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軍驅逐艦之王(圖文)

美軍驅逐艦之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許多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且其規模最大,戰鬥力最強,部署面最廣,不愧為當今世界的驅逐艦之王。當然,其最為世人稱道的特點是最早裝備「宙斯盾」系統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具備抗反艦導彈飽和攻擊的能力。在設計上,強調編隊協同作戰,重視可靠性、可維修性,追求經濟性和艦的生存能力。為了打造21世紀的海上力量,美國海軍正在發展新一代航空母艦、水面艦、瀕海戰鬥艦、海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等耗資巨大的裝備,加之每年為伊拉克駐軍要投入上百億美元,

早期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隻設計了直升機起降平台,反潛作戰能力略顯不足,這一缺憾曾遭到許多指責。美國海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都裝備了SQQ一89綜合反潛戰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升級到(V)10版本,不過基本構成還是SQS一53艦殼聲吶、SQR一19戰術被動拖曳聲吶、SQQ一28「蘭普斯」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Mkl16反潛火控系統和相關武器系統、UYQ一25水聲傳播預報數據處理系統等。缺了直升機顯然影響到全艦的綜合作戰能力,不能充分發揮整個系統的效能。在後續的阿利-伯克ⅡA級上設計了直升機庫,可以搭載SH一60B「海鷹」反潛直升機,綜合作戰能力,特別是反潛作戰能力有了極大的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多用途驅逐艦,完全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戰略調整時,由於該級艦裝備的「宙斯盾」系統和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功能拓展性,為「由海向陸」作戰提供了巨大支持,再次顯示了其設計的成功。

獨領風騷該級艦是美國海軍專門為「宙斯盾」作戰系統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而設計的驅逐艦,作戰系統可同時高速搜索、跟蹤處理幾百批目標,並可同時導引12枚導彈攔截空中目標,「標準」艦空導彈的備彈量足以對付飽和攻擊。艦首尾裝備兩組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備彈90~96枚,並根據作戰任務,混合裝載「標準」艦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和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美國海軍DDG-102宙斯盾艦海試SPY一1D多功能相控陣雷達配合3部SPG一62目標照射雷達、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結合多種電子戰手段,使該級艦成為防空作戰能力最強的驅逐艦,在氣象雜波、海浪雜波以及電子干擾環境下,仍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可靠性、抗空中飽和攻擊能力。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繼承了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成熟技術,「宙斯盾」系統和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只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精簡,從而降低了開發風險,加之整個作戰系統中有專門的檢測和監視系統,保證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維性。另外,美國通用公司的LM2500燃氣輪機也是在兩級艦上使用成熟後,用於阿利·伯克級艦,而這種採用統一的動力系統為其使用、訓練、維修、後勤保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該級艦一改美國海軍傳統的船型設計,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觀顯得粗壯敦實,水線的長寬比由斯普魯恩斯級的9.6降為7.9。這種船型增加了艦內的容積,有利於艦的內部總體布置,彌補了因採用緊湊型上層建築而造成的內部容積減少,一些重要的艙室移到甲板下布置。這種船型設計大概是吸取了蘇聯驅逐艦的優點,艦的寬度加大,使水線面更加豐滿;水線以上部分有明顯外飄,從正面看上去全艦呈菱形。在使用方面,這種船型具有較好的耐波性和操縱性。

在隱身性能方面,該級艦在設計時採取了多種措施:一是注重雷達波隱身設計,儘可能減小艦外形的雷達截面積。通過對上層建築的側壁傾斜一定的角度,降低桅頂至水線的高度以及上層建築的高度,減小上層建築的總長度的雷達波隱身設計,降低了全艦外形的雷達截面積。二是注意降低艦的雜訊輻射,在設計時應用了以往的降低機艙機械設備結構雜訊和螺旋槳流體動力雜訊等成熟技術。三是應用屏蔽和絕緣材料,減少向外輻射的熱量。在煙囪等發熱部位均覆有隔熱材料;在排氣管頂部裝有紅外抑制裝置,將熱廢氣與周圍的空氣混合,以降低廢氣的溫度,從而達到抑制紅外輻射信號的目的。

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編隊首先,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改變了航母戰鬥群的結構,使編隊防空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以往,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基本由航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佩里級護衛艦、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快速支援艦等組成,各型艦都承擔不同的作戰任務,防空、反潛分工明確。如今的航母打擊大隊由於艦種的逐步減少,更加便於指揮、維修,從而減低使用費用。如前所述,阿利·伯克級艦基本是補充提康德羅加級遂行防空作戰,後來,隨著空中威脅程度的降低,該級艦又承擔了對陸攻擊任務。因此航母戰鬥群基本由航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佩里級護衛艦、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快速支援艦等組成。編隊的反潛作戰任務也將由阿利·伯克級艦承擔。如此編成,既減少了編隊中的艦艇數量,儘可能降低航行中的艦艇所受到的威脅,同時由於ⅡA型艦在兵力結構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整體作戰能力不斷提高。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其次,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又承擔了新的使命任務,它將是美國海軍「海上打擊」的中堅力量。在新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美國海軍決定在原有兩棲戒備大隊的基礎上組建兩棲打擊大隊,基本構成是原來的3艘兩棲艦再加上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各1艘。雖然阿利·伯克級艦的作戰任務並沒有改變,但是由於水面作戰艦和潛艇的加入,使兩棲打擊大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全面提升,在對付中小規模危機時,不必出動航母打擊大隊,它就可獨立完成任務。本來,這種編成的作戰能力就已經強於其他國家的航母編隊。第三,該級的部分艦成為「海上盾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布希政府上台後,加速了美國國家彈道導彈防禦計劃的部署步伐,其中海基防禦任務主要由「宙斯盾」艦負責。具體做法是由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組成9個導彈防禦/水面打擊大隊。任務是為戰區部署的部隊和美國本土以及盟國提供防護,作戰時利用「標準3」導彈完成彈道導彈攔截任務,其中1艘阿利·伯克級主要承擔編隊防空任務、遠程監視、跟蹤。雖然這兩級艦本身就是為防空作戰而設計的,具備當今最強的防空作戰能力,裝備有先進的SPY一1B/DSEI控陣雷達、Mk4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和多種防空導彈,但是,在進行彈道導彈探測和攔截作戰時,雷達系統資源還是顯得不足,此時,一旦遭遇來自飛機或反艦導彈的攻擊將自顧不暇,需要其他艦的保護。美國海軍的艦艇在裝備了「協同作戰能力」(CEC)之後,編隊中各艦的作戰系統可以形成完整的導彈飛行航跡,共享同一的戰術態勢圖。即便本艦探測設備沒有捕捉到目標信息,也可根據其他艦傳來的有關導彈的數據,進行攔截,極大地簡化了複雜的作戰任務,所以有人將該系統譽為防空作戰革命性的裝備。必要時,擔負區域防空作戰任務的驅逐艦也可遂行攔截彈道導彈的任務。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裝填「戰斧」巡航導彈美國海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還處於限定能力的初級階段,由驅逐艦擔負遠程探測、跟蹤,巡洋艦負責利用「標準3」導彈進行攔截。根據美國彈道導彈防禦局的計劃,在2007年底前,將有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搭載28枚「標準3」導彈,另外6艘驅逐艦具備探測、跟蹤能力。「標準3」導彈已從2004年開始準備,2005年底前裝備8枚,這些導彈將首先搭載於2艘巡洋艦。2005年9月下旬,「柯蒂斯·威勃」號驅逐艦和「伊立湖」號巡洋艦等艦已經部署在13本海,開始監視朝鮮彈道導彈的動向。其最終目的是要在亞太地區部署15艘具備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宙斯盾」艦。

試射「標準-3」攔截彈當然,美國海軍也不是一味地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增加任務,現在IIA型艦不裝備「捕鯨叉」反艦導彈,這意味著它將不承擔反艦作戰任務。有報道說,這是出於成本和重量的考慮,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國海軍的反艦作戰多由航母艦載機來承擔,因為「捕鯨叉」反艦導彈的射程為130千米,在這種距離上「短兵相接」會增大作戰風險,這與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不裝該型導彈的初衷大概是一樣的。另外,就目前的國際環境來看,在海上實施反艦作戰的可能也相對較小。我們還應看到,美國海軍借斯普魯恩斯級退役之際調整了駐日第7艦隊在橫須賀基地的兵力部署,進一步充實了它在西太地區的實力。現在11艘水面艦中有7艘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除巡洋艦2艘外,5艘驅逐艦分別是「柯蒂斯·成爾伯」、「約翰-S-麥凱恩」、「菲茲傑拉德」、「斯特德姆」、「拉森」號,比原來增加3艘。2004年前完成遠程監視、跟蹤功能改裝的5艘「宙斯盾」驅逐艦中的4艘已經部署在日本。另外4艘分別是「小鷹」號航母、「藍嶺」號兩棲指揮艦和2艘佩里級護衛艦「范德格里夫特」和「加里」號。根據《21世紀作戰概念》,美國海軍對現有兵力進行了重新規劃,準備組建四種作戰單元,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阿利·伯克級將在三種作戰單元中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的組合使該級艦能夠適應各種作戰任務,在美國海軍的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可謂驅逐艦精英,享譽全球。事實上在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美國海軍同樣有一位功績卓著、聲名赫赫的人物,他就是二戰中率麾下的驅逐艦中隊馳騁太平洋戰區,因其艦隊常以31節的高速追擊敵艦而得名「31節伯克」,戰後曾連任三屆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的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將。美國海軍為表示對這位將軍的尊敬,十分罕見地在將軍在世之時就將美國海軍史上最先進的一級驅逐艦命名為阿利·伯克級,期望這級軍艦能夠像阿利·伯克將軍一樣:快速、靈活、勇往直前。1991年阿利·伯克級首艦「阿利-伯克」號服役典禮上,阿利·伯克本人親自到場鼓勵官兵:「戰艦是用來戰鬥的,你們應該知道怎樣做好。」事實證明,該級艦沒有辜負將軍的英名,可謂艦如其人。

卓越上將阿利·伯克1901年10月19日出生於美國科羅納多州,是在美國出生的第三代瑞典裔人士,其祖父19世紀中葉移民到美國。在家鄉讀完中學後,伯克1919年6月考入安納波利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4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分配到「亞利桑那」號戰列艦。1939年6月,在美國海軍服役17年的伯克被任命為「梅格福德」號驅逐艦艦長。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伯克正在海軍一個軍工廠工作,渴望重返艦隊的伯克1943年1月被任命為第43驅逐艦分隊指揮官。1943年11月1日擔任第23驅逐艦中隊(綽號「小海狸」中隊)指揮官,到1944年2月23日短短4個月時間裡,伯克率領該中隊參加了22場戰鬥,擊沉日軍1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1艘潛艇、幾艘小型艦艇,擊毀大約30架敵機,此外還擊傷一些水面艦艇和飛機,給日軍造成沉重的打擊,「小海狸」中隊及伯克由此名聲大振。二戰期間,伯克歷任第43、44驅逐艦分隊和第12、23驅逐艦中隊指揮官,以及第58航母特混艦隊參謀長。朝鮮戰爭爆發後,時任海軍作戰部長的福萊斯特·謝爾曼將軍任命阿利·伯克擔任駐遠東海軍部隊副參謀長,後又擔任第5巡洋艦中隊指揮官。1951年7月作為停戰代表團的一員參加了朝鮮戰爭停戰談判。朝鮮戰爭後,他歷任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戰略規劃部長,第6巡洋艦分隊指揮官,大西洋艦隊驅逐艦部隊司令。1955年8月,阿利·伯克接替卡尼擔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並在此職位上連任三屆,直到1961年8月1日退休,這在美國海軍史上也是空前的。擔任部長期間,他大力推動美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海軍艦艇由燃煤動力、燃油動力發展到了核動力,功不可沒。1996年1月213阿利·伯克將軍在馬里蘭州逝世,享年95歲。去世後被安葬在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公墓。由於功績卓越,阿利·伯克將軍一生獲得的榮譽無數,曾獲得海軍十字勳章、傑出服役獎章、功績勳章、銀星獎章、紫心勳章、總統集體嘉獎勛帶、海軍集體嘉獎勛帶、有2顆銀星和2顆銅星的亞太戰役獎章、二戰勝利獎章、國防服役獎章、菲律賓解放勛帶、朝鮮服役獎章以及聯合國服役獎章等等。1977年,他贏得一T「自由獎章」,這是美國平民獲得的最高榮譽。如今,阿利·伯克將軍去了,但是他的生命得以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延伸,該級艦隊將續寫將軍的輝煌。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是美國海軍建造數量最多、建造周期最長的一級驅逐艦,共建造62艘,從1988年伯克級首艦開工建造,到2010年最後1艘艦交付使用,前後將歷時22年。在此期間,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海軍的戰略進行了調整,為適應新戰略的需要,伯克級驅逐艦的設計方案也做出了調整,最終建造了二代三型驅逐艦,即I型、Ⅱ型和ⅡA型,由此形成了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一生中許多難忘的時刻。1980年,I型導彈驅逐艦進行概念設計;1981年,開始初步設訛1983年,完成初步設計,開始合同設計;1984年第二季度,完成合同設計,開始詳細設計;1988年12月6日,首艦DDG51「阿利-伯克」號開工建造;1989年9月16日下水;1991年2月28日完工,交付美國海軍,同年7月4日正式服役。1995年8月17日,阿利·伯克Ⅱ型首艦DDG72「馬漢」號開工建造;1998年2月14日,「馬漢」號服役;1997年10月9日,阿利·伯克IIA型首艦DDG79「奧斯卡·奧斯汀」號開工建造,2000年8月19日服役。2005年1月21日,美國巴斯鋼鐵造船公司獲得一份合同,負責為美國海軍建造第62艘,也是最後1艘阿利·伯克級DDG112號,計劃2010年交付美國海軍。屆時,該級艦長達22年的建造歷程將以首艦DDG51「阿利·伯克」號的退役而宣告終結。

作為迄今為止美國海軍史,也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先進的驅逐艦,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創造了美國海軍史以及驅逐艦史上的許多第一,堪稱美國海軍的驕傲,其中以下四個第一永載史冊。世界上第一級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上世紀60、70年代,為對付蘇聯海軍種類繁多,性能先進的反艦導彈,美國海軍授權RCA公司開發了「空中早期預警地面綜合系統」(AirborneEarly—warningGroundIn—tegratedSystem),英文縮寫為AEGIS,故又稱「宙斯盾」系統。1983年首裝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此後,美國海軍不斷對其進行升級和改進,從基線0發展到今天的基線7。阿利·伯克級艦從首艦DDG一51開始到DDG56裝備的是經過改進、作戰能力大增的基線4「宙斯盾」系統;DDG57至DDG78這22艘艦裝備的是進一步升級的基線5系統;從DDG79號艦開始升級為基線6。目前,「宙斯盾」作戰系統已經發展為基線7,用於從DDG91號以後的ⅡA型艦,以適應美國海軍作戰環境的改變,改善了淺海作戰能力,結構更加開放。世界上首次採用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為了應對反艦導彈實施的飽和攻擊,美國海軍對導彈發射系統進行了改進,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型Mk41垂直發射系統,與以前的導軌式或箱式發射相比,提高了發射率,增加了可靠性和可維性,降低了全壽命期成本,呈半球形的發射範圍無死角,足夠的備彈量足以應對二次飽和攻擊。美國海軍第一級採用集體防護系統的戰艦,可防止核、生、化戰帶來的放射性物質污染。艦上除機艙以外的生活和工作艙室是重點密閉區,艙蓋採用雙層密閉,進入艙室的空氣全部經過多層過濾。上層建築由鋁合金改為高強度鋼,衝擊波壓力為0.49千克/厘米。使上層建築抗核爆炸衝擊波的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美國海軍史上第1艘以華裔將領命名的軍艦——阿利·伯克級第43艘DDG93「鍾雲」號。2003年1月11日,美國海軍為新建的第43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舉行了正式命名儀式,以二戰時期功勛卓著的華裔名將鍾雲的名字命名為「鍾雲」號,使其成為美國海軍史上第1艘以華裔將領命名的軍艦。鍾雲全名為戈登·派伊亞·鍾雲,1910年7月10日出生於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市,其有一半夏威夷原住民血統、1/4華人血統和1/4英國人血統。1934年5月畢業於美國海軍軍官學校,曾在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服役,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停靠在此的「亞利桑那」被擊中,起火沉沒,鍾雲幸免於難,並隨後於1944年被任命擔任美國海軍「西格比」號驅逐艦艦長,鑒於在戰鬥中的表現,鍾雲獲得了美國海軍十字勳章和銀星勳章,並晉陞為少將軍銜。1959年10月,鍾雲從美國海軍退役,1979年逝世。為紀念這位二戰將領,美國海軍首次以一位有華裔血統的將領之名給艦艇命名。2004年9月18日,「鍾雲」號正式加入美海軍服役,母港設在鍾雲生長的夏威夷。2006年9月10日,該艦與赴美訪問的人民海軍「青島」號導彈驅逐艦進行了中、美兩國海軍首次聯合演練。戰場風雲1991年1月17日至2月24日,堪稱二戰以來最經典的一場現代局部戰爭「海灣戰爭」爆發,當時阿利·伯克級首艦尚未服役,因此沒能奔赴沙場一展身手。時隔8年,美國為首的北約以所謂制止南聯盟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人的屠殺和防止科索沃危機擴散,保證歐洲安全為由,對南聯盟發動了大規模空襲行動。1999年3月24日,首輪攻擊中,包括「岡薩雷斯」號(DDG66)在內的北約海軍艦艇向南聯盟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由於南聯盟是內陸國家,且戰場擺在北約「家門口」,北約國家的空軍基地足以滿足飛機起降的需要,作戰範圍也在其陸基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艦載機不再具有就近出擊的優勢,因此海軍在這次行動中並不佔據主導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在戰區外向南聯盟發射巡航導彈攻擊,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參戰的3艘伯克級艦隻「岡薩雷斯」號、「羅斯」號和「斯托特」號此役可謂初露鋒芒,牛刀小試。

2003年3月20日至5月1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部隊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又一次對伊拉克宣戰。而此時,羽翼尚豐的阿利·伯克級艦已經成為戰爭的主力,12艘姊妹艦隨美國海軍6個航母戰鬥群參加了戰爭,它們是「星座」號航母戰鬥群中的「米利厄斯」號和「希金斯」號;「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中的「米切爾」號、「唐納德·庫克」號和「奧斯卡·奧斯汀」號;「林肯」號航母戰鬥所轄的「保羅·漢密爾頓」號;「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的「阿利·伯克」號、「波特」號和「溫斯頓·丘吉爾」號;「小鷹」號航母戰鬥群的「柯蒂斯·威勃」和「約翰·麥凱恩」號;「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中的「菲茨傑拉德」號。2003年3月20日,「米利厄斯」號、「唐納德·庫克」號以及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2艘洛杉磯級潛艇向伊拉克發射了45枚「戰斧」巡航導彈,對伊拉克發起了首輪攻擊,正式拉開了戰爭的序幕,有效地打擊了伊拉克的戰略和戰術目標,為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定的基礎。辛酸往事阿利·伯克家族在榮譽與輝煌的背後,也有不少辛酸往事。2000年10月12日,對阿利·伯克家族而言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當地時間中午時分,隸屬於大西洋艦隊的「科爾」號奉命赴海灣地區,參加海上攔截行動,正當停泊在亞丁港準備補充燃料時,2名恐怖分子駕駛l艘裝滿炸藥的小型橡皮艇全速沖向「科爾」號,並撞在左舷中部的水線部位,將左舷炸開了一個長12米,寬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從破口處湧入艦內,致使軍艦向左傾斜最大達40度,動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經過搶修後,部分受損系統重新開始工作,軍艦也恢復了平衡,但導致艦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傷。直到2002年4月19日,修整。一新的「科爾」號在諾福克再次服役。人們對「科爾」號的災難尚且記憶猶新之際,伯克家族的2名成員2005年又上演了一場險劇。8月22日,「溫斯頓·丘吉爾」號和「麥克福爾」號在傑克遜維爾附近沿海進行訓練時,發生相撞事故,「麥克福爾」號的船頭被撞出了一個小洞,所幸沒有人員傷亡。雖然情況並不嚴重,但兄弟相撞足以讓雙方虛驚一場,令美國海軍顏面掃地。時至今日,阿利·伯克家族成員仍未聚齊,但已經體會到了世間的甘苦,儘管不是一帆風順,這樣的生活也可謂絢爛多彩。

「阿利·伯克」艦是世界上第一級被冠以「宙斯盾」的導彈驅逐艦,從此「宙斯盾」驅逐艦成為各國海軍實力的徵象。而所謂「宙斯盾」系統是以SPY一1相控陣雷達為主要標誌的水面艦艇綜合作戰系統,該系統研製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編隊防空作戰能力。系統主要由相控陣雷達、指揮決策、顯示系統、武器控制、作戰準備狀態測試系統等分系統組成,可將全艦的各武器系統統一管理、調配、有機地綜合,使之成為一個快速反應、極少大為干預的作戰系統。該系統可控制多種武器構成遠、中、近相互銜接的防禦圈,以不同射程的武器有效攔截飛機和反艦導彈。誕生為了抗飽和攻擊,同時對付多個來襲目標,特別是針對蘇聯「逆火」式遠程轟炸機及其發射的空艦導彈、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1969年12月,美國海軍將ASMS更名為「空中預警地面綜合系統」,英文縮寫為AEGIS,與希臘神話中宙斯等諸神使用的盔甲、盾牌是同一個字,因此,該系統一般俗稱為「宙斯盾」作戰系統。1972年完成SPY一1雷達樣機的研製,從1974年開始對「宙斯盾」系統進行陸上,其後在「諾頓海峽」號試驗艦上進行了長達3年的海試。首套系統於1983年1月,裝備到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上服役。「宙斯盾」作戰系統一直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步發展,自服役至今的20多年間經過逐步的改進與升級後,「宙斯盾」系統已經陸續衍生出8種版本(基線0~7),其中每個版本還有局部改進。阿利·伯克級I型艦開始裝備基線4,隨著系統的升級,到ⅡA型艦(DDG一94以後)裝基線7。組成「宙斯盾」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大分系統組成,包括相控陣雷達、指揮決策系統、顯示系統、武器控制系統、導彈發射系統與戰備狀態檢測系統等。此外,系統還囊括了LAMPS11I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SQQ一89綜合反潛作戰系統、Mkl16反潛火控系統、SLQ一32綜合電子戰系統等。SPY一1SPY一1雷達是「宙斯盾」系統中探測系統主要設備,目前已經研製了1A、1B、1D、1D(V)、1F、1K等幾種型號,分別裝備巡洋艦、驅逐艦,1F、1K是專為出口而研製的。SPY一1雷達通常由4組天線、波束控制器、發射機、接收機、信號處理裝置以及計算機等組成。天線由4個相控陣面組成,安裝在艦艇的上層建築上,每個陣面可覆蓋120度,4個相控陣面可覆蓋以本艦為圓心的半球。SPY一1天線的六大基本功能是:能夠快速搜索和跟蹤目標,搜索距離最遠達400千米;對海、對空搜索,並且可以同時檢測、識別、判斷和跟蹤200~400多個目標(目標數依所用計算機的性能而定,20世紀90年代初期後SPY一1改用UYK一43計算機,特別是引入商用計算機技術改進後,據稱可將跟蹤目標的數目提高N3000個以上);對「標準」導彈(12~18枚)進行中段制導;向特混編隊內的其他導彈系統發送探測和目標指示數據;為導彈末段照射雷達提供指向;對殺傷效果作出評估。SPY一1雷達的八大特點是:兼備搜索和跟蹤功能,並具有同時跟蹤多個目標的能力。相控陣雷達不同於普通雷達,它可以同時產生多個獨立的波束,以同時搜索和精確跟蹤多個目標,這對攔截飽和攻擊的導彈是十分重要的;系統反應時間短,普通雷達探測到目標後一般要經過幾次掃描(約幾秒鐘)才能錄取目標、建立骯跡,然後向跟蹤雷達「交接」目標。而相控陣採用數字波束控制,其波束由一個方向轉向另一個方向,只受相位移相器轉換速率的限制,所用時間為微秒級;自動化程度高;抗電子干擾能力強;可對發射後的導彈進行中段制導;生存能力強。雷達陣面部分受損後,殘餘部分通過系統重組仍能繼續作戰;天線採用電子穩定,當艦艇搖擺或偏航時,相控陣雷達可以用電子波束控制來穩定波束;可靠性高。指揮決策指揮決策系統是「宙斯盾」系統的核心設備,它接收來自SPY一1雷達和其他感測器的目標信息,負責信息的分類、識別、處理、威脅判斷,根據單艦或編隊中艦艇、飛機的情況,通過UYK一4顯控台向武器控制系統傳遞指令信息。該系統自動化程度很高,根據交戰程度可按全自動、自動、半自動與人工操作4種模式進行操作。全自動模式時系統完全不須人工介入,並與Mk1武器控制系統連接,可指揮Mk1武器控制系統控制各武器分系統自動發射武器,攔截任何進入警戒區以內的目標,其他三種模式則都需要不同程度的人工參與控制。系統不僅能指揮對空作戰,也可以指揮對海、對陸、反潛作戰,還能作為旗艦指揮、協調其他作戰平台協同作戰。顯示系統顯示系統設置在作戰情報中心內,向本艦或編隊指揮官綜合顯示戰術信息。美國海軍「宙斯盾」驅逐艦上的顯示系統只有一對(2塊)大屏幕。目前,部分艦上的UYQ一21已被AN/UYQ一70先進戰術顯示系統取代,在新服役的驅逐艦(DDG一81以後)上,「宙斯盾」先進顯示系統(ADS)已改用商用大屏幕顯示器(CLSD)。武器控制武器控制系統負責按照指揮決策系統的作戰指令,對武器系統實施目標分配、攔截計算、指令發射和導彈導引等任務,在巡洋艦上武器控制系統使用的是Mkl,在驅逐艦上則使用Mk8。由於不設Mk99導彈火控系統、Mk86艦炮火控系統,各種武器通過區域網接入單元,直接由Mk8控制。導彈發射Mk41垂直發射裝置有3個型號,「攻擊」型長7.67米,發射「戰斧」導彈、「標準2」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戰術」型長6.75米,主要發射後兩種導彈,不能發射「戰斧」導彈;「自衛」型長5米,主要用於發射「海麻雀」防空導彈。Mk41較其他發射裝置具備明顯的優勢,一是火力強,每個發射模塊可同時準備和發射兩枚導彈,所以,在該系統的8個模塊的彈庫中,可同時準備16枚導彈的快速發射。二是發射速率高,反應時間短。達到每秒1發的速度,三是可靠性好,即便1枚導彈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其他導彈的發射。艦上的作戰準備和狀態檢測系統(ORTS)與「宙斯盾」系統的各主要分系統相連,完成對整個作戰系統的監視、自動故障檢測和維護。作戰訓練基線4以後的系統開始增設Mk29「宙斯盾」作戰訓練系統,它與作戰系統相連,可在顯示器上提供一個戰術訓練環境,但不包含雷達系統的操作模擬。作戰訓練系統中配備的UYK一43計算機還兼有為主系統計算機備份的功能,在主系統發生故障或受損時替代其工作。基線6.2以後的作戰訓練系統還綜合了「戰鬥部隊戰術訓練裝置」。

2000年12月科爾號戰艦受到聖戰分子攻擊,左舷被炸開一個長12米,寬4米的大洞。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資料艦名 編號 船塢 下水 服役 母港 狀態I型阿利·伯克號驅逐艦 DDG-51 巴斯鋼鐵廠 1989年9月16日 1991年7月4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巴里號驅逐艦 DDG-52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1年6月8日 1992年12月1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約翰·保羅·瓊斯號驅逐艦 DDG-53 巴斯鋼鐵廠 1991年10月26日 1993年12月18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柯蒂斯·威爾伯號驅逐艦 DDG-54 巴斯鋼鐵廠 1992年5月16日 1994年3月19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斯托特號驅逐艦 DDG-55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2年10月16日 1994年8月13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 DDG-56 巴斯鋼鐵廠 1992年9月26日 1994年7月2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米徹爾號驅逐艦 DDG-57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3年5月7日 1994年12月10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拉邦號驅逐艦 DDG-58 巴斯鋼鐵廠 1993年2月20日 1995年3月18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拉塞爾號驅逐艦 DDG-59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4年10月20日 1995年5月20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保羅·漢密爾頓號驅逐艦 DDG-60 巴斯鋼鐵廠 1993年7月24日 1995年5月27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拉梅奇號驅逐艦 DDG-61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4年2月11日 1995年7月2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 DDG-62 巴斯鋼鐵廠 1994年1月29日 1995年10月14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斯特西姆號驅逐艦 DDG-63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4年7月17日 1995年10月21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卡尼號驅逐艦 DDG-64 巴斯鋼鐵廠 1994年7月23日 1996年4月13日 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 現役本福爾德號驅逐艦 DDG-65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4年11月9日 1996年3月30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岡薩雷斯號驅逐艦 DDG-66 巴斯鋼鐵廠 1995年2月18日 1996年10月1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科爾號驅逐艦 DDG-67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5年2月10日 1996年6月8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沙利文號驅逐艦 DDG-68 巴斯鋼鐵廠 1995年8月12日 1997年4月19日 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 現役米利厄斯號驅逐艦 DDG-69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5年8月1日 1996年11月23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霍珀號驅逐艦 DDG-70 巴斯鋼鐵廠 1996年1月6日 1997年9月6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羅斯號驅逐艦 DDG-71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6年3月22日 1997年6月28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II型馬漢號驅逐艦 DDG-72 巴斯鋼鐵廠 1996年6月29日 1998年2月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迪凱特號驅逐艦 DDG-73 巴斯鋼鐵廠 1996年11月10日 1998年8月29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麥克福爾號驅逐艦 DDG-74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7年1月18日 1998年4月25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 DDG-75 巴斯鋼鐵廠 1997年5月3日 1998年12月4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希金斯號驅逐艦 DDG-76 巴斯鋼鐵廠 1997年10月4日 1999年4月24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奧凱恩號驅逐艦 DDG-77 巴斯鋼鐵廠 1998年3月28日 1999年10月23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波特號驅逐艦 DDG-78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7年11月12日 1999年3月20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IIA型:5"/54改版奧斯卡·奧斯汀號驅逐艦 DDG-79 巴斯鋼鐵廠 1998年11月7日 2000年8月19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羅斯福號驅逐艦 DDG-80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9年1月10日 2000年10月14日 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 現役IIA型:5"/62改版溫斯頓·S·丘吉爾號驅逐艦 DDG-81 巴斯鋼鐵廠 1999年4月17日 2001年3月10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拉森號驅逐艦 DDG-82 英戈爾斯造船廠 1999年10月16日 2001年4月21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霍華德號驅逐艦 DDG-83 巴斯鋼鐵廠 1999年11月20日 2001年10月20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巴爾克利號驅逐艦 DDG-84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0年6月21日 2001年12月8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IIA型:5"/62無快炮改版麥坎貝爾號驅逐艦 DDG-85 巴斯鋼鐵廠 2000年7月2日 2002年8月17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肖普號驅逐艦 DDG-86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0年11月22日 2002年6月22日 華盛頓州埃弗里特海軍基地 現役梅森號驅逐艦 DDG-87 巴斯鋼鐵廠 2001年6月23日 2003年4月1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普雷貝爾號驅逐艦 DDG-88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1年6月1日 2002年11月9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馬斯廷號驅逐艦 DDG-89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1年12月12日 2003年7月26日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 現役查菲號驅逐艦 DDG-90 巴斯鋼鐵廠 2002年11月2日 2003年10月18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平克尼號驅逐艦 DDG-91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2年6月26日 2004年5月29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莫姆森號驅逐艦 DDG-92 巴斯鋼鐵廠 2003年7月19日 2004年9月18日 華盛頓州埃弗里特海軍基地 現役鍾雲號驅逐艦 DDG-93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2年12月15日 2004年9月18日 夏威夷州珍珠港 現役尼采號驅逐艦 DDG-94 巴斯鋼鐵廠 2004年4月3日 2005年3月5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詹姆斯·E·威廉斯號驅逐艦 DDG-95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3年6月25日 2004年12月11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班布里奇號驅逐艦 DDG-96 巴斯鋼鐵廠 2004年11月13日 2005年11月12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哈爾西號驅逐艦 DDG-97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4年1月9日 2005年7月30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福里斯特·舍曼號驅逐艦 DDG-98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4年10月2日 2006年1月28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法拉格特號驅逐艦 DDG-99 巴斯鋼鐵廠 2005年7月23日 2006年6月10日 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 現役基德號驅逐艦 DDG-100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5年1月22日 2007年6月9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格里德利號驅逐艦 DDG-101 巴斯鋼鐵廠 2005年12月28日 2007年2月10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桑普森號驅逐艦 DDG-102 巴斯鋼鐵廠 2006年9月16日 2007年11月3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特拉克斯頓號驅逐艦 DDG-103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7年6月2日 2009年4月25日 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現役斯特雷特號驅逐艦 DDG-104 巴斯鋼鐵廠 2007年5月19日 2008年8月9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現役杜威號驅逐艦 DDG-105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8年1月26日 現役斯托克代爾號驅逐艦 DDG-106 巴斯鋼鐵廠 2008年2月24日 2009年4月18日 現役格雷夫利號驅逐艦 DDG-107 英戈爾斯造船廠 2009年3月30日 建造中韋恩·E·邁耶號驅逐艦 DDG-108 巴斯鋼鐵廠 2008年10月18日 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海軍基地 建造中賈森·鄧納姆號驅逐艦 DDG-109 巴斯鋼鐵廠 建造中威廉·P·勞倫斯號驅逐艦 DDG-110 英戈爾斯造船廠 建造中斯普魯恩斯號驅逐艦 DDG-111 巴斯鋼鐵廠 建造中邁克爾·墨菲號驅逐艦 DDG-112 巴斯鋼鐵廠 建造中邁克爾·墨菲號原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最後一艘,2009年4月,美國海軍宣布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建造數量減為3艘,同時增加3艘阿利·伯克級的建造計劃。
推薦閱讀:

德國呂特晏斯級驅逐艦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航空母艦、潛艇的區別
中國萬噸大驅霸氣下水:世界驅逐艦百年修鍊手冊
【裝備】新時代主力:052B/C/D與051C型驅逐艦
【人類的希望】印度海軍P15A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

TAG:驅逐艦 | 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