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並發顱內出血:利伐沙班vs.華法林
大多數的房顫患者都需要服用抗凝藥物來預防缺血性卒中。但凡事有利有弊,服用抗凝藥物的同時也面臨顱內出血(ICH)的風險,甚至危及生命。那麼,對於那些服用抗凝藥物的房顫患者而言,哪些因素對發生ICH的風險高低影響更大呢?最近發表在《Stroke》上的一項研究對此作了深入分析,結果值得我們參考。
ROCKET AF研究是一項跨國合作、隨機、雙盲、雙模擬的臨床研究。共入選了14264例房顫患者,分別服用Xa因子直接抑製劑利伐沙班(一天一次)或維生素K拮抗劑(華法林)來預防房顫相關缺血性卒中和栓塞,再通過Cox比例風險模型來分析研究入選患者的ICH發生率、結果及預估作用。
在平均1.94年的隨訪過程中,有172例患者(1.2%)發生了175次ICH事件,年發生率為0.67%。經過比較分析後發現,ICH風險升高的獨立預測因子有種族(亞洲人: 風險比,2.02; 95% CI,1.39–2.94; 黑人:風險比, 3.25; 95% CI, 1.43–7.41)、年齡(1.35; 每增加10年升高1.13–1.63)、血清白蛋白降低(1.39; 每降低0.5 g/dL 風險升高1.12– 1.73)、血小板計數少於210×109/L(1.08; 每減少10×109/L 升高1.02–1.13)、缺血性卒中或栓塞病史(1.42; 1.02–1.96)及舒張壓升高(1.17; 每增加10mmHg升高1.01–1.36)。ICH風險降低的相關因素包括:使用利伐沙班(0.60; 0.44–0.82)及充血性心衰病史(0.65; 0.47–0.89)。這個模型用來區分不同個體並發有或不並發ICH的作用是很好的(C-index, 0.69; 95% CI, 0.64–0.73)。
可見,在這些接受抗凝藥物治療的房顫患者中,亞洲人、黑人、高齡、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舒張壓增高、血小板計數或血清白蛋白降低等都是引起ICH風險增高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心力衰竭、利伐沙班替代華法林則使ICH風險顯著降低。不過,這些發現的外部效度仍需要在其他房顫人群中進行進一步的檢驗。
Stroke.2014;45:1304-1312. Editedby Dr. Du & Dr. Fang
表1 入選ROCKET AF的14264例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AF=房顫,ALT=谷丙轉氨酶,AST=穀草轉氨酶,BMI=體重指數,CGFR=腎小球濾過率,CHADS2、CHA2DS2-VASC=非瓣膜性房顫腦卒中風險的評分,CHF=充血性心衰,COPD=慢阻肺,DBP=舒張壓,GI=胃腸道,Hb=血紅蛋白,ICH=顱內出血,SBP=收縮壓,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VKA=維生素K拮抗劑。
表2 ICH的病死率取決於出血部位及治療方案。出血性腦卒中是ICH的組成部分,是容易致命的一種。
表3 ICH獨立預測因子。C-index, 0.69 (0.64, 0.73)。BP=血壓,CHF=充血性心衰,CI=置信區間,HR=風險比,ICH=顱內出血,TIA=短暫性腦出血發作。
表4 PANWARDS諾模圖預測ICH風險。CHF=充血性心衰,PANWARDS=血小板、白蛋白、無CHF、華法林、年齡、種族、舒張壓、卒中,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表5 通過PANWARDS諾模圖總分來預測2.5年後發生ICH可能性,可見PANWARDS積分越高,其發生ICH的風險也越高。
圖1 通過PANWARDS諾模圖總分來預測2.5年後發生ICH可能性
推薦閱讀:
※三分預防勝過七分治療,摸透孩子的五種體質才能少生病
※艾灸治療失眠的最佳方法
※他們在用生命歧視 亞裔醫生:部分白人拒絕我治療(圖)
※治療白疪需要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