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膽囊炎,膽結石--名醫屢效方

膽石病——柴牡五金湯(陳蘇生方)

第28章 內科病證 (28)

第7章內科病證(7)(2)

(組成)柴胡9g,生牡蠣(先煎)30g,海金沙15g,廣鬱金9g,雞內金4.5g,川楝子9g,金錢草15~30g,青陳皮各0.5g,枳實6g,甘草4.5g,川厚朴6g,瓜蔞12g,冬瓜子18g,冬葵子12g。

(用法)另外,每日服雪羹湯(大荸薺4個,海蜇皮漂去石灰礬性30g),水煎服,日1劑。

(功效主治)疏以解郁,清以泄熱,利以去著。用於膽石病。

(方解)陳蘇生老師根據多年臨床實踐,認為治療本病清泄濕熱必須結合升降滑利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為膽為「中清之府」,其膽汁為「肝之餘氣泄膽,聚而成精」(《東醫寶鑒》),所以膽的病變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若肝的疏泄正常,氣機的升降也正常,則膽汁排泄暢達;反之,肝失疏泄,郁而化熱,肝熱灼液,導致膽汁排泄不利,會造成膽石鬱結。所以,不管臨床中所見氣鬱型、濕熱型或熱毒型,均與肝臟氣機升降失調有關。結石是標,氣滯是本,故治療膽石症必須重視氣機升降,疏肝理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理氣開郁能降低膽總管口括約肌緊張度,減少胃酸分泌和遊離酸鈣,使胰腺分泌減少,解除胰管梗阻力,減少壓力增加膽汁分泌,與中醫理論相合。此外,膽石症以濕熱型最為多見,濕與熱兩者,目前均以清熱為主。陳老認為當配以甘涼滑利之品,俾濕去則熱無所依,且滑利之葯對消癰化石、利竅排毒均有好處,所以,陳老認為治療膽石症當以疏、清、滑、利為主。

柴胡,《本草經解》認為「輕清,升達膽氣,膽氣條達,則肝能散精,而飲食積聚自下」,牡蠣味咸性降,《湯液本草》「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之硬」,二者合用,一升一降,既宣暢氣機,又軟堅散結;鬱金、川楝子、青陳皮,疏肝以解郁,理氣兼消積。從現代藥理分析得知,鬱金含揮髮油,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作用,並使膽囊收縮,有利膽作用,揮髮油還可溶解泥沙狀結石,故用於膽結石尤宜,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清泄濕熱,利水通淋,軟堅消石;冬葵子、冬瓜子、瓜蔞,滑以去著,通竅利濕,還有消癰排毒作用;制川厚朴、甘草、枳實,不加大黃加滑利之品,既有小承氣湯宣氣除滯、清熱通便作用,又可避免用藥過峻而傷胃氣。本方雖以疏清滑利為主,但葯不過峻,所以只要不是患者十分虛弱,一般都可使用。

雪羹湯方出於清代《繹雪園古方選注》,其方:羹,食物之味調和也,雪,喻其淡而無奇。荸薺味甘,海蟹味咸,性皆寒而滑利。凡肝經熱厥,小腹攻沖作痛,諸葯不效者,用以泄熱止痛,久服不傷正氣。

(加減)伴有發熱炎症,加土茯苓、忍冬藤、連翹、白薇;出現黃疸,加茵陳、山梔子;脅痛,酌加香附、烏葯、延胡索;嘔惡胸痞,酌加制半夏、姜竹茹、枳殼;納呆,加蒼朮、焦楂曲;大便不暢,酌加郁李仁、桃仁、大黃。

(驗案)楊某,男,66歲。1989年1月初診。上腹疼痛2個月,有時劇烈。市某醫院B超確診膽結石。治療前幾日吃油膩疼痛又發,伴有嘔吐,大便不實。舌紅、苔薄膩,脈弦。此飲食不節,造成濕熱內蘊肝膽,先擬疏肝利膽,清泄濕熱為治,用柴牡五金湯加減:柴胡9g,生牡蠣(先煎)30g,台烏葯9g,制香附9g,金錢草30g,海金沙(包)15g,雞內金9g,制川厚朴6g,制半夏9g,陳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殼4.5g,川楝子9g,冬葵子12g,冬瓜子12g,延胡索6g。除頭暈加潼白蒺藜各9g外,其餘如上述加減,服用56劑,完全恢復,再服疏肝和絡飲善後。3年來,未再複發。

附:疏肝和絡飲六腑以通為用。膽石即使排除以後,也還有複發可能,故當保持氣機通利。陳老因擬疏肝和絡飲善後,防止複發。疏肝和絡飲:柴胡9g,生牡蠣60g,制香附9g,烏葯9g,鬱金9g,菖蒲6g,蒼朮9g,厚朴6g,枳殼6g,首烏藤15g,合歡皮24g。方解:本方旨在疏肝,故仍以柴胡、牡蠣為主葯;香附、烏葯,調氣活血,疏肝消痞;菖蒲、鬱金,開竅豁痰,利膽解郁;蒼朮、川厚朴、枳殼,溫中燥濕,寬胸利膈,散滿行滯;首烏藤、合歡皮,和血安神,故能達到氣血流暢,消化正常,以防膽石再生。

(方源)陳耀.陳蘇生治療膽石病經驗.新疆中醫藥,1993(4):40

膽道結石——膽道排石湯(李遵五方)

(組成)金錢草30g,魚腦石15g,鬱金9g,雞內金12g,焦山楂9g,青皮、陳皮各4.5g,炒枳殼6g,姜竹茹6g,延胡索9g,炒川楝子9g,柴胡4.5g,生大黃9g,玄明粉(沖)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疏膽理氣止痛,化結石通瘀結。主治膽道結石。

(方解)方中金錢草、魚腦石、雞內金為化結石主葯;鬱金、枳殼、竹茹、青皮、陳皮有疏理膽道郁滯之功;生大黃、玄明粉能滌胃腸熱積、排結石;延胡索、川楝子為理氣止痛要葯:焦山楂消油膩之積;柴胡為膽肝引經葯。

(驗案)崔某,女,42歲,工人。1973年1月24日初診。1972年下半年起感上腹部疼痛,牽引至右肩背。痛時雖注射度冷丁稍緩,但仍不能止。經本醫院造影攝片,確診為「膽道結石」,因拒絕手術,轉中醫治療。患者形體肥胖,嗜食油膩,濕熱蘊積,氣滯瘀阻,肝膽失於疏泄,聚成結石,「不通則痛」。治擬疏膽理氣,化結石,通瘀結,用膽道排石湯治之。金錢草30g,魚腦石15g,川鬱金9g,雞內金12g,焦山楂9g,青皮、陳皮各4.5g,炒枳殼6g,姜竹茹6g,延胡索9g,炒川楝子9g,柴胡4.5g,生、熟川大黃各9g,玄明粉(沖)9g,3劑。1月29日複診,葯後大便日解3次,在大便內發現3枚大如黃豆的圓形結石,上腹部疼痛頓減,原方去玄明粉,再服3劑,膽區已不痛。再去生川大黃,連服7劑,以資鞏固。

(按語)此方配合得當,隨症加減,療效確切,能起到排膽道結石之功效。本方在臨床應用中,經多次修改而定,治療膽道結石,療效滿意。

(方源)《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清熱利膽丸(朱錫祺方)

(組成)柴胡60g,黃芩30g,木香18g,生大黃18g,鬱金45g,玄明粉18g,赤芍18g,金錢草60g,徐長卿18g,一見喜18g,川厚朴30g,茵陳90g。

(用法)煎湯代水(茵陳質軟如絮,不易研粉,故煎湯代水),泛丸如梧桐子大。上為一料量。每服6g,日2次。一般連續用藥1.5~2個月。

(功效主治)清熱利濕,疏肝利膽,消石止痛。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結石。

(方解)方中柴胡、黃芩、赤芍、大黃取大柴胡湯意,和解少陽,泄下熱結,一見喜、川厚朴清熱化濕,鬱金、茵陳、金錢草、玄明粉利膽消石,木香、徐長聊理氣止痛。

(驗案)張某,男,37歲。初診:1970年11月16日。患者確診慢性膽囊炎,膽囊部位疼痛,放射右肩,時有低熱,歷時2年余。曾住某院內科,治療無效而轉外科手術。患者畏懼,自動要求出院。嗣後膽囊絞痛屢發,經常高熱,多次住院。雖經各種治療,但療效欠佳。服用清熱利膽丸1個月後,膽囊疼痛明顯減輕。再服藥半月,癥狀全部消失。又給丸藥半月,以資鞏固。經2個月的治療,共服上藥2料,患者進脂肪飲食,亦無膽囊區疼痛。隨訪年余,未見複發。

(按語)朱氏認為,急性膽囊疾患宜湯藥蕩滌,但緩解期用丸藥緩圖,既方便病員,節省藥材,又能鞏固療效,而達到小發、少發或不發的目的。有些病例排出了膽囊結石,得到了根治。病史資料完整的50例患者的療效觀察表明,本方的顯效率為62%,有效率為84%。

(方源)《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利膽消炎湯(周建龍方)

(組成)金錢草、枳殼、山楂各30g,鬱金、黃芩、梔子、木香、雞內金、川楝子、延胡索、佛手、白朮各10g。

(功效主治)行氣止痛,清熱利濕。用於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方解)慢性膽囊炎屬於祖國醫學之「膽脹」「脅痛」範疇,其發生部位多在肝膽。《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肝脈佈於兩脅,膽附於肝,其脈亦循於脅。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所以情志失調,則至肝鬱而生脅痛;郁久化熱;肝克脾土,土失健運則生濕。根據「木郁達之」「客者除之」「寒者熱之」之治則,周老師提出「行氣止痛,清熱利濕」之法。利膽消炎湯,方中金錢草以清肝利膽;枳殼大劑量用至30g,以理氣寬中;余葯以行肝氣,解濕熱,止疼痛,消食積。據現代藥理研究:鬱金、黃芩、梔子、金錢草等具有促進肝細胞分泌膽汁的作用;延胡索素可使膽囊的血流量增加;川楝子能拮抗乙醯膽鹼引起的收縮活動。方中諸葯配伍嚴謹,為治療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之良方。

(加減)有泛酸者,去山楂,加煅瓦楞、海螵蛸各30g;納差者加茯苓、神曲各10g;伴腸鳴,腹瀉者加茯苓10g,薏苡仁30g;兼瘀滯而見舌有瘀斑者加牡丹皮10g,三七粉3g(沖服)。

(按語)共治療16例。除1例患者無效外,其餘患者經用該方治療,服藥1周內癥狀緩解,1個月後諸症消失。

(方源)王醊恩.周建龍教授治療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經驗管窺.現代中醫藥,2003(6):10

膽石症膽囊炎——復方茵陳蒿湯(葉景華方)

(組成)茵陳30g,山梔子10g,生大黃10g,黃芩10g,廣鬱金10g,厚朴6g,青陳皮各10g,枳殼10g,金錢草30g。

(用法)每日1劑,煎2汁,分2次服,隔3~4小時服1次,病重者1日2劑。

(功效主治)清熱利膽,理氣排石。主治膽石症,膽囊炎,黃疸不退,腹脹便秘,術後膽汁引流不暢,舌苔黃膩,脈弦滑。

(方解)茵陳蒿湯是治療陽黃證的主方,能清熱利濕退黃,加黃芩以增強清熱消炎作用;加金錢草以加強利濕之功;加鬱金、枳殼、青陳皮、厚朴等理氣之劑,不僅可以止痛除脹,還有助於利膽排石。臨床觀察復方茵陳蒿湯的利膽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結石隨著膽汁暢利而排出。

(加減)大便多者改制大黃;熱盛而便秘、多日不解者加玄明粉6g沖服;發熱者加細柴胡10g,蒲公英30g,連翹10g,金銀花30g;腹脹者加大腹子皮10g,廣木香6g;腹痛者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第29章 內科病證(29)

第7章內科病證(7)(3)

(驗案)患女,14歲,學生。因右上腹部疼痛,發熱,黃疸而住院手術治療。診斷為膽囊炎,總膽管結石。術後6天,T管引流膽汁甚少,每日只有10~20m1,黃疸不退,乃請中醫診治。術後6天,T管引流膽汁甚少,昨有發熱,目黃,納呆,大便褐色,舌苔膩,邊尖紅,脈數。濕熱阻滯,膽汁不利。治以清化濕熱而利膽,以復方茵陳蒿湯加蒲公英30g。服藥2劑後引流量明顯增加,每日300~500m1,舌苔膩漸化,納增。又服藥4劑,夾T管後無不適,黃疸退,改進健脾清化濕熱之劑。白朮10g,青陳皮各10g,茵陳30g,鬱金10g,甘草3g,黃芩10g,枳殼10g。服4劑,拔除T管,一般情況好而停葯。

(按語)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術後初期有兩種情況:①仍有發熱,黃疸,腹脹不適,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數;②發熱、黃疸漸退,腹部不適,T管引流不暢,有泥沙樣結石從引流中排出。以上兩種情況仍以邪實為主,故治療尚須祛邪通利。六腑以通為用,在治療過程中腑氣通暢是一個重要問題。通腑時大黃是要葯,不僅有清熱通便作用,與茵陳、山梔子配合有很好的利膽功效。便秘多日須加玄明粉同用,以增強通腑作用。另外,若術後時間較長,或上述兩種情況經治療後病情好轉,黃疸退,腹中有時尚不適,大便正常,為邪勢已衰,而有正虛,多數為陰虛。見舌紅少苔,盜汗,和氣虛乏力,納呆,氣短等,這時不宜再用復方茵陳蒿湯,而應扶正調理。但扶正不能專用滋補藥,須一方面養陰或益氣健脾,一方面理氣,清化余邪。

(方源)《葉景華醫技精選》

膽脹——烏梅丸加減方(范國樑方)

(組成)烏梅15g,川椒5g,乾薑15g,細辛5g,桂枝15g,黃柏6g,當歸15g,附子10g,薑黃15g,白鮮皮15g,生曬參15g。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膽脹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慢性膽囊炎、膽石症。

(方解)膽脹病是指膽腑氣機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或伴見噁心、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相當於西醫學的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范教授則認為:膽脹病發病雖表現為「疼痛拒按」等實象,但其病機多因情志不暢,肝失疏泄,膽氣升發受限,膽汁排泄障礙而發病,或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使脾胃功能受損,升降失常,膽氣不升,胃氣不降,膽胃不和而發,究其根本是先有外、內因損傷肝、膽、脾臟,而後發為該病。其病性屬虛,但其症中又可見痰熱、血瘀之象。脾胃功能受損則運化失司,水津代謝障礙則「痰濕內生」,血瘀、痰濕日久則生內熱,往往虛實挾雜,寒熱並行,故治療上立溫經通降法,以烏梅丸加減治療,取得滿意療效。方中重用烏梅酸平入肝經,納氣補肝陰;當歸性溫入肝,養血通絡;川椒、細辛亦性溫,溫臟祛寒,細辛交通上下,領諸葯環轉周身,調氣血,通絡脈以運其樞;乾薑苦溫補脾陽,令陰陽和;人蔘甘寒,益脾中之陰,與烏梅相配,酸甘化陰,與當歸合用,補養氣血;黃連、黃柏苦寒清上熱,溫下寒,同時亦可去姜、附之燥烈之性;附子入腎暖水臟,以固其根。全方諸葯配伍,味備酸甘焦苦,性兼補調助益,寒熱並治,邪正兼顧。

(加減)若症見痰濕較顯可加膽南星15~20g,白芥子10g;若瘀血較著可予酒大黃3~5g行瘀通絡。

(驗案)張某,男,42歲,幹部,右脅脹痛2個月余,進食後胃脹不適,納差,晨起乾嘔,乏力畏寒,大便稀,舌質紫暗,苔白厚膩,查體可見膽俞穴壓痛陽性,B超回報:膽囊壁粗糙,囊壁厚0.3cm,診斷:膽脹病。處方:烏梅15g,細辛6g,川椒3g,桂枝15g,黃柏15g,黃連15g,當歸10g,薑黃15g,附子10g,白鮮皮15g,日1劑,早晚2次分服。服4劑後乾嘔癥狀消失,胃脹減輕,但自覺胸中及呼吸時亦熱,且手足尖麻木感,原方去附子,川椒改1g,繼服6劑,癥狀基本消失,複查B超報:膽囊壁光滑,壁厚0.2cm,繼服10劑,隨訪2年未複發。

(按語)烏梅丸本是治療蛔厥的首選方劑,應用於本病,是因其具有「辛苦酸甘同用,寒熱並行,氣血兼顧,調和肝脾,扶正祛邪」的特點。膽脹患者因膽腑失職,膽汁排泄失常,消化功能不暢,脾胃太虛,若予溫燥劑則傷及更甚,故治療中在辛溫行氣之品中配以「甘寒養陰、酸甘化陰」之品,以取之所用,避其所短,故可使疾病癒、機體健。現代研究表明烏梅丸能有效改變膽汁的pH值,使其趨酸並促使膽囊收縮,擴張奧狄括約肌,加速膽汁排泄。方中黃連、黃柏為廣譜抗菌葯,對有效控制膽道感染,消除炎症效果顯著。方中川椒用量應2~6g,不宜過大,否則會有手、足尖麻木之感,但停葯後可自行消除。

(方源)李磊,范哲,魏翠柏,等.范國樑教授運用烏梅丸治療膽脹病經驗.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1,17(3):10


推薦閱讀:

尿道結石的癥狀及診斷
膽結石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腎結石患者不宜喝牛奶
得了膽結石千萬別用體外碎石術

TAG:結石 | 膽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