個趙武靈王穿衣打扮越來越像少數民族,恐怕也指望不上了。兩家一合計,只有一個大腿可以依賴,齊國。此時齊國國君還是齊宣王,但是齊國的國相已經換成了戰國四君子之一,大名鼎鼎的孟嘗君田文。齊宣王和孟嘗君接到韓魏兩國的求助,欣然接受,在孟嘗君的領導下形成了齊,韓,魏三國合縱。

在介紹孟嘗君的合縱大業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孟嘗君的成長史。

孟嘗君田文的父親是齊國重臣田嬰,爺爺則是前任國君齊威王,所以說孟嘗君是齊宣王的侄子。但是當父親田嬰聽說田文出生時,不但沒有高興,反而因為他是五月出生而要把他扔掉。因為他們家有個說法是,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到門栓高的時候會克父母。田文他媽本身地位就比較低微,當然不敢公然違抗老爺的命令,但是也不忍心扔掉自己的骨肉,就偷偷的把他養大。田府人員眾多,田嬰後來就把這事情忘了。一直到田文七八歲的時候,他媽要給這孩子一個名分啊,就硬著頭皮帶著他去見田嬰。田嬰說這孩子不是扔了嗎,小田文主動說:「如果人的命運是老天決定,那麼我幾月出生沒關係。如果人的命運是門栓決定,那麼我就把門栓弄高一點好了。」田嬰沒辦法,只好認了這個兒子。又過了幾年,十幾歲的田文再次給他爹上了一課:「父親在齊國當政幾十年,我們齊國沒有擴充領土,咱們家裡倒是添了不少財產,但是咱田家也沒幾個有才能的人。俗話說將門有將,相門有相,可是跟著您的妻妾都是綾羅綢緞,而跟隨您的士人只能粗布短衣。您就知道積攢財富,對國家大事卻漠不關心。我非常不理解您為啥這麼做。」田嬰聽罷五味雜陳,但他還是壓制住了怒火沒有發作。可是沒過多久,田嬰卻把田家對外的事務交給了他這個不省心的兒子。田文果然不負眾望,自從當上了田家的管家,田家人氣逐漸興旺起來,許多名士都來投奔。田文不管這些人的出身,一律好生招待,全天下都聽說了田文的仁義。這一下田嬰徹底改變了對這個出身低微,差點被自己扔掉的兒子的看法,順應潮流讓田文做了田家的世子。

前面說過,公元前318年,魏襄王剛剛即位,重新掌權的公孫衍組織五國伐秦,結果大敗而歸,自己在魏國的聲望急劇下降。兩年之後,公孫衍聽說了孟嘗君田文的故事,就向魏襄王推薦孟嘗君做魏國相國。魏襄王也聽說了這個人,就讓他接替了公孫衍,而公孫衍也很快自謀出路,跑到鄰居韓國做相國去了。此時田嬰田文父子在齊國和魏國做相國,公孫衍在韓國為相,可以說是齊,魏,韓三國合縱最好的時刻,合縱總指揮也交給了田文。可是孟嘗君第一次出來找工作,還是在外地,搞不定江湖上的事情。因此在秦國收拾了巴蜀之後,扭過頭來就把韓國揍了一頓,並且在公元前313年擊敗三晉,降服韓,魏兩國。秦惠王和張儀自然對這個倡導合縱的魏國相國不滿意,於是在秦國的壓力下,孟嘗君只好捲鋪蓋走人,灰溜溜的逃回齊國。

回到齊國之後不久,父親田嬰去世,孟嘗君子承父業擔任了齊國的相國。與此同時,他繼續收養門客,而他的門客們也紛紛感念孟嘗君的仁慈和幫助,用不同的方法報答他。有一個叫馮諼的門客,自稱啥本事都沒有,被收留之後還天天嫌吃的不好,家裡沒人照顧等等,孟嘗君一一滿足了他的要求。馮諼終於不鬧騰了,就在田家吃了一年閑飯。後來孟嘗君找人去自己的封地薛縣收高利貸,馮諼主動請纓,結果去了之後二話不說,把田家發給那些借債人的債券一把火燒了,然後回去交差。孟嘗君氣的鼻子都歪了,馮諼卻義正詞嚴的說:「主公您家裡啥都不缺,金銀珠寶什麼都有,就是少個義字,這次我幫您弄來了。當我燒了債券的時候,所有百姓都高呼薛公(孟嘗君封地薛縣,人們稱他薛公)萬歲,都感念您的恩德。」孟嘗君啞巴吃黃連,但是也沒啥好辯駁的,此事只好做罷。

公元前304年,秦楚兩國的聯姻,讓韓,魏兩國再次感到威脅,紛紛投靠齊國。孟嘗君一看時機成熟,加上自己在道上多混了幾年,比較熟悉和了解合縱的遊戲規則,於是第二年就拉上兩個國家殺向楚國,先捏一捏這個軟柿子。楚懷王一看韓,魏兩家來拚命,還拉上個前幾年剛剛得罪的齊國,一琢磨打不過,就把太子熊橫送去秦國做人質,求親家出兵幫忙。宣太后一看娘家有難,二話沒說出兵干涉,孟嘗君不想跟秦楚兩家一起交鋒,於是帶著三國聯軍撤兵了。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給孟嘗君合縱帶來新的機會的不是別人,而是那個送到秦國的楚國太子熊橫。這哥們某一天喝了酒鬧事,還殺了一個秦國大夫,然後溜回了楚國。這一下秦國人不幹了,你楚國什麼意思,而且秦國也清楚早晚要跟楚國打一仗,只是現在雙邊關係緩和不方便下手,楚太子殺人事件則是一個很好的挑釁楚國的機會。不用秦國人動手,孟嘗君自己發現了這個良機。公元前301年,孟嘗君再一次帶著齊,魏,韓三國聯軍殺向楚國。楚懷王再跟秦國借兵可借不到了,只好硬著頭皮迎擊三國聯軍。雙方在沘水兩岸遭遇,三國聯軍領兵大將就是20年前戰勝秦國的大將匡章。雙方僵持了半年沒有進展,齊宣王沉不住氣了,就派人責斥匡章。匡章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他直接告訴齊宣王的使者:「大王可以撤我的職,甚至殺我全家。但是你想讓我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貿然進軍,對不起,這不是大王能做到的!」使者只好回去復命。而匡章也找到了熟悉當地地形的人,了解到楚軍重兵把守之處就是沘水淺的地方。於是匡章組織一支精銳部隊,趁著夜色在沘水水淺處渡河,偷襲楚軍。楚軍大敗,大將唐昩被殺。與此同時,坐山觀虎鬥的秦國出手了,趁著楚國跟三國聯軍交戰失敗,兩次南下伐楚,先後斬殺五萬多楚軍,攻佔多個楚國城池。楚懷王腹背受敵,無奈跟齊國求和,把那個不省心的太子熊橫又送去了齊國。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先後迎來了兩位重要的客人:楚懷王和孟嘗君。雖然他倆不是一起來的,也沒啥關係。因為那一年開春,秦國又一次南下打楚國,搶了八座城之後,秦昭王的信送到楚懷王辦公桌上。大致意思是咱們秦楚兩國友好鄰邦,又是親家,都怪你那不爭氣的兒子在我們這裡亂殺人,搞的咱們兩家這幾年這麼緊張(緊張歸緊張,挨打的只有楚國)。咱倆得坐下談談,你來一趟武關,我們好好聊聊,重修舊好。楚懷王再笨也明白這信的意思,自己去了就是羊入虎口,屈原等大臣也死活不讓他去。可是楚懷王的小兒子公子子蘭卻建議他去,理由是楚懷王如果不去,秦國肯定要打楚國,而楚國又不經打。楚懷王最終還是咬著牙去了武關。不出所料,一到那裡就被抓起來送到咸陽。這就是一起典型的綁架人質事件,釋放人質的條件是楚國割讓黔中郡(上次沒要到的地方繼續要)和巫郡給秦國,不割就撕票。楚國大臣們哭了半天,最後一拍大腿,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國君有的是,咱把還在齊國的那個不省心的小主子接回來,人質不就失去價值了嗎。經過一番與齊國的勾心鬥角以及口舌之爭,齊國終於答應送熊橫回到楚國即位,就是歷史上的楚襄王。秦昭王一看,楚國人有種,放著國君見死不救,竟然又立了一個。於是秦昭王一發怒,發兵攻打楚國,殺了五萬人搶了十五座城池才狠狠作罷。

那人質楚懷王怎麼辦?涼拌,反正楚國人是做不了什麼,看這意思也不打算要他了。楚懷王還真有本事,第二年愣是找了個機會溜了出來。因為南下楚國的路都被秦國人封死了,楚懷王想繞道趙國,找趙武靈王幫忙回去。不巧那幾天趙武靈王不在家,趙惠文王不想得罪秦國,就把楚懷王趕回了秦國。於是楚懷王再次成為秦國的階下囚,並於公元前297年病逝,客死咸陽。他一死,楚國人反倒是懷念起了這個倒霉國王,於是大大激發了楚人的愛國熱情,代表人物就是屈原。他用大量楚辭表達著對楚國的熱愛和擔憂,同時抨擊公子子蘭當初讓楚懷王冒險去秦國的錯誤行為。此時子蘭已經是楚國令尹,一看屈原這麼不給面子,直接把他流放。後來屈原就在流放的地方鬱鬱寡歡,投汨羅江而死。後世為了紀念他,就有了今天的「端午節」。

如果說楚懷王來到秦國是被騙來做人質,那麼孟嘗君來到秦國純屬秦昭王求賢若渴。因為孟嘗君取得的一個個輝煌成就,足以讓秦昭王了解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多次邀請他來秦國做官,甚至提出讓他來做相國。孟嘗君雖知道此行有點危險,但還是來拜見了一下秦昭王。如果孟嘗君在秦國做了相國,齊,魏,韓三國合縱就變成了秦,齊連橫。趙武靈王看事情不妙,就找人告訴秦昭王,孟嘗君肯定心向齊國,對秦國不利。秦昭王立刻改變了主意,軟禁了孟嘗君,並且有了殺他的意思。

孟嘗君一看壞了,趕快想辦法逃跑,於是找到了秦昭王最寵愛的妾幫忙。秦昭王的愛妾說這個事情好辦,她早就看上了孟嘗君的一件白狐狸皮做的大衣,只要大衣送給她,保證讓秦昭王放人。可是那件大衣已經送給了秦昭王,正在孟嘗君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一個從來沒人留意過的門客站了出來,說自己有辦法。這哥們的特長就是偷,他趁夜鑽入秦國王宮的狗洞,愣是把那件大衣從秦昭王的衣櫃里偷了出來,獻給了那位愛妾。於是秦昭王架不住美女的枕頭風,就放了孟嘗君。孟嘗君帶著人連夜逃跑,逃到函谷關的時候天色還沒亮,不能開門放行,而開門的時間是城裡雞叫的時間。這時孟嘗君另一個門客急中生智,捏著鼻子學起了雞叫,把城裡的雞都吵醒了,於是紛紛開始打鳴。守城官兵一看雞叫了,就打開了城門。就這樣,孟嘗君一行在「雞鳴狗盜之徒」的幫助下離開了秦國逃出生天,經過趙國逃回了齊國。

此時齊宣王已經去世,他的兒子齊閔王即位為新的齊國國君。齊閔王自然知道孟嘗君的能耐,於是讓他繼續擔任齊國相國。孟嘗君的秦國之行雖然兇險,但也進一步堅定了他的合縱戰略。為了復仇,他做了一件當時讓人瞠目結舌的大事,在公元前298年聯合齊,魏,韓三國攻打秦國。之前六國伐秦是由於各個國家不團結,導致最後參戰的只有三晉。這一次有了更加強大的齊國,加上名將匡章領軍,聯軍竟然很快就打到了秦國的門戶函谷關。在秦國家門口休整了兩年之後,匡章竟然帶著三國聯軍一鼓作氣,攻破函谷關。這可是商鞅變法之後,第一次有人能夠攻破函谷關。此時秦昭王也害怕了,趕緊找三國談判,把之前侵佔的韓,魏河東土地割讓給他們,三國這才撤軍。

在這裡,我要多提一下齊國大將匡章。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提到了他領導的三場大的戰爭勝利,後面還會提到他在另一次出征中的表現。匡章可以說是戰國時期齊國第一名將,其成果甚至超過了孫臏。後來匡章去世後埋葬在山東女郎山,由於匡章又被稱為章子,那個地方就被人們稱為「章子之丘」,後來就有了「章丘」這個地方。

經過函谷關一戰,韓國和魏國拿回了曾經屬於自己的土地,高高興興回家了。孟嘗君一戰打出了自己的名聲,一夜之間更是紅的家喻戶曉。唯一不爽的就是齊閔王了,因為齊國主導了這場戰爭,自己卻啥也沒撈到,還讓孟嘗君壓過了風頭。秦昭王也看出了齊閔王心中的芥蒂,悄悄派出使臣會見齊閔王,告訴他現在孟嘗君功高震主,對他造成了威脅。齊閔王可不希望有人踩在他的頭上,一夜之間將孟嘗君從齊國國相變成了薛縣的老百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年馮諼在薛縣燒了一把火為孟嘗君贏得了民心,讓他回到薛縣後也是風風光光。但是孟嘗君不會甘於就此平庸下去,在一個無人注意的日子,他收到了魏國新國君魏昭王的邀請,悄悄的離開了齊國,並且再也沒有回來為這個國家效力。

孟嘗君的離開,讓齊閔王感到自己少了一塊絆腳石。但是,他自己萬萬沒有想到,失去孟嘗君的齊國,正在面臨著一場滅頂之災。(待續)

推薦閱讀:

戰國四公子之 雞鳴狗盜孟嘗君
戰國四公子-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
孟嘗君養士三千,為何被稱為「奸雄」
追劇補史:從雞鳴狗盜之徒說到孟嘗君養士
孟嘗君因為什麼會被滅族?

TAG:孟嘗君 | 春秋戰國 |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