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國這一脫,很可能變身「店小二國家」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寒竹

6月23日剛剛結束的英國脫歐公投讓人再次體會到到世事無常,時過境遷。

1961年,英國政府正式提出歐共體申請,但遭到當時歐共體核心成員法國的無情否決。1967年,英國政府第二次提出申請加入歐共體,再度遭到法國的堅決拒絕。英國加入歐盟的申請一直堅持到1973年才如願以償。

半個世紀之後,斗轉星移,花了十幾年時間才進入歐盟的英國以公投的方式決定要退出歐盟,這說明今日之英國與歐洲大陸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各自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彼此心態已經根本易位。這一次,不僅法國總統多次以不同方式表示希望英國留在歐盟,歐盟內部的各國政也都以不同方式挽留英國,歐盟甚至不惜妥協讓步,願意給予英國在歐盟中的特殊地位來換取英國的留下。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揭曉,歐盟挽留英國的努力付諸東流,英國社會對於退出歐盟的態度已經通過公投成為定局,剩下的只是脫離歐盟的時間和程序問題。

如何預測和評估英國退出歐盟後的結果?由於在此之前歐美政要和許多評論家對英國退出歐盟前景的評估,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影響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而不是基於客觀現實對未來的判斷,所以,此前的國際輿論主要聚焦於英國離開歐盟後的前景,西方政界、學界和媒體界都在一邊倒地分析和預測英國將會遭遇哪些困難,將會如何在國際舞台上邊緣化,而沒有實事求是地分析英國退出歐盟對於雙方的真實衝擊。受西方輿論的影響,中國學界和媒體界也都更多在描繪或預測英國在脫歐後的黯淡前景,再由自己描繪出來的英國困境推演出與英國有著密切經濟關係的中國將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由此看來,目前對英國脫歐的觀察與分析已經有些失焦。

筆者以為,要理解英國這次脫歐公投,有兩個基本的線索,一個是當今時代主權國家的權力、利益與國家間聯盟的關係;一個是當今時代精英集團的利益訴求與普通大眾利益訴求的關係。線索是老線索,但卻有鮮明的時代性。本文從這兩個線索進行分析。

先從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來看英國這次脫歐公投。

認為英國是退出歐盟的最大受害者是一個普遍說法。法國經濟部長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講得最誇張。他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幾天對《世界報》記者說:「離開歐盟就意味著英國的『根西島化』,英國從此將變為世界範圍內一個小國。它自我孤立,從此將成為一個小貿易站點和一個在歐洲邊界上的仲裁調停場所。」(根西島是隸屬於英國的一個小島,位於英法海域之間)。

顯而易見,法國經濟部長對英國脫歐後前景的描述很容易讓人想起當年拿破崙把英國稱之為「店小二國家」(a nation of shopkeepers")。其他西方政要和媒體雖然沒有法國經濟部長講得這麼極端,也大都悲天憫人地斷言英國選擇退出歐盟將會走向災難,英國將面臨外貿萎縮、英鎊暴跌、股市暴跌、稅率上漲、失業率增加等嚴重問題,當然還加上政治上的自我孤立和國際上的邊緣化。當然,也有一些西方政要的觀點稍微平衡一些,把英國退出歐盟看成是英國和歐盟兩敗俱傷的不幸災難。

如果我們回到事實的基本面,會發現一些歐盟成員國政要冠冕堂皇的講話其實並非他們的真實想法。大多數歐盟國家的政要心裡很清楚,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對歐盟的傷害要超過對英國的傷害。他們在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前對英國前景的悲觀描繪主要不是出於對英國前景的擔心,而是出於對歐盟前景的擔心。換言之,他們警告英國不要退出歐盟,是希望英國留在歐盟給歐盟帶來更多的好處。歐盟官員明白,英國退出歐盟是兩敗俱傷,但歐盟受到的傷害卻要比英國受到的傷害大得多。他們對英國退出歐盟後的困境講得越嚴重,表明他們對歐盟自身的前景越擔心。

稍具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當今全球化時代,英國即使退出歐盟,也不可能是退到自我封閉的狀態。英國跟歐盟國家的貿易雖不可以再享受歐盟成員國間的互惠,但貿易障礙也不會太大,因為歐盟成員國還是需要跟英國進行貿易往來。此外,英國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5國特殊關係,英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成長,特別是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密切往來,都給英國在國際上提供了很大空間,英國退出歐盟並不等於回到光榮孤立時代。

不可否認,英國退出歐盟會有一定損失,特別是在退出之初,英國經濟可能會陷入短暫的動蕩,這次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引發的英鎊暴跌就是一個例證。但是,這種階段性的震蕩並非常態,不需要很長時間就會恢復正常。所以,英國退出歐盟,經濟可能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會太大;英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可能會上下起伏,卻難有根本性的變化。英鎊還可能再次暴跌,但絕非常態,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也不太可能有變化,布魯塞爾、柏林或巴黎都不太可能取代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相反,從歐盟方面看,英國脫歐對歐盟的打擊要比對英國自身的打擊嚴重得多。道理很簡單,英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28個成員國中的第二大經濟體,每年向歐盟繳納約200億歐元的預算費用。英國在歐盟中的重量級地位決定了英國退出歐盟固然是兩敗俱傷,但歐盟失去的要比英國失去的多。根據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的文件,如果英國脫離歐盟,歐盟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比重將從17%下降到14.6%;在全球貿易中,按現行價格和匯率測算,歐盟出口份額將從33.9%下降到30.3%。

與經濟相比,歐盟在政治上因英國退出而遭受的打擊更大,因為近年來歐盟的政治影響力一直在衰退。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的1周之前, 瑞士上議院以27票贊成、13票反對,2票棄權,支持下議院3月的決議,同意廢除在1992年遞交的加入歐盟申請。 瑞士外交部長柏克哈特(Didier Burkhalter)在國會通過決議之後發表講話,表示瑞士會向歐盟遞交正式通知,考慮撤回加入歐盟的申請。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冰島也正式宣布將無條件退出加入歐盟申請。積極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大都是經濟相對落後的所謂「新歐洲國家」。

在由民族國家組成的全球體系中,歐盟這種國家間聯盟從成立之日起就處於不穩定狀態,成員國的退出或不合作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丹麥屬地格陵島就曾以公投形式脫離歐洲共同體。歐盟的創始國法國、荷蘭也曾因歐洲憲法的問題引發過公投否決。近幾年來,歐盟各成員國對歐盟的信心不斷下降。這裡提供幾個權威民調以證實這個判斷。

根據2016年的歐盟官方出台的民調數據,2004年有一半受訪者相信歐盟體制,2016年這個比例跌到32%;反之對歐盟不信任的人從36%上升至55%,比例已經超過半數。

今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2015年和2016年歐盟成員國對歐盟支持率的調查數據。在接受調查的6個國家中有5個國家對歐盟的支持率出現下滑。其中,法國民眾對歐盟的支持率下降17個百分點,西班牙民眾對歐盟的支持率則下降16個百分點,德國對歐洲的支持率下降8個百分點,英國對歐盟的支持率下降7個百分點,義大利對歐盟的支持率下降6個百分點。

位於巴黎的益普索 (Ipsos)公司公布的數據更讓人擔憂。這份問卷調查覆蓋了比利時、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和瑞典八個國家。民調結果顯示,45%的人希望擁有公投的權利,而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有公投的機會,他們會投票離開歐盟。在這8個國家中,退出歐盟意願最強烈的是是義大利和法國:48%的義大利受訪者和41%的法國受訪者希望退出歐盟。

正是由於歐盟擔心有更多的國家想脫離歐盟,所以才會儘力想把英國留在歐盟內部。歐盟官員警告英國退出歐盟後的危險和困局,主要是為了歐盟的整體利益,而非僅僅是擔心英國的未來。為了留住英國,歐盟甚至作出很大的讓步和妥協,同意給予英國在歐盟內的特殊身份。2016年2月19日,英國和歐盟在布魯塞爾達成協議,歐盟28國領導人同意英國保留其在集團內的「特殊地位」,這份協議被稱為「卡梅隆勝利」,因為它為英國爭取到了相當特殊地位,其中包括:英國擁有不參與歐洲政治一體化的權力、控制在英移民福利、捍衛倫敦「金融城」等權益。

歐盟對英國的妥協固然可以理解為雙方獲利,但誰居於主動是一目了然的。

下面再從精英集團與普通大眾的關係來看這次英國的脫歐公投。

本文在上面談到英國與歐盟關係時,是把英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整體來看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是分析英國脫歐對誰的傷害更大。但是,英國並非鐵板一塊,並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認為應當退出歐盟。這次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非常接近,說明英國社會內部高度分裂。所以,要理解英國脫歐對未來的影響,還需要理解英國社會內部誰是脫歐的受害者,誰是受益者。

這一次英國脫歐公投表現出英國社會的高度分化與撕裂。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堅決反對英國退出歐盟的社會群體主要是英國的大企業家,金融家、科技專家、知識精英和傾向於大資本的政治家。而主張退出歐盟主要是中下層的草根大眾。這種帶有社會分層色彩的站隊投票可以從英國各大媒體的站隊分類大致看出來。

針對6月23日英國的脫歐公投,主張英國留在歐盟內的報刊雜誌主要有:

《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衛報》、《經濟學人》雜誌等。這些報刊發行量不大,但影響力很大。在英國屬於嚴肅的,有一定深度的讀物,讀者大多為政治和商業精英、白領、和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這些精英人士雖然人數不多,但直接控制著英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在這次脫歐公投中主張英國退出歐盟的主要報紙有:

《太陽報》,發行量超過上述精英報刊數量的總和,有很強八卦色彩,在公投前提出的口號是:「相信英國!離開歐盟!」

《每日郵報》,發行量和太陽報在伯仲之間,數量上超過上述精英報刊數量的總和。《每日郵報》雖是一份老報,但現在以中下層社會讀者為主,以大量圖片吸引讀者,文字常常淪為成為圖片說明。八卦色彩雖不能比肩太陽報,但內容也充斥明星花邊和奇聞異事、兩性話題等。在6月23日公投前,每日郵報擺明了自己的反精英立場:「要謊言,貪婪的精英,還是要跳出將死、支離破碎的歐洲,擁抱輝煌的未來?」

《每日電訊報》,19世紀後期曾經是全球第一大報,現在發行量也超過所有精英報紙,格調居於高級與大眾之間。這次也支持英國退出歐盟。

從上述媒體的風格和發行量已經可以看出,在英國是否應當退出歐盟的問題上,左與右,自由和保守的分野並不是很重要,而上層與下層、精英與大眾的分野則相當明顯。這個中道理也很容易理解。勞動者有國家,資本無國界。普通中下層人士的生存方式、工作環境更多是地方性的,他們的利益來自當地而跟海外的關係不大。他們自認為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對於外來移民,他們常常視為工作上的威脅而予以排斥。這樣的地方主義者把個人的的利益觀上升到國家,就成為英國本土主義的捍衛者。而精英集團通常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們的很多利益跟海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天然具有世界主義的色彩,他們主張英國留在歐盟是跟他們的利益基本一致的。

精英主義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有著深厚的傳統。近代以來,儘管受到現代工業文明和平民主義的衝擊,但西方的精英主義總能逢凶化吉,能夠有效地化解來自底層社會的挑戰。不過,近年來情況開始發生一些新變化。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不僅是英國,整個西方世界開始出現強大的民粹主義浪潮。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們都可以看到來勢洶洶的民粹主義,而傳統的精英統治集團一時難以招架。大西洋彼岸的特普朗在共和黨內橫掃千軍,歐洲各國的右翼民粹主義與底層社會的勞工力量結合,正在改變歐洲傳統精英社會的面貌。正是這種新型的民粹主義最終贏得英國6月23日的脫歐公投。

本文對這次英國的脫歐公投,只是一個粗略的梳理。在現實中,事實遠比理論要複雜得多。英國這次的脫歐公投雖然有了結果,但這個公投結果離英國真正脫離歐盟還有相當遙遠。現在卡梅隆首相已經宣布在10月份辭職,那麼誰來啟動退出歐盟的《里斯本條約》第50條?按照英國「脫歐派」的說辭,他們也不打算在兩年內就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如果近幾年英國不啟動退出歐盟的程序,那麼未來幾年英國社會本身是否會發生新的變化和衝突?會不會出現新的變數?民粹主義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英國的「脫歐派」利用民粹主義通過了退出歐盟的公投,但基於同樣的民粹主義,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對這次脫離歐盟的公投很不滿意,公投結果顯示大多數蘇格蘭人和北愛爾蘭人要求留在歐盟。蘇格蘭在2014年已經舉行過一次從英國獨立出來的公投。英國這次主張退出歐盟的公投結果與大多數蘇格蘭人的意見相違,是否會再次激起蘇格蘭人更強烈的獨立情緒和主張獨立的民粹主義?現在還難以逆料。

總而言之,英國要走出歐盟的路還很長,程序也相當複雜。英國內部和歐盟內部的矛盾更是錯綜複雜。本文只是想說明兩點看法。第一,英國脫歐公投通過,英國和歐盟是兩敗俱傷,而歐盟比英國傷得更嚴重。輿論不應只關注英國在脫歐公投通過後的前景,更應該觀察英國出走後歐盟的前景。第二,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國中下層民眾發聲,民粹主義推動的結果。我們對當代民粹主義要有清醒的認識。與19世紀、20世紀的民粹主義不同,當代民粹主義是各國上層精英集團在全球化過程中以不公平手段剝奪中下層社會而催生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世界性。對這個具有時代性的社會力量,簡單肯定和簡單否定都有失片面。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全球化的路徑與方式,這還需要各國進一步的思考與反省。


本文來自: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聯繫·合作:2920915625(QQ)


推薦閱讀: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牛角蘭、管葉牛角蘭、叉枝牛角蘭
【宗教與國際關係】 歐洲宗教與國家關係的歷史演變
大型犬末日|全國「打狗」事件頻發,我們該怎麼辦?
中國國家博物館(二)—— 殷墟婦好墓及武丁時期出土文物

TAG:國家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