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行門略談(定智法師)
天台宗行門略談
論文作者:定智法師(杭州佛學院、天台山佛學院教師)
論文摘要:《教觀綱宗》開篇明宗:「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藕益大師開篇就提出教觀的不可分離的原則。不僅僅是天台宗如此,就是佛與各宗派的祖師都不離開教觀。天台宗教理組織非常完備,不是本篇論文所要闡述的重點。本文側重談觀,也就是天台宗的行門結構,可以說是用深廣妙來概括的。關於行門的著作很多,比較常見的《童蒙止觀》、《六妙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乘止觀》、《禪門口訣》、《摩訶止觀》等等。《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是一個禪修系統的龐大、內容詳實。而《法華玄義·行妙》不但系統龐大、而意趣更為深入。本文著重介紹《法華玄義·行妙》中關於行門的部分,其中精妙組織體系值得學者了解和學習的。其次再介紹觀心法門。
關鍵詞:佛教天台宗行門
一。行與境智的關係
任何學說如果離開實踐也就失去他存在的價值,天台宗理論具有可操作性強的特徵是非常特出的。智者大師把佛陀實踐理論加以系統化的歸類,讓行者對於修行法門瞭然於一心之中,在此基礎上從事實踐就不會有偏差。下面我簡單介紹智者大師行門體系及意趣。《法華玄義·行妙》是第三種妙,前面還有境妙和智妙,境智行三妙的關係,如《法華玄義》行妙中云:「夫行名進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理窮則智息。」行、智、境這三者具有次第的關係,行是進趣,進趣要有智慧,沒有智慧行就無法前進,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樣,智慧是行為的導向,沒有智慧導向,行就有危險,如果說沒有境的話,那這個智就沒有正確的目標,所以說,這三者是互相支持,是互相顯發的,是缺一不可的,就像香爐的三隻腳一樣,有這三隻腳,爐子就能夠鼎立。
二。通途增數行
關於行妙的意趣先總分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增數行。
一通途增數行是對一種智增數說明行門廣大,有塵沙行門之多。《法華玄義》行妙中引《大智度論》云:「《釋論》雲。菩薩行般若時。以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十法、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
三。約教增數行
二約教增數行是指四教中各自增數的廣大行門。每種教都有廣大行門意趣,可見佛陀法門之多,方便之廣。首先是藏教的增數行,站在藏教的角度上論修行,有一數、二數、三數、四數,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以一法來修行,如《法華玄義》行妙中引《增一阿含經》云:「阿含中佛告比丘當修一行。我證汝等四沙門果。謂心不放逸。若能護心不放逸。行廣演廣布。則所作已辦。能得涅槃。又告比丘當修一行。謂他物莫取。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比丘白佛。他物謂色聲香味觸法。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辦。能得涅槃。」
增二法修行指修止修觀,增三法修行指戒定慧,四法、五法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也是同樣道理。
還有通教增數行。通教也有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
別教增數行,也有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一一行皆破無明,入深法界。如善財童子入法界中說,於一百一十善知識各聞一法為行,善知識皆云: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法門,余非所知。
圓教別教增數行,也有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切無明顛倒,永寂如空。
四。別圓兩教五行
以上四教增數行意趣雖廣,涉及具體行門還是無法把握,因此智者大師開後又合,以別圓兩教五行來概括全部行門。下面廣明別圓二教來說明這五種行。別圓兩教五種行實際上又可以把前面藏通兩教的行門包含在裡面了。
(一)別聖行首先別教開出五種行,《法華玄義》行妙中引《涅槃經》云:「五種之行,謂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
這裡先是講聖行。所謂聖行就是戒行、定行、慧行,戒定慧又稱為三無漏學。
1.戒聖行戒律有戒的修法。有律儀戒,也有定共戒,道共戒,還有具足戒,有依真諦而發的戒,有依俗諦而發的戒,還有依中諦所發的戒。依三諦所發的戒,戒品是不一樣的。智者大師引《涅槃經》中十種戒:「禁戒、清凈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波羅蜜戒。」與《大智度論》中的十種戒意趣相同,都能包含四教了義之理。《大智度論》中十種戒分別為:「不破、不缺、不穿、不雜、隨道戒、無著戒、智所贊戒、隨定戒、具足戒。」這十種戒包含了律儀戒、定共戒、三教的道共戒,及圓教無上妙戒、具足戒。如此十戒與《南山律》不同的。《南山律》尚不具備究竟了義佛知見,而天台所指戒律具足佛知見,具足四教的戒,所以這個戒是具足道,開顯而言:「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訶衍。」名為絕待妙戒。包容《南山律》所說義。歷代律師大多推崇《南山律》,實際上意趣不及天台。唯有天台宗所論的這個戒是蓋過一切戒的精神,包括佛戒在內,菩薩戒在內,最圓滿的佛知見融攝在裡面,天台宗談律雖然沒有《南山律》那麼廣,但從深度來說是在南山之上。唯有深入天台宗教理才能真正領會戒律的究竟含義。
2.定聖行下面是定行,又分為三:一世間禪定、二出世間禪定、三世間上上禪定。
(1)世間禪定一世間禪定又分根本味禪和根本凈禪。根本味禪如還有一些四無量心、四空定。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四禪但是自證禪定功德,而未有利他之功。故樂大功德者,當憐愍一切眾生,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定。四空定者:一虛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行人厭色如牢獄者。則心心樂欲出離色籠。此四定體無形色。故名為空。各依所證之境。為處境法持心。心無分散。故名定也。凡夫依六行觀而修四禪、四空定,厭離下位禪定為苦、粗、障,攀上位禪定為勝、妙、出。而佛弟子依八聖種修四禪、四空定,八聖種就是觀緣色、緣空、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欺誑不實,此即是八聖種觀。前四種觀是對治方法,以防止對於清凈色法,和空境,及四陰生執著心。便是事觀;後無常等四種觀,即是緣諦理觀,是破四種顛倒的慧觀,出離三界,能證無漏涅槃。依根本禪定而能出生勝妙禪定。凡夫為廣大福德,而修四無量心,佛弟子為出離三界發菩提心而修四無量心,修四無量心相同而心量不同。
根本凈禪有三種: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六妙門者: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通稱六妙門者,妙名涅槃,此之妙法能通至涅槃故名妙門,亦名六妙門。十六特勝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通明觀者:此法明凈能開心眼,無諸暗蔽;既觀一達三,徹見無閡,故名通明。善修此禪必定能發六通、三明,所以稱為通明觀。慧性多的行者宜修六妙門,於欲界中即能發無漏。定性多的行者宜修十六特勝,下地不發無漏,上地才發無漏。定慧性均等者宜修通明觀,上下地皆能發無漏。根本凈禪三種禪定雖然屬於世間禪定,由於不味著世間清靜五欲,具世間禪定能破三界惑發真無漏,得三乘涅槃。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提到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定,即是根本凈禪,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一半是世間禪定,一半是出世間禪定,跨越兩邊。
(2)出世間禪定二出世間禪定又分為觀、練、熏、修四種。
一觀禪又分為九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等禪定。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相比少提八念、十想兩種。九想觀者:一、脹想。二、壞想。三、血塗想。四、膿爛想。五、青瘀想。六、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此九種法門通稱想者,能轉心轉想,所謂能轉不凈中凈顛倒想,故名為想。八背舍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是初背舍。二、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舍。三、凈背捨身作證,是三背舍。四、虛空處背舍。五、識處背舍。六、不用處背舍。七、非有想非無想背舍。八、滅受想背舍。《大智度論》云:「背是凈潔五欲。舍是著心。故名背舍。若發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盡。即名解脫也。」八勝處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青勝處、六、黃勝處、七、赤勝處、八、白勝處。十一切處者: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此十通名一切處者,一一色各照十方滿故名一切處,乃至空亦如是。前背舍勝處雖有八色,所照既狹,未能普遍,是以不得受一切之名。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這十種境界都能夠遍照十方。青光遍照十方,黃光遍照十方……如清風一樣,遍一切處。達到這一層的話,在觀禪裡面達到最深的一種妙境。像九想屬於不凈觀,八背舍能捨棄潔凈五欲;八勝處觀心純熟,轉變自在;十一切處就是勝妙觀修到最殊勝的境界。觀禪次第如此。
練禪就是指九次第定,熏禪就是獅子奮迅三昧,修禪就是超越三昧,這幾種禪定。練禪好比練黃金一樣,黃金越練越純,諸佛弟子心樂無漏,先得諸味禪,今欲除其滓穢,以無漏禪煉之,皆令清凈,如煉金之法。修禪定的時,從根本味禪練習出世間禪定。世間禪定可以通過練習跨越到出世間禪定。但這根本味禪裡面雖然也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再到四空定,到滅受想定,練習過程中就把見思兩惑破掉。以無漏慧來修,雖然九次第定也是從初禪開始上去,到了空定,再到滅受想定,又回過來練上去。這樣的修鍊就把定練得非常純熟。
熏禪就是獅子奮迅,獅子奮迅三昧從散心進入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到滅受想定,再回過來又到散心定。再上去,再回來,像獅子一樣快,進去很快,回下來很快,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很自在的,這個叫熏禪。
修禪叫超越三昧,超越三昧從散心定入到初禪,從初禪可以直接跳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再跳到滅受想定,又跳回來到散心定,從散心定又跳到初禪、二禪,又跳上去,跳回來。像獅子一樣前跳四十里,後跳四十里;左跳四十里,右跳四十里,禪定達到這種出入自如的超越三昧。達到獅子奮迅三昧和超越三昧的時候,就可以說出離世間了,工夫就很自在。超越三昧超入出中各有四種:一者順入超,二者逆入超,三者順逆入超,四者逆順入超。復有二種超越:一者具足超,二者不具足超。具足超即是菩薩超越,如上所說。不具足超即是聲聞超越三昧,不能自在遠超入故。
(3)出世間上上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定,一共有九種大禪。一自性禪、二一切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煩惱禪、八此世他世禪、九清凈凈禪。《大智度論》云:「禪最大如王。言禪則一切皆攝。所謂若諸菩薩成道。起轉*輪入涅槃。所有勝妙功德。悉在禪中。」這九種大禪的基本要求就是開佛知見,必須要悟佛知見,必須要入佛知見,以此證到自性禪定。在自性禪定里開出九種禪門,都是以明心見性為根本基礎的,以破無明,見佛性,開秘密寶藏為根本基礎的,這個禪定叫出世間上上禪定。
3.慧聖行慧聖行又分為生滅四諦慧、無生四諦慧、無量四諦慧、無作四諦慧。慧聖行就是開智慧,如果以智慧來論的話有四個層次,藏教是生滅四諦慧,通教是無生四諦慧,別教是無量四諦慧,圓教是無作四諦慧。四諦本來是三大語系佛教各大宗派所共說的佛法總綱,天台宗以四教四諦來概括之,如此概括包含了所有大小乘各宗派教義無餘。
又慧聖行觀行成就二十五有三昧,二十五有。我們三界可以廣開為二十五有,而每一有里又都可以三昧破之,如一地獄有用無垢三昧破、二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三餓鬼有用心樂三昧破、四阿修羅有用歡喜三昧、五弗婆提有用日光三昧破、六瞿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七欝單越用熱焰三昧破、八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九四天王有用不動三昧破、十。三十三天有用難伏三昧、十一焰摩天有用悅意三昧破、十二兜率陀天有用青色三昧破、十三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十四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十五白色三昧破初禪有、十六種種三昧破梵王有、十七。二禪用雙三昧、十八三禪用雷音三昧、十九四禪用注雨三昧、二十無想天有用如虛空三昧、二十一阿那含天用照鏡三昧、二十二空處用無礙三昧、二十三識處用常三昧、二十四不用處以樂三昧破、二十五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所以變成二十五有王三昧,入二十五有王三昧,就能證到輪迴與涅槃不二之體。
(二)別梵行下面是梵行,梵行指的是四無量心,光有聖行還不夠,聖行是自利用的,梵行是化他用的。沒有梵行的話,功德福報就不圓滿。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悲喜舍都達到無量。慈無量心,給予眾生無量的快樂,乃至十方諸佛究竟常樂我凈的快樂;悲無量心,拔眾生的根本無明,拔除眾生處處執著,證入妙智;喜無量心,見諸眾生。已離二死。得中道樂。而生歡喜。還有舍無量心,就是達到平等舍。實際上慈悲喜這三種是平等的,叫舍無量心。以上四無量心不同與梵天所修四無量心,也不是藏通兩教修的四無量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四無量心,是離兩邊愛見中道四無量心,是具足如來之四無量心,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福德莊嚴。是一切諸善根本,是行根本,故名梵行。
(三)別天行下面是天行,開示悟入佛知見,這叫天行。
前面的都是為天行做準備的。天行就是第一義天,天然之理,天然之性德,天然之妙慧,以天然性德之慧,證到實相這個行叫天行,天行即是智慧莊嚴。
(四)別嬰兒行天性是剛剛證果。嬰兒行是果上起妙行,也就是到果位以後,再生起妙行,再以人天小善,像嬰兒一樣的行。人天小善之行,藏教聲聞之嬰兒行,藏教緣覺之嬰兒行,藏教菩薩之嬰兒行,通教三乘嬰兒行,別教菩薩初地前嬰兒行,乃至圓教初住前之嬰兒行。為什麼?包括菩薩在佛眼裡都屬於嬰兒,當你開悟以後還只是個嬰兒,屬於佛的嬰兒,是佛把你生下來,是佛的嬰兒。剛剛悟入佛知見的時候叫胎兒,出胎以後叫嬰兒,天性就是你具足佛種,開佛知見,這是還是胎兒。出胎以後就是王子,佛子,法王子。法王子就是嬰兒,一開始還只是嬰兒,需要佛菩薩的呵護,所以所做的事情都是表現在人天的小善,二乘的小善,或者示現聲聞行,或者示現權乘菩薩行,或者示現圓教菩薩的妙行,這種行都是屬於嬰兒行,還不究竟圓滿。
(五)別病行什麼叫病行呢?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起。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病,則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法身大士證入到不可思議妙境,他的行持已經天地莫測,唯佛與佛才能知道的。像這些法身大士或遊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化身作魔王,化身提婆達多,化身央掘摩羅,化身婆須蜜多,或者化身鬼王,閻羅王,以苦行來逼迫眾生,示現種種難行之行,不可思議的惡行,以病行來示現。這種行是深位菩薩所行,不是淺位的菩薩,淺位菩薩是嬰兒行,所以說濟公活佛是深位菩薩,他示現瘋癲法門,但大家不要以為他是真瘋,跟世間的瘋子是不一樣的。有些瘋子被瘋所染,濟公活佛雖然行於瘋癲之法,但實際把瘋癲轉為道用,轉為妙用,我們一般人不理解,以為他是真瘋。所以濟公活佛的行持我們是學不來的,因為我們前面的基礎都沒有,像聖行,戒定慧都沒有,戒的基礎沒有,定的基礎沒有,慧的基礎也沒有,梵行的基礎也沒有,福報的基礎也沒有,天行的基礎也沒有,示佛知見也沒有,嬰兒行也沒有,不要說病行。病行離你根本還差得很遠。當然如果你佛知見開了以後要行瘋癲法門也可以,然而世間一些狂人以此為籍口行顛倒事,當善於辨別之。
五。圓五行
再講圓行,這是圓教的五種行。把別教的五種行講清楚以後,圓教的五種行與別教五種行名相完全一致,而意趣有別。
《涅槃經》稱圓行為如來行,《法華經》稱圓行為安樂行,安樂即是涅槃,涅槃即是如來,即是圓果,行是圓因。因此《法華經》與《涅槃經》意義相同。圓五行在一心中具足無缺。病行可以來,天行可以來,病行可以來,梵行也可以來。一會兒示現聖行,戒定慧威儀具足;一會兒示現梵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具足;一會兒示現天行,依理而行,示佛知見,像禪宗一樣;或者一會兒示現人天小善,或者像大法師,威儀具足,種種說法無量;或者示現病行,躺著生病,嘔吐、腰酸背痛,示現種種病相。像維摩詰居士一樣,躺在自己的丈室里,示現種種病相,釋迦牟尼佛派文殊菩薩去慰問,這就是示現病行。所以不思議法身大士示現的病情都是為了弘法方便。
《法華玄義》引《法華經》云:「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行。」圓五行在《法華經》中具足無缺,又圓五行一心圓照十法界;圓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是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是俗諦三昧,天行是中道王三昧。又圓五行即是二十五王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又圓五行即是圓慈悲;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十二因緣智行;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四諦智行;又圓五行即是七種二諦智行;又圓五行即是五種三諦智行;又圓五行即是一實諦智行。以上所說圓五行一心具足,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觀心即是圓五行。一行一切行稱為相待妙行,無粗可待才是絕待妙行。
圓教五種行圓滿具足一切行,可開可合,圓五行合起來就是一種行。五種行即是一種行,一種行即是五種行。五種行分開來就是無量行,無量行就是五種行。以上《法華玄義》的行妙。
六。觀心食法
天台智者大師著有《觀心食法》,是教修行人如何在吃飯時用功觀心的方法。「既敷座坐已。聽維那進止鳴磬。後斂手供養一體三寶。遍十方施作佛事。次出生飯稱施六道。即表六波羅蜜。然後受此食。」指吃飯前先上供三寶,下施六道。「夫食者眾生之外命。若不入觀。即潤生死。若能知入觀。分別生死有邊無邊。不問分衛與清眾凈食。皆須作觀。觀之者自恐此身自舊食。皆是無明煩惱。潤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於舊食從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開。食今新食照諸闇滅成於般若。」吃飯時不知觀心則生死流轉,會觀心則成般若食。接著智者大師說此食即是不思議法界,三諦圓融之食。應作空假中三觀。即成般若、法身、解脫三德。「食中含受一切法。食若是有。一切法皆有。」這是假觀。「食若是無一切法皆無。」這是空觀。「今食不可思議故尚不見是有。云何當有趣尚不見是無。云何當有非趣。若觀食不見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禪悅之食。而能通達趣非趣法。即雙照二諦。得二諦三昧法喜禪悅之食。是名食等。」這是中觀。非空非有而雙照空有,即是中道三昧真法喜禪悅之食。「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養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脫。是為三德。」即成三德涅槃之食。這是天台宗一心三觀的食法。不能不說法門殊勝。
七。觀心誦經法
天台智者大師著有《觀心誦經法》,教導修行人如何作到一心三觀誦經法。「夫慾念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所坐之座高廣嚴好。次觀座下皆有天龍八部四眾圍繞聽法。次須運心作觀。觀我能為法師傳佛正教。為四眾說想所出聲。非但此一席眾。乃至十方皆得聽受。名為假觀。」首先具足威儀作假觀想。「次觀能說之人所念之經。何者是經為經卷。是為紙墨。是為標軸。是誦者為當心念是口念。是為齦齶和合而出。為有我身為無我身。誰是念者。觀此四眾。為是實有。為後想生。四眾非有。推尋畢竟無有我。能念者是名空觀。」次能誦之人空所誦之經也空,故作空觀。「雖無所念之經。而有經捲紙墨文字。雖無能念之人。而有我身為四眾宣念。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不出心口。從始至終必無差謬。名不可思議。」此為中觀。能作此解能作此觀。名為三觀。接下來誦經具足六度「於一念得不前不後三觀宛然雖無施者而有法施。雖無受者四眾宛然。雖無法座登座宣說。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為法施檀波羅蜜。「專心執持無諸遮礙。名為持戒。」「忍耐惡覺名聞財利皆不能惱。」名之為忍。「一心不息從始至終無有慚愧。」名為精進。「專念此經無有愛味。」名之為禪。「分別無謬序正流通無不諦了。字句分明。」名為般若。是名六波羅蜜具足。接著說明修行本具三因性德。「於無始心名為正因種子。若有心觀名為了因。高座四眾說授因緣名為因緣。三因具足。若觀未明但是性德。」最後說明念經人若肯觀心誦經必證第一義空平等大慧的修德。「研之不已觀心相應。名托聖胎以胎業成就名為修德。中間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於極果名為種智。伊字三點不縱不橫。名大涅槃。名到彼岸。名第一義空平等大慧。是名念經正觀。」
八。一心為宗
天台宗認為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自觀己心則為易。《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
《普賢觀經》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凈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華嚴經》云:「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凈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凈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能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宗鏡錄》說:「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各經論中廣明一心為宗。一心之旨通大小乘、法相、華嚴、禪、密等諸宗。
九。一念三千為宗
一念三千是天台智者大師「說己心中所行」的法門,目的在於教人觀照當下一念之心,不論此心落於何種法界,都須就此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三千即空了因佛性;三千即假緣因佛性;三千即中正因佛性。
《宗鏡錄》云:「既言一念,一多相即,一心能具。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
《大智度論》云:「諸佛及大菩薩。智能無量無邊。常處禪定。於世間涅槃。無所分別。諸法實相。其實不異。但智有優劣。行般若波羅蜜者。畢竟清凈。無所罣礙。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國土。大地諸山微塵。故知真心。有此大力。眾生妄隔而不覺知。」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在《摩訶止觀》中最初正式提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
又《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能明達。具足成就清凈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華嚴經》中說明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圓人即從現前一念修觀「三千不思議境」,即能成佛道,轉*輪,廣度一切眾生矣。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求人難,求自己容易,從自己下手力行才是重要的
※凈界法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凈土大經科注-第71集(凈空法師)
※凈界法師:臨終關懷--學佛網
※印良法師:淺議佛學「六度」般若之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