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赫哲族生活習俗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以來就分布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它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由於種種社會原因,雖然人口稀少,但居住並不集中,一個部落多者幾百戶,少者幾戶,加上交通不便,相互間缺少交往,便形成了民族內部許多不同的風俗習慣。

一、服飾

赫哲人早年的穿著與鋪蓋大多是用經過細緻加工的魚皮和獸皮製成的。獸皮衣是用鹿筋或狍筋破成細線縫製;魚皮衣是用魚皮切成細絲搓成線縫製。

大衣:男鹿皮或狍皮大衣(那斯卡其克依),冬天為了防風禦寒,把帶毛的皮經熟制後,毛朝里製成;夏季為了穿著輕巧、涼快,則把毛刮掉,用光板製成對襟式、長過膝,前開氣的長衣,袖口和衣邊鑲上邊做為裝飾。女大衣(烏提廷)大多是用鹿皮和魚皮做成的。衣身長過膝,腰身稍窄,下擺肥大成扇面形,袖肥而短,只有領窩而無高起的衣領。女大衣縫製與裝飾要精細、美觀,衣邊、領邊和袖口都要飾以雲紋。特別是年輕的婦女還要在大衣上鑲上海貝、魚骨和銅錢之類的東西,再用野花和樹皮染成五顏六色的花紋、使之鮮艷奪目。

短上衣(嗄哈勒):過去是用薄的獸皮和魚皮製做。近百年布匹傳入赫哲地區後,用布和獸皮兼做。

褲子:為適應常年上山下江魚獵生產的需要,男女都要穿套褲。

鞋:冬季,男女都穿皮「烏拉」(溫塔)。「烏拉」是用各種皮子做成,有鹿皮、野豬皮、熊皮和魚皮。魚皮「烏拉」一般都在冷天穿,既輕便暖和又不掛霜。

帽子:男人冬季戴狍眼帽子(闊日本楚),是用整個狍子頭皮做面,掛上里,帽邊和帽耳鑲上狐狸皮或貉子皮。夏季戴樺皮涼帽(保如)。

手套:冬季戴皮巴掌子(卡齊麻),是用狍皮製做的,前頭打褶,單有大拇指,其它四指合攏。皮巴掌子袖筒很長,手腕處開口,手可以從口自由出入,不摘下就可靈活地拿東西。

被褥:過去大都蓋皮被(那斯胡爾撒),也多是狍皮做的。出門帶的被,做成袋子形的狍皮筒,一端開口,睡覺時人鑽進裡邊用皮條紮上口,睡在雪地不覺冷。在家蓋的被褥做漢族式的。

二、飲食

赫哲人早年 以魚獸肉為主食,其吃法也多種多樣,主要吃法有:

魚類:殺生魚(塔拉卡),赫哲族最講究吃殺生魚,把殺生魚當成本民族的上等菜。殺生魚多用鯉魚或其它帶鱗魚。鮮嫩屬鯽魚,但魚小做起來費勁。待客時常有鯽魚做殺生魚,表示對客人的深情的尊重。殺生魚最好是用五、六斤重的鯉魚,不肥不瘦吃起來鮮嫩味美。殺生魚的做法:先將魚洗凈,把兩側整片肉從魚身上剔下,然後皮朝下把肉橫切斜刀成片(不要切透皮),再調過來切成絲從魚皮上登下來,把帶鱗的魚皮用火烤卷剝掉鱗切成絲與魚肉絲放在一起,放上醋、辣椒油、鹽等作料,再拌上土豆絲或黃瓜、豆芽、大頭菜就可食用了。

殺魚片(拉布塔哈),也是殺生魚的一種吃法。就是將鮮魚切成薄片,放上鹽、醋和辣椒油拌一拌即可。

片刨花(蘇拉卡),這是冬季吃生魚的方法把凍魚剝去鱗,片下薄片,有的用木工刨子推成刨花片,蘸著鹽、醋和辣椒油吃。

烤魚片(稍倫),把魚肉從骨上剔下兩個整片,用削尖的木棍串起來放在火上烤熟,切成片蘸著鹽面吃。

魚毛(它斯哈),是一種炒魚,一般都用肥魚炒。做炒魚毛時,先把魚洗凈,切成大塊,放在鍋里加水加鹽燉熟,挑出魚骨和魚刺,再炒干水分即成。為了儲存備用,可往魚毛里加點魚油,裝入木桶或罈子里,封嚴口埋在地里,吃時取出,這樣可以儲存幾個月不風乾、不變質。也有在裝罈子時放入些稠李子或山丁子的,其味更加鮮美。

魚乾(才爾嘎查),多是用瘦魚曬制。曬好的魚乾和魚條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火烤或用油煎了吃。

大馬哈魚籽(達烏查發),可以煎、烹,也可以用鹽腌好後裝入木桶或罈子里封好口,隨時食用,還可晒乾儲存起來。

做獸肉的方法也很多,有炒、燉、燜、炸等做法。一時吃不了把生肉晒成干條(烏奇克特)或肉乾塊(乎利克特),也可煮熟後晒乾儲存起來。晒乾的肉既可以干嚼吃,也可以用水泡開燉著吃。但野豬肉和熊肉太肥不宜曬肉乾。赫哲人還喜歡生吃狍子肝和生狍子肚,狍子肝切成片蘸鹽面吃,狍子肚切成絲拌冷盤是下酒的美味佳肴。

赫哲人早年以魚獸肉為主食,再喝點小米粥就算吃飯了。每逢年節或接待客人,做些黃米飯(拉拉布達)拌入一些鹿骨髓油,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再一種做法是魚粥(伙伙布達)或肉粥(蒙古布達)。

赫哲人喝酒、吸煙由來已久,待客必須有酒,否則有好的菜也覺過意不去。

三、居住

一是房子(卓),是固定性的房屋,與漢族的草房基本相同,只是煙筒用空筒木立在屋角。另一種是馬架子房,從房山頭開門,裡面搭上火炕。這種房蓋時省工,冬天暖和,適合人口少的家庭居住。

赫哲人家庭人員在住房安排上也有講究,如果是三間房,老人住西屋,小輩住東屋,講究西為貴,這是因為祖宗和神位都供奉在西屋。如果是南北炕,老人住南炕,小輩人住北炕。夫兄與弟媳要迴避,更不能同居一炕,而且不能正面相視,一般不講話,弟媳在室內同別人說笑時,夫兄不能擅自闖進屋去。

二是地窨子(胡盧布或希日勉克),是在地下挖成房框,地平面稍起一段牆再上房架、抹泥、苫草。裡面搭火炕,在炕的一個角落搭鍋灶。

三是棚(昂闊)。棚有多種多樣,是人們狩獵或捕魚時的臨時性住房。

赫哲人不論住什麼樣的房子,都是門、窗向陽,只有打魚時住的對著江,但沒有順著水開門的,認為是不吉利的,水會把福氣沖走,使人財不旺。

赫哲人家家都有魚樓子(塔克吐)。冬季用它儲存魚肉乾,夏季也可搭鋪睡人。

廁所都設在房後,沒有設在房西的,因為西面是供神的地方,需要潔凈。

早年赫哲族家裡的用具很簡單,除了鍋、刀、斧之外,其它箱、櫃、碗、盆、勺、桶等都是木製或樺樹皮製造的。

解放後,赫哲人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饒河地區的村屯內古老式的房屋已不復見,都住上了高大的草木結構平房,有的已住上了磚瓦房。並且,大部分家庭有立櫃、高低櫃、沙發等,擺設也開始講究起來。

四、交通運輸工具

在民國初期之前的交通運輸工具有:雪撬(托拉克依)、爬犁(發拉)、馬(莫林)、狗(依那克依恩),還有船和滑雪板。

雪撬主要是用狗拉。雪撬可以套許多狗,多者數十隻。套狗多少主要根據運輸的重量而定。一隻狗在雪地上可拉七、八十斤的東西。一個雪撬可裝到一千多斤,走起來比馬還快,一日能行三百華里。拉雪撬的狗是經過訓練的,特別是打頭的狗要經過特別的訓練,聽從主人的指揮,拉套時由它領頭,其餘的狗都在頭狗的帶領下一齊用力前進。所以一隻好狗給一匹馬都不換。狗的用處很大,狩獵時是嚮導和助手,冬季還是運輸的動力。因此赫哲族自古就喜愛養狗,家家都養狗,少則三、五隻,多則幾十隻,所以赫哲族在歷史上曾有「使犬國」之稱。

爬犁,主要用赫哲人的馬拉,冬季運輸用它,上山狩獵既可當坐騎又可馱東西。

船,是赫哲人的主要交通和生產工具。春夏秋三季主要靠船運輸,捕魚也要用船。船的種類很多,名稱也各異,有:舢板船(特莫特肯)、花鞋船(吉拉)、快馬子船(衛胡)、樺皮船(烏末日沉)等。赫哲人男女都會划船,甚至十來歲的小孩也能駕駛自如。

滑雪板(克呀奇克依),漢語通常叫踏板,五、六尺長,四寸多寬,半寸厚,前尖上翹,在深雪裡狩獵滑行比步行快得多。為了防止上山坡下滑,把帶毛的狍子腿皮或鹿腿皮毛梢朝後釘在底下,這樣穿著它上山,就不會往下滑溜。踏板頭上有拴繩的眼,到了平地可把兩隻並在一起,上邊放東西當爬犁拉。


推薦閱讀:

本地婚嫁習俗拾零
小年到,過了今天就是年,你準備好了嗎?
春節郵票之春節習俗篇
最新宿松婚嫁習俗2017;建議準備結婚宿松朋友收藏
宿松民俗:喪葬習俗之燒香 祭禮

TAG:生活 |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