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陰澍雨:沒骨花鳥畫概述(上)

陰澍雨 《秋艷》

沒骨花鳥畫講義(上)

文 / 陰澍雨

一、沒骨花鳥畫研究在當下的意義

中國花鳥畫領域中,沒骨花鳥畫從五代時期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技法體系。從明清兩代的花鳥畫作品來看,沒骨花鳥作品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為當下的花鳥畫創作留下了非常豐富的藝術資源。但是在當今的創作中,我們已經很難見到優秀的沒骨花鳥作品,只有少數的藝術家涉足此領域,而且這些有限的當代沒骨作品與傳統的沒骨花鳥的淵源逐漸模糊,更多地受到西方的繪畫與日本繪畫的影響,只是延用了傳統藝術中「沒骨」這個辭彙。優秀的國畫作品除了能夠感知到新鮮的具有創造力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能帶我們回到熟悉的精神家園之中,所以要站在中國畫的當代發展的視角審視沒骨花鳥畫在當今的意義。

陰澍雨 《玉堂富貴》 絹本設色 164×82cm 1998年

在理論研究領域,有關「沒骨花鳥」的理論體系有待梳理。我們今天大多數的藝術家與學者都把「沒骨」視為中國畫技法的一種,而實際上「沒骨」一詞,在傳統的技法體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創作觀念的體現。比如「工筆」,技法層面是以勾勒設色為主的具體技法,在創作觀念上是以工整、嚴謹的筆意來表現;再如「寫意」,從技法層面解釋是以點簇,潑墨等粗簡的筆法創作,而觀念層面的意義則是書寫胸臆,以書寫的方法來表現主觀情感;「沒骨」也是如此,從技法來看,是通過細筆疊加,以色與粉為主,不勾勒邊線的具體技法,而從創作觀念的層面來解釋,則是骨力的「隱沒」、「沉沒」,即是把傳統的骨法隱沒在下面,強調的是含蓄表現。同時,通過對已有的歷代沒骨花鳥畫中的技法分析,我們發現完整的沒骨花鳥畫作品包含了豐富的形式,其中諸如渲染、烘托、勾勒等與工筆技法部分重疊,點簇等技法與寫意技法有所重疊,故而其範疇確定也很模糊,所以,從理論研究的角度有必要對沒骨花鳥畫做進一步的探討。

陰澍雨 《清煙老樹》

從創作領域著眼,在主流的中國畫展中很少見到沒骨作品。我門分析現狀,如比較容易找到原因。第一,主流展覽大都以主題創作為主導,形式上強調視覺樣式的強烈,展廳中的張力等,恰恰與沒骨花鳥恬淡平和的審美情趣相反。第二,市場的影響,沒骨畫以小景,小品為主,很難畫大,市場上邊緣化,從功利角度來看,畫家還是去選擇其他的樣式。最後,沒骨花鳥技法自身的局限性所至,比如小型花卉的折枝形式適合沒骨法表現,而鳥類及大型的花卉,比較複雜的全景就很難處理因為沒骨以顏色為主,一遍畫成,無法再加,前後層次簡單,所以很多人因為技法的限制,更多地改用其它方法。那麼,我們在當今的創作者,特別在堅持傳統樣式中國畫創作的藝術家,不應迴避,也有責任從傳承與發展的角度關注沒骨花鳥的創作研究。

陰澍雨 《豆畦香滿過春期》 紙本設色 140×70cm 2000年

最後,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沒骨花鳥畫在教學中的地位。潘天壽先生在主持浙江美院教學時,請陸抑非先生教授沒骨花鳥課。陸抑非先生有一個說法,即學畫花鳥從沒骨入手,即可了解物理,又能結合筆墨表現,打好基礎後,即可朝工的方向發展,又可朝寫的方向發展,是學花鳥畫的好路子。如今,當年陸抑非先生的學生已成為現在的老先生了,從他們的創作中我們也看到了當年的老先生對他們的影響,可以想見那時的沒骨教學是很成功的,這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應該在教學中給予沒骨一個適當的位置,使後學者在成長中受益。

陰澍雨 《水墨櫻桃》 紙本水墨 137×67cm 2013年

陰澍雨 《榴園寫生集》 紙本水墨 57×46cm 2014年

所以,沒骨花鳥在當今的發展,存在難度的同時也有一定的空間,無論在理論與創作,還是教學領域,都有必要重視沒骨花鳥的研究,特別是在今天藝術格局日益多元的大背景下,更應審視其對於中國畫的發展帶來的可能性。

陰澍雨 《良秋清艷》 紙本設色 140×70cm 2006年

二、沒骨花寫畫的技法範疇

目前對於沒骨花寫畫的界定,大部分人將其與小寫意並列,認為是介於工筆與寫意畫法之間的技法形態。其實不然,每一種技法都有其特指的、獨有的特性,又有與其它形態相類的,相重疊的技法。比如工筆畫中,用墨色反覆暈染是工筆畫的典型特徵,但寫意畫中,特別是在紙本的背景渲染技法中,與工筆的渲染是一致的。在古代的工筆畫作品中,比如畫荷葉,經常用點簇的筆法,將渲染變為點染,強調筆意,加強對寫意性的追求。也就是說嚴格地給某種技法下定義,是很困難的事情,也是不必要的,關鍵是要弄清各類技法的關聯,並且能夠在創作實踐中加以靈活應用,這是今天學習的目的。作為專業的中國花鳥畫實踐者,應將繪畫史上已經出現的技法形態做綜合的學習研究,才能在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的積累中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做到下筆有出處,有理有據,才是真正對中國畫的傳承與創造。

圖1 惲南田《花卉冊》

圖2 惲南田作品局部

圖3 惲南田作品局部

圖4 惲南田作品局部

圖5 惲南田作品局部

圖6 惲南田作品局部

我理解的沒骨花鳥畫技法的典型形態,就是以顏色或墨直接畫出花鳥形象,不勾邊線,然後通過勾筋點提的方式強調骨力與結構的一種技法。以惲南用的作品為例,圖1是上海博物館藏的花卉冊中的一頁,這幅作品為絹本設色,如果從造型的細節、結構的變化來看與工筆畫法是一致的,即都表現出了牽牛花的物理特徵。不同之處在於一方面這幅作品沒有勾勒邊線,但是在關鍵的結構處,如枝蔓交疊生長,前後穿插處,都用重色點提,以達到強調結構關係的作用。而葉筋的勾法嚴謹精到,突出骨力,使骨法用筆的中國畫的核心特質發揮充分。另一方面不同於工筆畫技法的是花的枝葉都是用顏色一遍直接畫成,色與水的比例控制得當,既不能過於濃重,使顏色發焦,在紙面硬結。又要適當地讓水份流動,也不能水分過多,造成顏色積壓在紙上,失去明凈、清雅的特點。在花頭部分都用了石色,並且用分染染、罩然的方法經多遍畫成,與工筆畫的渲染是一致的,即用植物質顏色打底,用礦物顏色罩染。這就涉及具體不同技法的重疊,靈活運用。同一題材的技法特點最能說明這一問題。圖2-6為惲南田作品中的局部,同為牡丹花,卻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圖2運用渲染的技法,與工筆畫法相近,而圖3畫法較圖2更為工整,用重色勾勒邊線。圖4與圖2技法相同,只是重色分染的方法略有不同。圖5為點簇筆法,與寫意技法一致。圖6則在最後的勾勒時更隨意些。我們很難將這些技法做單一的剝離,工寫筆法都完全統一在作品中。這些對於不同技法的靈活應用,是我們在技法學習中要特別重視的。安心地研究一種技法,然後變通活用,對於一個藝術實踐者尤為重要,對於一種技法形態的加強,往往會成為某種帶有強烈個性化藝術語言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個成功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以上的實例可以看出,沒骨花鳥畫的技法特徵有體現個性特徵的方面,也有與工寫技法相重疊的一面,也只有儘可能多去理解練習,才可能在先前藝術史上已經出現的傳統中吸收盡多的養分,來支撐自己的藝術創作。

陰澍雨(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美術觀察》欄目主持)


  我自讀本科開始,就一直將沒骨花鳥畫作為研究對象,早期的創作工細、嚴整。2002年起我到中央美術學院跟隨張立辰先生攻讀研究生學位,主攻寫意畫,沒骨畫得少了,更注重寫意表現,我對於沒骨花鳥畫的認識也在張先生的引導下有了更深的理解。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後,參與的教學活動逐漸增多。在教育部2013屆張立辰中國畫博士課程班、高研班的教學中,我承擔了部分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沒骨花鳥畫課程中,我慢慢地梳理自己多年學習的經驗,整理出這份講義。由於這門課程是在我《美術觀察》編輯工作之餘完成的,所以並不夠深入,我想隨著教學經驗與創作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對於沒骨花鳥畫的研習還會持續進展下去。

  此文收錄於高等教育出版社《筆墨傳承張立辰教學四十年文獻·中國畫主幹課程教學實錄》一書,為便於微信閱讀,刪節後推送,此為上半部分。

澍雨記


(史論研究專題)

點擊下方圖片,瀏覽詳情


澍雨畫館公眾微信號: Shuyuhuaguan


推薦閱讀:

中國詩歌發展概述 (二)兩漢時期
《維摩詰經》要義概述
六壬概述--抱朴歸真
《凈法概述》第六章 以觀想輔助持名
史上最全龍魚品種概述、教你認識世上不同品種的龍魚

TAG: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