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的如來藏思想(果信)

《聖經·約翰福音》開篇宣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God)。」God(上帝)創造了萬物。人的生命來自於上帝,並且,人的有限存在又籲求著上帝。信仰上帝是人存在的勇氣。西方的文明是在上帝的關懷下成就的。西方的上帝的確給人以終極關懷、存在的確證。其基本特徵是知識理性。東方也有個上帝,它能祛除無明煩惱,給人智慧、帶來光明,使人們脫離苦海、精神精進,進入常樂我凈的福地。東方的上帝就是如來佛(藏)。其特徵是智慧理性。  一.如來藏義解析  整個佛陀的宣說,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來藏思想。如來藏有其本義及方便義。那麼如來藏究竟是什麼?  (1)如來藏究竟義。  如來藏(tathgatagarbha)是什麼意思?如來(tathgata)在佛教中,是佛的德號。阿含經中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十稱號,《維摩詰經》有「如來、應供、正遍知」等十稱號。世尊的德號,廣說有十,簡要的,就稱為如來。如來可解說為「從如中來」,就是悟人真如而來成佛的,阿含經中真如則為「如真」。「或以佛名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字名為如來。如先世來,後世亦如是去,是亦名如來,亦名如去。……佛名如來者,……從如中來,故名如來。」(《大智度論》卷55)眾生有來有去,生命本體卻如是如是,沒有變異。如如不變,卻又隨緣而來去。藏(garbha)是胎藏。如來與藏合為一詞:理想地說,是作為如來法身功德的四波羅蜜——常樂我凈,通俗地說,是如來在眾生位——胎藏,雖沒有出現,而如來智慧德相已本來具足了。「如來藏原本就是緣起,就是般若。」[1]智慧則是如來藏的本義。  (2)如來藏方便義。  從佛陀滅後百年間形成的《阿含經》可以看出:佛道德上講「五戒」,宇宙觀講緣起;方法論上講中道。究其一,「真諦者,謂如法也。」(《中阿含經》732頁)真如是如來佛的第一義諦,是諸法實相。第一義諦不離「八支聖道」,以如是慧觀,方得解脫。真如不離眾生身,「我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2]「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中阿含經》第481頁)此亦開啟了華嚴宗——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之先河。「五戒」是真如的屬性,緣起是其本質。如來法身作業於身、口、意,「無身惡行,亦無身惡行報;無口、意惡行,亦無口、意惡行報。」(《中阿含經》第773頁)這是緣起故。「因此生彼,若無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中阿含經》第209頁)緣起是佛陀所悟道的根本說法。緣起成因、得果、依行而就。因緣合和是我、法之因,故「所有覺、所有想、所有此見非我有,我非彼有,我當無我。……如是慧觀,知其如真。」(《中阿含經》第925頁)「如是此人得清凈法」。所以「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寂靜,身口意業寂靜。」(《中阿含經》第77頁)得成佛之果——得解脫。如來解脫慧之行——依持中道。  龍樹的《根本中論》開篇提出了「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的「八不中道」說。其實這是緣起論的另一種表達法——中道觀。中道之行始於大德龍樹,中道之因則造在佛陀。《長阿含經》卷第十七:「法亦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雜阿含經》卷第三:「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這雖屬「惡趣空」,但對中道思想不無建樹。中道思想成熟於大乘。《維摩詰經》卷中:「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在涅槃,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一切依緣而隨行。《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空」、「假名」、「中道」是對緣起法分別從三個角度的詮釋。「空」是無,是緣起的本質;「假名」是有,是假象;「中道」是實相,不著有無二邊見,亦是如來藏的本意。  緣起、中道是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亦是如來藏。  何謂自性清凈心?《般若經》說一切法本性空、畢竟空。《大智度論》卷63說:「畢竟空即是畢竟清凈,以人畏空,故言清凈。」此是教化之方便,亦是依順眾人惡空愛有之常情。  《大方等如來藏經》云:「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無染污者,乃自性清凈。如來藏自性清凈,眾生所本有,亦是眾生成佛之凈因。聖凡。染凈一切法的建立,都必須以之依持。「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藏自性清凈與無明煩惱,是一是異。《無上依經》卷上:「一切如來昔在因地。知眾生界自性清凈。客塵煩惱之所污濁。」清凈即煩惱,煩惱即清凈:清凈與煩惱似乎是二物對應,猶如明月為陰雲所覆,其實明月亦是因緣和合、空無自性而已,明鏡為客塵所污,亦是針對根底淺者而言;又該經;「即色是如來不可得,離色是如來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如來不離眾生,「如來即在眾生身內」。《維摩詰經》卷中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卷下亦說:「(如來)雖生不凈佛上,為化眾生,不與愚暗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暗耳」。「心性常凈,是超越於是垢是凈的;不著垢相、凈相,才是經說心性常凈的意趣所在。……一般以為心本清凈,而不知一切法本來清凈,貪、瞠、痴等煩惱也是本來清凈的,……心性本凈,只是心空、不可得的別名,決不是說,心有清凈莊嚴的功德。」[3]  涅槃、佛性是如來藏。如果說自性清凈心是空無,那麼涅槃、佛性即是實有。  《涅槃經》卷五:「夫涅槃,名為解脫。……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系縛,無有生,亦無和合。……又解脫者,名為寂靜,純一無二。」「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涅槃經》卷三)此無為法也,法性真如不由因緣所生。佘者一切皆為有為法,《金剛經》末文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緣盡,諸法滅。但無為不舍有為。「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維摩詰經》卷上)「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華嚴經》)有為法如何通達無佘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涅槃經》卷七)「涅槃實有。……涅槃離有離無。……涅槃常住不與鄰虛同相異相,鄰虛等是有分別故。……涅槃常住。……若離涅槃,無有一法。」(《佛性論》卷三)涅槃即真如法性,即如來藏。  佛性,亦作佛界、如來藏等解,即眾生覺悟之因、眾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論》卷二:「如來法身是常等四波羅蜜。以如來法身一切煩惱習氣皆滅盡故。是名極凈。一切我無我虛妄執滅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盡故。故名大樂。生死涅槃平等通達故。故名大常。」常、樂、我、凈,是眾生成佛的依持,亦是佛性的實質性內容。如來法身不無,「若法身無者,則諸正行皆應空失。」(《佛性論》卷三)如來法身即眾生身,「故經說無一眾生出如來法身外者,如無一色出虛空外者故。……故說一切眾生為如來藏。」(《佛性論》卷四)  平等不二是如來藏。《維摩詰經》卷上:「菩薩與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上清凈。」《華嚴經》倡: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涅槃經》卷五:「如來視於一切眾生猶如一子。」《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無上依經》卷下:「一切佛土處無所閡。一切如來隨順平等。」《佛性論》卷二:「凡夫聖人,及諸佛五分別。……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不異眾生界。」所謂平等,須就因位、行位、果位分別釐清:眾生在因位無平等可言;行位上,由於眾生根機有利、有鈍,亦無平等;平等只就果位上去掉無明煩惱而言,如在因位上即言平等,眾生就懈怠、不精進,亦無須修行,始終在六道輪迴。一闡提皆得成佛是就果位而言的。  因緣是成就我法之因、得如來之果之所依,中道亦是依緣起之智而行,自性清凈心、佛性、涅槃、平等則是緣起之境界。其間一以貫之的就是緣起性空之真如實相——如來藏。  印度佛教如來藏思想已孕育生成,但還未形成理論化的體系。  二、中國佛學的如來藏  佛學東漸,「或時有言,佛若虛妄,誰為真者,若是虛妄,積功累德,誰為其主。」(慧獸《喻疑論》)此實針對印度佛學的無我說而發問,於這一問題,竺道生給出了答案:「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佛性(我),即泥洹,即真如實相,即如來藏。生公曰:「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法華疏》)(如來)佛與眾生不一不二;眾生不見佛性,則菩提為煩惱,眾生見佛性,則煩惱即是菩提。中土的如來佛性論應為道生所首倡。「《法華·方便晶》首言開佛知見。眾生有佛知見,道生以後,每解作為眾生皆有佛性也。」[4]如來佛性系統的建立,則有賴於《大乘起信論》。  印度佛重業感緣起、阿黎耶識緣起。中土《起信論》則重真如緣起,實即將如來藏思想中國化、系統化、理論化。  基督教講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起信論》亦講一心二門三位一體。「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起信論》15,第16頁)「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起信論》第17頁)「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起信論》第25頁)一心、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及阿黎耶識關係如何呢?「一心」:就因位來說,它是眾生心、凡夫;就果位來說,它是自性清凈心、如來藏。「心生滅門」通達眾生心,亦屬因位,心真如門通達自性清凈心,亦屬果位。阿黎耶識則直貫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是心(識)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真如)而常恆不變。」(《起信論》第61頁)其實,真如在因位、果位、行位,亦是三位一體的。  《起信論》「一心開二門」,「這個格局非常有貢獻,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個公共的模型,有普遍的實用性。所謂『一心』就是指如來藏自性清凈心。」[6]  此後的中國佛學無不是對《起信論》的註解,其重點則是落在如來藏自性清凈心,即佛性說上。《維摩詰經》卷上說:「一切眾生皆如也。」《涅槃經》卷七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涅槃經》卷十六又說:「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二空,何以故?如是四法常、樂、我、凈。是故四法不名為空。」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因佛性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此回應,故《起信論》得以把佛教的般若空,經涅槃學轉變成了如來佛性實有說。這一如來佛性實有說,從此也就成了中國佛教的主旋律。  天台宗的「一念(心而)三千(法界起)」及其倡導的(真如)不變即(萬法)隨緣(起),究其實,乃「一心開二門」的展開。「一念」即如來藏自性清凈心(眾生心),「三千法界」亦真如門亦生滅門,此亦是一心二門三位一體也。  華嚴宗則將《華嚴經》的如來藏自性清凈心具體化為「靈知之心」,並且用迷、悟譬眾生、佛,曰:「特有迷悟不同,遂有眾生及佛」(《大華嚴經略策》)。(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皆起於一心。由此亦可見一心二門的三位一體。  《壇經》是佛教中國化、本土化的標誌,中國佛教亦因《壇經》而走向了其最終形態——心性論如來藏。「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壇經》[7]第32頁)第一句中的宗、體、本,即真如法身暑第二句中的「念」即《起信論》之一心,體、用即二門。「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壇經》第50頁)《壇經》特重行位一心之開悟:「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中。」(《壇經》第58頁)萬法即在自心中。天台宗也講「佛名為覺,性名為心」,主張「反觀心源」;華嚴宗也明言「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唯識宗更強調「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8]那麼《壇經》與諸宗在一心上的區別是什麼呢?一心實指如來藏自性清凈心,這是各宗的共性;《壇經》的殊勝處則在於其拋棄了傳統一心的抽象性,將如來藏自性清凈心安置在了當前每個現實人的心中。「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壇經》第66頁)「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壇經》第44頁)  基督教上帝君臨人世,佛之如來藏即眾生即萬法;基督教上帝與人類是二元不等,佛之如來藏與一切法是一元平等;基督教上帝拯救萬民,佛之眾生則自度自救。  三、如來藏的世俗化  如來藏自性清凈心的「一心開二門」於宋明理學有實質性的影響。  朱熹與陸九淵於歷史上有過一場爭論,其中有兩個問題:(一)性即理與心即理;(二)無極而太極。這兩個問題實是一心二門的表徵。  (一)性即理與心即理。張載提出心統性情。朱熹說:「性是體,情是用,性情皆出於心,故心能統之。」[9]性是理,心不是理。陸九淵則認為,事物的理本在人心之中,「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因此心即理。其實朱子的性即理,側重的是一心二門中的真如門:陸子側重的則是生滅門。  (二)就朱熹的無極而太極言之,「本只是一太極,而萬物各有稟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極爾。」[10]「合而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太極其實就是《起信論》中的一心,太極所含之理是一,太極所包之氣是萬殊;理與氣、理一與分殊,分別就是真如門和生滅門。究其實,一而為三,三而為一,一即如來藏自性清凈心。  王陽明有個「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第一句實是如來藏自性清凈心;第二、三句分別是生滅門和真如門;第四句則是眾生心在行位的智之慧照,滅人慾,則為聖人,反之,則為凡夫。四句教非一非異。禪宗曰:「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陽明的山中之花亦是如此,「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萬事萬物亦然,均是「一心」——良知之呈現。  注釋:  [1][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2006年版,第39頁。  [2]《中阿含經》(上中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杜,2000年版,第699頁。  [3]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灣)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修{丁版,第86-87頁。  [4]湯用彤:《湯用彤全集》(第一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472頁。  [5]《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引文所標頁數以該版本為準。  [6]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頁。  [7]《<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文中所標頁數以該版本為準。  [8]賴永海:《中國佛教與哲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頁。  [9]《朱子語類》卷九十八,第2513頁。  [10]《未子語類》卷九十八,第2409頁。  [11]《太極圖說解》,引《周敦頤集》,第4頁。
推薦閱讀:

《玄元膚論》學術思想探微
思郁:《匿名》是一部有思想的小說嗎?
【思想美才是人生之大美】【人生哲理】
思想修養資料集錦04
為什麼說商鞅變法徹底「毀」了中國人?| 思想食堂

TAG:中國 | 思想 | 如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