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藝術,這個世界是瘋了嗎?!
現在的藝術
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
好像越是匪夷所思
越是飆到天價
......
▽
馬克·羅斯科《無題11號》7280萬美金
湯伯利《黑板》7035萬美金
巴斯奎特 《癮君子》4884萬美金
連一罐《藝術家的大便》(曼佐尼)
都可以輕鬆拍到12萬4000歐元!
這個世界是瘋了嗎?!
▽
別著急
▽
現代藝術
只是從拼「顏值」轉向了拼「智商」
衡量標準不再靠「眼睛」而靠「大腦」
其實看似撲朔迷離的西方藝術史
非常簡潔明了
就是從「畫神」過渡到「畫人」
進而拓展到「畫世界」的過程
藝術理念則從「怎麼畫」到「還畫不畫」
最後終於領悟
「藝術其實就是生活」
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旅途
是從宗教哲學逐步回歸人性
回歸內心情感和世俗生活的過程
看似簡單的路
西方藝術走了整整兩千年
其實藝術風格的變化
歸根結底源於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就如同解開藝術謎團的葵花寶典
藝術史源頭古希臘古羅馬時代
對宇宙萬物都不明覺厲
藝術的萌芽也起始於膜拜和祭祀
核心就是畫神話體的系下各路大神
進入蒙昧混沌的中世紀
基督教排斥古希臘的神話和藝術思想
強調刻板嚴肅的基督教主題
對上帝的敬畏取代了生命的氣息
曾經生機勃發的藝術風格消失了
神殿般教堂內的鑲嵌畫
充斥著目光獃滯、面容枯槁的撲克臉
千年的時光恍然一瞬
終於熬到了黎明的曙光文藝復興
禁錮千年的人性徹底釋放
當世俗生活取代宗教禁慾
神的軀殼也充斥著人性的光輝
你看那瑪利亞的母性和維納斯的魅惑
人性蘇醒之後的藝術史
進入到漫長的畫人階段
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浪漫主義
。。。。
都在用色彩和形象描繪探索人性
17世紀的「巴洛克」
以豐富絢麗的色彩和戲劇性的構圖
描繪人性的動感與激情
18世紀初的「新古典主義」
以典雅完美的構圖與單純靜穆的筆法
描繪人性的莊嚴與崇高
18世紀末的「洛可可」
以輕柔細膩的筆觸和田園牧歌的情調
描繪人性的慾望和奢靡
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
以流暢激昂的筆觸和飽滿充實的色彩
呈現人性的衝突與社會的矛盾
19世紀中的「寫實主義」風格
以樸素平實的筆法和親切自然的構圖
描繪人性的真實和社會的真相
。。。
重大轉折出現在19世紀末
1831年攝影術的發明
對以「畫的像」為目標的繪法方式
無疑是轟然一擊
換湯不換藥的傳統藝術也終於忍無可忍
拜託千年醬油色有木有啊?!
總憋在畫室里畫模特你悶不悶啊?!
藝術究竟是什麼?
苦苦思索的藝術家終於頓悟
其實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畫!
"理智"不是藝術的追求,「感覺」才是!
於是「印象主義」橫空出世
概括起來就是
管它什麼主題、審美、構圖
拋棄各種傳統束縛
外景!光影!色彩!統統都進來吧!
於是被解放的繪畫變成了這樣
如果說印象派描繪的依然是客觀風景
那麼後印象派就轉向主觀的風景了
物隨心移
形象和色彩開始帶有情緒
總之文藝復興以後
藝術經歷了300年漸進式的發展
平均每個世紀有2次主要藝術運動
而19世紀印象派之後
藝術的發展忽然進入井噴期
藝術運動層出不窮、迭代頻發
從此
藝術家們既不受宗教影響
也不為客觀世界束縛
而是隨心所欲「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即所謂「現代主義藝術「階段
藝術的江湖門派林立
各種奇葩風格如潮水般洶湧而至
」野獸派「的馬蒂斯說
比色彩?
看我給你點顏色看看!
畢加索不服了
你畫的再狂野也還是具象世界
看我用「立體主義」讓多角度同時呈現
這種辣眼睛的形象
表現心靈的支離破碎再好不過!
蒙克憂鬱的說
戰爭造成的心靈傷害算什麼
有本事跟我比人性的扭曲
人性你懂嗎?
這種挖掘情緒的藝術就叫「表現主義」!
此時康定斯基站了出來
「能看出是什麼」的藝術簡直弱斃了
世界的本質就是色彩和形式
我畫的才是規律、真理、靈魂
「抽象主義」這些肉眼不可見的東西
當大家都在比誰的藝術更牛逼的時候
當代藝術的教父「杜尚」出現了
直接把小便池擺進美術館
太狠了吧!
這是要鬧哪樣啊?!
其實杜尚真正意思是
「藝術回歸生活,生活就是藝術」
所謂「高深」的「當代藝術」真正含義
就是如此簡單
只不過後面幾位大神分別把主題細化了
博伊斯倡導「藝術回歸社會」
安迪沃霍爾強調「藝術重在傳播」
達明安·赫斯特直言「藝術就是商業」
總之從杜尚開始
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如果按照藝術的宏觀發展脈絡
將各種運動、技法、風格、流派
製作成1750年至今的時間軸數據
就如下圖所示
按時間軸將藝術史劃分成階段
再將藝術流派的代表作直接拼貼
能夠更清晰地把握藝術歷程的脈絡
清晰的細節圖請查看原網址https://pic2.zhimg.com/c1f067a93717813b98aefadf9fde4c35_r.jpg
從視覺體驗角度分析藝術發展趨勢
可以清晰的看出
20世紀前藝術主要是拼「顏值」
藝術創作追求視覺的感官美
但攝影術的發展成熟
讓基於透視法和光學模擬的
寫實主義傳統繪畫逼到無路可去
拼「顏值」很難超越前人了
進入20世紀後
藝術逐漸探索精神世界和內心感受
從技法探索轉向觀念構思及形式創新
從「感官美」轉向「理性美」
追求「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內涵
縱觀近200年藝術發展的整體趨勢
準確而言
20世紀後的藝術是將刻畫的對象
從「具象事物」逐漸轉向「抽象觀念」
包括自然、社會和人類本身
當藝術基於全新的文化去探索創造
對象就從客觀寫實轉變為觀念想像
將世界本質、宇宙開端等意念層面
作為創作的主題
當傳統美學技法內化為基本創作手段
對藝術的評判標準也相應變化
從拼「顏值」轉向拼「智商」
需要更寬廣的知識和多元的視角
藝術的發展從來都是不斷探索未知
拓展人類理解和認知邊界的歷史
這也許就是如今的「天價藝術」
越來越匪夷所思的深層原因
關注前線
耀勻帶你逛遍歐洲美術館
▼
耀勻前線專欄
▼
建築設計碩士,
美國斯坦福藝術史專業,
回國後清華規劃院做地產策劃,
熱愛藝術
推薦閱讀:
※世界是一面鏡子
※為了編一個架空世界,需要儲備一定的地理知識,都需要哪些?盡量詳細深入一些。
※外媒曝田聯調查馬家軍事件 王軍霞兩世界紀錄恐不保
※盤點世界上著名的10次恐怖襲擊
※谷歌地球VR版來了,帶上VR設備便能週遊世界!