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危害中醫最常見的幾大錯誤傾向

按:黃師經常強調做經方中醫要有高度,不能只停留在謀生的層面,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還應該有社會責任感,要思考如何傳承經方,如何防止經方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失落。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經方醫學論壇(http://www.hhjfsl.com),就此進一步展開探討。


安徽省郎溪縣中醫院溫興韜

1、教學臨床西化

這是中醫最嚴重最致命的錯誤傾向。目前很多中醫院校,在教學時間上,西醫的課時越來越多,中醫的課時則是越來越少。而更糟糕的是中醫的內容也逐步的西化。特別是一些中醫教師,已然完全西化,完全不相信中醫,在課堂上公然誹謗詆毀中醫,嚴重誤導學生。中醫內科夾雜西醫病名,中藥學裡也夾雜化學成分等。西醫的生理病理概念大量充斥中醫教材。考試考核等越來越重視西醫內容,儼然西醫成主體,中醫成輔助甚至附庸。診療規範唯西醫是從。臨床檢查診斷西醫化,中醫治療方案則簡單化機械化。嚴重淡化中醫理論、弱化中醫思維。臨床上除門診外,住院病人的治療基本是以西醫為主,中醫藥已成點綴、形式、擺設。由於大量的中醫院嚴重西化,導致部分很想學習中醫的實習生,卻很難找到理想的實習地點。

2、臨床思維僵化

美其名曰標準化其實就是思維僵化。如今很多中醫臨床課程,其內容越來越僵化,一個病簡單的分幾個證型,遠遠不能適應臨床實際需要。對很多疾病確定基本的病因病機及治療法則,嚴重誤導初學者的思維。諸如性功能障礙和腎虛掛鉤、高血壓與肝陽上亢掛鉤、胃下垂與中氣下陷掛鉤、重症肌無力與氣虛掛鉤,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實一個病在臨床上究竟會出現多少種證型是很難確定的。中醫臨床最好的法則就是遵循醫聖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如何才能做到『知犯何逆』?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懂弄熟醫聖所描述的脈證組合即方證。

3、重辨病輕辨證

由於中醫課時的嚴重壓縮、經典內容的忽視、中醫臨床教學的嚴重不足,導致年輕中醫辨證的基本功非常薄弱。很多中醫在臨床上缺乏高水平的辨證能力,以辨病治療為主,完全背離了中醫以辨證治療為主的精神原則。如此則臨床療效必然差強人意。

4、重藥效輕方劑

如今很多中醫重視藥物功效,在臨床上堆砌藥物,往往完全失去了方劑的組方規律,已說不清是什麼方了,即所謂的有葯無方。方越開越大,卻忽視經典方劑的學習應用。中醫很多方劑特別是經方的功效很難用本草的藥物功效來解釋。如桂枝甘草湯,在《傷寒論》原文中的方證是『叉手自冒心』,山西名醫門德純治療一頑固性失眠,觀其有叉手自冒心,投此方一劑患者酣睡不醒。茯苓甘草湯在原文的方證是『厥而心下悸』,本人曾治療一頑固性失眠,觀其有典型的厥而心下悸,投茯苓甘草湯數計而愈。另治一老慢支肺心病患者,觀其諸證繁雜難以下手,因其有典型的厥而心下悸,投原方五劑,諸證大減。上述諸案所用的方葯,單從藥物功效上來說,很難解釋何以有這樣的療效。

5、重專科輕功底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中醫掀起了專病專科熱潮,重視專科專病建設。而很多這些專科建設,非常突出的就是重視西醫設備及技能,卻輕視中醫基本功的提高。由於效價不合理,對住院病人,如果每天僅僅服一劑中藥,根本養不活醫生。必然導致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除極少數對中醫有執著精神的人可以堅守陣地外,久而久之住院醫生對提高中醫水平也就缺乏動力缺乏激情。美其名曰中醫專科,其實基本上都是西醫的一套,沒有紮實的中醫基本功,任何專科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6、重時方輕經方

目前不論是教學還是臨床,基本上是以時方為主體,對經方的重視嚴重不足。傳統中醫呈現出兩大不同的理論體系,一是以《黃帝內經》為主的時方體系,重視陰陽五行、藏相經絡等學說,臨床上強調辨病機。一是以《傷寒論》為主的經方體系,是以六病為綱方證為目,臨床上重視特異性的方證。兩者對疾病的認識及治療原則雖各具特色,但經方所具有的各種優越性是非常顯著的,這是歷代經方家大量的臨床實踐所證明的。經方具有簡易性、高效性等優點。但由於經方對疾病的認識及臨證著眼點與時方完全不同,久習時方者易形成思維定式,難以理解經方思維。清經方家柯琴言:「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門人人可入。」其實對於沒有學習過時方的人來說,學習經方反而很容易。

7、重統計輕個案

中醫在臨床上最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同樣的病,對不同體質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往往並不相同,治療方法也就有所區別。西醫對醫案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中醫,所以歷代中醫都有大量的醫案,這些醫案記錄保存了中醫家大量的臨床經驗。然而現在的風氣對中醫個案並不重視,轉而向西醫學習重視統計。論文投稿,如沒有統計學處理將很難發表,評職稱等當然受到很多限制,如此逼迫很多人造假。中醫的靈魂就在於辨證,強調個體差異,重視每個患者自身特異性的脈證,選用最適宜的方劑。

8、重治法輕方證

在臨床上,重視時方體系的中醫,常常重視辨病機,擬定治療法則,以法定方。如所謂發汗解表、健脾和胃等。如此以法統方,看似很有道理,臨床易於操作,但臨床療效卻不容樂觀。對於經方來說,在臨床上更重視對方證的精確把握。同樣是風寒感冒,如果有發熱汗出脈浮緩等,常常用桂枝類方治療;若發熱無汗脈浮緊,常常用麻黃類方治療。其間還有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等方,方證的精細程度遠非時方可比。方證辨證就如同精確制導武器,其精確性遠非傳統的炮彈可比。

9 、輕經典倡邪說

有些中醫高等院校竟然把四大經典作為選修課,經典是中醫的根本,是中醫的靈魂,沒有經典的中醫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何能期望這樣的教育方法能培養出合格的中醫人才。很多中醫大家都非常重視學習經典。此外當今中醫界邪說泛濫,如火神派的泛濫,嚴重誤導年輕醫師。說什麼「沒有火就沒有生命」,難到沒有水就能有什麼嗎?亂用附子達數百克甚至上千克。豈不知《內經》有「微微少火以生陽氣」。觀《傷寒論》中,回陽救逆的四逆湯或通脈四逆湯所用附子僅一枚或大者一枚。而重用附子達三枚的方劑如桂枝附子湯是用來治療風濕疼痛,並非是回陽救逆。且三枚附子總量已不過近百克。本人治療寒濕痹痛用附子量以80克為極限。

10、重科研輕臨床

如今中醫界普遍重視科研,以搞科研為榮,科研可以獲得大量的科研經費,可以發文章,出成果,名利雙收。但回過頭來看看,幾十年來的中醫科研究竟給中醫帶來了那些革命性的進步?臨床療效究竟是提高了還是退步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靈感還是在古人經驗的啟發下獲得的。多年來國家在中醫科研上究竟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如果真正重視臨床研究,特別是按照中醫思維來開展真正意義上的中醫臨床研究,將會是怎樣的結果?

11、重院校輕師承

古時中醫基本上都是靠師承,到民國時才有中醫學校。解放後國家非常重視中醫的發展,很多省份都相繼創立了中醫院校。這原本應該是件好事,但此後即漸漸忽視甚至否定師承。僅僅在1979年,國家舉行了一次全國中醫藥人員選拔考試。如今全國很多學驗俱豐的名醫都是那次選拔出來的。如山西李可、浙江婁少坤、安徽的胡國峻等。可後來這樣的考試非但沒有再舉辦過,反而對師承出現更加嚴重的歧視態度。有些人總認為院校培養的更規範些。殊不知中醫的人才培養更適宜師承教育。

自恢復高考以來,全國已培養了大批中醫人才,可如今又有多少真正是在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狀?關鍵是認識不到問題的根源,很多的努力不僅不能有效改善或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問題越來越糟糕,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行之非艱,知之唯艱。」唯有真真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方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六種常見的錯誤喝茶方法,你知道嗎?-頭條網
雞蛋的5種錯誤吃法
關於基督徒靈命與品格的幾個錯誤觀念
男人要成功,必須避免的五個錯誤
錯誤百出的「小限流年」

TAG:中醫 | 錯誤 | 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