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海龍:除夕

除夕——「家」文明的重要節日

自從奶奶過世後,我們家就不回老家過年了,所以過年時一般就只有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吃年夜飯,而今年姐姐遠嫁上海後,姐姐也不回來一起過年了。所以今年只有爸媽我三人了。平時過年時一般是下午五六點吃年夜飯,這會比平時的吃飯時間要早,年夜飯必備的菜是雞——南方人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並且這雞是要先作為祭祀祖先的貢品、魚——象徵年年有餘。吃完年夜飯後就開始守候在電視機旁等春節聯歡晚會,一般只有我和母親兩個人看晚會,因為父親一般都會去值班或者出去打麻將,而姐姐也多半出去玩。總體來看我們家的年過得是比較冷清的。而以前奶奶在的時候就會比較熱鬧,我們家和二伯家會一起回老家過年,陪姥姥吃年夜飯。然後聽一個晚上的鞭炮聲,因老家新港農村是從碼頭第一家在凌晨開始放鞭炮,然後一家一家的輪流放,這鞭炮聲會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

今年除夕飯後,良哥叫我出去和家裡的孩子一起唱K,太爺爺共生了四個兒子,其中我爺爺是老大,良哥是三叔公的長孫。到了KTV之後看到這麼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在一起過除夕,頓時心生羨慕,同時也疑惑、反思。為什麼三叔公家的孩子這麼團結?他們家還建了一個吳家的Q群,他們一家子兄弟都很親密團結。主要原因應該是因為他們還有公公在世,雖然他沒有出現在KTV但是他的存在卻可以聯絡這一大家子人的感情。

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家族這一組織的儒家文明,家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絕對的、現實的、超驗的。從物質層面看,家是一個公司型的事業組織,有著自己的使命與目標、經濟、政治生活,個人一旦離開了家就是喪家犬、孤魂野鬼、遊子(中國的種種概念辭彙都是和家有關的),我們的情感生活、社會關係也是在家族中的。家還是中國人超驗價值追求的來源,是個人生命意義的來源與終點,當下的生活源於祖先的蔭蔽,同時人人最大的任務就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就如國家是如何存在的,家這一沒有根據的存在是如何變為實體的?如何成為一個社會組織的?是父權和祖先將一大家子人團結在一個世繫上的,中國人特別注重孝道,而孝道又強調孝順和孝敬,總和起來應該就是聽生身父母的話。中國的孝道和當前福利社會的養老福利是不一樣的,福利社會是從人文主義的角度,視老人為一個享有個人權利的人而給予福利的,而中國的孝道所強調不是將老人視為一個平等的個體或者一個值得同情的弱者而給予幫助,而是要求子女晚輩要聽老人的話,對老人要又敬又順。在傳統中國文化中老人是家庭的主心骨,是家庭制度規則、價值意義、禮儀的核心。

我認為中國人的孝道的意義不在於其對於老人的意義,而在於它賦予大家共同血脈來源的老人予最高的家庭禮儀、規則、權力地位,而使下面的一群人能夠團結在一起。家族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源泉,中國所有的獨特概念、制度規則、權力制度皆源於中國特有的家族文化。孝道也許也只是中國家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核心,而不是家族文化源於孝道。

由家族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意義可推出中國有兩類節日是最為重要的,第一是春節或者中秋節這些要求孝敬現實中的家族核心長輩及回家團圓的節日,第二是清明或者重陽這些要求子孫孝敬已經過世的長輩的節日。第一類節日是通過儀式化的節日禮儀團結現有家族的作用,第二類節日通過祭祀典禮團結「不存在」了的家族。中國人並不是對於每一個死者都會非常重視,比如在我家鄉,年輕人死時就會很快發喪,而老人會根據其年齡大小輩分而延長喪事的時間及選擇不同級別的禮儀。所以在中國文化中對死者的孝敬的目的正是和對於長輩孝敬的目的是一樣的,在於維護家族的團結和情感。對於一個不存在了的祖先的共同敬意並且又要通過儀式隆重的展現出來,為的就是通過儀式團結家族。

如果老人不在世了,而長子能夠坐鎮老家,或者起到家族核心的作用,那麼這一家族也是能夠團結起來的。在我們家大伯過世的比較早,並且在世時大伯並沒有在老家生活,同時也是一個不愛管事的人,我們家族中能管事並且愛管事的主要是我父親(老四)和二伯,但是他們兩又都不住在老家,而住在老家的三伯是上門女婿,因此只要老人不在我們家族就不可能在一起過年。在我們南方宗族文化比較發達,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神台用以供奉祖先,有的家庭會有某個神像是從祖上傳下來的。如果,在我們家有人居住在祖房的話,那麼我們家族就很有可能在除夕夜共同在祖屋祭拜先人,從而可以讓生者過一個團圓年。

補充:物質與精神的「家」

在我們南方宗族文化發育比較完整的地方,人們都會比較喜歡自己蓋單家獨戶的房子。因為只有這種連帶著土地的房子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可以作為祖屋的房子。而套間房就只是一個暫時居住的地方,是不可以作為世代的財產的,所有的神壇都會放在自建房子一樓對著正大門的廳堂。記得我外婆晚年時總是特別的憂心,就是因為她將在農村的祖房賣了給我大舅買套間房,大舅還有一塊在城市的地塊,外婆是很希望大舅能把在城市的房子建起來的,但是大舅沒多久就又把地皮給賣掉了,因此外婆所憂心的是不能死在自家的祖房。祖房就是擁有世系傳遞的家族產才,並且在精神層上面要有一個神壇。在傳統觀念里,家是人們的超驗存在的載體,是具有生命意義的載體。人越是在年老時就會越需要超驗的生命意義,因此母親現在也蓋了一間房子,並且從老家將神台「請」到了新家,因此現在在我們家一樓的廳堂也擺上了神台。有了神台這一間房子就成為了一間真正的「家」,因為它不僅有了成為「家」的物質形式,還有了成為「家」的精神、禮儀核心。

二零一三年大年初八

吳海龍寫于海南儋州

推薦閱讀:

大寒除夕迎春節
現在的除夕,神龕底下還剩多少虔誠
朋友們,除夕快樂!給您拜早年了!
原來舊中國闊氣人家這樣過除夕,以前的年味你還記得嗎?
今天除夕:守歲發紅包張燈結綵

TAG:除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