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輕武,蘇東坡和司馬光王安石「對著干」2

元豐二年六月,李定、舒亶、何正臣等摘取蘇東坡詩中的語句,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以「毀謗君相」的罪名,被將他下獄,史稱「烏台詩案」,差點要了他的命。當他出獄後,仍作詩表示了自己的「不服」,他說自己「我真是無可救藥」。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神宗說蘇東坡「人才實難,不忍終棄」。手詔改他任汝州團練副使。

和司馬光的舊黨「對著干」

神宗駕崩後,九歲的哲宗趙煦(1085—1100在位)即位後,由祖母宣仁太后(高太后)垂簾攝政。太后頗為賞識東坡的才華,元佑六年召他回朝廷,東坡迅速陞官,最初知登州,到任五日又以禮部郎中召還京師,很快升遷為起居舍人、中書舍人,成為三品的翰林,負責起草詔書,即翰林學士知制誥。東坡達到了他一生仕途的最高峰,也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

垂簾攝政的宣仁太后反對變法,保守派得以東山再起。司馬光主政後,奉行「祖宗法度不易變動」,全盤否定了王安石的變法內容,恢復舊制。看到新黨不分青紅皂白這樣武斷,東坡又站出來了,他說,「校量利害,參用所長。」他認為儘管王安石變法有不少的弊端,但其中也有很多切實可行的內容,有不少可取之處,不能僅憑意氣用事一竿子打死,應該區別對待。不要只看到新法之害,而沒看到新法之利,去其弊端即可。東坡舉出「新法的雇役法就比原來的差役法好」,上書建議保留實行有價值的部分。

司馬光見蘇東坡持這樣的態度,勃然大怒:「是何姦邪阻擾罷廢新法。」這樣,東坡又得罪了新黨,又遭到貶謫。

推薦閱讀:

清明上河圖中間的這艘船上發生的場景,作者想表達什麼或者寓意什麼?
宋朝團扇畫繁盛的原因分析
你一定愛看的極簡北宋史(四):大家一起來折騰
宋徽宗被擄走之後的命運,誰能詳細說說?
關中古迹(2)唐三彩的產地:耀州窯博物館

TAG:宋朝 | 司馬光 | 王安石 | 蘇東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