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調理】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

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這是很多糖尿病人關心的問題,有些糖尿病人認為每天吃降糖葯,應該不會得併發症了吧。那麼,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一、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

正常人血糖波動範圍在3.3~8.9mmol/L之間,而糖尿病人血糖波動範圍很大,低的時候到2.8mmol/L,高的時候可能超過30mmol/L,正是血糖的超範圍波動,發生併發症。血糖越高,波動越大,併發症發生越快越重。只要血糖波動超過10個毫摩爾,就會對器官和人體組織產生傷害。

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統計數據顯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高達98%。

二、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

1、 大血管病變:糖尿病可導致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它主要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和肢體外周動脈,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肢體外周動脈搏粥樣硬化常以下肢動脈病變為主,表現為下肢疼痛、感覺異常和間歇性跛行,嚴重供血不足可導致肢體壞疽。

2、微血管病變:微循環障礙、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典型改變,主要表現在視網膜、腎、神經、心肌組織,其中主要是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糖尿病心肌病可誘發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經病變:病變部位以周圍神經為主,通常為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病情進展緩慢,臨床上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分布如襪子或手套狀,伴麻木、針刺、灼熱或如踏棉墊感,有時伴痛覺過。隨後有肢痛,夜間及寒冷季節加重,後期可有運動神經受累,出現肌張力減弱,肌力減弱以至肌萎縮和癱瘓。自主神經病變也較常見,並可較早出現,影響胃腸、心血管、泌尿系統和性器官功能,臨床表現有瞳孔改變和排汗異常,胃排空延遲、腹瀉、便秘等胃腸功能失調,體位性低血壓、持續心動過速、心搏間距延長等心血管自主功能失常,以及殘尿量增加、尿失禁、尿瀦留、逆向射精、陽痿等。

4、眼的病變:除視網膜病變外,糖尿病還可引起黃斑病、白內障、青光眼、屈光改變、虹膜睫狀體病變等。

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經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以及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膚深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足。

三、糖尿病人要防範於未然:

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長期吃藥還會發生併發症?其實,可以反過來考慮,如果吃藥就能避免併發症,糖尿病還有什麼可怕呢?糖尿病併發症不易控制,但是只要糖尿病人嚴格要求自己,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是可以控制住的。專家提醒糖尿病人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預防併發症。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1、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長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口服降糖葯、胰島素)、自我監測、教育及心理療法。具體治療方案根據病情而定,但是患者與醫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2、積極治療血脂異常。長期堅持飲食療法,少吃動物脂肪,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等。必要時使用調脂藥物。

3、適當的運動對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合併症有較好的作用,應長期堅持鍛煉。運動方式應採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不要做短時間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如賽跑、舉重等。有嚴重心、腎等併發症者活動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4、調整體重。肥胖是長壽之敵,是多種疾病的溫床,肥胖與動脈硬化的發生、進展有密切關係,肥胖型糖尿病對胰島素不敏感。因此調整體重,使之接近標準體重,對良好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血管病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5、伴有高血壓時,加服降血壓葯,有效控制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不吸煙,不飲酒。

7、建立正確、有規律的糖尿病飲食。

8、定期進行眼底、心電圖、腎臟及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爭取早期發現併發症,早期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自診斷後5年應開始進行每年一次的查體。2型糖尿病患者自確診後應每年進行查體。


推薦閱讀:

前列腺疾病防治
婦科疾病不用怕!夏季三伏貼來幫你!
懷疑自己得了多囊卵巢綜合症 ?
直播 | 寶寶抵抗力低老感冒?4 個方法來幫你
孩子經常生病?這幾個好辦法讓孩子健康生長

TAG:疾病 | 糖尿病 | 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