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民族醫藥之苗族醫藥
苗族民間及古歌中流傳著「千年苗醫、萬年苗葯」的歌謠。苗醫藥至今在苗族防病治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黔南是苗族醫藥文化沉澱最為深厚的地區之一。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在生產生活、談情說愛以及醫療實踐中,都會傳出悠揚的歌聲,如粗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歡舞蹈——反排木鼓舞,「行雲流水」的苗族飛歌等。他們沒有民族文字,民族文化全靠山歌、民謠、故事口口相授,代代相傳。
文明昌,這位出身於貴州獨山縣的苗族漢子,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後致力於黔南州的苗醫藥臨床研究。幾十年來,他走遍了苗家的村村寨寨,採訪有名的苗醫,搜集民間驗方、單方,了解苗醫治療情況和用藥特點,採集民族葯、中草藥。從他收集的歌訣看出,「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就是苗家百姓普通生活的真實寫照。
「獨特傷葯是馬桑,祖代秘傳好藥方,煎水泡酒均有效,內服幾次不見傷」;
「塊鹽螺螄殼,研磨成粉做眼藥,一隻眼睛滴一顆,五分鐘後就安樂」;
「有的病叫腎臟炎,魚兒破腹加上鹽,黃泥巴包火燒好,吃後猶如一爪拈」;
「仙鶴草治產後寒,煎酒服下不一般,服後不久就出汗,汗干燒退就好完」。還有「小小一味青藤香,清除肚痛功夫強」;「貓兒骨頭泥豬油,可治爛瘡取彈頭」……
他說,苗族百姓把醫療實踐內容歸納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歌訣,一方面便於推廣和傳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苗族人民養生防病的哲學思想。山歌是苗醫藥的血和肉,並賦予苗醫藥新的生命,是「人類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謠」。
此外,黔南的民族建築文化、民族民間節日文化、民族服飾文化、民族洗浴文化等獨具特色,該地區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態民族博物館」。「五結合」體現民族特色
苗醫藥講醫藥結合、醫護結合、防治結合、醫巫結合、醫商結合。
文明昌告訴記者,黔南苗醫把疾病分為冷病、熱病,同時根據疾病不同表現和快慢凶吉分為五經,即冷經、熱經、慢經、快經、半邊經,以三十六經、七十二症、四十九翻、十丹毒、六疔六癀命名。這是苗醫對病因以及證候學的樸素認識。
醫藥結合是黔南苗醫藥的主要特色。文明昌說,苗族歷來是行醫者必先識葯,採藥者必懂醫。黔南苗醫都是自己診病,自己加工原葯,自己配方發葯,從來沒有醫藥分家的現象。
醫護結合可以加快病人的康復。苗族沒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常常是醫生口授,患者家屬協助護理。在護理過程中,他們注重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張「排除積水,疏通溝渠」。
防治結合是苗族在方面總結的實踐經驗。他們認識到某些疾病可以傳染,就採取當地方式就地隔離,並進行空氣消毒,防止疾病蔓延。民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說,就是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辟惡除邪,防患於未然,如佩葯袋,洗葯浴,掛菖蒲,喝酒等。同時,苗族喜歡將體育活動與歌舞結合,以增強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醫巫結合是苗族民間存在的一種習慣,通過祈禱、請神、送鬼等形式,調節、安定病人情緒。這些習慣對苗醫藥產生了影響,從而形成「醫巫一家、神葯兩解」的特點。比如至今應用廣泛的「滾蛋療法」,即將煮熱的雞蛋滾遍全身以治療感冒、風濕,並根據雞蛋內膜及蛋黃顏色的變化判斷病情,就可上溯到古代巫師敲蛋占卜的做法。
醫商結合為各族群眾解除疾病和進行醫藥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苗族常帶行醫器具和苗葯,在市場上擺設攤點,一邊為患者治病,一邊賣葯,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感情交流,同時又靠醫術為藥材找到銷售出路。
「五診」法診斷疾病
通過眼看、耳聽、鼻嗅、口問、手模獲取人體病理特性,經過歸納、整合,驗其真偽,總結其規律,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
苗醫診法十分獨特,診斷病情常用看(看診)、聽(聽診)、聞(聞診)、問(問診)、拿(拿脈)5種診斷方法。
苗醫認為,凡屬內臟病變都能反映在人的五官和體表上。如看診,在形態、神志、面色、眼球、耳殼、口腔、鼻色、指紋、指甲等,均能反映人體的患病部位與程度,為疾病診斷提供治療和預防依據。
文明昌告訴記者,苗醫的看診豐富多彩,除看形態、神志外,還有目診、甲診、手診、舌診、鼻診或其他特定部位的看診。如面診,青色為冷症、風症;黃色為濕熱症;紅色甚為火症,紅色少為虛火;白色為主是虛病;黑色為主是寒症或氣血不通。又如甲診,蒼白為久病,發黑為冷病,扁平凹陷、周圍隆起為日干病。
苗醫拿脈有六脈,即大脈、小脈、快脈、慢脈、深脈、淺脈。部位是手腕和腳腕,與中醫號脈有類似之處。
苗醫根據病情不同,配合專病專方適當加減,運用解毒、通竅、走脈、祛風除邪以及以毒攻毒、以紅治紅、以黑治黑、以節治節等治則辨證施治。治療方法分為內治與外治兩大類。內治法包括食療、鮮葯含服等;外治法包括針挑、提筋、放血、滾蛋、燒燈火等。
單、驗方療效奇特
苗族醫藥用藥上主張「立方簡要」、「一方一病」、「對症下藥」,以單驗方治病為主。
苗醫在治療疾病時,常用幾味苗葯或一味草藥,就能使患者病藥到病除。這與使用單、驗方有關。
文明昌在調研時發現,大量民間苗醫單方、驗方具有奇特的臨床價值。苗醫所用藥物,療效很高,且和中醫有許多不同。用藥上主張「立方簡要」、「一方一病」、「對症下藥」,以單驗方治病為主。同時,苗醫認為,單為陽,奇亦為陽,時時固陽,就能驅除陰霾,消除病魔。因此,此單方、驗方只傳授其長子,不傳次子及女兒,亦不傳婿。
苗醫在用藥上大而狠,一些疑難雜病往往能險中求勝。如治療黃疸病,用、苦瓜根、田雞黃三味葯,每每收效;風濕關節痛用肥豬葯、靈仙草、薑黃、、煎服,外洗效佳;治痛風用向日葵柄、威靈仙、劉寄奴、巴岩香、追風傘作用神效。
文明昌多年來堅持工作在第一線,擅長運用苗葯治療牛皮癬、濕疹等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症,經他治癒的有8萬多人次。他介紹,黔南苗醫把牛皮癬分冷、熱、燥三類進行施治,原則為偏冷者用熱葯,偏寒者用熱葯,偏燥者用潤葯。他運用苗族的療法和驗方,通過內服、外擦、外洗、熏蒸、血療等方法治療牛皮癬,療效明顯。如治療風熱血燥牛皮癬和血虛風燥牛皮癬,前者滋陰涼血、刮濕潤燥,後者涼血解毒、清熱活血,從而達到治療牛皮癬的目的。臨床治療近200例,總有效率為90%。
在該院的苗葯製劑室里看到,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膏藥,有止癢的,解毒的、散寒的,增色的,收斂的,可用於不同患者、不同部位。此外,文明昌還研製出止痛酊、白癜風丸、見痔消等院內製劑。文明昌希望,與有關醫療機構及醫藥企業合作,共同研製和開發苗族治療牛皮癬以及皮膚病驗方,以便為更多的皮膚病患者解除痛苦。
百草皆葯觀念深入人心
苗族很多人能認識、掌握幾種甚至幾十種苗葯及其治病方法,一些村寨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種常用草藥,可謂「百草皆葯,人人會醫。」
在人口近千萬的苗族人中,「百草皆葯」的觀念深入人心。在貴州各苗族聚居區,識葯、採藥、種葯、用藥已成民俗習慣,幾乎人人都能辨識幾種甚至幾十種藥物,並掌握其使用方法。
「春用尖葉夏花枝,秋采根莖冬挖蔸。」採集藥物,苗族注重季節與最高功效的關係,藥用全草、成花、枝,在春夏採集,藥用果實、根塊在秋冬收集。民間流傳的「三月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就說明了採藥時令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文明昌一直堅持到基層採集民族葯、中草藥,多年採收各種葯達30噸左右,在臨床應用中發揮了民族醫藥特色優勢。
他介紹,黔南盛產藥物,品種繁多。苗葯有1074種,其中植物葯1044種,動物葯25種,礦物葯5種。苗葯主要以鮮葯為主,部分經特殊炮製後使用。苗葯命名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有的以藥物形態命名,如狗牙瓣、一支箭、八爪金龍等;有的以功效命名,如追風傘、風流草、夜關門等;有的以生長環境命名,如八月瓜、大血藤、芭蕉等。
文明昌說,苗葯配方自成體系。領頭葯即主葯,劑量大,藥力強,起主導作用,相當於中藥的君葯;鋪底葯即配藥,是加強主葯的,起輔助作用,相當於中藥的佐葯、臣葯;監護葯即引葯,引導主、配藥達到病變部位,用量小,相當於中藥的使葯。
苗藥劑型有煎劑、丸劑、酒劑、膏劑。使用苗葯時,病情不同,劑量不同;體質不同,劑量不同;不同配伍,不同劑量;藥物性質不同,劑量不同;季節不同,劑量不同。文明昌提醒,苗葯從單味葯發展到復方葯,特別注重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以提高療效,避免副作用。
注重食療養生
苗族講究辨證配膳,通過調節飲食或將葯放入食物中來防治疾病、強壯體質,是苗族的傳統方法。
文明昌說,通過調節飲食或將葯放入食物中來防治疾病、強壯體質,是苗族的傳統方法。苗族講究辨證配膳,葯食在運用時,一般考慮到病人的體質、自然環境和季節因素,並因人而異。對慢性虛寒性疾病,常以溫熱性食物配合有關藥物,如、大肉、桂圓肉等,以祛除寒邪;對急性熱性病人給予清熱解毒、甘涼的食品,如梨、綠豆湯等,以養陰生津。他強調,對急危重病人,則不能單獨採用食療。
治胃痛,可每早空腹服蜂蜜;或用雞蛋殼1個炒黃研末,開水服用。
治痔瘡,可將木耳、白糖水煎服;或將黃花菜和紅糖煮著吃。
治便秘,牛奶、蜂蜜與蔥汁共煮,早上空腹服用;或用紅薯葉加油鹽炒,空腹吃。
治腰痛,對風濕腰痛,將松樹葉、白酒與水共煎,去渣後服;對扭傷腰痛,將韭菜與白酒煮著吃;對腎虛腰痛,豬腰一對與黑豆、陳皮、小茴香、生薑,水煎服。
「心虛氣不足,添加桂圓肉」;「血壓高頭髮昏,胡蘿蔔煮粥降壓靈」等歌謠,就是苗族「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理念。同時,「病人不忌嘴,郎中跑斷腿」;「死的快,團魚煮莧菜」;「飲酒不節制,殺人在傾刻」等口訣,都在提醒人們注意飲食方面的忌諱,不要過冷、過熱、過量,要適度、合理、衛生,才有利於健康。
文明昌表示,發展黔南苗醫藥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志向遠大,充滿信心,不畏艱辛,要更加努力地不斷耕耘,開拓創新,使這支奇葩在傳統醫藥園中更加璀璨奪目。
背景
苗醫藥的歷史
苗族醫藥的起源很早,素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葯」的說法。西漢劉向著的《說苑辨物》記載:「吾聞古之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行醫於鄉里」。
楚國巫師經常用苗葯作巫具,《楚辭》中有不少記有被稱為「苗葯」的「菖蒲」和「」,長沙馬王堆一、二號漢墓把「」作為殉葬品,說明了苗葯的歷史悠久和廣泛應用。
漢武帝時,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醬,問從何來,曰:「道西北樣柯江……」《史記·西南夷列傳》,即古夜郎境內,《興仁縣誌》載:「山產萎蒻,花如流藤,葉如,子如。苗家瀝其油,醢為醬,味亦辛香。取其葉,裹檳榔食之,謂可辟瘴,苗女持贈所歡,以為異品。」興仁在古夜郎境內,從上述記載,可知苗族開發植物資源作為食品和藥物的歷史悠久。
苗族的許多有名的治療方法和用藥經驗,就是來源於這種生存鬥爭。如苗醫著名的糖藥針療法,是一種獨特的外治療法,此法廣泛流傳於貴州西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糖藥針療法溯源於古老的弓弩上應用的弩葯,從弩葯的成分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將「見血封喉」的劇毒藥汁敷塗於弩箭尖上,以獵取虎豹等兇猛動物。
苗族在應用弩葯的漫長過程中,配製者為適應治病的需要,有意減去了其中的劇毒成分,加入蜂糖等降低藥物毒性的成分,用特製的排針或針沾葯汁刺於患處,其操作簡便,治療迅速,副作用小。糖藥針是苗醫獨特的外治法,是起源於苗族古代狩獵活動而發明的弩葯,這正是苗族醫藥起源於古代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有力佐證。
在清朝乾隆之前,湘西黔東交界臘爾山區和黔東南雷公山區還未入「官籍」,被稱為「苗族生界」,同時其他大部分地區仍沿襲清初土司制度,有「蠻不入境,漢不入洞」的禁令。
清以後,軍政要員十分重視苗醫。如咸豐、同治年間,張秀眉領導的義軍就有黃平縣苗醫為義軍治刀傷、槍傷。
北洋政府內閣總理熊希齡曾多次到其家鄉湘西要苗醫到北京治病。據地方志載,漢醫藥的傳入在全面改土歸流之後,而西醫的傳入則是民國後的事。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廣大的苗族地區治病基本上依靠自己的苗醫苗葯。
長征時期賀龍同志非常重視苗醫,曾多次指示:「不但要物色好的苗族嚮導,而且要動員苗醫隨軍前進」。
新中國成立後,苗族醫藥得到進一步發展,已發掘研製出不少治療疑難病症的藥方。
推薦閱讀:
※中國的英語翻譯從China更正為Zhongguo,不是更好嗎?
※歐洲極端民族主義正抬頭 歐盟探尋反恐合作新路徑
※為什麼不對少數民族加分做進一步規範?
※唯恩禪 | 9月9日共修--唯恩師闡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花剌子模帝國的皇室是什麼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