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前,請先學會愛孩子!這4點你必須明白
每天十分鐘,成為自己的家庭教育顧問
零成本,享受優秀家教資源點這裡加入???
一次演講會上,有一位媽媽曾這樣問我:「李老師,現在很多育兒書都推崇「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我又有點困擾:給孩子自由,是不是意味著不「管」孩子?如果約束孩子,給孩子立很多規矩,是不是意味著沒有給他足夠的自由?」
其實,愛孩子和給孩子立規矩從來不是對立的,王濤博士的《規矩與愛》一書就對這個問題作出了非常精彩的詮釋,書中的核心觀點是:體現規矩的愛,帶有愛的規矩。在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行為習慣上,我們要給孩子立規矩,幫孩子把關,同時,我們要在細節上讓孩子自由選擇、自由思考,並最終實現自我管理。這才是對孩子的愛。
想要知道怎麼樣愛孩子,你首先必須明白這四點:
01
先學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學做父母應該先於教育孩子,學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現在80後和90後的年輕父母們本身就是獨生子女,受寵於自己的父母,還不知道怎樣做好父母的兒女的時候,就成為了孩子的父母。他們有的把孩子當寵物,高興的時候喜歡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把自己的情緒毫無保留的發泄給孩子,工作中的不快也傳給孩子,有時孩子會察言觀色看著媽媽的臉色行事,無意識間孩子幼小的心靈就受到了傷害。
沒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每個父母都需要學習和成長,要有學習的意識和願意重新成長的謙卑態度,父母的自我成長和改變在現實中往往非常艱難,這是要靠自身的自律不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02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長要統一立場
目前的中國家庭基本上孩子都是老人帶,年輕人在外面打拚,幾代同堂必然會有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分歧。王濤博士認為隔代教育只能是親子教育的補充,不能替代。在規矩和教育上,首先要服從孩子的父母,原因有三:
一來父母是孩子撫養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孩子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孩子;
二來隔代教育往往容易產生溺愛;
三來父母更容易接受新觀念和新事物,有助於孩子成長。
傳統家庭中因為孩子教育發生分歧時,父親應挺身而出,做好妻子和自己母親的調解人。當然,同一教育者也存在一致性問題,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讓孩子無所適從。
傳統家庭中因為孩子教育發生分歧時,父親應挺身而出,做好妻子和自己母親的調解人。當然,同一教育者也存在一致性問題,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讓孩子無所適從。
03
別讓孩子患上「父愛缺失症」
現在中國社會很多孩子都有「父愛缺失症」,原因是很多人在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陪伴撫養孩子是媽媽的責任,爸爸負責打拚掙錢就行了,如果某個男人在陪伴孩子和家人上花的時間多,就有被貼上「沒出息」標籤。事實上,爸爸的作用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孩子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父親影響,而且從父親身上,孩子能學會擔當和承擔責任。到了青春期,孩子會追求權威和力量,所以,父親要趁孩子還小,用心陪伴孩子,建立愛的連接和規矩的權威。
此外,父愛缺失的孩子會出現各類問題,行為上的,心理上的,嚴重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不容忽視。
此外,父愛缺失的孩子會出現各類問題,行為上的,心理上的,嚴重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不容忽視。
04
培養孩子情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大數據研究表明,情商高的人更容易獲得內心的幸福和滿足感,簡單說婚姻和諧、工作和順、人際交往順暢都與情商有直接關係。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本書中介紹了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培養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合作的意識等!
正確地愛孩子,用愛來給孩子立規矩。管教孩子要把握規矩和愛的統一,我們相信沒有不能做規矩的孩子,只有不會做規矩的父母!
推薦閱讀:
※三分鐘學會:怎樣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早安心語,人生路上,要學會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學會這4步,躺著也有好身材!
※學會珍惜女人....
※太上感應篇(第三十八集)新加坡淨宗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